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是一本由王水照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一):读《苏东坡和他的世界》随记

王水照先生《苏东坡和他的世界》一书系由《王水照说苏东坡》增订而成,在前书基础上补缀关于苏轼的研究专文和诗文讲解,可窥其全面的研究视角,是近年来将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普及性转化的典范之作。

第一部分为“综论十题”,侧重于苏东坡的“现实世界”,即苏东坡所处时代与其人生、文学、思想、学术交互影响的历史进程。尤其是第十讲《苏东坡与他的弟子们》,并不就“苏门四学士”等弟子泛泛而论,而是从苏轼在熙宁、元丰年间与王安石政见、思想学术的分歧入手,辨析苏轼学术与同时代学者之异同,不啻一篇简明扼要的宋代学术大纲。苏轼之蜀学富有平实的特点,与日后李焘、李心传等蜀地史学家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笔者并不敢断言。

而笔者更感兴趣的则是“苏海拾贝”所收的学术短文,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这些文章更侧重于苏轼身后的接受传播史或苏轼诗文、生平的精细考证,读来饶有兴味。“接受”“传播”等词汇当下屡屡为现代学术论著所使用,但其研究理路与传统诗学若合符契,传统诗文的写作离不开对前贤的模仿与学习,而诗话、选集等体裁即此类经验的结晶。作者考证了苏轼诗文对高丽(王氏高丽及李氏朝鲜)、日本及清初阳羡词派的影响,在东亚汉籍研究和东亚史蔚然成风的今天,作者能如此早地注意到苏轼对邻国的影响,实在可见敏锐的学术眼光。循此路径下溯南宋、金元,尤其是在南宋书籍流通量较小的北国,对司马光、苏轼等北宋大贤是格外重视的,这在元好问等金源士人的诗文中随处可见,通过对传世文献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或可发现更多元的苏轼。

作者之推陈出新不光在域外视角,还在于对苏轼诗文研究本身的推进,如“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句,旧注大多把“一蓑”作“一件蓑衣”讲,作者注意到词序中已表明“雨具先去”,则苏轼不可能仍披蓑衣。在综合诸多旧注后作者提出了新解,此“蓑”为量词活用,并结合许多唐宋诗文指出“一蓑雨”为一相对固定的诗歌意象,相比“一场烟雨”之陈词滥调,“一蓑”明显营造出别样的感情色彩,诗味隽永。作者还指出“老泉”非苏洵之号,提出了有力的辨伪证据,澄清后世文献流传中产生的误读,这类精妙的发现势必无法一一枚举,只能等待读者自己去探索,但笔者想指出的是,作者十余年前甚至数十年前发表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未能撼动许多中学教材及绝大多数公众认知,不禁令人感慨文史研究与大众文史知识之隔阂。

诗文的笺注是旧文学学术对话的平台,亦可成为当代学者呈现研究成果的方式,最后的“东坡诗词讲解”与“苏文简释”部分,讲释清通简要,允为佳作,但不妨注出所据版本。苏轼的诗文集版本源流较为复杂,不同版本之间的异文亦不少,如能注出,则便于读者按图索骥,进一步徜徉于“苏海”之中。瑕不掩瑜,笔者所叙实管中窥豹耳,欲睹迭出之精义、横溢之才情,尚赖读者诸君开卷观之。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二):如何进入苏东坡的世界?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由此前《王水照说苏东坡》一书修订增补而成,却增加了三百多页的篇幅,内容丰富不少,捧读在手,教人惊喜。

如书名所示,这本书写的不仅是苏轼本人,还包括苏轼的世界。细究起来,所谓苏轼的世界可以有多种意涵,可以指多种认识苏轼及其时代的角度。

苏轼的世界可以指苏轼身处的具体时代背景。以个体作为切入点去折射一个时代,或将个体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把握,能有效地讨论个体对当时政治、学术、文学、思想等诸方面的参与。这方面学界已有不少著作,如《王融与永明时代》《朱熹的历史世界》,都联系整个时代来研究个体。王先生讨论苏轼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分析其政见前后多次变化的原因,自然关于苏轼对当时政治的参与。王先生又指出北宋曾先后形成三大文人集团,苏轼是第三个文人集团“苏门”的领袖,揭示苏轼其人在北宋文化史上所处的位置,也是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认识苏轼的。最后还可举出一个更具体的例子,王先生认为苏轼“身居领袖地位而不强调整齐划一”(第239页),随后将苏轼与程颢、王安石、曾巩、吕公著相比较,指出北宋本有崇尚划一的思潮,苏轼的思想超越于时代。这样的分析以小见大,联系个体与时代,很见功力。

苏轼的世界也可以指苏轼的传播接受史。研究一名作家,除关注其人以外,还可以考察其身后的被传播接受,这类研究学界也有不少,单针对苏轼一人,已有《苏轼研究史》《苏诗研究史稿》《苏词接受史研究》等。作为“文化范型”,苏轼的诗文、思想学说甚至他本人的形象,确实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先生这样说:“人们心中的苏东坡和那个九百年前活在历史舞台上的苏东坡已经有点不一样,叫作‘第二个苏东坡’。这种现象并不是损害苏东坡,反而使我们对苏东坡的理解更丰富深刻,所以,研究‘苏东坡的文学遗产接受史’,就是后人怎么接受苏东坡,是个很有意义的题目。”(第37页)因此这本书中涉及到苏轼作品在高丽和日本的传播和苏轼对清初阳羡词派的关系,更提出建国以来苏轼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从政治家到文学家到文化范型的演变。凡此,都是一般普及著作少有涉及的,可以让一般读者初步了解苏轼的传播接受史。至于苏轼作品在高丽、日本的流传,更属域外汉籍研究,收在本书,也能让一般读者了解到相关的情况。

苏轼的世界还可以指苏轼的文学世界。苏轼各体诗文俱擅,写有不少经典作品,要真正认识苏轼,自然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一篇篇诗文上。本书下篇为《王水照讲东坡诗词文》,选取苏轼的各体作品分析评赏,或分析具体作法,或对全篇串讲,或介绍文体特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避免进行“纯文学式无效分析”。对苏氏父子三人所作《六国论》的比较分析,尤有意趣。此外,王先生对苏轼诗文中所见的字词释读问题也有所发明。如《汲江煎茶》一诗中“松风”到底比喻的是什么?《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中“淡妆浓抹”跟“水光”“山色”到底如何对应?《赤壁赋》中“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到底指的是什么?《定风波》中“一蓑雨”又应作何解?对于这些问题,王先生都给出了他的答案,可谓用心涵泳,赏玩有得。

总之,作为普及读物,本书是相当丰富优秀的。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三):專業研究的通俗化——讀王水照《蘇東坡和他的世界》

《蘇東坡和他的世界》是對《王水照說蘇東坡》(中華書局2015年版)一書的增訂。在此書的「讀者見面會」上,王水照先生說:「我編這本書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希望能夠把專業研究跟大眾閱讀結合起來,加強書的可讀性、普及性。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就要靠大家讀者來見諒。」作為讀者,我認為此書出色地達成了目的,實現了專業研究的通俗化,對專業研究者和普通讀者來說都大有裨益。

對專業研究者而言,本書上篇所收文章雖不是規範的學術論文,卻邏輯嚴密、自成系統,涵蓋了蘇軾研究的各個面向,緊扣蘇軾研究的前沿,提供了頗具啟發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綜論十題」的第一至五講主要從「作家」維度出發,講述蘇東坡的人生經歷、社會身份、思想性格、創作階段等,第五講可視為從「作家」到「作品」的過渡;第六至八講則從「作品」維度出發,結合具體文本,依次講解蘇東坡的取得極高成就的三種文體——詞、詩、文,其中涉及許多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論題,如文體互滲(「以文為詩」「以詩為詞」)、文章品評、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等,並通過與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較,揭示蘇東坡所接受的前代影響與獨特的創作個性;第九至十講則從「環境」維度出發,不是孤立地看待蘇軾,而是將其放在與周圍文人的關係中討論,從「文人集團」的角度介紹蘇軾,其中提及蘇門「互相抑揚的批評之風」「崇尚自由的門風」令人心馳神往。

「蘇海拾貝」部分所收隨筆內容豐富,既有具體而微的考證,如「松風」指水沸聲、「一蓑」其實是量詞而非蓑衣、老泉非蘇洵之號等;也涉及蘇軾作品的傳播與接受問題。因此,我們不僅可以從此書入門,進一步閱讀王先生的專業論著,如《蘇軾研究》《蘇軾評傳》《蘇軾選集》等,也可以從此書所編的「序言」出發,閱讀學界其他作者的經典論著。

就大眾閱讀而言,本書不僅普及了豐富的文學文化知識,使普通讀者能夠更為深入了解和認識蘇東坡其人其文;而且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對作品的解釋也清晰明了,基本不使用艱深的術語,讀來富有趣味,毫不枯燥和沉悶。另一方面,與部分嘩眾取寵、罔顧事實的大眾讀物不同,全書的講述和分析都有充分的文獻基礎和史實依據,嚴謹細致,並不妄作虛言、借題發揮。

其次,下篇「王水照講東坡詩詞文」的作品選取也獨具匠心,不僅兼具各類文體和不同風格,且所選作品十分有代表性。例如,七首蘇詩展現了「宋詩」日常化(《汲江煎茶》)、議論性(《和子由澠池懷舊》)的特點和蘇軾高超的修辭技巧(如《百步洪》中的「博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的設色和用字等);詞的部分同時選入令曲和慢詞,表明所謂「豪放」不是單一的風格特征,而是指放筆自如的創作個性,故而詞作風格多樣,充分體現了蘇軾對詞境的開拓。因此,本書可打破讀者對蘇軾的一些刻板印象,也可修正部分常識錯誤,從而更全面的認識蘇東坡;具體的文本分析視角(如章法結構、聲律用字、比較閱讀等),對我們閱讀其他的舊體文學也是頗有助益的。

此外,王水照先生的研究並沒有盲目抬高甚至神化蘇東坡,而是采取「平視態度」呈現了蘇東坡的立體影像。「我現在研究蘇東坡,對蘇東坡很崇敬,但是我們今人的研究,不宜對古人采取仰視的態度,而應采取一個平視的態度,畢竟蘇東坡他還是人,不是神,他有他的局限性。」(P43)他不僅客觀地指出蘇軾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局限性,還分析了他各類成就產生的傳統淵源和社會機遇等,啟示讀者不把蘇東坡作為「天才」「神像」來看待。

最後,本書全彩印刷,插圖精美,裝幀、紙張和版式設計都給予了讀者良好的視覺體驗,非常適合閱讀與收藏,確實是一部兼具專業性與普及性的佳作。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四):王水照:苏老泉不是苏洵

幼读《三字经》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知“老泉”乃苏洵之号,先入为主,深信不疑;后章太炎增修《三字经》改为“苏明允,二十七”,亦未探改笔底细。及长,阅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〇说:“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叶梦得离苏轼时代不远,且与苏轼幼子苏过交往颇密,其言之凿凿,似可信从。

苏洵

苏轼

其后辨误之文层出不穷。其证据大略有二:

一是发现苏轼书画中自钤“老泉山人”“老泉居士”之印章。如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一九《辨证类》“老泉为子瞻号”条在引述《石林燕语》后云:“尝闻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而吾友詹二有东坡画竹,下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据此,则老泉又是子瞻号矣,然岂有子犯父号之理?”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二“老泉”条、张燧《千百年眼》卷一〇“老泉是子瞻号”条所述与郎瑛大致相同,但改作“坡尝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见于卷册间,其所画竹,或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后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八、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一二等,均把此段引作《石林燕语》语,贻误。

明人黄灿、黄炜《重编嘉祐集纪事》谓亲见苏轼《阳羡帖》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之图记。戚牧《牧牛庵笔记》亦谓“原版《晚香堂帖》尾有‘东坡、老泉’之印,钤苏轼名下,此其明证”。此外,今存清人师亮采所刻拓《秦邮帖》卷一,收苏轼所书《挑耳图题后》正用“东坡居士、老泉山人”之印。这是颇有说服力的证据。

北宋苏轼《阳羡帖》 旅顺博物馆藏

据载此帖原有引首乾隆帝书御制诗,后幅有元末明初僧人来复、董其昌、项元汴三人题跋。而因其为清宫散失之物,现卷后仅剩来复跋文,余题尽失。

二是从苏轼诗中用“老泉”语来作反证。如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二“老泉非苏洵号”条云:“东坡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云:‘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见《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一诗,作于元祐八年)果老苏号老泉,敢作尔语乎?惜不令焦文端(焦竑)闻之也。”宋时避讳甚严,苏轼因祖父名苏序,凡作诗文集序时均改称“叙”,未敢稍违,阮葵生问得有理。

我在1984年秋参观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时,曾观赏该馆所珍藏之苏轼所书《李白仙诗卷》墨迹。该件后有金人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衎、蔡珪五人的题跋。其中高衎(金世宗时吏部尚书)于正隆己卯(四年,即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 1159)的跋文云:“太白清奇出尘之诗,老泉飘逸绝伦之字。”这说明早在南宋初年,金国士人已称苏轼为“老泉”了。当时,“程学行于南,苏学行于北”,金人对苏轼是颇为熟稔和景仰的。此例可为“苏轼号老泉”助证。

北宋苏轼《李白仙诗卷》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作书于宋神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十日,即苏轼58岁时书,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从南宋以还,人们又常以老泉称苏洵(有人认为北宋曾公亮有《老泉先生挽词》、蒲宗孟《祭苏老泉先生文》,实有出入)。如宋光宗时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称苏轼为“老泉仲子也”,《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文献通考》的撰者马端临,学识淹博,亦是如此。今存南宋刻本《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二卷(绍熙四年刊,1193)、《老泉文集》十一卷(见《三苏先生文粹》所收,南宋婺州王宅桂堂刊本),与题名《嘉祐集》者同时并行。

把“老泉”加之于苏洵,亦非空穴来风,恐事出有因。一种推测是由于梅尧臣作“老泉诗”故。如清杭世骏《订讹类编续补》卷下“苏老泉”条云:“老泉者,眉山苏氏茔有老人泉,子瞻取以自号,故子由祭子瞻文云‘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而今人多指为其父明允之称,盖误于梅都官有《老泉诗》故也。”按,梅尧臣于嘉祐三年(1058)有《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只是记述苏洵家乡有关“老翁泉”的传说:“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苏子(苏洵)居其间,饮水乐未央。”与误以为老泉号苏洵者,实无必然关系。

位于四川省眉州市的苏洵家族墓地

我想做另一种推测。宋神宗熙宁末年,朝廷郊祀,广施封赠,苏洵被追赠为“太常博士累赠都官员外郎”,苏轼于元丰元年“谨遣人赍告黄二轴”,“择日焚纳”祭奠乃父。这篇祭文题名为《祭老泉焚黄文》。此处“老泉”原指先茔墓地,与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老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之“老泉”,其义相类,但也可能被误解为指称苏洵了。

(上文摘自《苏东坡和他的世界》,原标题为《“老泉”非苏洵之号补证》)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读后感(五):90岁苏学专家王水照出新书 希望“苏东坡热”日日新

王水照先生是宋代文学和宋代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也是当今苏东坡研究的代表性名家。他编注的《苏轼选集》被誉为“古代作家选本中少见的杰构”,钱锺书先生亦高度赞扬,谓之“卓然优入著作之林,成一家之学”。其《苏轼研究》《苏轼传稿》等影响了一代研究苏轼的学人。但王水照先生一直有一个小遗憾——他以前出版的都是学术著作,没有一本面向大众完整讲苏东坡的书。如今,有一本图文并茂、全彩印制的图书,弥补了他的这个遗憾:中华书局出版的《苏东坡和他的世界》。

《王水照说苏东坡》分享会现场

近日,一场名为“王水照说苏东坡:《苏东坡和他的世界》”的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上举行。书中,王水照先生通过十个面向、二十个话题、二十五篇诗词文章和上百幅宋元明书画,全景呈现千古文人苏东坡的思想艺术世界。其中不仅有王水照先生通俗化的学术研究成果,更有其灵思泉涌时撰写的随笔短文,立体呈现了多维度的苏东坡——从人生经历、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的思考,到东坡诗、词、文等文学创作的阐释。阅读此书,不会再有人把“一蓑烟雨”当成“穿了件蓑衣在雨中行走”,也不会认为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是当年苏轼看到的实景。

《王水照说苏东坡》分享会现场

这场分享会由出版方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相关负责人贾雪飞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王水照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来到现场做了分享。王水照先生由于年事已高,未能到现场,他以线上的方式与大家见面,讲述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

王水照 苏东坡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典范

王水照首先提到,苏东坡留给我们后人丰富的遗产,他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无疑是一种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有一个不断地被后人认识、研究、阐释的过程。所以会在历史上引起持续不断的“苏东坡热”。最近形成了另外一次的“苏东坡热”。比如,舞台上有苏东坡的舞剧《诗意东坡》,有电视剧《定风波》,北京跟上海有的单位都在系统地展出苏东坡的诗画版本。现在看起来这个热潮有个特点,就是用更多的形式来说苏东坡、认识苏东坡。

对于刚出版的《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这本书,王水照说,自己原来已经在中华书局出版过一本书,叫作《王水照说苏东坡》,“这本书后来我自己看起来就有点单薄,也不怎么系统,对苏东坡的讲解仅仅四讲,完全不足以从整体上来认识苏东坡,所以我想进行一些改订。中华书局又曾经出版过我的苏东坡研究系列,就是《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这个属于诉诸系统的。所以,我在想怎样把大众阅读跟专业的研究结合起来,能够在大众阅读里边,更多地吸收专业的、学术研究的一些成果,更加有文献的根据。所以,这次做了比较大规模的增订。”

接着他分享了自己增订三个原则,“一是从我研究的著作里,主要选择能够对认识苏东坡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同时要尽量形成一定的系统,能够形成一个著作的形态。所以原来的四讲就扩展成为十讲;二是所摘编的我的论著里面的一些文字,都是我的独立见解。这样引起大家对我所发现的苏东坡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商榷、思考;三是我的这些文章是贴近苏东坡研究的前沿的。关于苏东坡的几个重要的争论问题的会议,其中还有我主动发起的,基本上我都参加了。这样有些读者看了以后会有点新鲜感,知道苏东坡在新时期以来研究史、学术史发展当中的一些问题,以打开大家的思路。简单地说,就是希望能够把专业研究跟大众阅读结合起来,加强书的可读性、普及性。”

王水照对苏东坡的研读兴趣,在从读大学时期开始。“我第一次写的研究苏东坡,还是大学时期参加学校一部文学史的编写,其中关于苏轼的章节都是我写的。第一次接触苏东坡的作品,我就非常惊愕,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居然能够发挥到这个程度。当时主要惊叹于他的文学才能。苏东坡的诗词歌赋都是当时北宋第一流的。后来,慢慢地就感觉到苏东坡的意义,不仅仅是他的文学方面,他实际上可以作为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一种典范。所以直到现在为止,我一直说,说不全、说不完、说不透的苏东坡,永远的苏东坡。”

在视频最后,王水照希望有一部分读者,能够从苏东坡的喜爱者身份,慢慢地转变为苏东坡的研究者身份,“使得我们日日热的‘苏东坡热’,变成日日新的‘苏东坡热’。这是我的一个愿望。”

陈引驰教授

陈引驰 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都很厉害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引驰曾在复旦旁听过王水照先生给高年级学生讲东坡,还写了一篇论文,拿给水照老师看。“老师也给我提了一些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我上的水照老师的课了。”陈引驰说,自己阅读的水照老师的第一本书,真正从头到尾读的,就是《苏轼选集》。“那是非常精彩、非常好的一本书,是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因为水照老师送了一本给我父亲,我就拿来从头到底看了。印象非常深刻,受益很多,里面的注释、小的考辨、补充的材料,都非常精彩。”

对于王水照先生此次修订出版的《苏东坡和他的世界》,陈引驰说,“这是把原初的四讲扩大到现在的十讲,关于苏轼研究的一些学术性的思考,从字词的解释到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都有,文字非常流畅,一般人都可以读。而在学术上,也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本书是水照老师的学术研究和面向大众的结合,这个特点非常明显。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水照老师关于苏东坡的研究。比如,这十讲内容相当完整,讲到了苏东坡的生平、文化的品格、人格特点、诗词文等,各个方面都有,包括散文。散文那部分,实际上可能是水照老师关于苏东坡的一篇文章缩减的。为什么呢?我记得之前旁听水照老师的苏轼研究课,他讲得非常仔细,包括字词、用典,讲到后面都没时间讲苏轼的散文。水照老师就把这部分内容的讲义印出来,发给大家,那时候还是油印的。这篇文章当时还没有发表。我当时看过印象很深刻,翻看本书就觉得可能是根据那篇来做的。我想水照老师是把他关于苏轼特别的见解、有想法的部分,都体现在《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这本书里。”

陈引驰很喜欢三个古代文人,第一个是陶渊明,第二个是苏东坡,第三个是白居易。“因为他们三个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对自己的人生有很清楚的意识、反省和把握。不管是顺境、逆境,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他们都非常厉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自己要什么,然后怎么来化解这个困难,就是克服时代或者外在环境对他造成的影响。从这点来说,这三个人都一样。当然,他们还是有所不同,比如白居易更加世俗一点儿,陶渊明更加欢乐一点,苏东坡也很欢乐。”

朱刚教授

朱 刚 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表述很克制

朱刚老师是王水照老师的入室弟子,也是研究苏轼的学者。在本次分享会他说,王水照老师的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刚才说到王老师对于苏轼起步的研究是因为编文学史,他其实负责宋代部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段时间,王先生写了《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第一个为苏轼正名。他还提到,王先生研究的一些成果没有被充分吸收。比如,“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一蓑”,还有“一犁春雨”中的“一犁”都是非常特殊的量词,我们现在形容雨量都说多少毫米,那个时候没有这种说法,而是说得非常形象,比如你穿上一件蓑衣能够遮挡的雨,就叫“一蓑雨”;春耕的那种雨,稍微大一点的就叫“一犁雨”。在《定风波》里面,写得非常清楚,苏轼没有穿蓑衣,是淋着雨走的,但是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好像大家都忍不住给他披上一件蓑衣。还有就是“老泉”这个号是苏轼的,不是苏洵的,这一点非常难改正过来。“我在大学课堂上反复地讲,有些人比较相信我,就改过来了,但是中学课本不改的话,那就很难改变。所以,王先生的研究成果,一些细小的,还没有被充分地吸收。”

朱刚说,自己非常钦佩王老师的一点,“表述很克制,点到为止、恰当好处,这对学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美食,这个领域对苏轼来说很重要,不能不涉及。我们中国传统的文献,比如说政治方面的,比较靠谱,还有经济、礼制等,历代学者比较重视。而另一些领域,比如日常生活的史料,就不那么靠谱,引用、表述起来很麻烦。王先生的表述就非常克制,他说苏东坡首先是为了生存,因为他的经济条件随着他的政治身份的高低,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不是很好。所以苏东坡在美食方面的追求,主要是在经济生活困难的时期,用便宜的食材如何喂饱自己,同时尽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觉得王先生在这方面的表述非常克制,是一般年轻的学者难以做到的。”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分享会现场

本文转载自《封面新闻》2023年8月19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