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永恒记忆》影评精选

《永恒记忆》影评精选

《永恒记忆》是一部由扬·特洛尔执导,Maria Heiskanen / 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 / 阿曼达·奥慕斯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记忆》影评(一):永恒记忆

好多人都在找自己。曾经,女人们被家庭和生活的琐碎所束缚,没有自己,就像片中一开始的玛利亚,就像我们的祖辈和父辈的女性。年轻时无暇喘息,无比绝望,有一天,孩子们长大,自己也老了,却忽然发现,人生是一片空白,还是绝望。慌忙伸手想抓点什么,只能把孩子越抓越紧。 还好玛利亚爱上了摄影,即使还是面对忙不完的家庭琐事,但她的眼睛里有光,她时时刻刻都能发现和感受到美。这是谁也夺不走的,属于她自己的快乐。有了爱好,就有了精神支柱。即使她的丈夫驱赶上门来找她拍照的邻居,她也能镇定地说:“下一个!”

《永恒记忆》影评(二):永恒

我称之为斯堪迪纳维亚故事,而不是瑞典故事。理由相当简单:女主角是一个来自芬兰的妇人,而她倾心的相机店老板则是丹麦人。故事发生的地点自此变得相当微妙:Malmö,这个与哥本哈根隔海相望的城市,这个充满一切可能性的城市,这个会发生一切传奇的城市。

不得不承认,伊始看到“Malmö”这个单词出现在电影之中时,我便将之纳入为最喜欢的电影排行榜中。在Lund生活了两年,距离仅仅只有15分钟车程的 Malmö在我眼中几乎和Lund连为一体,经常去,熟悉到无法更熟悉。电影中的Malmo一如既往地安静。那一条条电影中出现的街道,那一个三个国王共同出现的广场,和我往昔所见如出一辙。

《永恒记忆》影评(三):向阳而生

塞巴斯蒂安心中有着千言万语,刚吐露出第一句“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玛丽安便急忙打断他,随即转身离去——这被捆绑的一生,有这一句话就已经足够,再多一句都是累赘,任何承诺或者援助都是亵渎。他们从头至尾的肢体接触只有脸颊上的一枚轻吻,他们一生中最美的样子都在对方的镜头里。玛丽安在家里被生活折磨得有多么苍老疲惫,来照相馆见塞巴斯蒂安的时候就有多明媚动人。在他的照相馆里,她不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不是酒鬼的丈夫,不是跪在地上为富人整理裙边的女仆,是一位天赋极佳的摄影师,是与塞巴斯蒂安彼此一生的知己。塞巴斯蒂安心里必定也万分心疼她,但他什么都没有说,默默地作一位挚友,一个坚实的心灵的支柱,哪怕被玛利亚丈夫上门以暴力威胁,他也仍然什么都没有说——“喝点咖啡吗?”“烈酒的香味是你此时最需要的。”“……让船长等一会儿吧,这是我们店最尊贵的客人之一。”竟然有如此动人的爱情。

再想象一间几乎得不到采光的陋室,一天24小时里只能见到一分钟的阳光,摁下快门的瞬间的玛丽安的表情,就像这一分钟转瞬即逝的光,自信,期待,快乐,狡黠,在挑衅命运。

《永恒记忆》影评(四):好看的电影,值得细细品味

以为是传记片,反倒是没看出女主什么成就和天赋,仅仅是因为她比较早拥有了一台照相机,还有她是一个女人。影片很平淡地叙述了女摄影家玛利亚·拉森的一生。

玛利亚的丈夫:酗酒,暴躁,家暴,独断专行,可以一瞬间使得和乐融融的气氛降到冰点。但是影片并没有完全抹杀他的形象,他魁梧漂亮,干的一手好活儿,是个风流的主。他也有热爱的东西,救了一匹好马,取名泡特金。他也很爱他的孩子。

但他们真是非常不合适,他不欣赏她的才华,也不是一个细心的男人,他会在一早铲起睡梦中的妻子,让怀孕的她坐上醉驾的马车。他是自大而自卑的,容不得家里有人挑战他的权威,不允许自己的妻子有兴趣爱好。

影片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玛利亚和丈夫的不同。丈夫出轨,妻子阻止塞巴斯蒂安的表白;丈夫因家暴妻子被抓进监狱,妻子要为没有思念他感到羞愧;妻子因为没有照顾好孩子会深深自责,责怪自己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摄影上,不是一个好妈妈,而丈夫可以不顾后果的任由自己的脾气乱来,使家庭不断的陷入困境;丈夫穷困之时会想到典当妻子的摄影机,而妻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依然没有卖掉丈夫的马。这样的情景,放到现在也依然在上演。

影片中总有不错的画面,玛雅抹开玻璃上的流水看到男孩的脸,很美;光中的飞蛾,很美,总而言之是很适合细细品味的电影

《永恒记忆》影评(五):永恒记忆

出于个人癖好,我有看电影前不看任何剧情相关简介的习惯。因此在点开硬盘里存了许久的这部《永恒记忆》之前,我只模糊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瑞典史上第一位女性摄影师的故事。

怀揣着在两个小时里观看女主被发掘摄影天赋,从此从上摄影路,发家致富、声名远扬的错误期待,玛利亚·拉尔森的一生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玛利亚的遭遇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甚至在今天也有不少“玛利亚”)。她们运气不好嫁了个嗜酒、暴力还爱沾花拈草的丈夫,肚皮永远没有歇下来的时候。有时受了气带着一串孩子回娘家寻求帮助,还要遭到娘家人的冷眼和劝解:回去吧,和你丈夫好好过日子。你们可是在上帝面前发过誓的呀。

而玛利亚的摄影之路则更加崎岖了。她不停得在拿起相机——封存相机中间徘徊,每次以为她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大展宏图时,酒鬼丈夫就横插一脚,让她的不得不小心翼翼得将自己的摄影梦封存。

直到影片最后,玛利亚也没有像我想象中一般自立门户,出人头地。她像是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直到最后都与与酒鬼丈夫厮守在一起。

在我看来,玛利亚已经做到了她在那个年代所能成就的极致。作为一介普通村妇,想让她像21世纪的新“玛利亚”一样勇敢抛开丈夫开创事业,显然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片中的她因为摄影,眼神愈发坚毅,有了胆量也丈夫对抗,都为之后的她与丈夫和解,并且让丈夫接受她的摄影事业做下铺垫。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这部影片的画面色调都柔和至极。记忆深刻的两个画面,一是玛利亚拆开摄影店的包裹,轻嗅店主用心放在里面的一朵小干花,方正坚毅的脸庞平添一抹柔和;二是大女儿玛雅在上层人士家里清扫干活,轻巧纤细的身影映在钟表的两根指针上,相映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