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性与性格》读后感1000字

《性与性格》读后感1000字

《性与性格》是一本由[奥地利] 奥托·魏宁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与性格》读后感(一):作者本质上还是构造了一个逻辑闭环

即无法被反驳的,类似道德经,佛经

用性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上钩,可能也包括自己。

从这一点上他类似于基督教。

其实男女用阴阳解释就行了,比他这套更底层,更本质。

玩逻辑闭环的在中国人面前都是弟弟。毕竟三千年前易经,两千五百年前看穿易经的道德经就已经出现了,佛经只是辩论的更有逻辑而已。道理是一样的。

《性与性格》读后感(二):一点见解

这本书很牛逼,即使不看关于两性差异的那些结论仍然可以打六星,其内容的密度和强度非一般书籍可比。对于书中作为前提的两性模型我有些个人见解,因而对结论亦有影响,供参考。

一、关于基本假定:理想的女性全无主体意识;理想男性主体性最高,即“有”和“无”的绝对区分。这一点可以有不同的模型:假定性别因素外仍有关于主体性,逻辑,内省的内容。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存在一个“基础”,尔后以某种方式添加或复合性别因素。这样一个所谓“理想女性”是“基础”和“女性因素”的复合,她仍可以有很强的主体性(即使延续魏宁格的假设认为“女性因素”不包含主体性)。这符合我们观察到的有些女人味十足的女性仍然逻辑出众有所作为。“男性因素”则可能在“基础”上加强或额外提供此种特性。

二、关于价值问题:魏宁格对理性,逻辑,内省的推崇使得“女性因素”在其价值体系里没有价值。我个人认为主体性是价值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女性因素”本身不能产生价值。但是一方面没有理想女性存在,另一方面根据一的模型,每个人至少有“基础“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女性因素“一定是加载在一定的主体性之上的,这样便可能产生价值。音乐家身上常见的女性因素就是证明。总之,材料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女人全不仅是材料,女人作为主体利用材料,和男人有差别,而非本质不同。

三、关于天才:天才首先需要强大的逻辑性和主体性,因为”男性因素“的存在男人更容易有足够的内在力量成为天才。而天才的个性差异和”女性因素“关系重大。”女性因素“的多样和随机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疯子“和”天才“相比,即差在主体性上,疯子控制不了疯狂的材料,最终因被”撕裂”而发疯。

总而言之,主体性是价值的基础,男女都有主体性,只是量的差异,而人身上其他大量的复杂因素(包括性别因素)被主体加工亦发挥价值,不能一一讨论了。

《性与性格》读后感(三):补档

近一段时间读过最纠结的书。高中时候学,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相互转换。在这个人人都标榜自身是唯一真理的时代,看到这样一本“三观不正”的书着实让我产生了想骂娘的冲动——这王八蛋作者写的什么狗屁玩意,把女性妖魔化物质化至如此地步。可随着书的缓慢推进,我渐渐转变了我的想法。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性”与“性格”的科学综述。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生物数学知识的确是在刁难我。凭借着我朴素的科学理解力勉强理解了作者想用“W”表示女性成分和用“M”来表示男性成分的目的。用一个二元方程来对人的性之格进行概括,的确有些魔幻。 第二部分就完全是对女性的批判了,什么“女性的生活原则只有性欲,别无其他,而男性的生活原则则是性欲加上其他事物”,“青春期犹如一条岔道,对于女人来说,青春初期就等于最后的归宿。”试图将女性与性欲画上绝对的等号。这也与当时时代,男人们对于女性的看法基本吻合。 书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大量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概念,不太友好。但通读全书,我才发现,文中所提到的概念,属于一种“纯粹与绝对”的事物。举个例子,纯粹与绝对的男性是理性、智慧的象征,而纯粹与绝对的女性则是性欲、感性的化身。每个人都是M和W两种元素调和成的,聚合了理性与感性、性欲与智慧。这里的男性(M)与女性(M)不过是性的一种“格”,符号而已。即便其中仍然充满了许多不合理与偏见,但我仍然在其中看到了作者的挣扎与矛盾。 一方面,他无法挣脱传统的女性观念;另一方面,新兴女权的崛起给予他巨大的冲击。书中不少部分都为女权摇旗呐喊,鼓励她们追求性的解放与自由。“指的不是女人与男人表面上的平等,而是妇女问题中那种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根植于女人心中的那种获得男人特性的渴望,既渴望获得男人的精神和道德上的自由,渴望获得男人那种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创造力。” 对性少数群体的宽容“同性恋可能是一种比异性恋更高级的形式。一个女人是同性恋,是她体内雄性成分导致的结果,并且预示着身心发展程度的一种更高阶段。”“我观点中的新东西是:我认为不能把同性恋看作是一种返祖现象,或者看作是起源于胚胎发育受阻或性别发育不全。不能把同性恋视为一种变态,视为对通常完整的两性区别的一种罕见的篡改。同性恋不过是性别的中间形式,它们分布在一种理想的性别形态到另一种理想的性别形态之间。我认为,现实中的一切有机体都具有同性恋和雌雄同体的潜在倾向。”对爱情的看法“不是出于爱情的婚姻会使人种退化”等等。 有人说他是直男癌的鼻祖,可隐藏在其偏颇价值判断之下的真知灼见仍向世人宣告——真正的天才。二十一岁完成此书后,选择在两年后结束孤独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谈到的,“天才就是那种禀赋更复杂、更丰富、更多样的人。一个人个性中容纳的越多,他就越近乎于天才。一个人头脑中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萌芽,只能随着他整个生命进程的逐步展开而一步步地慢慢成长。”

2019.05.02

《性与性格》读后感(四):扎根的锋芒

这是一本可怕的书,它最不能断章取义,但又最常被误解,因为过于锋芒。如果通读整本,你才知这是深刻的锋芒,有责任感的锋芒。

正如译者序:《性与性格》的思想激烈而极端,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和个人局限性。所以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即使其中有一些言论实在欠妥。最重要的当然是就事论事。

作者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或者是“母亲型女人”“妓女型女人”,每个人都是中间形态,所以整本书作者使用的主语当然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而且,作者没少提醒读者关注这点。于是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女人,你必须以合适的百分比代入进去,才能充分感觉到阅读的乐趣。

假如我不加前言后语地稍微总结一下作者的一些观点,加上他23岁就举枪自尽,你会觉得简直就是炒作促销!

1.男人占有自己的性器官,而女人的性器官却占有女人。

2.女人的心灵过程是“涵拟”,男人的是澄清过程。男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女人的生命是无意识的。由此他认为,一切关于两性平等的见解都是荒谬的。

3.女人与天才无缘, 女人与道德无关。女人不会渴望真正的价值,追求不朽仅仅是男人的愿望。

4.女人似乎不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5.女人是材料,男人是形式。进一步延伸成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男人造就的。女人是“无”,男人是“有”。

6.即使是符合女人最高标准的女人,也远远达不到男人的最低标准。

7.犹太人又傲慢又固执,像女人一样没有灵魂。

.......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尽管他的观点如此让人不悦,仍不妨碍作者严谨的思考使观点变的完满。最让人陶醉的部分是作者讨论天才,才能,自我的章节。讨论自我的时候引用了大段的哲学名家的作品,发现整本书最诗意的部分就是引用的部分,未免觉得遗憾。相信如果作者能够多活几十年,会沉淀出朴实的诗意。有人认为只有东方哲学才是诗意的,可是我读到康德的名段时真的深受感动,他那么浅显,又那么不易懂,你几乎要用整个人生去理解。它或许一点不诗意,却是最打动人的朴实,这也是一种诗意吧。我认为这种自我顿悟或者涅槃是存在基因里的东西,它不是才能,是天赋。

第12章我认为是本书升华的地方。如果阅读过程中抛开男人和女人这两个主体,会感受到行文中满满思辨的感染力。我相信:理性的信是一种身心的投入加上有意识的适当抽离。这样才能冷静而深刻的看待一切观念。

现在讨论这本书,最大的联想乐趣莫过于:如果魏宁格生活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如果他能看到自己人生漫长的年岁,如果他看到凯文.凯利的预言,他对男人,女人和天才的诠释将会是怎样?所以,你只能这样看待这本书,他是21岁的魏宁格对人的理解,是人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古老而且深刻,它是人类不可割舍的一个侧面,也与时代不可割舍。假如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智慧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片刻的思考和欢愉才是每个人聊以慰籍的生存理想。

杂感:

1.女人需要赞美,男人需要爱。

2.我丈夫谈论任何问题都喜欢上升到终极意义,我尝尝嗤之以鼻。我想,生活的细碎应该是需要细碎而且漂亮的讨论,而终极是不细碎的,终极常常让我恐惧。

3.人应该常常痛恨自己的浅薄,但不必嫌弃它。

4.语言延伸出来许多罪恶,在于语言定义了很多东西,而它往往具备强烈的狭隘的倾向。以至于每个人对于语言的理解都截然不同,而你也没法完全洞悉别人的理解,这常常造成误解。如果能够增加阅历和思考,我们才能变得宽容。

5.理解力削弱感受力。

不要过分求理解,多一些感受力,多一些满足感。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喜欢理解,喜欢搬出各种理论和见解去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另外一种人喜欢用疑问来表现他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前者不一定是傲慢的,后者也不一定是谦逊的。但是后者肯定倾向于感受。后者是诗意的,是文学的。

6.都说闲人才聊哲学,但是聊哲学的人多少都挺痛苦的吧,因为容易感受到人生的空洞和局限,才需要一些东西安慰。

《性与性格》读后感(五):一位性别偏见者的真知灼见

首先承认,我是有点女权主义倾向的,当读完《第二性》之后不是很满意的时候我又翻开了《性与性格》,自序中作者已表明女权主义慎读的态度,所以我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一个性别偏见者的真知灼见。

每部这样地著作都会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魏宁格创造了一个词“涵拟”,因为是译著,翻译难免不太准确,不过从解释中我们也大概可以看出,这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地思维方式,于是从这个词开始,作者开始了自己的论述。第一部分最迷人的是那个说明男女之间性吸引的公式,在这个公式中,作者用M表示一个完整的男性,W表示一个完整的女性,而一个人身上兼备这两种成分,所以互相吸引的两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在作者进一步的函数公式中,又引入了时间的变量,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 即使两性之间的吸引互补性比较弱,随着时间变量的增长,这种性吸引力也是可以增长的,这从理论上解释了日久生情的道理。

看到这里,你会以为这是一部特别乏味的充满公式概念的学术著作,但是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作者笔锋一转,从之前理性论述的一面转为一个性别偏见者。从WM这两个字母代表的意义入手,作者认为M代表的男性气质是有意识有灵魂有自我有道德伦理的天才,而W代表的女性气质则正相反。诚如作者序言所言,他不会举出实例来认证自己的观点,这也使得他经验判断方面的论证举例相当没有说服性,例如作者在论证女性的非道德伦理性时说,护士一般为女性并不是因为她们的善良同情,真正的善良同情是不敢面对病人的苦痛的,这正反应里女性的残酷。再比如,在证明说媒是女性的本质,这种本质来源于女性的心里只有性这件事时,作者说女性喜欢谈论性,比男性更加关注与性相关的事情。如果说女护士的例子是妄加评论的话,那么女性比男性更关注性的评论则是颠倒是非。众所周知,在男性的电脑硬盘中,总有一些名字奇怪的文件夹存着一些爱情动作片。并且,女性对于性的需求远远不如男性强烈。

在这个以MW 理论为基础的著作中,作者进一步延伸还涉及到一些种族方面的问题,因为作者认为犹太人中国人等民族中存在着太多的W即女性气质,使得这些民族变的没有M成份多的雅利安民族伟大。这种种族偏见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受时代知识所限,作者的举例也不堪一击,仅仅从中国人的辫子就推断女性气质浓烈实在太过武断。辫子只是满族统领的清朝这一代的发型,而从外貌上妄加判断也是不可取的。

但瑕不掩瑜,我们不能把魏宁格的《性与性格》看作一本严肃的学术论著,因为他也没打算按严肃的学术论著方式来编写。从某种程度来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种文学形式。的确如此,作者在该书中对天才的分析时,那种对伟大孤独感的深切同情与惋惜,让人不觉想到许多文学人物。在论述天才寻找“自我”的部分时,作者终于用了几个例子,让那些天才描述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的描写让人不禁想到毛姆的《刀锋》中主人公拉里在印度山上顿悟的情节。而在论述母亲型女性与妓女型女性地区别,以及某些女性的歇斯底里症状时,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女性形象。我认为,这些观点对文学批评中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引进了一些思路。不可否认,虽然女性不是满脑子充满性,但是在19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很多女性换上的歇斯底里症无疑具有一种性收到压抑的成份,这种内在的对女性的束缚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而为女性批评提供了思路。

最后,在接连读了两部关于女性主义的著作后我想说明一点,随着上世纪女权主义的兴起,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到作为弱势的女性无可厚非,大量著作开始关注研究女性的心理,生存境遇。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观点浅薄的著作。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女性的过度关注,仿佛要填空之前上千年对女性的轻视一样,使得大家都有点矫枉过正,甚至会过度诠释。我认为,在二元对立原则下,我们少了很多对于男性心理、生存状况的分析,或许我们应用在女性身上的那些结论在男性身上同样适用,这或许正是人的天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