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夜的读后感大全

长夜的读后感大全

《长夜》是一本由姚雪垠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7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夜》读后感(一):宁为太平犬

不为乱世人。因为乱世欲做人而不得。

有意思的是,看到这本书的这段时间我正在读《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里面贯通了中国当代史,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又细细品味了这段中原大战之前的混战历史。对比之下,对应了《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一句台词:大鹏一日九万里,看不见地上的蝼蚁!

小说中提到的地理位置,是豫西南阳北部,里面人物对话,和豫东基本一样,读起来让人回忆起少年时代每天萦绕在耳边的乡音。

回忆总是会美化自己,不讳言的人很少,选择性忘记本来就是人类本性。我们看到的回忆录中的完美结局,都是作者强行安排的结果,虽然他自己未必承认。但既然愿意写出,已是值得夸赞。

我相信事实的惨烈,作者经历以及看到的事实,远比文字描述得更难以让人相信。

《长夜》读后感(二):乡音

姚雪垠这个名字很熟悉,但是不知道这个人是干嘛的。今年八月底回家翻箱倒柜收拾东西,找到了很多旧物,还有一张获奖证书,“姚雪垠作文竞赛”二等奖,高三那一年参加的,写的什么早就忘记了。

前段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借书,首先发现了书本上作者名字,这本书也很旧了,却产生了好感,拿在手里很兴奋。

借来两三个星期了,断断续续今天才看完。

姚雪垠是南阳邓县(今邓州市)人,我也是。文章中有很多地方语言,不知道他人读来是否能理解,我读来真是倍感亲切,好久没听人说了,看到在纸上写着,暗暗读来都喜从心头起呀。包谷花、菜包子、坷垃、虮子、麻缠、裂姜石等等。

俚语、俗话都用在这本书里,很有一种江湖的味道,大大咧咧,听来很畅快。

“‘母狗不夹尾,牙狗不敢爬身上’,何况你自己是个牙狗!嘿嘿,好哇!老子就喜欢硬性子人,跟杉木杆子一样宁折不弯。你自己竖得起,别人也好扶。为人就得有一把硬骨头!”

《长夜》读后感(三):这才是真实的土匪

姚雪垠这个名字,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因为儿时父亲的书柜上摆着一长排七八十年代版的《李自成》,当时我就好奇这是一套什么书会有这么多本,所以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因为从小听过单老的《乱世枭雄》所以一直对土匪题材的小说很感兴趣,《长夜》就是搜索“土匪”标签找到的,看了介绍以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随后买了81年版本的,读过之后发现这果然是一本奇书。

首先,素材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家乡方言、土匪黑话和偶尔粗俗的语言使整个故事更加的真实,强烈的代入感使我第一天从夜里11点一口气读到凌晨3点。

其次,虽然是亲身经历,但是作者巧妙的使用了第三人称视角来叙事,可以说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就如同玩射击游戏一样,第三人称视角永远比第一人称有更大的视野,同时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的看到主人公自己的表情和举动,以及与周围的人、物和环境的互动,使读者可以进入到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中。

再次,就是在一九四七年那样的特定历史时期,作者还可以站在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对土匪进行细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土匪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凶残“匪性”,还通过他们的嬉笑怒骂,展现人情世故中的“人性”。同时对土匪的主要人物,都交代他们是如何从老实本分的农民,蹚出这样一条“有几个人能有善终”的不归路。一提到土匪,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无恶不作、穷凶极恶的脸谱化形象,而本书中“匪性”和“人性”的叠加,使一个个土匪都变得有血有肉,立体鲜活起来,虽然对他们的烧杀抢夺也会感到厌恶,但是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遭遇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处境的同情。

最后,就是主人公在土匪中的身份区别于其他著作。如徐大辉的《出卖》,贺绪林的《马家寨》,主人公不是土匪大当家之类的高层,就是大当家的兄弟,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难描绘出其与绺子中其他人的感情。《长夜》里因为年龄小,又聪明伶俐,菊生始终以肉票/非编制成员的身份留在绺子里,而且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使他与土匪间的感情非常能让读者们信服。所以最后菊生得知坏消息以后,我也能感觉到菊生的那份悲痛。

读完之后,总觉得想找个人讨论讨论,但是估计周围想看这书的人没有几个,所以忍不住还是写些东西出来。

如果你喜欢《长夜》这种描写土匪的故事,推荐一下萧军的《第三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