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育教师手册》读后感精选

《美育教师手册》读后感精选

《美育教师手册》是一本由李睦 / 沈晖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育教师手册》读后感(一):想要变得幸福,就提高审美能力

我很喜欢去一些展览馆里面参观,包括书画馆,文物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总是不能够透彻的理解其中的意味和美。我也越发觉得自己的审美能力需要提高了。

在《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了解美育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有人说,有审美能力的人,就是能把注意力从目标转移到过程里的人:比如今天的阳光很好啊,这个房间的布置很舒服啊……倘若能够如此,自然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自己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大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美育学习的重要性,相关的课程也在学校里得到了重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中提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这里提到的文化基础,人文底蕴,就与美育教学有关,与艺术文化有关。

艺术的创作与发现过程,与我们解答数理化问题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在面对数理化问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会有标准答案,有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之分。

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而这种评价由于是极其主观的,也就很难达成绝对的同意看法。

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不仅需要学习一定的艺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还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需要依赖于个人的天赋以及后天的思考学习。

如果人的心绪、情感都可以用文字、语言表达得清楚,或许就不需要艺术了。正是在人难以言表之时,艺术出场了。艺术作为心灵世界的外化形式,不仅形象、生动、直观,而且并不缺乏深刻与丰富。

有人觉得艺术创作是非常抽象难懂的过程,但在一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透过这些作品去思考更多问题。

比如在看名画《蒙娜丽莎》的时候,虽然表面上这只是一副普通的人物肖像画,但每个观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想象蒙娜丽莎的心情状态。

美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的非常多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有价值的领域。

《美育教师手册》读后感(二):致力于美育教的教师,应仔细阅读这本书,找出更合适美育教育方案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出很多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接受着来自于艺术的熏陶,接受着美育的教育。 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孩子们在艺术领域不断的学习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往往在他们的人生之中,这些艺术素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人生体验,往往让他们在能够放弃的时候,立马再也不从事这些艺术活动,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为什么会这样呢?看一下我们的孩子们是怎样走入艺术领域的?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拉去进入各种各样的艺术辅导班,学习乐器、学习美术、或者学习其他各种艺术门类。

但这些都并不是出于孩子们的真心喜欢,更多的目的依然是考证,依然是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为未来的人生提供捷径。而这就让艺术培养的道路本末倒置,最终非但不能起到艺术修养提升的作用,反而严重损害者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艺术培养,或者说美育的教育,需要有哪些着重关注的细节呢?怎样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得到美育的提升,不让美育教育又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又一负担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可以做哪些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工作呢?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绘画创作和专业教学以及艺术通识教育研究。沈辉,清华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高级主管。

两位学者面对着我们的美育教育现状,结合着自己的研究,并联合大量在美育教育战线的学者们,为教师们编写了这样一套能够提升教师美育教育水平,能够专注于教师美育教育细节的指导书籍《美育教育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帮助着所有教师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走进正确的美育教育之中。

那么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之中,是否也会犯我们现在社会艺术素养教育共同的错误呢?其实结论是一样的。因为所有的教学也面临着考核的任务。 而为了考核而完成的教学,就已经偏离了美育教育的初衷,所以怎样给孩子们设计美育教育课程?怎样让美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程。

那么在这本指导手册之中,编辑们从什么是美育教育?美育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从大学、中小幼美育教育具体的思考和行为细节,以及怎样评价美育教育的效果,等等各方面阐述着学者们的观点。

而在这本书中,各位学者思想观点的碰撞,无疑能够给从事美育教师的老师开拓视野,思考自己教育的得失,并给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

所有想致力于从事美育教的教师,都应该仔细阅读这样一本著作,从中得出最佳的美育教育方案。

《美育教师手册》读后感(三):任何一本书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作用,就看你能不能找到那个视角

之前高中的时候想走艺考路线,可是学美术太费钱了,家里没办法支持我学下去,无奈只能放弃了。

但直到现在,那颗爱好美术的心就没有停止过,也曾想考研究生,但是需要的时间我却暂时消耗不起。

所幸看到了一本书,即便它3是给教育工作者准备的,但我 依旧很喜欢它,看着它,我仿佛置身于美育世界中。

这感受想想也是不错的。

这本书的名字叫《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在封面上明确标注说:写给为美育而辛劳的一线工作者。

全书一共分为五章,分别是:开启美育之路、跨学科美育对话、大学美育的思与行、中小幼美育的方向与方法、审美素养如何评价。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它的第二章:跨学科美育对话,和第五章:审美素养如何评价。

因为我现在在学习画油画棒嘛,所以对于美的审美素养这一点我还是很需要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创作与思考》、《看见的不重要》、《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艺术同时十六讲》、《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那是多少艺术生的理想殿堂啊!所以当看到作者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有着它独有的分量和知识厚度。

上面提到的跨学科美育对话的意思不是指学习美术的人跨学科,而是美术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存在。

书中讲到:美育的现代源头,是社会进入工分生产以来,针对人性碎片化而提出的“感性教育”。

这也意味着,美育不属于一个狭小的学科,而是艺术学、美学、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交汇。

还记得去年大火的《猎罪图鉴》吗?剧中的沈翊能够根据大致的描写,就能描绘出罪犯的样子,这也有部分的心理学基础在里面。

尤其是一些厉害的画像师,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根据剧中男主的了解,他们的厉害还远不止于此。

总之,美育世界就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还有最后一章:审美素养如何评价。

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一句话:审美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

我有一个表妹,在我看来,她就是天生有审美的人,她的衣食住行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学习,但她买的衣服是最漂亮的,家里的装饰看上去就很有格调。

这些都没有像别人一样要到处去研究,她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审美的一种能力。

书中讲的是对学习者的审美素养的评价,对于我来说,该怎么评价它们,我就要怎么往它们那里靠。

在本章后面有一个图,讲的是审美素养的核心内涵,有:感受美的素养、认知美的素养、鉴赏美的素养、想象美的素养、创造美的素养。

所以我在画画的时候,就要培养这5个方面的审美素养。

看的书越多就越相信,书的存在不是为了某一类人,只有换一个角度,任何一本书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用的。

对于美育教育者来说,这本书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很多人其实很有才华,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埋没了。

这是一件让人十分遗憾的事,要是每个人都能多了解一些,也许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才华。

对美育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入手这本书了宝子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