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锦集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锦集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是一本由薛恩伦 / 李道增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一):还不错的书

里面没有太多理论,都是大体的介绍,逻辑比较清晰。整体节奏舒缓平稳,看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在,涉及的东西也还算比较多~~但是感觉里面有些地方说话太随意,不严密,仔细斟酌下甚至发现可能是错的。但是,总之~~不错~~推荐下,特别是像我这种不是很专业的人士∩_∩~~做个大概的了解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二):好房子,大师造

好房子,大师造

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这两本书没多少吸引力,行文晦涩,专业术语太多,设计师的介绍太少,图片和文章不契合。在介绍这些建筑作品的时候,我这个外行看得是一头雾水,没有画面感,文章说这些建筑的好都没有直观的感受。这是讲稿合集,如果在课堂上有大量的幻灯片配合,应该会好很多吧。

这套书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拥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能让我们欣赏到大师们美轮美奂,造型优美的建筑艺术品了。通过这些出色的作品,我们能意会到黑川纪章所推崇的那种境界: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存在,然而,精神和建筑与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却可以永存。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也说“我力图在设计中使人与自然产生共鸣”,可见,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是多么重要。不管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单纯追求技术、造型、材料的突破而忽视建筑所依存的环境,再惊世撼俗的作品也只会成为城市的疮疤——鲜艳、脓臭。

夕阳无限好的傍晚,爬到景山上,面对深沉肃穆的老皇城,举起相机,却很难避开不远处闪亮扎眼的疮疤,破坏整个画面和谐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很多专业人士从技术层面证明巨蛋的伟大或失败,不需要。站到景山望过去,如果你从这个凸亮的小包身上感觉得到如薛家燕额上的那颗痣一般的妩媚性感,那它就是伟大的。否则,它就是青春期少年脸上的一个脓疮,鲜艳刺眼,破坏形象。

我们的城市建设是如此极端,一面追求新、奇、特,具有震撼力的“标志性建筑”,另一面又如此迫不及待肆无忌惮地拆毁传统住宅四合院、骑楼、老房子老街,用一个个死气沉沉毫无新意的玻璃水泥盒子取而代之。我们“如愿以偿”地摧毁了传统的城市面貌,达到了“石屎森林”的现代化,在这些千篇一律日益雷同的城市我们却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一丝舒适自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萨伏耶别墅(Villa Savoye),夏洛(Pierre Chareau)的玻璃之屋,盖里特•里特威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的施罗德宅,安藤忠雄的六甲集合住宅,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私宅加建,大师们并没有炫耀夸张的造型和奢华的室内装饰,他们更加强调房子的舒适性和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与此相反,我们追求极尽奢华的大宅大厅大卧室和富丽堂皇的室内装修,却连找个合适的储物空间都不得。

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但是面朝大海的机器不那么刻板沉闷,才能拥有春暖花开吧。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读后感(三):后现代大师们

一本由清华大学师生(?)撰写的文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实践。如书中所说,后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形式或风格(狭义的对古典主义建筑的折中重组,抑或Robert Stern所谓文脉[contextualism],隐喻[Allusionism],装饰[Ornamentation]),而代表了对现代主义建筑价值观的反思与挑战——尊重文脉、地域性、建筑师个性是其主要特征。“所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创作趋向,不论其中的哪一流派,主要关心的是建筑形象、建筑艺术风格,基本不涉及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方面的事项”。此书倾向于把“现代建筑”看作开放的、有弹性的和模糊的,后现代建筑作为其在美学上、形式上的一种修正和扩展。“后现代主义对空间,或者说对建筑本身的认识有别于现代主义。他打破了现代主义对建筑形而上的枷锁,新的立法使各种建筑的解释合法化,建筑可以是符号,可以是隐喻,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是。因而建筑更加自由,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对建筑加以诠释,可以运用各种语言来进行建筑创作。”(88)

书中涉及20位“后现代”建筑师:

Robert Venturi:符号美学、象征主义;蓄意矛盾的处理手法,冗余;对古典建筑的借喻

Norman Foster:高技派,重视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和生态环境

Terry Farrell:一个基本上从未听说,却极有意思的人物,关心城市,用折中拼贴手法营造了生动、鲜活的建筑形象。

Michael Graves:纽约“五杰”之一,不过对他的建筑没感觉、没感想…

Daniel Libeskind: 似乎有必要把Libeskind和Zaha Hadid合起来谈,二人都执着地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形式语言,且该语言均来自视觉艺术领域。 “里伯斯金33岁时发表了名为Micromegas的一系列绘画作品,将建筑制图的符号抽象成一种构成,来揭示建筑制图在抛弃了实际意义后纯粹形式组合的内在逻辑及审美。在四年后,他又发表了更加纯粹的Chamberworks,在这28幅作品中探讨了“线”作为一种形式的原型所能变化出来的种种可能。其后来的作品均从这套绘画作品中找到了形式的原型,这也就是为什么里伯斯金的建筑具有签名般的识别性。”(84)里伯斯金同时善于建构文本,充满了形而上学的思考和晦涩的故事,与建筑形式相得益彰。想到Kim Dovey讲到的Roland Barthes之“text”,有readerly text和writerly text之分(http://www.arts.uwaterloo.ca/~raha/700_701_web/BarthesLO/readerly.html),所以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是善于讲故事的人,文字和形式不能分离,最终,建筑是在向观者/读者传递一种价值观,建筑师的价值观,而因为如此,任重道远。同时启示自己在研究一座建筑时,不能忽略其文本,要相互关照,才能读透——不是就连埃森曼也发现在formal analysis课上完全忽视文字是行不通的么?

扯回来谈扎哈:“深受20年代苏联的前卫派抽象艺术影响(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斯塔林、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onism),结合混沌理论创造出富有动感的建筑造型”。为每一个项目绘制抽象画似的表现图。与里伯斯金相似,都是将二维的构成原理,转化成三维的空间形态。说到底,平面构成元素不过是点、线、面三种,而“体”这种三维空间中的存在却无法被直接“看到”,只能通过面来表达。可以说,扎哈以及里伯斯金代表了一类“视觉”化的建筑师,空间不是他们原初关注的焦点,而是其特定操作方法下的产物,所以无论房子真实的空间感如何,至少照出的照片一定不差。有些人一味反对这种所谓“只停留在平面媒介”里的建筑,可是没有想到视觉在感官中占有多大的比例!不过这种争论还是引发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实际被感知的空间的度量方式也许不只是二维重现?或者建筑的根本矛盾和有趣之处就在于人们有限的二维能力到三维现实之间的跨度?那么雕塑对建筑的启发呢?(盖里与祖母托从模型入手的方式)

Tadao Ando:主要描述了六甲集合住宅的建造,印象颇深的则是六甲三期的戏剧性:安藤先做方案,再找甲方让人感受到他的巨大热情。“建筑师不要在家等着人来委托自己做设计,而是要时刻准备一些想法”。

Peter Eisenman:梳理了从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思想脉络,两条线索:其一是语言学、符号学,尤其是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句法理论;其二是隐喻和环境(metaphor and context)。文章前半段读得我有点儿动摇,寻思着是不是要尝试一下选他的studio,毕竟老人家的思想十分provocative,能刺激人思考。但是。。。直觉告诉我还是不要了。另外,埃森曼对形式的操作使之可与里伯斯金、扎哈等人归为一类,只是后者更为直观、感性。而前者似乎在上升到哲学的抽象高度后,变得略为机械。

Alvaro Siza:才逐渐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西扎,文章对他的描述完全符合我对其建筑的感知:“在西扎的建筑作品中,往往是以地理学立场在场地风景中引入简单的几何学,以地区建筑的表现手法、形态方言和极少的几种惯用材料,创造出宁静、雕塑性的形态美学巧妙的楔入环境,以平实而生动的建筑形象和整体而丰富的建筑空间准确地诠释场所,求得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城市的微妙的均衡,进而反应现实生活,并支持现实生活。”(132)“他的建筑在平面上往往不是简单的几何形,诸如矩形、圆形和三角形等,而是这些简单的几何形和连续的折线、有机的曲线的综合(有点类似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而在三维尺度上其变化就更为丰富。基本几何体量的切削和增减、在简单的基本几何性基础上加以某某些有机形态的变形、白色几何体面的相互连续喝嵌套、可塑性不规则的大体积和大块体的结构组合方式……使西扎的建筑在纯粹中蕴含着变化,在静谧中彰显着动感,呈现出拓扑的后立体主义几何学和含蓄的表现主义特征。”文章还分析了阿尔托和柯布西耶对西扎的影响,再比较祖母托与康,也许抛却建筑的流派之分,有一类是能带给人静谧之感的房子,想到刘欢在《中国好声音》里说的话,中国缺少的是能安静唱歌的人,以及令人安静的音乐。

Frank Gehry:盖里说:“我从大街上获得灵感,我不是罗马学者,而是街头斗士”。的确,他的建筑也给人“斗争”之感,动感的造型,似乎与刚才提到的“静谧”的房子边儿都不搭,然而如果说西扎是“静中有动”,那么盖里则是“动中有静”。不知道为何,他的建筑虽然乍一看杂乱无章,却并不聒噪,尤其是去过他在洛杉矶的迪士尼音乐厅以及在西雅图的博物馆之后,更确信他对于组织、控制复杂形体的天赋。这种控制的另一表现则是毫不忽视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文中评论他虽然没有什么建筑理论上的贡献,但却将建筑造型方面力图做到极致,而这与他将建筑归为艺术(而非工程、或政治等等)密不可分。而造型,永远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向度,就像色彩是绘画的重要方面一样,她的重要性在这一群所谓“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盖里、扎哈、里伯斯金甚至埃森曼)身上可见一斑,就如同对色彩运用的突破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画家。总之,对Gehry的好感愈强。

Isozaki,Richard Meier, James Sterling: 那叫一个没感觉啊,不写了

Renzo Piano:主要写Tjibaou文化中心。高技术+本土文化+高情感,“记忆与忘却”之间的平衡。熟悉化(Familiarization)和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Charles Moore:城市化空间组织,建筑作为演示艺术(performing art)

Aldo Rossi:意大利的坦丹萨学派,建筑自治(autonomy,与埃森曼一脉相承)。寻找建筑之“原型”,就如同柏拉图的“理念”;其设计程序是:1、引用存在的建筑片段;2、图像类推;3、换喻;4、产生同源现象。不太明白罗西如何协调“换”与“同”的矛盾,是否就是从一系列现有的形式中,推演出一种新的形式,作为上述形式之“原型”的另一衍生物,从而该形式也直接关照了自明的原型?原型与埃森曼的diagram有什么联系?不由对Rossi充满了好奇,因为他触及到了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这一命题,而不像埃森曼,似乎直接摒弃了意义,而在封闭的形式、句法场域中进行操作。Emmanuel Petit的课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Kisho Kurokawa:新陈代谢,建筑模拟生态的冲动一波儿又一波儿。

Bernard Tchumi:Pare de la Villette,对其评判需待实地考察。

Herzog和Rem Koolhass,就是在为鸟巢和CCTV平反。。

发现写一篇儿读书笔记比读完一本书还慢。。。

好想看看那些被划归到后现代主义之外的“小众”群体们都在干什么,是因为欧洲人低调呢?还是我确实离她太远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