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愛,不由自主》读后感锦集

《愛,不由自主》读后感锦集

《愛,不由自主》是一本由島本理生著作,台灣角川書店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0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愛,不由自主》读后感(一):與作品不太相干的...我有興趣的...

昨晚讀完了。除了吸引我的故事情節外,我十分有興趣的倒是書中主角泉匯到高中時的舌頭戲劇社參演的小川未玲的劇本《任性的公主》。

隨情節的展開,泉漸漸向我們敞開胸臆,點點敍述她和野山老師閒那種曖昧的情愫。另一方面從返校園劇團的畢業生們開始在夜山老師的指導下加入大戲劇社的排練。作者有選擇性的插入了摘了兩節劇本臺詞,營造出一種有別于主体故事那宗淡淡情緒娓娓道來的甘新文風,讓我們有感空間換置立於機械表演下的舞臺世界中。

所節選的臺詞也有鮮明的表象性。將戲劇中人物的個性及衝突淋漓展現。再借書中人物對劇本人物的分析探討將書中人物的性格及對應到劇本中的人物性格都有了鋪陳交待。如果沒有進行這樣的場景設計是很難讓我們理解到作者對劇本段落節選的特別用意,以及這些臺詞所暗含的珠璣。

“一對相親男女的對話,女方咄咄逼人式的強勢語言,男方囁嚅的閃爍其辭,兩個人之間的三言兩語就將人物的個性立體呈現。儘管沒有服饰的装扮和参演者肢体、对白的诠释,可跃于文字上的人物台词就是这么富有魔力,为我们丰富抽象人物的血肉灵魂。

记于2007年元月14日

《愛,不由自主》读后感(二):可惜没如果

如果不是松本润可能我无从得知有这么一本书的存在,也不会去主动翻开它去通读一遍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绝望。我承认在读的时候会时常将松本润的形象代入其中,如果不这么做可能我真的会在某个章节提前结束这撕心裂肺的阅读。

抛去大段对于时间、环境和着装的描写,岛本理生把重点放在了工藤泉内心的变化与对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所怀抱的不同的感情上。就和电影导演所说的,这本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感受到“恋爱若如此痛苦还是不要爱好了”。

整个故事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把日常剧情单拎出来可能就是一部普通的校园题材小说,老师与同学,闺蜜与朋友,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生活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从开始就知道是个悲剧,看书的时候总有一团烦闷憋在胸口,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仍然无法释怀,闭上眼睛一个人躺在床上开始流泪,回想叶山贵司和工藤泉所拥有的那种由细腻情感交织而成的苦涩感情,任由内心晴转阴直至狂风暴雨但却哭不出声音。

叶山贵司其人,无法用绝对的好与坏来评价。人们总将师生恋划入不伦的范畴,但在我看来这也只是一前一后两条线在错误的时间缠绕在了一起。叶山贵司是一个容易对他人温柔的老师,有极强的道德感和是非观,也容易将错误的责任一股脑地揽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懦弱、没有调剂好妻子与母亲的关系,而导致妻子做出过激的行为;认为自己没能及时开导柚子而造成柚子的死;认为自己没有走出过去的感情而让泉陷入痛苦……

叶山老师在泉的高中时期给予了她足够多的帮助,被同学排挤、老师不作为等一系列校园霸凌所带来的不可逆的心理创伤,也因为叶山的出现而逐渐淡化。在柚子的葬礼上,泉依然对过去事不关己的体育老师耿耿于怀,却再不像高中时那样只做一言不发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内向姑娘。这是叶山贵司为人师所应该被肯定的地方。

另一面,叶山贵司自己也有着并不幸福的童年生活,这也造就了他面对一些问题只会拼命钻牛角尖、过分将自己的罪责夸大化的性格缺陷。叶山从未放弃过对幸福的追求,只是这份追求带着太多的隐忍和克制。内心的空洞因为泉的出现开始出现一丝光亮,但他害怕重复经历同样的错误,害怕再将伤害带给所爱之人。这份害怕慢慢转化成对自己的厌恶,他一次次地告诉泉自己并不温柔、性格恶劣,自揭伤口将过去的阴暗面摆在泉的面前,以一个成熟男人所有的冷静和理智将泉的好意推开。也许叶山并不企图以此作为以退为进的手段,但的确狡猾地博得了泉的同情。

他不是一个残忍的人,但的确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作为一个三十代的成年男人,在泉的眼中仍保留着孩子气的一面,这偶尔透露出的孩子气也成为了泉认为“自己还是叶山所需要的人”的原因之一。两个人成为彼此眼中拯救了自己的那个人。

他主动给予泉以温柔,也收获了泉一厢情愿的付出。但他不肯放下自己坚持的责任,于是不愿付出和牺牲自己的过去,去换一个与泉可以无所顾虑共渡光阴的人生。

但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戒掉。即使和小野交往后,泉依然会无意识间想起这个让自己痛并快乐着的男人;叶山在第一次与泉在车站分手后,还依然打电话过来询问是否安全到家,也因为思念在深夜拨通了泉的电话。被陌生人的跟踪的泉带着与小野争吵后的疲惫出现在自家楼下,他还会善意地想开车载泉回家,这一切都相悖于他在保持理智时所力求坚持的距离感。

这三个人说到底都是自私的,泉能在感情中不计较回报,是因为这种付出能够给予他自我满足感;小野用肉体上的征服去确认感情的存在与否,是害怕自己的付出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叶山放弃泉选择与妻子复合,是害怕牺牲与改变之后的各种不确定性只会加重内心的酸楚。

终究还是分道扬镳。

可能每一个看到最后都对这样的结局扼腕叹息,但如果换做自己是置身其中的一人,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可惜没如果,只剩下结果。

《愛,不由自主》读后感(三):苦果自尝

本来不想评分了,真是感觉没办法打分,不打竟然没办法发出去,so sad。 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文笔虽还说得上流畅通顺,可也实在是啰嗦的有些过分,不太懂得分主次,该描写不该描写的地方都细细碎碎地写上一堆,看得人辛苦烦躁,阅读体验说不上好。至于故事嘛,情节不跌宕也不复杂,说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单将剧情领出来看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整个苦闷酸涩,看得时候全程都闷着气,一股欲雨不雨的低沉基调,即使到了结尾也没能让人松出一口气。原谅我无法理解里面人物的许多举动与逻辑,着实难以对这样的故事产生什么深切的共鸣。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松本润即将出演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我是绝不会来看这样的故事的。 这故事中三位主要人物全都将日子过得痛苦非常,胸中压着千钧深情,却因为不同的原因无法正确地纾解释放,彼此纠缠拉扯,到最终也只能选择各自分道扬镳。 这分道扬镳未必快乐,但对他们而言也确实是一种解脱了。 不喜欢这书,自然懒得对里面别的什么做详细的评价。既然是为了松本润来看,那就只说说叶山贵司这人好了。 于我而言,叶山老师绝不是一个恶人,但也很难被称之为一个好人。他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体贴温柔又观察入微,极强的责任感使他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家长,都能够愿意尽自己所能去伸出援手。日剧看了那么多,校园霸凌等事件见得也不少,老师的袖手旁观往往是使当事人坠入黑暗的最大助因。叶山老师在泉痛苦彷徨的时候的那些举措难能可贵,当然值得泉对他倾心并一往情深。 可抛去老师这一身份,将他只是当做一个简单的男性来看待,就会发现这人……似乎便不这么可取了。 极强的责任心使叶山成为一个好老师,可难以称得上幸福的童年生活给他带来了天生的悲观性格。这样的责任心与本能的消极融合在一起,使得他成为了那种凡事难以看开,不停钻牛角尖,并将所有罪责都归结于自己身上的人。母亲的辛苦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能够帮上忙,妻子的悲剧是因为自己懦弱没能将她与母亲更好的调解,与泉的痛苦是因为自己不能走出过去的恋情,柚子的离家出走是因为自己没能更好的开导她等等等等。他归结出的这些理由不能说全无道理,可偏偏都是那种……即使再将这些事情重新来过也很难去对事情发生什么改变的因素。他的这些负罪感归根到底并并不是源于一种希望事件得到解决的心情,反而是一种自暴自弃安于现状的推诿与辩白。 他总是在自责,却又寻找不到或是没有想寻找解决的方法。自身不够强大,性格缺乏果断,无法将那些他所归因出来的源于自身的部分舍弃,又不停觉得自己将会重蹈覆辙。自责慢慢转变成自厌,又重新不断加深这样的自责。 他最终不堪重负。 叶山老师在自己的心中一步一步踩出一个黑洞,黑暗,吸光,难以消失,却不停向外吞噬。 在这样的状态下,泉出现了。她脆弱又无助,周身都是求救的信号。此刻的泉对叶山而言近乎一块浮木,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稍稍抑住心里翻涌的几乎将要没顶的自厌之情。 而泉也确实做到了。 叶山的性格优柔寡断过了头,性格里几乎丝毫果断利落的成分都没有。他的痛苦归根到底源自他自己本人,可本人最终竟溺于痛苦之中,再难放开手。泉成为绝症患者的吗啡,即使副作用巨大,即使只能起一时之需,可终究比永久疼痛来得要好上许多。 可浮木终无法将溺水者拉上岸,甚至会被一通拉进水底。镇痛剂只能镇痛,计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加大,直到成瘾,难以解除。 由于视角的关系,我们很难去察觉叶山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能看见的只是他一次又一次难以放开的再次伸向泉的手。泉两次与他分别,最终又两次被他拉回身边。甚至最后与前妻复合,也仍将泉的照片带在身边。 这瘾已成,戒除便难了。 高中时代,他拉了陷入泥沼的泉一把,从此泉对他的爱意便不再那么单纯,而是带着献身和报恩的性质。 「我对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想不断地付出,只要这样就非常满足了。」 这份感情太卑微了,她甚至自己都将自己当成了浮木。 溺水者需要浮木拯救自己,浮木同样需要溺水者来证明与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两人的关系转来转去,不过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变化罢了。 书中,叶山常被人称之为孩子气。一开始看见时,觉得并不恰当,他那么苦大仇深地几乎血液中都蕴着眼泪,哪里像个孩子,泉的滤镜未免也太重。没想到越往后看,却越觉得这形容确实贴切,泉真的是一个懂得叶山的人。 他的确是孩子气的。甚至可以说,他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是带着儿童一般的不自觉和纯粹。 比如他的温柔。 叶山老师是一个温柔的人,书里总提,他的行为举止也给人强烈的温柔或是说温和的印象。可这份温柔其实非常自私,自说自话,丝毫不考虑承受方是否需要能否承担,只是依照自己的习惯一股脑的抛出去,时常把人砸伤了也不自知。 泉与叶山在车站分手,当晚他为了确定泉的安危而给她致电。这样的行为放在平日来说自然是周到体贴,可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太不恰当了些,甚至令人有些难以理解。他必然是带着善意的,可这份善意在这样的时候甚至锐比快刀,太伤人了。 而他同时非常狡猾。 在于泉的交往中,叶山总是坦诚清晰地将自己的缺陷劣势袒露给泉看,一遍一遍亲口告诉泉他“不温柔”,“很恶劣”,“很狡猾”。叶山并不是个心机深沉的人,这样的词句除了宣泄之外,大概也确实是出自一种善意的提醒。可他们却又不仅仅只是倾诉这么简单。无论叶山有无意识,这些话说到底依旧另一种程度上的狡辩,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了,露出可怜又苦恼的样子,表面上看是在自我反省自我剖析,其实实则却是在博取对方的同情,同时将自己的责任推卸了出去。 既然事先已经将自己恶劣糟糕的部分全都与你说明,可即使如此你还要靠近,那就不再是我的责任了吧。 无论他有没有这样的意识或是目的,最终的功效和结果却都是一样的。 正如他所说的,他确实狡猾。 叶山受制于他的悲惨与痛苦,可同时自己又享受其中。从某些程度来说,这些痛苦已经成为他作为叶山其人的一部分,若是失去了,他也就不再是叶山了。 因此他拒绝使自己好受。 痛苦成为他的性格,也成为他的武器。痛苦使他获得泉的同情与爱,使他们不断靠近却又无法真正在一起。 痛苦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的男主角,使他变得与众不同了。 他其实也享受这个吧。 那张一直带在身边的照片大概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书看得人不舒服,说到底还是因为书里的大家都不停地让自己自讨苦吃。即使理性上觉得应该怎样做,可身体就是没办法跟着脑子走,总是在不由自主,总是不停下不该伸出的手。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又是加害人,看的满腔愤懑却无处可责备,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窝囊又憋屈。 挺痛苦的阅读经历,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标题说叶山,说泉,也,也说买了这书的我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