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1

曲径通幽锁翠烟,白云飞处洞盈千。石梁挂月天为幕,玉笋穿空水作帘。

草隐巉岩垂凤尾,松盘削壁滴龙涎。惊奇叹绝浑忘返,始信人间别有天。

——胡文彬《游长屿硐天》

大自然的美丽总是存在于山水之中,每每驻足于其中,那种惬意、心旷神怡,无以言表。记忆中,让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家乡的4A级旅游景区——长屿硐天了。

寒假,我们一家驱车来到长屿硐天。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山峦。爷爷告诉我们,长屿硐天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料后留下来的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景区以硐群为主体框架,间以峭壁、巉岩、飞瀑、流泉、碧潭、幽谷、茂林,而寺观、摩崖、石桥、山径、村舍附丽其间,种类丰富,风貌各异。

我们首先来到观夕硐,硐口狭小,入内则豁然开朗。一潭碧泉上架着回环曲折的小桥,桥中设有中空的石雕大明珠,数人合力才可以转动。迎面巨岩上刻着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书写的“观夕硐”三个大字。拾级而上,我们看到一尊全白石雕成的弥勒大佛,高5米、宽7米,盘腿而坐,神态慈祥。传说布袋和尚为复兴奉化岳林寺化缘所背着的石板全是从观夕硐中开采,故在硐中雕了弥勒大佛。

沿着石阶,我们来到了岩洞音乐厅。这岩洞音乐厅近2000平方米,能容纳700余人。此时的音乐厅已是人山人海。岩洞里没有任何音响设备,靠洞内天然的回声。演奏开始了,扬琴像夜莺在啼叫,二胡悠扬婉转,还有架子鼓、笛子……不知不觉,我深深地陶醉在这天籁之音里。

沿着阶梯往上走, 一棵奇形怪状的树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游客纷纷拍照留念。我赶紧凑上前去看热闹,原来这棵怪树叫汉樟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美景,都是远古的馈赠。我们的先民在这里人工开采石板,这些石板被用作人们的生活材料,或盖房或架桥或筑路,但山体的生态环境却没有丝毫改变。山依然碧绿,水依然清澈。而先民们留下的一个个硐窟却成了一道道美景,留给我们后人欣赏、遐想。这是多么壮美的画卷啊!

手摸着先民们挥汗流血劳作留下的凿印,感叹这宛若天成的人凿仙境,感受着人与自然共同演绎的和谐的历史奇迹,我心潮起伏。作为温岭人,我们要将先祖的礼物传承下去,保护它们,也要用生态的理念使用它们。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2

合上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与圣人交流之中,我的灵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仁者爱人”。

贯穿整本论语的,就是这个“仁”字。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庶民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感恩的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能安定。几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号,却为君王所摒弃的思想,在今天却显得犹为重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心灵似乎已经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这时候,让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打开《论语》,洗去心里的浮华与尘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对于《论语》中的“仁”是这样解读的:所谓仁爱,可以拆分成5点,即恭、宽、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这几个字中再加上一个安,即“爱”。子曰:“已所不欲,匆施于人”。这正是出于对他人的博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爱人”在《论语》中已经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

然而提到爱,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论语》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爱的回馈,作为一种感恩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远游”虽然看似平淡,却饱含对父母的关爱。那么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给出了定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变,那么他可以算是尽孝了。看来,孔子认为,所谓尽孝心并不是只提供丰厚的物质。

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事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孝。“事父母要竭其力”,给许多还有追求功名利禄,被快节奏的生活的困的人敲响了警钟。《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作为孝悌道德,礼义廉耻的最高准则,在纪录了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在那个战争连年,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君王所需要的仅仅是权力、是军队、是阿谀奉承、是生灵涂炭,而不是孔子、不是《论语》所宣扬的感恩,仁爱之心不仅适用于个人,更为整个国家与民族所汲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蓝图的基础。

正如《论语》所宣传的那样,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漠,当人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那么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幸福。《论语》所蕴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人生之书。阅读《论语》,你可以寻找内心的宁静,你可以认识爱的意义,你可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笑对人生。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3

有一个历史悠远的村落,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炼火,那毫不畏惧的勇气,来自于……

——题记

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倘若让你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奔跑,你会怎样?朋友听了,用质疑的目光告诉我:不可能!

而我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故乡的村民信仰龙王。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村民们总会敲锣打鼓、背着大旗,在九赤龙丘附近的九赤庙,请龙王下山保佑全村平平安安。九赤龙丘是一口潭,潭水清而不见底,听长辈们说,曾有人在九赤龙丘上空亲眼看见一条龙腾空而起,瞬间又回到潭底······此后,这口座落在群山之中的潭水,就被喻名“九赤龙丘”,而九赤庙也从此香火鼎盛,成了全村人民供奉龙王的神庙。在庄重的仪式过后,村民们将龙王神像请下山,择好地点,将神像供奉。为表诚意,集百家炭火,准备炼火,敬请龙王保佑全村平平安安。

当夜幕慢慢落下,炼火场上就渐渐热闹起来了,村民们纷纷自带长凳,在炼火场周围坐,参加炼火的村民们也要在这时候做好最后的准备。

待一切准备就绪,炼火才算是真正的开始,整个炼火场也随之兴奋起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参加炼火的村民排成一列,在锣鼓声中到好溪里去取水待开水火门。开水火门是非常讲究的,曾听长辈说过,只要水火门开正了,这次炼火绝对是一帆风顺,可这水火门一但开偏了,这次的炼火可就会出现什么不测。开水火门,首先要将圆锥形的火堆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再对准一个方向,用从好溪里取上来的水泼洒,这个水火门才算开好。

待水火门开好以后,炼火的村民们立即一个接一个的向火堆上冲,不时掀起一阵阵炭火铺天盖地的涌过,在一旁观看的村民无不拍手叫好……炼火的村民依次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鱼贯般的冲上火堆,火堆上映出村民们粗犷豪放的身影……直到炼火的村民把圆锥形的火堆踏平,这场炼火才算真正结束。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一年一度的炼火节仍在继续,从未间断,村民们的美好企盼和对龙王的信仰也仍在继续……

我在故乡的炼火节渐渐长大。小时候,只是怀着好奇心去看人们在火堆上奔跑,最多的收获也只是满腔的敬佩之情。时间在慢慢挪移,我也在慢慢长大,现在的我去看炼火,已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简简单单的看一回,而是在钻研炼火中蕴含的悠久的艺术,而在收获中,除了满腔的敬佩之情之外,却又多了一份不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呢?

后来,在与外公的一次谈话中,我才真正知道其中的一切,原来我的故乡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的村落。只要用心去炼火,向龙王表达了自己的诚意,龙王就会保佑全村平平安安。

外公曾语重心长地告诉过我;我们的祖先一直教导后代,要“互敬互爱”。从此,这教导就一直流传至今,迄今,村民们都有着一种高尚的品质——“互敬互爱”,这也就是村民们参与炼火的勇气源泉,这股发自内心的勇气源自远古祖辈们的亲切呼唤、教导……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4

远古的回忆

我慢慢地睡了,身边的事物渐渐地离我远去,远去……不一会儿,我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绿的,是蓝的。

看,深绿色的树阴,蓝蓝的天空,清脆的叫声。连绵起伏的群山,重重叠叠的村庄……一切切美好的事物印入我的眼帘。

那里的村民是那样纯朴:心灵手巧,双手像一根神奇的魔棒,一片长叶子在他们手里,扑棱,变成一只小灯笼;一片短叶子在他们手里,嘟嘟,吹出世上最美的音乐。那里的村民是那样真诚:诚心诚意,把你这远方的客人招呼……

山还是青的,水还是蓝的。

我慢慢地我醒了,醒了,一切都变了……

山还是青的吗?水还是蓝的吗?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5

你知道多少关于二开头的成语呢?二开头的成语想对于其他一些数字成语来说,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多,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更多关于二开头的成语吧!

二姓之好 [èr xìng zhī hǎo] 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二分明月 [èr fēn míng yuè]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二卵弃干城 [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 《孔丛子·居卫》载: 子思 向 卫君 荐 苟变 为将, 卫君 亦知 变 为将材,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食人二鸡子,故不予任用。

二桃三士 [èr táo sān shì]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惠竞爽 [èr huì jìng shuǎng]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二话没说 [èr huà méi shuō] 犹言再没有说别的话。表示决心采取某种行动。

二并四具 [èr bìng sì jù] 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

二意三心 [èr yì sān xīn] 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二竖为烈 [èr shù wéi liè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烈:暴。比喻疾病缠身。

二者必居其一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二竖作恶 [èr shù zuò è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二八女郎 [èr bā nǚ láng] 二八:指十六岁。 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二心三意 [èr xīn sān yì]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心两意 [èr xīn liǎng yì]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二人同心 [èr rén tóng xīn]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二者必取其一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二三其节 [èr sān qí jié] 二三:不专一;节:节操。不能坚持操守。,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二龙戏珠 [èr lóng xì zhū]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6

(一)怎样写好开头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这“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它是从构思到形成文章的第一步,并决定了文章的格局,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好的开头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法。在中考应试作文中,由于时间较紧,考生不必在开头绕大圈子,最好是能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切中题目,引出故事。如一考生的作文《我有一双闲不住的手》,开头是这样写的:说起我的这双手,要是用闲不住来形容,那真是既形象,又生动。它总是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没有闲的时候。

2、烘托点染法。这种开头往往从描写入手,渲染出一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如某考生《关怀》一文的开头:望着父亲那黑瘦的脸,一道道皱纹像用刀子刻上似的,那么深那么长,加上过早霜染的白发,看上去已有五十好几了。殊不知,父亲才45岁。车来了,接过父亲手中攥得潮乎乎的几张人民币,我眼圈一红,又要哭起来,怕父亲看见了,我急忙掉过头去,说:“爸,我走了。”“啊,走好,别把钱丢了,拿好。”文章开头先从父亲的肖像写起,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悬念(父亲为什么显得如此苍老),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感情铺垫。

3、开宗明义法。文章一开始便对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理性的诠释,点明意义,以此起到点染中心的作用。如一考生的作文《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的开头:挫折是一个人一生难以拒绝的伴侣。它虽然常常给人各种痛苦,却更能让人品尝到痛苦之后的喜悦。尽管我才迈出人生道路的开端,一次次挫折却早已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而且它们也让我尝到了大大小小的喜悦。

4、回忆往事法。这种开头法常用在以倒叙为主的文章中。文章开头便写出“睹物思人(或事)”的情景,当我们看到某人某物时,就自然而然想起与之有关的往事。其中的“物”是与所写的“人”有关的,且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是与朋友分别时互赠的纪念品,或是自己生日时别人送的礼物,也可以是朋友的一张照片、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书签,甚至是朋友用过的小物件。此“物”最好是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来历,能让自己有一段美好的深刻的记忆。如某考生的《一片枫叶,唤起我美好的回忆》的开头:又是一个深秋的下午,独自倚在窗边,伴着天空飞舞的“金蝴蝶”,我出神地读着书。忽然,一片叶子从书中滑落,火红火红的。“枫叶?!”我惊喜地叫着。这是一片丢了很久的枫叶——是我和一个女孩情谊的见证,蕴涵着我和她在枫林里的故事。两年前相遇的情景不禁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怎样写好结尾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好的结尾应该言简意深,余味无穷,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增强文章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可以总结全文,可以抒发感情,可以言尽而意无尽,还可以照应开头。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首尾呼应法。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互相照应,特别是在结尾要回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至于因为开头和结尾相距甚远,而使文章相互脱节,给人以残缺感。如一考生的作文《朋友》的结尾是:漫漫人生路,朋友会有好多,而像父亲这样的朋友却只有一个,我将永远记住他——我的朋友——父亲。

2、留有空白法。作文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加以补充,从而产生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一考生的作文《说句心里话》的结尾:路灯发着暗淡的光,我毫无目的地走在平直的马路上。说句心里话,我也曾怀疑过他们是否爱我,难道衡量的角度除了分数就没有别的了吗?我默默地走着,渐渐路上的人少了,可能是都回家了,可是今天我什么时候回家呢?我不知道……

3、余音袅袅法。这种结尾既深刻又发人深省,能够让读者在读完你的文章之后掩卷深思。如《父亲》一文的结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人天相隔,骨肉永离。爸爸,您在哪里?您在哪里?我无语问苍天,无语问苍天啊!

4、总结概括法。在结尾时对全文作简单的总结,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如一考生的《给我教益的一件事》一文的结尾:这件事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在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友谊、帮助和理解,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抒情言志法。结尾用抒情的语句,阐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直抒胸臆,情感浓烈,感人肺腑,表达作者的愿望和志向,并紧扣题旨,往往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如《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一文的结尾:爸爸妈妈,女儿也有自尊,你们别让女儿抬不起头来。爸爸,请不要浑身酒气地把妈妈打得鼻青脸肿;妈妈请不要让那些盘碟再成为你们大战的牺牲品。你们的女儿渴望有一个祥和的家,渴望一片宁静的天地。爸爸妈妈,别再吵了,让我们重建一个美好的新天地吧!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7

农村人喜爱看戏,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戏台便是我记忆的开始。

那时候,几乎每个村里都会请来戏台班子唱戏,于是啊,去各个村子里看戏变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了。

在农村唱戏,只要在村里找一片空地,半天内便可以搭起台子。演出后只需将台子拆卸非常方便。就这样,一场期待,平地而起,又骤然而歇。

我喜欢看戏,当然并不是因为真正的热爱,大人们是为了看戏,而的孩子们,只要见到宽大的戏台,加上炫目的灯光,就会被这样的气氛所触动,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有活力。

我往复的回忆着那些看戏的那些夜晚。

还不到夜幕垂帘的黄昏,一家人便赶紧收拾农具回家,村里早已升起了炊烟,草草的吃两口便赶紧到外面去了。大伯二伯…早已在路口聚集了,一场戏拽着一群人的心。

一路上,一行人前前后后,大人们的手也拉不住兴奋的孩子们,一轮明月升到了孩子们仰头的高度,照亮了去戏台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近了近了”,孩子们叫到,已经能听到喇叭的声音了,远远的看到了空地里的戏台子,脚下的黄土路也充满了微风的暖痕。

孩子们的脚步也快到了大人跟不上的步调,生怕耽误了戏程。

孩子们先看到的则是戏台前散落的零食摊,大人们在家说的去了不许买零食的话,孩子们早就记不得了,赶紧问大人们要下钱去逛。赶紧买下占嘴的零食。

戏台前,早已是人影散动,台上是正在试音的演员们,台下则是看戏的村民。人影晃动,蟋蟀虫鸣,台下的声音开始变得急躁,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兴奋。

开戏了!突然炸起了一阵铃响,台下的躁动被瞬间压制下来。

随着幕布的拉开,那一瞬间,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整个世界。一个白脸的老生,侧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腰间,另一只手指向舞台咿咿呀呀的……因为戏台上的生旦净丑演绎着都是最熟悉的故事,所以台上的演员一旦偷懒,台下的观众立马就能知道演员们的不伤心。也尽管演绎是最熟悉的故事,台下的观众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因为情侣的拆散惋惜,会因为孝悌的故事抹下悲情的泪水,也会因为恶人的罪行瞪眼说骂……那一瞬间,早已不是在表演,就像是历史的重演。当然,孩子们可不懂,他们看一会便挣脱大人们的禁锢跑去玩耍了。

夜戏结束时,还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跟着大人离开了,回去的路上没有来时的热闹,有些提前离开了,所以,孩子们最经不起的就是安静。很快,瞌睡虫就从孩子们的身体里钻了上来,双手一张,大人们便宠溺的搂进怀里,一路上也是尽量逗一下孩子,让他到家再睡。

远望村子里还有几处灯亮着。月亮也钻进了云层,回去的路没了来时的月光,一片乌黑的,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

近两年又去看戏,虽然看的明白了,却发现,早就没了当年那个孩子的激动,还没站一会就觉得困了,就要回家了,不变的是,回家的路上依然那么安静,只是心里装的只剩下赶紧回家了再也没了当时的期待了……

那个骤然而起的戏台,是我记忆的开始……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8

初中三年的时光结束了,在我们离开考场的那一刻。蓦然回首,我们失去了自我,一昧在成绩泥沼中苦苦挣扎。再一次踏入校门,这次只携着轻松与释然,重新认识熟悉却又陌生的校园。宽大的道路直通教学楼,炽烈的阳光暴晒在沥青路面,散发出独属于炎热的气味,隔着鞋底都能感受到夏日的温度。

走着走着,入眼的便是那操场,我轻笑着顺着台阶,走下去。

哒哒哒,手表的指针不停转动,时间慢慢流逝,我也站在了教学楼前。冷冷清清,独自踏上阶梯前往教室,哐哐哐,从门卫借来的一大串钥匙被我攥在手中,随着身体的律动,左右敲打击响。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楼层间。

时间流走不停,记忆封锁永存。

关于远古的记忆作文的开头(精选10篇)篇9

关于童年的回忆的作文600字 甜蜜的记忆

打开相册,一张张小时候的天真、可爱和调皮的样子映入眼帘,其中一张,一群孩子旁若无人、神态各异地吃着棉花糖,更是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那幸福、快乐的时光。

那是我的十岁生日,我邀请了许多同学由妈妈带领,一起去临江公园玩,来庆祝我的生日。

玩累了,大家躺在草地上聊天、嬉戏。这时一个拿着棉花糖的小女孩从我面前走过,啊,是我最爱吃的棉花糖!我看看小伙伴们,显然,大家也想吃。我们看着那大大的棉花糖垂涎欲滴。我还时不时地用可怜巴巴的眼睛望着妈妈。妈妈看透了我们这些“馋虫”的心思,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根棉花糖。

我们迫不及待地接过棉花糖。棉花糖足足有我的头那么大,大家都无从下手,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脸埋进棉花糖里,贪婪地吃着。过了一会儿,我满足地抬起头来,没想到大家顿时指着我的脸哈哈大笑,我摸摸脸,原来我的脸上粘满了棉花糖,我成了一只十足的大花猫。再看看旁边的小徐,只见她高抬着脖子,舌头伸得老长老长,就如同在嘴巴和棉花糖之间搭了一座“舌头桥”,正有节奏地一点一点舔着棉花糖,看着她那滑稽、搞笑的样子,我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而另一旁的小李,大概是因为自己的棉花糖是蓝色的,不知小徐的粉色棉花糖味道如何?便左看看,右看看,乘其不备,偷偷地从小徐的棉花糖中扯下一些,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塞进嘴里。不知哪位同学叫到:“小李在偷吃!”顿时,场面一阵混乱,小徐追着小李大叫:“还我棉花糖!还我棉花糖!”……

我不禁失笑,那时的快乐,我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的甜蜜,那么的幸福。啊!多么珍贵、美好的童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