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记志疑》读后感1000字

《史记志疑》读后感1000字

《史记志疑》是一本由梁玉绳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5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记志疑》读后感(一):【转】李淑燕:《史记志疑》点校举疑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是梁玉绳数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该书体大思精,极其细密。清代学者梁玉绳的久为世重,贺次君先生点校本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成为最通行的版本,但颇有疏误。

【延伸阅读】

【转】李长银:由经入史——崔适的今文家言与“古史辨运动”(史记探源)书评 (douban.com)

【转】小泽贤二:《史记正义》佚文在日本之传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佚存)书评 (douban.com)

《史记志疑》读后感(二):【转】张自然:论梁玉绳的《史记志疑》

《史记志疑》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史记》研究的传统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无论从品质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一流层次的高度。《志疑》对《史记》通例的阐发,对《史记》史实的订正和文字的校勘等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使他成为清代《史记》研究领域成就最大的一位学者。钱大昕认为,《史记志疑》可与三家注并称为四家。

《史记志疑》读后感(三):郃阳,还是合阳?

关于《史记·高祖本纪》“代王刘仲弃国亡,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中之“合阳侯”,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称“‘合阳’应作‘郃阳’,省作‘合’字。此纪及《功臣表》与《汉书·高纪》、《王子表》、《吴濞传》并作‘合阳’,《将相表》、《吴濞传》、《汉书·惠纪》并作‘郃阳’(中华书局点校本误为‘合阳’),《水经注》四亦作‘郃阳’,所谓刘仲城也。《地理志》郃阳属左冯翊,合阳属平原郡。” 梁玉绳判断的依据,似乎主要是两点,一是《水经注》和现存的《史记》、《汉书》某些文本里写作“郃阳”,二是有所谓“刘仲城”。不过我以为第一点作证据其实很不够充分,而第二点还算可以。所以我较为认同梁玉绳的说法,刘仲被封的地方应当是郃阳,即属于左冯翊的那个地方。那么,还有其他证据可供佐证么? 梁玉绳在这段话里提到了八处与“hé阳”有关的文本,我们可以直接沿着他提供的信息去查《史记》和《汉书》。 ①《史记·高祖本纪》作“合阳”。《史记正义》注:“《括地志》云:‘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三里。魏文侯十七年,攻秦至郑而还筑,在郃水之阳也。’” ②《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作“合阳”。《史记索隐》注:“合阳属冯翊。” ③《汉书·高帝纪》作“合阳”。无注。 ④《汉书·王子侯表》作“合阳”。无注。 ⑤《汉书·荆燕吴传》作“合阳”。无注。 ⑥《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郃阳”。《史记索隐》注:“郃音合。在冯翊,刘仲封也。” ⑦《史记·吴王濞列传》作“郃阳”。《史记索隐》注:“《地理志》冯翊县名,在郃水之阳。音合。”《史记正义》注:“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十里。” ⑧《汉书·惠帝纪》作“郃阳”。无注。 八处涉及该地名的文本,《汉书》中都没注,而《史记》四个则都有,我觉着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最明显的是,虽然hé字的写法有不同,但四个注都明确表示这个地方是在左冯翊。也就是说,无论司马贞还是张守节,他们都认为这个地名是左冯翊的hé阳,而不是平原郡的那个。根据《汉书·地理志》我们又可知,左冯翊的hé阳应该写作郃阳,合阳则是在平原郡。这一点,梁玉绳也提到了。 第二,左冯翊的这个hé阳,从②处《索隐》来看,似乎也可以写作“合阳”,即梁玉绳所谓“省作‘合’字”。但从①处《正义》的注释则可以很明显看出,在文本写作“合阳”的情况下,《正义》仍是给“郃阳”进行注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极为可能的结论,即唐朝张守节看到的《史记》版本,①处的hé阳就是写成“郃阳”,而非我们今天看到的“合阳”。 另外,翻查《史记·魏世家》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魏世家》中写的“合阳”,张守节作注也表示“郃阳,郃水之北。《括地志》云:‘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这也明确无误地证明,张守节看到的“合阳”,其实是写作“郃阳”。否则张守节为什么要脱离文本,去解释一个和文本不相干的地名呢? 如此,我们可以再倒推②处司马贞《索隐》的情况。根据⑥和⑦来看,司马贞也是认为左冯翊的“hé阳”当是郃阳,而他注释“合阳”时却只说“合阳属冯翊”,并没有说“合,当作郃”,或者“合,亦作郃”这类话。所以大胆推测,作为与张守节同是唐朝人的司马贞,看到的②处的《史记》原文,很可能也是“郃”,只是被后人改成了“合”。甚至《索隐》的“合”也是经过后人改动过的。 《汉书》中虽然写作“合阳”的情况更多,但由《史记》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汉书》的诸“合阳”大概率也是“郃阳”的讹写,甚至《惠帝纪》里还有个“漏网之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刘邦封他哥刘仲的这个hé阳,是左冯翊的郃阳,原始史籍中它的写法应当是“郃阳”。今天我们看到的混乱的“郃阳”、“合阳”的写法,是后人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讹误,而非史籍原文。 复旦大学马孟龙教授有一本专门研究西汉侯国的书,叫《西汉侯国地理》,我想其中应该会有关于这个地名的考释。我在网上找到电子版后,翻到相关部分,发现马教授认为应当是“合阳侯”,且认为是平原郡的合阳。这让我深感意外。但读马教授的相关文字,他并没有自己的考证,而是囿于“京畿不置侯国”的观点,引用了后人的几个认为是平原郡的考辨后就粗率地下了结论,完全没有自己去分析史文。 最近我在书店看到马教授这本《西汉侯国地理》新出的修订本,再次翻看此部分后发现,马教授改变了原来的观点,转而支持合阳属于左冯翊这一说。不过他转变观点的理由,是来自于考古文物而仍非对史文的分析。另外,根据他提供的新证据,文物上写明了是“郃阳侯家”,然而马教授却仍然把hé阳侯写成合阳侯,我觉着是不应该的。 古代那个郃阳县,在今天而言,属于陕西省。不过我们今天的陕西省并没有郃阳县,而只有合阳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郃阳这个地名,从古一直沿用至今,直到1964年,为了所谓生活学习的方便,把“郃阳”改成了“合阳”。和这个名字一起被改动的,另外还有12个县。 ——2021.7.3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