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研究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研究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研究的方法》是一本由[美]墨磊宁 / [加]雷勤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研究的方法》读后感(一):研究操作指南

作为两名外国汉学家的作品,《研究的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研究指南,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始研究之旅。

市面上大部分关于学术研究的书籍是介绍如何收集资料、开列提纲以及修改论文等,但正如大部分经历过论文写作的人能感觉到的,最难的并非确定选题后的动笔过程,而是开题。这是一个混沌的阶段,我们往往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往往会去靠拢热门选题。正如书中所言,“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其实是开始之前的那个部分,也就是你还不知道自己想问什么问题或者想解决什么难题的那个时候。你的研究并不是在你找到核心问题之后才开始的。它在你知道要研究什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本书提倡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即不随波逐流,任外界影响自己的方向,而是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展现出其中蕴含的价值。因此,这是一个先向内探索,后向外扩展的过程。本书将这归纳为话题——问题——难题——项目的流程。

话题是由兴趣引发的研究领域或研究范围,譬如近代法国司法制度等等。但这些过于宏大宽泛。这些并不等于问题。此时不必急于缩小范围,比如把话题局限于20世纪法国司法制度,或是法国轻罪制度等,这些仍然只是一个“狭窄”的话题。作者建议首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反思,从而探索自己,找到自己要开展相关研究的原因。这些问题有其标准,它们应该清晰、精确,并且不使用行业术语,应该建立在可验证和可证伪的数据基础上,应该不偏向任何结果,应该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原始的和不被限制的。

在提出一系列问题后,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资料来“调教”问题,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发现有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还有些问题实际上不值得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从问题列表中删去。而他们也就更有可能接近真正的问题。而“难题”——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的问题意识在此过程中也就逐渐浮出水面。继而,研究项目的选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此基础上,本书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使研究深入,那就是进入相关专业领域,找到与自己有相同难题的研究者们。

在这许多铺垫后,本书最后一章对开始论文写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对于研究者来说,有时会有灵光一现的火花,但对于一个精彩的选题来说这还不够,必须通过有目的的锻炼才能点燃思维之火。因此,本书的核心可以说是如何提出好问题,进而确定研究选题。

这套思维方法其实并不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在商业、设计等诸多领域,但凡需要研究,就可以应用这些技能。我们在工作中常说的工作思路其实也是一种问题意识。

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操作指南,因此有很多具体的操作建议和练习。单纯阅读并不是目的,结合实际练习和写作才能感受到本书对自己是否适用。

《研究的方法》读后感(二):从0到1: 先认识自己,再寻找集群

一篇论文、一项研究、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项目。项目从立项到实施,自有一套程序。或者说,有一套可以保证顺利推进并最终完成的思路。其中包含两个层面: 形而下的方法层面,以及形而上的思维和心理层面;亦即实用性的,和概念性的。

一本书同样可以视为一个研究项目。这本书是如何产生的?换用中国学术界习用的说法,体现了什么“问题意识”?意义体现在哪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体现,任何专业领域都需要掌握写论文的技巧。另一方面,写论文不单单是写作,而是研究过程的体现。论文也是各类文体的实用代表,对文字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都能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作者是一线的教师,给学生讲述如何写论文。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作者发现了诸多问题: 找不到合适的题目;题目一开始就预设了结论,只是以伪问题的形式提出;担心会受到批评和指责,不敢动笔;不知如何寻找资料和相关智囊团;一味依赖互联网,以为互联网上的检索条目就是全部;等等。

每个章节都特意列出了“常见错误”。每个要写论文或者曾经写过论文的人,大概都深有同感: 迟迟无法找到合适的选题,有些题目过于宏大,有些又过于具体,有些选题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初步确定选题,又面临“意义”和“可行性”的问题。很多人好不容易开了头,抖抖索索写下几百字,被导师批评几句,立马泄了气,彻底推翻了重头再来。上学时流行一个说法,老师留的课程论文deadline是一个月后还是一周后并没有任何区别,最终都是在临近deadline的一周甚至一天里赶出来的。质量高低且不论,至少是写出来了。但是主要是为老师写的,很难说是“为自己写作”。

本书开篇指出,研究要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出发来发现问题,通过有意识的鉴别弄清内心真正关注的,并把自我反思培养成一种研究习惯。一个人自己都不觉得重要的问题,又怎么能让别人觉得重要呢?

如此看来,要做研究,先要“认识自己”。这是个相比普通问题还要难上百倍的哲学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视指为“概念性”的纲领和指导,以此为原则去寻找话题,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炼出“难题”。再搜寻资料,筛选出重要信息,尤其是区分真正重要的和只是看上去“重要”的,并在搜索时根据目的去选择确切的关键词。这里有大量实践性的内容可供参考。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搜集资料,以及如何由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去生发不同的问题。不要预先做太多设定来限制自己,要学习采用更普遍、更系统的视角去思考。不单是考虑哪些特别感兴趣,也要特意留意哪些尤其无聊,问问自己: 为什么有趣,又为什么无聊?是否因为没有考虑到特定的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 先写下来,不要自设障碍。不用担心露怯,不要假装是专家。

其次,保持思维的发散。研究过程中每一步都埋下了无数惯性思维的陷阱,好的研究方式,在于跳出这些陷阱。

除了“软件”方面,“硬性”设置也很重要: 工作室、合适的工具、合适的时间等,可以共同营造好的写作氛围。此外,通过读自己的草稿、虚构一个读者,可以有效增强阅读体验。

后面“改变一个变量”与“前后章游戏”的内容,可以视为创意写作的趣味教学指导。

《研究的方法》读后感(三):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正处于大四写毕业论文的我,目前连写什么题目都还没确定,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能力都还有待提高,脑子里真的想不出什么,烦恼啊。 本书总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者,首先得去找问题,然后从问题中发现难题,再试着解决这个难题从而设计一个可行的项目。下篇告诉我们要超越自我,介绍我们该如何去找到关于我们难题的相关集群,然后在这个领域中怎么自由地畅游,最后再讲述开始写作。 本书通过试试看、智囊团等相关小题目,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清思路、去执行,然后最终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从书中我们知道学术研究的痛苦与快乐,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虽然此书很像一本工作手册,我们看似只需要按照手册里的指南一步步操作,最终就会完成论文。但这些终究只是方法,离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最终我们要付诸行动,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当然,我们必须要牢记,研究中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开始之前的那个部分,你要知道在自己研究开始之前找到核心问题,这是研究最基本的矛盾点。 作者写这本书花了十八年的时间,足以见这本书经过多少历史的积累与沉淀,然后以最有价值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利用它完成我们的研究,真是我们的荣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