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处处有音乐》读后感精选

《处处有音乐》读后感精选

《处处有音乐》是一本由辛丰年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处处有音乐》读后感(一):现在我们还需要辛丰年吗?

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著名老乐迷”辛丰年成名于80年代,恐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20多年前,国内听音乐主要还得靠唱片、磁带和广播,那时的想听古典音乐可真是不方便。而音乐的资讯,更是匮乏,专业的音乐史教材,枯燥无味,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少得可怜。我手上一本当年的《音乐史话》,几张黑白插图就被当做“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辛丰年的出现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滋养了一批饥渴的读者。

但在今天,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还需要辛丰年吗?像这本书里的文章,有几篇真的能拿得出手的?论深度、论广度,能比得上MusicWeb等国外网站上的音乐评论吗?

廉颇老矣,现在我们还需要辛丰年吗?

《处处有音乐》读后感(二):音乐就是一切,一切都是音乐

辛丰年谈音乐的新集子悄悄地出了。编辑让我写点东西,我觉得有点为难:毕竟我是辛丰年的儿子,已经写过两篇有关他的文章了,如果老是这样写下去,总是会让人觉得有吹鼓的味道。编辑给我打气,她说:这不是吹鼓,——辛丰年还需要吹鼓吗?

好吧,我来试试看能不能超越自己的角色。其实,我是最早对辛丰年的文体和修辞提出批评的人。在某篇文章中,我认为辛丰年的文字过于锤炼,文气太紧,信息量过于密集,总是梦想把大量的内容浓缩在最少的文字中,有峻急之嫌,犯了时文的大忌。其实这样很是吃力不讨好,要让读者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把读者搞得很紧张。所以辛丰年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家。但是他的写作态度极端严肃,诚实,敬业。

这是指他过去在《读书》上的文章。最近几年,他写得少了,因为80多岁了,有严重的帕金森氏症,手抖得很厉害,写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他一个字也不要写了。但他还是在写。收在这个集子里的,都是他最新的文字。这些文字比过去的怎么样?

对某些人,我永远有坚定的信心。这样的人真是越来越少啦,但是这样的人永远存在,其实这和他是不是我父亲没有关系。不要指望辛丰年这样的人会拆烂污。永远没有这种可能。我有时候真的觉得非常感谢他,却不知道到底要感谢他什么。

还是要自我克制一下,否则又要搞不清楚自己在写这篇文章时候的角色了。回到主题,辛丰年这些最新的文章到底怎么样? 没问题,还是那种融乐感,乐识,历史,个人经历于一炉的锤炼文字,信息量依然密集,但是这里面有一些很不一样的东西。他的风格变了。

怎么说呢?从前他的文章也很个人化,但是有一种分明的紧张,有一些过多的雕琢和剪裁。我知道他从前一篇小小的文章也往往要改好几稿,每一稿都要认真地用圆珠笔在稿纸上誊清。现在的这些文字呢,大家可以品味一下,更多的是自由灵动,随意挥洒,韵律和节奏变化多端,不拘一格。那种意思,是更加亲切而可近。字里行间每每有出其不意的灵光闪现,让人惊喜而微笑。

据说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写到第七卷的时候,进入到一种“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境界,我估计就是差不多的意思。或者,换用一种音乐的说法,《读书》时代的辛丰年,风格接近贝多芬。走进新世纪的辛丰年,风格更接近莫扎特。不去争辩孰好孰坏,一个八旬的老人,依然努力进取,努力求知,努力超越,这是难得的。

朋友们如拿到这本书,我建议可先翻到《处处有音乐》这一篇,便知道上面我这些话的意思。这篇小文,从张爱玲的《封锁》谈到音乐的“活”,谈到《罗马泉》的“神”,谈到张岱,又从鲁迅的“瘦”谈到浪漫派音乐的“肥”,再回到张爱玲的“立体”说,用老柴的《胡桃夹子》来印证,从这里又说到中国的山水画。从希尔顿的小说《再会,契普斯先生》中听出叙事曲,又联想到《浮生六记》,最后在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中“看”到快板(Allegro)的速度。当真是天马行空,酣畅淋漓,那样的文字,可以说是与他所讲述的对象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而全篇不过3千来字。

爱音乐,爱文学,爱书法,爱绘画,更爱生活和历史,这是辛丰年不变的主题。

又如第二篇《瓦格纳造访罗西尼》,从内容看是对同名书中两大师会面情景的浓缩叙述,我却怀疑比原书还要生动具体可感,当真是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当事人的语气和心态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可视为一出活戏剧。更难得的是这剧中分明还有第三个角色,那就是辛丰年!

辛丰年谈音乐,确已近臻化境。反正在他眼里,在他耳中,无一不是音乐。比如我在家中与他闲谈,外面某人骑车而过,车铃响时,辛丰年会一跃而起,到钢琴边按一个音,然后欣慰地说,是高音C5,相当准(或不准)。

就连音乐辞典他也会看得津津有味。1980版的格罗夫音乐大辞典,20卷,2000万言,辛丰年就像卞之琳《白螺壳》中的那条银鱼,从A一直穿到Z。我不知道全世界有几人把这巨著通读,但我知道他是真的读完了,某些辞条还不止读了一篇。比这更不容易的是他读完了辞典也没有变成冬烘先生。我相信现在的人不会傻到再去通读格罗夫的,但是别担心读了辛丰年的《闲话格罗夫》会变傻。感受感受这篇谈辞典的文章中的灵气,趣味,和感情吧。

书里也有很多地方提到自己爱乐的历程,在一个个艰难的时代,纸上弹琴,梦里听音,多少热情,多少渴望,多少遗憾!不知道现在的朋友们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幸福,什么样的苦难?今天,写音乐美文的好手越来越多了,我常常惊叹于他们对各种版本、风格、指挥家、演奏家的精通,但是很少在他们的文字中看到像我的辛丰年那样对音乐的无限的热爱。有时候我会想,他是不是爱得有点过分了。音乐值得一个人这样去爱吗?

但是了解辛丰年的人都知道,他爱的不仅仅是音乐。读一下《美食可腻,人乐偕老》,我就会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会知道他爱的音乐,就是人,就是生活,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到了这个程度,很多东西之间的界限就开始模糊了,对辛丰年来说,音乐就是一切,一切都是音乐。

作者:严锋

《处处有音乐》读后感(三):处处有音乐

读书:《处处有音乐》,辛丰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作者辛丰年。顶级古典乐迷,听古典60余年,在八零年代中西文化重新交融的时候,他的文章他的视点,丰盈了无数古典音乐爱好者。

作者在60余岁的时候终于才是在那个年代里托人“走后门”买到一台聂耳牌立式钢琴,塞入房间书架和床之间的夹缝里,开始自学弹琴,总算是圆了自己四十余年的钢琴梦。

作者认为,感受音乐之美,仅仅靠听觉是不够的,演奏者,即使是技术稚嫩的业余自弄者,才能有“亲知”。亲知,亲自置身于中的知道。作者引张爱玲对宋淇谈她对影星李丽华的印象时说:“越知道一个人的事,越对她感兴趣。现在李丽华渐渐变成立体的了。”

对一段心仪的乐句何尝不是这样。曲子的背景,创作的年代,外加亲自用自己所能的乐器,徜徉其间,更是增添了几分音乐织体本身的美。

仅靠两个耳朵,所听得音乐只是“单声道”的。乐流进入心田的渠道并不只有听觉。自己动手弄音乐,才能把全身心全部感官调动起来,“多声道”地全面、全息地接受音乐。亲自动手,吹拉弹唱,自主、自为、自娱,才能自得其乐。

作者的钢琴纯属自学,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埋头苦练,少弹单调无趣的练习曲,多练自己喜爱的曲子。

作者说任何高雅的东西,都是需要代价的,时间就是代价之一。花下时间,因为是爱好,所以,完全不以为苦,乐在其中。几年下来,积累了一份不薄的“曲目”:

技术不难,速煮便可品尝的,如巴赫《平均律曲集》中的《C大调前奏曲》,麦克道威尔的《致野玫瑰》,德沃夏克的《降G大调幽默曲》,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等等。

也有有难度但可以克服,需要多投入时间的,如门德尔松《无歌词》中的《五月轻风》。

更有难度较大的如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等等。

我且把这些曲目罗列出来,为自己的曲目“菜单”留个线索:)

说道弹琴技巧,作者收入本集子的一篇译文,给我一些启发。这篇文章里说,弹钢琴的人应该学会掌握“控声”和“平衡”的技巧,这可以大大有助于提高演奏效果。

“控声”voicing指对一组同时弹出来的音符作出强弱不同的控制。例如弹一个和弦中所包含的音或者弹一首赋格中的内声部。

“平衡”指的是在力度的处理上如何让旋律处于前景,而其他的声音退居背景的地位。

控制、调节两手弹奏力度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钢琴老师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许多学生为什么左手弹得偏重呢,同钢琴本身的构造也有关系。因为钢琴低音区的琴槌与琴弦都比高音区的大而重,还有就是低音区的音,泛音更多,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就对高音区的旋律声部产生了干扰,影响了清晰,弄得音响混浊。

如果旋律声部同伴奏靠得比较近,控制与调节的问题更加重要。因为音区靠近,音符不易分别,怎样突出那些最要紧的音符,免得听者去吃力辨认,这又是很要紧又困难的。举一个例子说,有时旋律是用三度音程写的,假如将三度音程中的音程用同一力度弹,便会听不大分明。

有针对性地练习是,反复弹奏同一个音,一次比一次轻。感受。再轻抚琴键,把它小心地按倒底。期待从这类练习中感受到“平衡到位”,或者是键子沉到底是感到的“硬梆梆”的,或是“软着陆”。因为钢琴发音的强弱是由击键的速度来决定的。也就是酸或,要旋律音响亮些,就需要以更快的击键速度弹奏。但这同乐曲的速度是两回事。如何避免混淆,一个方法:将旋律弹得很响,同时轻抚那些伴奏的琴键,并不弹出声音来。这样做,叫做“虚声弹琴”ghosting。这样可以唤起想象,摆脱困惑。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真是契合了前阵我的一个困惑。

练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左手是伴奏,右手是旋律。伴奏是为了烘托旋律而存在的。

就像是一幅画,右手是焦点,左手手是背景。如果左右手音量不平衡,比如左手声音太大,就好像焦点虚了而背景到是清晰。渲宾夺主了。

平时在电子琴上面弹没觉得有这个问题,因为电子琴上的左手伴奏的音量比是自行设置的。我曾经奇怪过为何自己的设置偏低,现在终于明白了:在电子琴设置左手音量比偏低的情况下,右手同样的力度弹下去,经过了琴的自动修正,还是右手的声音大,听起来听和谐,没问题。

但上了钢琴,这个问题就很突出了,左手的声音感觉太大了,觉得一首曲子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点乱,不协调。

因此我想,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轻重,平衡好左手和右手,这个是很关键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弹琴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吧。练习左右手用不同力度弹奏。当然,这个练习,在电子琴上面可能分辨不出效果,这真是个遗憾。从这个角度,我想,真还印证了这个观点:从视野广度来排序:电子琴〉钢琴〉小提琴。从细腻度来排序:小提琴〉钢琴〉电子琴。

这个就算是读书中一个乐趣吧:自我解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