绿林网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读后感锦集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读后感锦集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是一本由路易斯·康 / John Lobell著作,Shambhala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5,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读后感(一):反复喜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Louis I. Kahn的《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书和同名纪录片看完了。

三岁被大火烧伤脸部,五十多岁做的建筑才开始被人认可,七十多岁心脏病突发去世,死在火车站的洗手间里,过了两天才被人发现,当时是去印度旅行和找客户要债的路上。

他表达里却没有苦涩的东西,反复在跟人讲的:做建筑,减少压迫感,轻盈,通透。光线和宁静,把光源遮住,不要让人承受眩光干扰,呈现光给环境带来的质感变化。让不可测量的东西,存在于静谧里。简单地生活。快乐,存在。

今天的建筑师追求的是成为夸张且明亮的标志,他和很多受他影响的建筑师所设计的则是与之恰好相反的东西。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读后感(二):静谧与光明

偶然在豆瓣上看到路易康的这本书,勾起了好多回忆。。想起当年在考研和准备出国的日子里,在图书馆煎熬着学不下去,就找出这些大师的作品集一遍又一遍地临摹,来换取内心片刻的平静,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本就是《静谧与光明》。

路易康的风格无需我赘言,如此的鲜明而深刻,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康是严谨的,如此的严谨以至于掩盖了他的才华。比起赖特式的天才,康显得谦虚而保守,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谦逊而保守的老人执著地坚持着柯布希耶式的狂热激进的现代主义理想,人果然都是矛盾的。

赖特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没有经过完整的学院的洗礼,也许正是因此才一直保持了他独有的敏锐与感性。对于赖特,我突然想起袁枚评价苏轼的一段话:“ 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而学历浅也。“ 所以赖特是无可模仿也无法传承的,尽管他晚年在塔里亚森致力于建筑教育和年轻建筑师的培养。同样情况的还有埃罗 沙里宁。

与他们不同,康是一个承上启下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并以他独特的才华将柯布希耶的现代主义风格发挥到了另一个极致。我想欧洲人都有一个情节,少年时穿上改过的父亲的老旧的西装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康留给我们的建筑就像是父亲那套西装,也许从一开始它就显得老旧,但却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厚重而粗糙的立面禁得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历史。我想每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男人都该在有生之年做一个建筑留给后代,因为不止是血脉需要被传承,那凝固在每个角落的儿时的回忆同样需要一个载体来被铭记。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读后感(三):不可量度和自我实现

古人云:最美的是没有被呈现的部分。(The most beautiful is not to be present.)

康喜欢谈到静谧与光明。

静谧不是静谧,是指不可量度。

光明不是光明,是指可以量度。

伟大的建筑总是开始于不可量度,

然后才用可以量度作为工具去实现它。

建筑完成后,其他人也可以通过建筑实体感知到不可量度的部分。

那么,不可量度是什么?

康说:道可道,非常道。(I think if you were to define it, you would destroy it.)

不可量度是不可说。

但是我们可以说点别的来接近它。

就像盲人摸象,用碎片大概拼凑成一个图像。

喜悦

第一是喜悦。

康说他首先感受到喜悦。

很难把这个苦逼的建筑师和喜悦联系在一起。

3岁就被炭火烧伤脸颊,从此童年备受歧视。

50多岁才有了点做建筑的感觉。

73岁还不得不独自去印度要债,终于因为心脏病突发死在Penn Station的洗手间,尸体两天后才被认领。

这样的一生。

可是他说,喜悦。

喜悦是可以量度的吗?

你一回到家乡就去吃了碗甘记肥肠粉,心满意足;

你考试考了满分,心花怒放;

你看到一对蝴蝶在溪涧边嬉戏,心地澄明。

哪一种喜悦要多一点?

喜悦是肥肠粉,是满分,还是蝴蝶?

喜悦不仅不能量度,甚至不是结果。

喜悦存在于存在之前,是所有创造的原力。

康说你无法创造一栋建筑,除非你充满喜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世界上有这么多丑陋的建筑。

成天抱怨甲方的建筑师,你们永远不可能做出好建筑。

建筑使用者感受到的惊喜不是随随便便有的,是建筑在设计之先就有,然后建筑师在设计时有意加入的。所以建成后你才能感受到。

秩序

康一直在试图阐释秩序是什么。

写了又写依然无法肯定。

然后他问了一个人,那人说:你一定要就此打住,这太棒了,就在这里打住,说“秩序是”。

海德格尔用过同样的句式,说“存在是“。

当你提到存在时,它就已经存在且被定义了。

自证其明。

开始之前

康说他有一套八卷本的英国历史,他只看第一卷的第一章。

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第零卷,没写的那部分。

然后是负一卷。

历史并非从有记载的那一刻开始。

如果一个建筑师只为他的时代设计,

那么也必然会被那个时代所局限。

只有超越了某个特定的时代,

才能反映时间外的起源。

现代主义流行,就做现代主义;

后现代流行,就做后现代;

解构流行,就做解构;

参数化流行,就做参数化。

是这样吗?

抠抠香奈儿曾说:流行易逝,风格永存。

能够流传的,一定是超越时代的。

尽管人的需求随时代而变化,但人内心深处的欲望是不变的。

最微小的生命也有成为自己的欲望。

一只蚂蚁想成为一只蚂蚁,一朵玫瑰花想成为一朵玫瑰花,一个人想成为一个人,一栋建筑想成为一栋建筑。

成为自己

路易斯康问砖:你想成为什么?

砖说:我想成为拱。

康说:拱太贵了,我可以放一个混凝土过梁在你上面,你觉得怎么样?

砖说:我想成为拱。

问了两次。

是的,应该是这样。

不管面对怎样不利的条件,也一定要成为自己。

虽千万人吾往矣。

事实上康很少设计形式,

他那些看似乖张主观的形式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内在逻辑。

或者说他觉得形式一点都不重要,他更关注如何表达出材料的特性。

然后得出的形式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用小材料的砖来做大跨度的拱,然后用一根钢筋混凝土梁来拉住抵消侧推力。

而因为不受压力,梁的截面可以做到很小。

钥匙窗

一般的窗户既采光又通风。

造成的问题是窗框太粗不美观。

康把采光和通风分开。

上部的大窗提供采光但不必开启,所以窗框可以做的很细。

下部小窗提供通风,甚至可以不用玻璃做。

萨尔克研究所混凝土墙上的栓孔也被保留下来。

虽然不好看,但却是建造过程中自然留下来的。

就像康脸上的伤疤一样。

与其去掩饰它,不如去接受它。

在康的儿子拍的纪录片中,

有个胖子说得非常中肯。

他说:“挫折与失败,是真正能成就一个人的因素。

也许他就是被做成矮个子、丑陋、声音沙哑的犹太人,

而且不善于与人相处。

也许他就是故意被做成这样。

因为这样才让他能去探索内在。”

我在给康儿子的信中写道:“很多人为康早年没有出名感到惋惜,但我觉得康并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能否找到秩序和成为他自己。”

对此他深表赞同。

没有人是没有天赋的。

如果那个东西不在你的天赋之内,你是一点也学不进去的。

也没有人是没有缺陷的。

你的天赋连同你的缺陷共同成就了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

有的人喜欢数学,有的人喜欢历史。

如果当年李安迫于生计转行学了计算机,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当年康跟其他人一样一窝蜂去做国际式建筑而不是走自己的路,那么他也将一事无成。

有人评价康是末法时代的形式给予者,是方法论时代的艺术家,是以诈术取胜时代的苦行者。

去宾大的路易斯康档案馆参观,馆长为我们展示一张张图纸。一个小小的方案就有十几轮方案,几百张图纸之多。

参观过康的五座建筑,只觉得质朴无华,草木有情。

高晓松在谈到本届奥斯卡奖时说:这是一个用力过猛的时代,因为大师缺席。大师在的时候,没有重口味,平平淡淡就把事儿给你讲了。

想想现在的各种建筑奇观,言犹在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