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100字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100字

《消失的搭车客》是一本由布鲁范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一):学术畅销书还是学术书——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乃鼎斋无机客

受了豆瓣上的书评蛊惑,买了这本书,读后发现趣味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米国佬的那点想象力,放在中国面前,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在这本出版于1989年的美国民俗学著作中,作者分为八大类列举了数十个经典的美国都市传说,其中的一部分,往往又是如今和已有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的桥段的出处。

譬如在恐怖片中,经常出现神秘的搭车客,在美国和香港的恐怖片中,这类“消失的搭车客”屡见不鲜。而”男友之死“中男友被吊在树上,双脚刮擦汽车顶部的桥段缘于人类对于吊死的恐惧心理。而我突然想到的一则恐怖故事,说的是某位推销烹制肉类佐料的推销员,发现上个月某位客户买了很多很多的烹肉粉,觉得有机可图,就去拜会他。到了那人家里,他正在烧肉,还邀请推销员一起吃,推销员推辞不掉,就吃了几口,发觉味道甚美,但他突然看到烧炉子的东西,马上就吐了出来 ——想必大家也应猜到,炉子里烧的是森森白骨。

在“肯德基油炸鼠”这条中,中国的读者肯定会想起纽约市媒体对华人餐馆吃出老鼠的报道,这也是有渊源的啊。而《丢失的奶奶》中提及误食骨灰的故事,而在中国也有一个将骨灰误作炒米粉食用的故事。

而论及中国的都市传说,譬如校园的恐怖传说等等,都有大力挖掘的可能性。教学楼多出一节台阶;厕所间里的恐怖声音;……诸如此类。

往好的地方看,这本书封面手感很好,翻译更加不错,网路上购买价格也算公道。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二):谣言何处止?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因为我不是社会学专业的,所以我不知道它的学术水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作者的确是收集了很多资料,而且,很有趣。(有趣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书中收录了很多我们很熟悉的都市传说,比如说,一对男女出去聚会,回来车子抛锚,男的出去找人修车被疯子(杀人狂什么的)杀了,吊在树上,女的躲在车中天亮才被救等等(插一句话,我是在故事会看到这个故事的)。

作者在收集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到收集不同版本的传说。这些传说有一些共通点,比如说故事情节耸人听闻,讲述者在讲述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些特征(比如说,一个有确定性,但也非常模糊的地点,或者故事是由一个亲戚的朋友的亲戚告诉讲述者的),故事广泛流传,而且在过程中保持核心内容不变,同时一些细节可能会改变,这些传说都是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焦虑等情绪的,所以不同年代的传说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表现在细节上面)。

这本书对我们还有一点特别的意义,就是,如果你听到一些比较“震精”的故事的话,你往往不会像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那样,通过查找翔实资料,甚至亲自试验来验证其中的真实性(当然我们对谣言粉碎机的真实性也往往不经试验就相信的话,那就有违果壳的精神了),但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个光是从文本方面就能判断其真实性的方法。

比如说传说中的保研路,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实在比较低。首先,它的情节耸人听闻,这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留意到,它有分布广泛的起源地。再次,我们无法对其证伪的。在这几点综合之下,就算我不能证明它是假的,起码我就不会也不应该把它当真的来说(开玩笑当然例外啦,不过很多传说就是在玩笑中生长出来的)。

由于现在的网络环境,很多传说的传播变得很容易,而且它们不再像传统的传说那样,会在细节上有各种的再加工,这点也比较值得我们来注意。

最后就是,我个人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区分谣言和传说的概念,这是论证不严谨之处。当然考虑到这不是论文,不必太过介意。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理性思考的习惯。真正理性的人不会认为理性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起码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听到一个传说先保持怀疑,作个文本分析再上果壳网看看,最后甚至自己实验一下,就算不能证明真伪,起码不会有危险。

我想,要是之前的人有这种习惯,大家也不必那么辛苦地买盐了。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三):[转]张举文的书评

对中国民俗学界,本书中译本的出版无疑是个迟来的惊喜。当原著作者布鲁范德于1981年发表该书时,美国民俗学正朝气蓬勃地向上发展。

《消失的搭车客》不但第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都市传说”这个新的民俗学体裁,而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榜样,即将民俗学家的眼光从传统的、古老的神话、传说等体裁扩延到当代的、崭新的、正在被每个人创造的这个新民俗现象上。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有关都市传说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布鲁范德一系列有关都市传说的代表作(当然,布鲁范德作为当代重要民俗学家之一,对民俗学最大的贡献当属他的已出四版的《美国民俗学》(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lore,该书亦已由李扬翻译出版)。如今,有关都市传说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消失的搭车客》所起的作用无法忽视。在美国,“都市传说”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但并非很多人了解民俗学家对此所做出的努力。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民俗学亦有方兴未艾之势(如民俗学研究生数量所示),都市传说不但反映出都市化过程中社会环境的改变、百姓正在经历的面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心态历程,也应成为民俗学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此时,迟来的惊喜仍是难得的欣喜。

《消失的搭车客》以八章的篇幅概述了八大类都市传说及其诸多异文。例如,男友之死、死亡汽车、后座杀手、肯德鸡油炸鼠、聚会中的裸体主人,以及节油汽车等。对每一类,布鲁范德不但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搜集、分类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进行了结合社会背景的阐释,为都市传说的研究提供了极佳样本,特别是在第一章(其中“作为民俗的都市传说”一节)和第八章(正在生成的传说)。正如布鲁范德所指出,都市传说“大致反映了民众们在其生活中关注和幻想的种种事象”(第195页)。这可以说是都市传说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共性。译者亦正确指出,“本书介绍的许多美国当代都市传说类型,在中国也不难找到相似的版本。当然,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独特类型,更是不胜枚举”(第202页)。目前在中国,有关汽车与高速公路的都市传说正在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民工”对都市与都市对农民的相互影响触及每家每户,几乎方方面面都处于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中。但有关这些鲜活的民俗的搜集与分析还寥寥无几。但愿此中译本能为中国民俗学在探索自己的新出路时带来一个新的启示。

两位译者在文字与概念上传神入画的翻译不但保留了原作的精彩,亦适应了中国读者和社会特色,可谓无懈可击 。但是,一个遗憾是译者或出版者省略了原著附录中的一个,即“都市传说的搜集与研究”,因为本书的许多年轻读者可能成为对都市传说感兴趣的未来的民俗学家,这一节似乎还是很有用的。不过有心搜集研究都市民俗的人可从其他民俗学实地调查手册中得到必要的知识。无论如何,《消失的搭车客》之可读性不但会吸引普通读者,其系统性与开拓性也同样应成为民俗学家必备的参考书。

张举文

崴涞大学 (Willamette University)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四):你听我说,这是真事儿!

说来有点奇怪,自从iPhone和肾联系了起来,我似乎就很少再听人谈起那个关于“割肾”的都市传说了。大概是因为连“割肾”也成了一件不必那么大惊小怪的事了吧。

有时也会惊讶,自己啥时候变得这么“重口味”了呢?打开微信,或是浏览些网页就会顿时觉悟——《小心!你身边的XXX》、《为了家人的健康,注意了》、《警惕,这种病人人都有》……原来,我们的下限就是这么被一点点拉低的啊。

我并不是想说诸如“标题党如何毁了我的生活”之类的话题,不过,自从下限放低后,再回过头来看以前的恐怖片或恐怖故事,只为自己当时的“没开眼”大感可笑。

要是时光倒流,有个要好朋友对我们以这样的开头述说:“我听一个朋友说过……”,或者是“这是真事儿……”,我们心里总还是会为之一颤。如果有人可以将各种小细节说到连一只蚂蚁都不放过,那我们八成会把这故事当了真的。估计当年多数男性在听过“割肾”故事后,潜意识中总会对酒吧、美女这类“危险”事物保持着几分警惕。

一方面是在狂轰滥炸中被拉低的下限,一方面则是潜在怀疑主义思想作祟,如今对网页上流传的各种“真事儿”总是多留着一个心眼儿。于是,在好奇心和“打破一切谣言”的决心的支配下,老想搜集一些都市传说来挖个究竟:什么“冥婚照片”啦、“秘密实验”啦、“X门鬼影”啦、“X衣小孩”啦,一路下来看了不少,可惜真能探明白的没几个。

因为“鬼娃娃花子”是后来被证明的一则校园传说,所以,有阵子,我一直疑心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鬼来电》等是不是也得自于都市传说。

就这么凭着自己的兴趣瞎看,直到有一天看了布鲁范德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这才明白,敢情自己做的这事儿要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一民俗学研究啊。

虽然,要我去听或看某则都市传说是一回事,真要做研究是另一回事,布鲁范德等人为了研究这些貌似有趣的故事,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人们去复述这些故事,寻找其中的关联,而且,大多数时候很难确定传说的发源地,因此,也就很难搞清传说是在哪里、又是怎么产生歧变的。不过,对于研究者来说,我想,这都不是事儿吧!

不出意外的,在布鲁范德的书中,我看到了无比熟悉的故事:“消失的搭车客”,深夜陌生人搭车,最后却消失得无疑无踪;“肯德基油炸鼠”,好吧,别以为美国人民就没有食品卫生问题;“下水道的鳄鱼”,好在中国应该还很少有人会将鳄鱼当宠物,然后冲到下水道吧……等等。

由此看来,都市传说这玩意儿还真是跨越种族、国界啊。

从一方面来看,人类天生就爱讲故事,更爱传故事。从今天的原始部落身上就可见一斑,估计我们的祖先们在掌握了有限的语言之后,就没少编故事,搞不好神话里面有不少就是当时的“部落传说”。

不过,要是上升到布鲁范德这类民俗学家的理论高度,我们就要看到,所有这些都市传说都有着相似的特点:“很强的故事性”、“有一定的可信度”、“有一定的警示意义”等。

说到底,都市传说一定要比童话更真、比神话更近,否则,就不会引起注意、更不会使人相信。都市传说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事情,如此它所提供的教训才是有用的。

在网络空间中,这些都市传说可能更为常见,但是,真要确认它们是传说而非真事儿倒很难,所以我想,有时,我们得有点“犬儒主义”的精神,来一句——别扯了,这怎么可能?

《消失的搭车客》读后感(五):闲谈都市传说

正如作者所言,铅字永远跟不上口头传说的步伐。转眼间书里收集的故事已经显得陈旧老套。在阅读时我发现由于文化差异,美国流行的汽车相关传说于中国市场不大。交通工具方面——在我听到的故事里——和夜晚行路的故事居多(特别是城市化不明显的地方,传统民俗传说仍然市场颇大),随着地铁的发展,也有了许多与地铁有关的都市故事,比如“最后一班地铁和鬼司机”(有点像公交车故事的变体)。

这也说明,时代变化确实在故事里有所反映。另一方面故事讲述者的心态也不能忽视。很多都市传说可能只是在聚会闲谈时,故事达人取材于身边实例的产物。由于深谙听众的心理,这类故事迅速流传。(这也提示我阅读一些传播学理论)当然,这样一说吃来,瞬间没有了学术揭示的姿态(btw书内结构主义的过度解读反而构成了我的欢乐源泉),不过学术的落脚点正是在于作者第一章所说“都市传说的自然语境是研究的重要方面……我们还应关注这个故事由谁讲述、对谁讲述”。

以上海的“龙柱传说”为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是和学长一干人参观上海宗教建筑时,谈到上海有没有现代传说,学长以”龙柱不足为信“匆匆带过。后来我在民俗选修课上再次听到这个故事,不过周围的同学都颇茫然,或者视为”迷信“。显然这一群FDU学生并没有成为故事的受众,因此这个故事”沉默“了(3309通宵教室关闭原因的考研鬼故事则更具吸引力)。而在出租车上,路过龙柱时,司机和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龙柱“与老和尚的故事。这是否能从一个侧面说明都市传说也具备明显的人群分野,还有待论证。

中国的都市传说相比起美国的这些故事,暴力恐怖片段还挺多(试问哪所学校没有一个压力过大自杀的学长/姐传说呢?),最后也少有警察来收拾残局,基本都以”不知所踪“”后来再也没人看过“”从此倒了霉/莫名其妙死了等“(颇有《桃花源记》的感觉)开放式结局收尾。

书中提到,”如果传说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元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有一可信度,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它们就可以作为鲜活的口头民俗保留在我们的文化中。“想起件有趣的事情:还有一类都市传说(姑且这么叫吧,唯一的警示意义可能是注意xx不然会死),披着“科学”的面纱,比如“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各类养生秘籍。[模版:一个xx村xx街道的老爷爷/老奶奶,之前不信xx牌药很好,后来实在太痛了,吃了xx牌的药不到x个月,这个药是由xxx的第x代传人原方保留(此处可增补保存细节),二十多年的病就好了。]这是商家促销的广告故事,年轻人都知道报道出了偏差,可仍然是老一辈人的闲谈素材。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说(我瞎说的):这反映出中华文化追求长生的愿望,以及对于权威的信赖和”东西越老越好“的经验继承,核心时对于自身健康的关切。

另外,中国的都市传说带着传统民间传说的色彩,隐约也流露出”因果轮回“、”人做天看“的思维(等收集些扩展版本再记叙相关故事,也有可能一直拖延)。

都市传说在中国也处于一个尴尬暧昧的位置,将其视为“迷信”的人不在少数。另一方面,都市传说由常以“猎奇”“灵异”的面纱示人,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都市传说的血腥暴力更加浓厚,又给了前者反对的理由。这似乎是一个循环,而都市传说仍然生生不息,如何解释背后的原理?这倒给中国都市传说研究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