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Being Logical》经典读后感有感

《Being Logical》经典读后感有感

《Being Logical》是一本由D.Q. McInerny著作,Random House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19.95,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ing Logical》读后感(一):Logical Thinking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玩世不恭者在深入了解事物并对其认真作出分析之前,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做了悲观的预计。为了辩白,玩世不恭者会假设:1)要做的事没有意义;2)难度很大,不会成功;3)即使成功好处也不多。 这不仅内在不合逻辑,还会阻碍我们探究真相的可能性,最后,悲观的预计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膝盖中了一箭,需要Logical Thinking。

《Being Logical》读后感(二):了解逻辑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逻辑是为了帮助我们追寻真相。

我很认同,但同时也意识到,除了追寻真相,对逻辑的利用同样可以巧妙地掩盖真相。

而且,很多人正在这样做着,并且尝着其中的甜头。

如果追求客观理性的人在人群中只占少数,那么他们(如果夸张点说)不但不能获得尊重,反而非常容易成为受害者,受到排挤。

所以,我真的非常想要把这样一个简明浅显的小册子安利给每一个人,尤其是PART5。

让尽可能多的人开始锻炼判断力,让企图用逻辑谬误诱导大众的人再没有机会下手。

当然,不可否认,人是情感的动物,和客观严谨的机器不同,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所在,

但,拥有理性的感性更加性感哦。

以下是我在阅读的同时简单列出的本书大纲,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吸收和梳理本书的内容。

注:大纲中省略了PART1哦。

《Being Logical》读后感(三):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说:逻辑修辞使人善辩。《being logical》说,逻辑的规律是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逻辑强调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逻辑来自三段论,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小前提的条件和大前提的结果之间必须有连接,连接就是靠大前提的条件和小前提的结果;逻辑有效,但未必是真,正如程序可以通过编译,但未必逻辑无错。

逻辑是用语句表达的,描述客观的语句以及描述观念的语句,有客观事物对应的观念在逻辑上更真,描述观念的语句,需要找到背后对应的客观事实。所以,比喻、拟人、暗喻、排比、联想、夸张等等都得在逻辑面前卸妆,修辞干扰逻辑推理,修辞确实使人善辩,诡辩得辨。逻辑的对面,则是浪漫的情感,当希望弱化逻辑,就采用情感影响,此时修辞又被采纳。培根诚不欺人。

《乌合之众》说群体易于被断言、重复、传染;《隐藏的模式》即使是有逻辑的人构成的群体的民主也表现并不怎么样,可见个体的逻辑和群体的逻辑所呈现的又不一样。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中常常由直觉判断多于逻辑判断,情感的部分并不那么能被有意识(理性)控制。两个理性而真诚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一定是最后达成一致而没有争吵。但现实则是每个人都在出牌,当两个人都出理性牌的时候,逻辑起作用;当两个人至少有一个人不出理性牌的时候,逻辑的作用弱一些,情感起作用;而要是两个人都非理性,逻辑靠边站。我们总是希望逻辑起作用、情感也增进。

语言,作为沟通的媒介,在强调逻辑的时候,会有各种谬误,只要对着逻辑的基本定律、充要条件以及三段论验证一下,我们不必记住那些谬误分别叫什么名字也能自行判断了。然而,循环论证和循环引用一样,在跨大段落的范围时,并不易于被知觉,文本的结构更易于藏匿逻辑的谬误。

为什么要逻辑?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逻辑的产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