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性格心理学》是一本由[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一):缺乏严谨性、专业性的主观作品

放弃读完,这本书解决不了我对心理学,对性格、人格的好奇。

不够严谨,很多对性格的描述太过绝对。此外,对一些性格的分析不够透彻甚至存在雷同,比如对虚荣心、嫉妒、嫉羡慕等的描述最后都会落到“对人的不信任、野心、对关注的迫切需求等”,并没有真正剖析去这几个性格特质的区别和底层原因。不仅如此,阿德勒对性格的分型定义模糊,他讲虚荣归为攻击型性格,但又在非攻击型性格中的焦虑、软弱中又提出这些性格指向的是虚荣,这不是一般的混乱。再者,举例论证部分也显得随意,经常是拿个例论证性格普遍性,有的地方甚至像是在讲故事。最后,作者对性格有明显的喜恶,我觉得他作为一个人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喜好,但作为心理学研究者,些这科普类的书籍应该带着客观、中立的视角,否则基于他没有解释完全那些“不好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他会加剧人们对性格的偏见和歧视,可我相信这并不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

他说“缺乏教养的另一个表现是肮脏和杂乱”,他认为缺乏教养是啃手指、挖鼻孔、吃饭狼吞虎咽,这种浮于表象的行为,那一刻我觉得他是厌恶人类的,他也站在所谓的“社会感”的高地上,严格地评论着一些无辜又迷茫的群体。他怎知咬手指是不是因为童年时的创伤导致现在一焦虑就这样做,那又怎知吃饭狼吞虎咽是不是穷苦人家好几天没吃上饭或是被校园暴力的女孩无力反抗只能通过食物来发泄?他一句缺乏教养就给这些人身上贴满了标签。

他说顺从是“这些人在别人面前点头哈腰,侧耳倾听每个人讲话,然而他们并不去权衡和思考,只是执行对方的命令,重申或附和对方的观点”。这种解读依旧是浮于表面。有些顺从是藏在威严和强势之下的,我父母那一辈的女性就存在这样的现象,她们不同于封建传统的女性相夫教子在男人面前抬不起头,她们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思想可是在大男子主义面前还是会选择屈服,但她们从不是点头哈腰低眉顺耳,而是无下限容忍出轨、家暴以及日常生活中惹人烦的恶习——她们会批评会反抗,但最终还是会原谅、适应。她们有的人不觉得自己委屈反而觉得自己这是向下兼容,觉得这样的男性没了她们是活不成的。可这就是顺从。人性的复杂阿德勒在这本书里是只字不提啊。

果然还是作品太老了,心理学也不过一百年的发展史,这本书写出来的时候心理学也只是在刚摸索到指路牌,时代的壁垒还是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感受。客观来讲这是一本专业度相对较低的书,哪怕有正确观点也不适合想要一探心理学究竟的人看。整体读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作者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和阅历写完的这本书,不够客观、中立。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二):找到自己的道路

本来做了长时间阅读的心理准备,实际读来要轻松得多。又是一位听闻已久的大师,这本作为了解他的入门书还是很不错的。

关于心理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自知对此认知浅薄,就不谈关于书内容的部分了,谈一谈我自己的想法吧。

我一直不喜欢定义,不喜欢某种被固定的东西。像是各种学派对其自身的定义,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我觉得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不能被准确定义,被定义后再去理解的就比它原本要狭窄得多,定义会缩小事物本身,会扼杀对它的想象力。

现在人们热衷于各种理论概念,热衷于进入某个被定义的概念,贴近自己想靠近的那个部分,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建立在了一个固定的定义之上,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假设我接受了某个对“与众不同”的定义,我就要按照那个定义来生活,违背了定义就违背了我想成为“与众不同的人”的目标。

我还发现我们的社会里越来越少的人说“不”了,不对权威说不,不对规则说不,不对传统说不。似乎是麻木的人发现不了问题,发现问题的人不敢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人不能被人听到。这样的结果就是麻木的人会越来越多,而发出声音的人会渐渐消失,世界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假象,愤怒、不安都消解在自己的小家里,于是小家也在慢慢变少,我想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主义诞生。

我设想的人生长度是六十年,到现在刚好过去一半,我感觉我人生精彩的部分才刚刚开始,又感觉自己已经衰老却又仍显稚嫩。不太接受定义的我容易显得无知,和热衷于定义与复述理论的人不在同一个“世界”。我想我们大概都认为自己是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的。

我还是会在大环境下低头的,没有群体就没有个人,无论一个人觉得自己有多么清醒,他都始终是社会的产物,只不过是社会的不同部分罢了。我想象不出一个和人类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外星人,如果不像人类,它也会像一只鸟或者一头狮子,总之一定会和某个我熟悉的物种相似。

思想有没有边界呢?我认为是有的,总是有某个东西启发才有新思想的诞生,而那个启发物是原本就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说,我们发现了原本就存在的某种东西,深入探究后形成了种种科学。我们创造的是不同的组合形式,不是一种全新的物质。我不断往前走,是去明白一些已知的东西,幸好这个世界已知的东西太多,就算我再活一百年也只能领悟很小的一部分。真相一直在那里,在没被揭开之前,它可能是个谜题,也可能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被打开,被认识之后一切才真正开始。

路途遥远,请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去哪里。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三):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窥探人性的幽暗面,你看不到的另一个丛林法则

中国历史上有孟子的人性善和荀子人性恶的争辩,这本书更愿意相信,人的性格是后天习得的,主要出于两大基本诉求,对权利和自身安全感的追求,人在呱呱落地就不断为这两大诉求而努力。而性格大多数在婴儿和幼年时期形成,很多偶然的因素,构成了一个人性格的最终形成,而这些性格在长大后很难被改变,任何的性格形成都能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对应关系。

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荣格和阿弗雷德,前两个人声名显赫,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荣格的性格分类应该人人知晓,阿弗雷德的在外名气应该说是远远不如前两位的,也算是在书店里无意间看到,这就是逛书店的意外收获,网上买书就好像是流量在给你推动你喜欢的东西一样,在书店总是会有些不期而遇,但是这些不期而遇有惊喜,可能也会有惊吓,这本书总的来说,平平无奇。

主要观点:当然这个可能是业内共识,人的性格形成于幼年时期、婴儿时期。人对于权力和安全感如果过度缺失,那么就会形成补偿机制,有的人会变得过度自负,(掩藏自己的自卑)有的人会变得自我封闭,(避免外界的伤害)有的人会对权利近乎疯狂的追求(原因是过于害怕失败,这种追逐的过程是焦虑的,也是痛苦的,要么成功,要么便是无尽的深渊)。我自己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成功和失败,非凡或平庸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以我自己的例子,从这本书的分类上来说,我应该是属于很乐观的那种类型,那么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一定会失落至奔溃,因为乐观的性格告诉我,这次失败了,下次也能成功。人生是一个波动向上的过程。

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性格特性或者是行为特性,很值得玩味,比如说当一个小朋友很需要父母,婴儿时期用啼哭来吸引父母,当一个小朋友发现通过生病的方式,能否吸引父母的关注和宽容,那很有可能后续他会一直不断的生病,来绑住父母。

启发:1.想要多了解自己,应该对自身儿童时期多了解,多回忆,或者跟父母多交流。2.子女教育,非常重要,或者说是幼年时期的教育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但是这个度太重要。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厉。

智商测试:这本书里也有提到,和《枪、钢、菌》类似的论断,智商测试是很不靠谱的东西,这个跟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往往教育条件好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智商评测结果,而且重要的是,有的人的测试结果,是可以在短期突击的,人的开悟很多时候是突然的,非线性的。

这本书的整体感官,对于人性太对负面的观点,大多数性格,人的动机,描述的都是挺阴暗的,我其实看得挺难受的,性格分析那一段,有点《七宗罪》的味道。案例不错,用实际案例来去阐述观点,作为心理学案例来讲,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但是作为经管背景出身的人来说,这本书缺乏论据,严格的推理,用经验论或者是几个案例,缺乏说服力,略显单薄。

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过往,童年得病,身材瘦弱,在哥哥的阴影小长大。长大之后和佛洛依德的关系,有点像叔本华和黑格尔之间的感觉。阿弗雷德的早年,是在佛洛依德的光环之下,最早是一个团体,最后由于学术理念不合,阿弗雷德脱离了佛洛依德的团体,并且交恶,而这一辈子都在摆脱佛洛依德的光环。但是心理学和哲学这种东西没办法用数据来证明谁对谁错,只能是百家争鸣,学者之间的这种敌对情绪也难免。这两个学科让你你觉得你似乎领悟了什么,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学会,但对于人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一个是对普世规律的追寻,一个是对人类自我的解构,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但值得一直长期去领悟和学习,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