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100字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100字

《殡葬人手记》是一本由[美]托马斯·林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一):温和而冷静

显然非常独特的视角:

作为殡葬人,他看到了生者对死亡的反应还有私密的情绪表露。对各种死亡的描述冷静。从对于死的观察和亲历反省生、爱、痛苦、还有社会变迁。感人而不做作。黑色幽默。睿智。

最近看的事后还能让我想一阵的书。另一本是《思想 山水 人物》。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二):写给活人的死亡书

果然是一本很好的随笔。果然是一本诗人写的书,里面充满只有诗人才有的灵光一现的句子。哲思或者联想。

对现在的我,却实在不合时宜。

在深夜漆黑疲倦厌烦的清醒中读它,在时钟神经质的滴答声里读,文字有种惊人的冷峻。

它只适合一个思路清晰的,放松的午后,煌煌的白光以及穿堂的风,还有空杯子身心状态,才可以读解书里所有的情趣,思想和叹息。

这本书是随笔。但其实是伪装成随笔铺陈开的哲理长诗。它的形式是随笔,情感全部是诗歌。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三):殡葬人手记

虽然不敢说一定读懂了这部散文集,但对于生老病死的态度有了些许改变。作者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看破红尘,冷面对生死。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小心翼翼,他说过,与妻子逛街,妻子看到新的事物,美好的风景,而自己则会留意那些无法磨灭的悲惨往事所遗留下来的印记。或者就是由于他的职业,使他看透生死,但却更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

读者说过,殡葬人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对死者作了什么,而是为了表达生者对死亡的态度。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四):是一种生活的记载吧

也许有点走火入魔,读的时候一直疑惑,那些大段的论述里面,尤其是关于高尔夫球场墓地那篇,前后之间的逻辑是什么?

怀疑应该是很明显的,然而丢失了。

就这样空洞了。甚至毫不怀疑,作者原来的逻辑是清楚的,因为似乎这是他们写作的基本功,大概也不大会象我们那样漫无边际地高大全讲空道理。

甚至还看到点直率幽默的影子,然而只是影子,都引发不了会心一笑。

是缺失了相应的文化背景么?

也或许考虑过了生死对比,所以再相见了全不新鲜。

就在这样的苦恼中读完了整本书。

本来比较松散的blog式的书读得这样烦恼。

没有原本期望得到的回答,没有惊喜

《殡葬人手记》读后感(五):不愿谈及而又不可缺少的职业

我正在阅读此书,里面有神秘性,性灵的毁灭是必然,那就需要有人来收拾了。这样就显得此种职业的特殊性。从事此事业的人们的性情、思维是怎样有别于常人?如果抛开其神秘性,它只是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工作者也与其他行业的人在生活嗜好上没有不同。环境影响心理,心里左右其行为处事。因此,对待生活来说,此种行业的人,心境还是比较更为平和,因为每天都要围绕死人进行。慢慢的理解了死亡与生存只是一步之遥。他们的工作场所就是一个归宿人生的地方,达理后事,安慰生者,告慰亡灵。因此看,此种职业也是很崇高的。本书除了殡葬以外就是对人世间不可预测事件的敬畏,还有就是对其祖上从事此项业务的回顾,勾勒出许多人物的性格亮点,读来回味良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