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100字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100字

《红高梁家族》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一):红高粱家族

用涛哥的话来说,那时候的人是真的人,狗是真的狗。当黑暗笼罩,世俗枷锁,唯一困不住便是气,那股蔑视一切,敢与勇的英雄气。

真实朴质的言语,让人想象和感受那样真切的场景,虽未能真实感同身受,但也深刻体验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真实。那人,那狗,那气,那生活。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二):断断续续看完的

红高粱很早就知道的,没看过电影。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震撼。虽然这是描写的山东的故事。可能我文学造诣不咋滴吧。还是喜欢白鹿原。看完着本书,就发现周迅貌似就在拍红高粱了。

其实这部小说各种打乱故事的顺序,最后的最后,总觉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三):联系时空看野性

作品里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余占螯是抗日英雄,却也杀人越货,奶奶精明果敢,却也有“作风问题”,余豆官有领导能力,还参加了阅兵式,却也出口成脏,“对革命前途有过动摇”。它的主题不是抗日,否则就不会写抗日前的抢妻了,主题当是野性和斗争。被迫嫁给麻风病人,于是抗争,不惜杀人放火,然后土匪争斗,打狗,然后国共和土匪、日本人的复杂争斗,最后淮海战役,北海道野人与狐的战斗……正像作者所说,歌颂的这片土地里的原始的生命力。

当然,原始的生命力需要扬弃,比如爷爷的”防卫过当“而杀死拦路抢劫人、奶奶心甘情愿与爷爷共赴高梁地……有许多过份之处,但是,在作者以犀利浓厚甚至魔幻的笔墨,描写这种血性情节时,联系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其难得的意义。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四):烈火烈酒烈人——土地情诗与血性颂歌

那还是大三的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上,老师讲起莫言的《红高粱》时念了文章开头段落中的一句话:“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也许是我也偏爱辛辣刺激的文笔,尤其是在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里出现这样的句子,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当艳丽的语词不是噱头,那就很可能是燃起人性内部渴望的火种。 这印证了我对整部《红高粱家族》的评价:一部狂野地极致所有感官的功能,大笔淋漓地挥洒着热情的作品。 此后在另一门课的课程作业中,我选择了《红高粱》单篇的时间叙事作为论述课题,因而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各种专家学者太多的赞美我已不再赘述,单说吸引我的,语词上是色彩的洋溢和触觉的充沛,结构上是线式跳跃网状回结,而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热烈感情让我在阅读时都不禁手心出汗,心潮澎湃。 在豆瓣上,我一般都会写自己的感受。但写作手法之类的专业分析并非没有价值,相反这些分析都是我个人感受的硬件基础。只不过大量文献已经论述了《红高粱家族》的语言、结构、修辞、视角、感情色彩等等,其中大多颇给人以启发。尤其在二十多年之后来看,这些当时爆炸式的评论以及随后多年内业内对其接连不断的研究评述,足以完善了这部作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虽然,所谓社会价值还有待考量。抛开那些只能风靡一时的噱头,太多的人并不怎么了解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给人以困惑的抒发和精神的瞭望,是市面上那些廉价励志历史读物所远远不及的。 当代文学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同时作为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代表作。 而抛开这些知识背景,任何一个读者,不论是否知晓文学史,都能清清楚楚感受到的是,一部有着不同于中国儒家传统的另类精神的土地情诗。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这样的情结,因不理性,而至于伟大崇高,而至于一厢情愿,如何不让人感动? 莫言后来连着写了几篇中篇,却也无法使《红高粱家族》形成一部完整的长篇,原因都是第一篇《红高粱》写的太烈了,烈到后面的文字都无法与之匹敌。再多的话,已经迅速地喷发掉了,甚或是让人感到后面的文字里有再炽烈的东西,相比之下也冷淡了许多。 这是一部通篇烧着大火的书。而且第一篇就已成燎原之势,后续篇目让这火稳稳地继续烧着。 《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奇死》…… 一开始写的是人,交错的时间线,让读者和我爷爷我奶奶一起谈恋爱,纵然他们早已成灰,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历史。但百年后的我们,作为子孙的我们,和他们并肩站在一起时,仍能感觉到一种深深地自卑,在他们高大威猛健全的身姿旁,我们相形见绌。 后来写的是狗,因为人死绝了。狗也呈现出烈性来,进攻与防守,内讧与分裂,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连狗的种性如此,那是高密乡家家户户养出来的狗,足以令孱弱的今人为此汗颜。 说这作品写农民抗战,这简直是用错了概念。莫言根本不管抗战不抗战。有日本鬼子的时候,杀鬼子;没日本鬼子的时候,杀仇敌。 什么是仇敌?截了我的钱财,抢了我的姑娘,杀了我的兄弟,这就是仇敌。土地上没有日本鬼子的时候,杀人越货的事情遍地皆是;等扛着铁炮驾着坦克的日本鬼子来了,这杀人越货就变成了精忠报国。 高密乡人民就是这么傻,这么传统,这么义无反顾,这么一厢情愿。 高密乡人民就是这么烈,这么豪放,这么狂妄奔放,这么忠于土地。 莫言赞颂这些,赞颂如酒神般的迷狂。 切勿理性看待这些,我说。 但倘若你要用理性看待,也同样无懈可击。 血红的高粱,血红的土壤,血红的酒,血红的人,血红的太阳。这是电影《红高粱》最后一幕定格。 理性的西方人给了它一座奖杯。 理性的东方人争相去看,想看的却是高粱地里的抢亲和偷欢。 在酒神面前,理性真是不堪一击,要么毫无用武之地,要么就猥琐下贱起来。 这就是莫言给我们呈现的精神盛宴。小说里的画面远远比电影更为丰富多彩。血红、玫红、凝紫、暗青、湛蓝、雪白、土黄……莫言的高密乡色彩明媚而厚重,鲜亮而沉郁,他大把大把肆无忌惮地涂抹这些色彩,看人看到一个比真实更加真实的中国乡土。 如果莫言会画画,必然也是个大家。 而整部著作读完,心里的火也烧完了,余烬的余热让人依恋不舍,久久爱抚细琢,那高大伟岸的身姿都在烈火里烧成灰了。 我也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能够这样活着? 勤勤恳恳卑躬屈膝的中国农民何时能够像这样,像个顶天立地的人一样活着? 爷爷这样活着,奶奶这样活着,罗汉大爷也是这样活着…… 喝着高粱酒的人民这样活着。高粱地烧没了,最醇美的高粱酒也没了,所以父亲那一辈都及不上。 而后辈更及不上父亲那一辈。 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才让我们有所期望,期望这种子在我们的身体里,有朝一日还可以生根发芽。 莫言这样真诚、丰富、直接的肺腑之言,在今已是少见了。这种大肆渲染的手法好像被革命文学抢注了专利,套上意识形态的大盖帽,让一般读者都敬而远之。 《红高粱家族》有没有意识形态呢?有的,当然有的,当然是热烈而洪亮的。然而这种意识形态早已超越了所谓国仇家恨,所谓共产主义,所谓反封建反侵略等等这样的字眼,它深入到人性的根子里,探讨人如何在一篇富饶的土地上壮丽地生活。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莫言跻身世界级的作家。民族的土地,民族的生活,体现的是人类共通的求生的率性,这就是人类共有的文学作品。 然而,这种意识也的确不是最完美的。它已经很完整得被表达了,但还是开头所言,操之过急,以至于过犹不及。 倘若莫言一开始缓下心来写长篇,大概就是一部史诗级的著作了。 后来我又读到了《透明的红萝卜》,这是莫言依据他小时候的经历所写成的,惊讶于这个小中篇的风格与《红高粱》之迥异,感到莫言的笔力真是丰沛不衰,可以燃起大火,也可以结成寒冰。 《红高粱家族》这样的作品,是写给青年人的,是献给有着关于“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这一辈记忆的青年人共同瞻仰的东西,是一首对我们这个民族根子里千百年来一直被压抑而未能登堂入室的豪情血性品质的颂歌。

《红高梁家族》读后感(五):小析《红高粱家族》

中国现当代读得不多,这本是我看的第一本莫言的小说,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也没看过,所以也从未剧透,这是我看这部小说的背景。

首先,叙述视角给我的感觉最为奇特,这不是褒也不是贬,很明显,叙述人在故事情节中占有一个角色,但是大部分叙述却是全知视角。这点比较奇怪,连狗的视角都有。那场红狗、绿狗、大黑狗的吃尸大战中的狗视角描写,我想只能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解释了。至于其他的人物视角描写,似乎全知视角和“我”的人物视角混同,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一个类似“上帝”的存在,能洞察每个人物内心的一切细微情感,也能看到外界一切的风吹草动和大千世界的景观景象。但是很多时候,又突然转回到“我”的视角上来,即作为爷爷奶奶父亲的后代的那个人的视角上。这个“我”时不时地抖抖洒洒地发上一通议论,或者预告一下后面的情节进展和每个人的下场。乍看上去,这个“我”似乎在洋洋得意地挑衅着读者,自己是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都一清二楚的。有时看上去,这种“预告”似乎算是埋个伏笔,作者等到后面再来细细地补充,关于这一点,我放到后面情节那块再说。

与视角相关的,是人称方面的问题,因为叙述视角的人物角色,对主人公的称呼——父亲、奶奶、爷爷——一开始看老让我出戏,总感觉人物应该是与这些称呼相对的年龄才对,而不是再往回拨上半个世纪。当然看惯了也就熟悉了。因为人称的原因,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似乎作者至少要写三代人的故事——奶奶爷爷一辈、父亲母亲一辈、“我”这一辈,并且照前面的小说行进速度看,我觉得至少得写个500页才能把三代的故事都包括进去,但是我看的这个版本只有三百页多,所以仅从页数上看,似乎后面的虎头蛇尾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其次,情节方面,莫言基本上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插叙也大致如此,这是情节线索的安排问题。粗看前几章,感觉莫言好像不会区分详写略写似的,所有场景,全都细细地进行了描绘,当然由于莫言高超的描写手法,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流水账之感,但是有的时候,松弛处也确实显得松弛,节奏感似乎一下子断了。总的说来,整部书,主要是前四章,几乎每一处场景以及情节发展,莫言都进行了一种类似还原式的全方位写法,这种详尽并且纤毫毕现的描写手法有其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优点是场景非常具体生动,那些高粱地里发生的战斗似乎如在目前,鲜活异常,声、光、色,尤其是味,全身的感官和情绪都调动了起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莫言大场面把握总体感之好,确实令人叹服。包括其他的一些细处场景也是如此,比如爷爷跟恋儿偷情那块,估计莫言写着写着就忘了自己在书中也算一个人物了吧?全知上帝视角大开,画面感极强,或者说是一种类似电影的夸张画面感,所以我想张艺谋把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来拍,应该也不费什么太大的劲的。

再来说说缺点吧。缺点就是,把文章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话,几乎就是流水账式的写法了。前几章,几乎没有详略之分,连贯着看下来,尤其是某些暴力恐怖场景,实在是过度骇人,说句笑话,大概算是少儿不宜。可以说,过度的暴力恐怖的渲染令人“叹为观止”。这在我看来,算是个重大缺点。光罗汉大爷被剥人皮那块,先是作者反复预告要剥人皮啦,剥人皮啦,我以为就这么略过去了,按常理,大概也是不会再详写了,谁知后面仔仔细细,一丝不落地全写了出来!莫言似乎也很享受写这些恐怖至极的场景,而且看下去,后面类似的场景也比较多,真是毛骨悚然。诺曼•梅勒说留给20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冒险家们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只有性了,连带着大江也连连赞同(至少在他的儿子出生前是如此),我想莫言大概会笑笑,因为梅勒不知道在中国,还有这些原始而又乡土的可怖场面可写。总得说来,我认为恐怖场景和性描写,都可以适当写一写,但是过度渲染的话,似乎有损于艺术美感。

至于情节上,还有个颇大的硬伤,那就是前面提到的虎头蛇尾。前几章大场面描写,虽然无详略分野,但起码主线明确,就是围绕着爷爷父亲这两个男主人公以及女主角奶奶写的。但是到了最后一章,不知怎的,引入了些新人物,颇有些蛇尾之感,看出来莫言想写写1949年后的高密东北乡,但是不知是惧怕着什么,莫言没有交代余占鳌是怎么到了日本北海道的,也没有交代父亲是怎么后来变成了杀人如麻的铮铮汉子的,更没有交代刘氏、倩儿是怎么回到父亲和爷爷身边的,甚至前面埋了伏笔的柳框里的可怕魔王小孩,到了最后一章也没露个正脸,只是在别人的只言片语里略略知道了他的一些恶行,但是形象仍然异常单薄,远远比不上前几章里塑造的一些次要人物鲜明。可能作者有些难言之隐,我也不好过多推测,毕竟“解放后”的社会,要是再说某些人的坏话,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吧。

再来说说语言方面。汉译小说相对而言,我看的最多,可以说口味几乎就是被那些翻译家们模造出来的,讲究用词的准确,不含糊, A选项比B选项好,那就一定要选A,而不是选择B,甚至C或者D。但是看看莫言这部小说里的语言,似乎作家并不怎么喜欢精雕细琢,这点其实也很明显,有些地方,作家信笔由缰了去,四字词语乱蹦乱跳,挑出来看或许就是个病句或者病词,但是放在整体里来,有时却也无大碍,而且也比较符合全书营造出的浓烈乡土气息,使得感情表达非常浓厚等等。

最后再来说说结尾部分,其实又绕回到了情节问题上来了。二奶奶坟头显灵,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是有点抄袭教科书之感,相比起前几章来,实在是生硬得很。而且最后“我”站在坟头里作的那些类似于“全文总结式”的感慨,这更是作文式的程式化结尾了!总之,在我看来,这个结尾算是一大败笔。

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有空再看看莫言其他的小说吧。(感觉我这结尾似乎也落入了程式化结尾的圈套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