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100字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100字

《我是你爸爸》是一本由王朔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元,页数: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一):最差的版本和最好的内容

晕啊,图书馆只有这个版本的,印刷很糟糕,排版很糟糕,但定价好低,5块8吧,充分体现了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小说出版水平。

但看书要看内容是不是,虽然这本书中好多空白字,因为打印不出来所以就没印刷出来,你说那时候印刷有趣不。

一本笑中有泪的书。前面让你笑,后头让你哭。

为什么要重读,原来自己还没有孩子,对了也体会不到,现在知道当爸爸的忧愁烦恼,所以再次读。

读完了,有何体会:父子情是永远的,我爱自己的孩子!

尽管王朔说,再看原来那些文字很好笑,但这只是类似周润发的话再看上海滩感觉那时好傻,我们不可否认那时的王朔是多么倜傥风流!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二):两代人

小说中塑造的儿子马锐,虽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有时显得孤僻和冷漠,自以为是单又很理性。小说中更多的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教导父亲,指出作为父亲的不足之处。最终也就落到了怎么处理父子关系的问题上。听说过父爱如山的说法,也总是感觉对于母爱,父爱要略显低调一些。虽然父亲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但有时对于自己的孩子也还是很难做到非常了解,这中间有如何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问题,但也有时代的变迁因素。做父亲的不能拿自己小时候的年代与自己为人父的年代相比。但总的看来,从生活条件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是越来越好的,但同样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小说最后在马锐选择跟随父亲还是母亲继续生活而结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马锐跟法院审查员交流了真实想法,这些想法出于一个孩子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也看出儿子马锐对于自己父亲的认可。对于作者想借此来审视对于社会的各种不满也值得思考。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三):马林生是谁的爹?

90年代的人怎么样呢?看完这本书,就那个样儿,王朔写的一个懦弱父亲和叛逆儿子的故事,父亲把儿子当作寄托研究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才引的故事看上去那么能博人一笑,读书期间,读到令人愤怒之处我想就是马林生没有保护马锐,马锐遭受两次殴打。这很容易让人联想,我小时候受人欺负,父亲是这么解决的,是把别人小孩连同家长一起收拾了一顿!我很主观,也很片面,但我认为马林生这种人确实不是个好父亲。

全篇印象深刻的段子有四处,一是马林生在书店对s少女故作高深谈小说提及小说的构思和内涵问题,对了,王朔说的某本小说像钓鱼是90年代左右说的,现在看来市面上的小说比比皆是此类。二是马林生的人格转换时候引发的矛盾和对儿子教育管理态度,一步一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至于后来马锐心智的早熟耍小聪明甚至给自己的爹拉皮条。三是马林生这么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问题,这应该属于社会现象,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此之前他先是做的儿子,后来当的爹,先是被上一代用来相互比较,而后又拿自己的下一代相互比较。以此想要找个突破口的马林生在主流社会输得一败涂地,戴上了老花镜喝上了酒麻痹自己。四是在小说最后一章,先看马锐的供词,事已至此,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被管教,跟父亲跟母亲都无所谓,马锐还是被判给了爸爸,不像马林生一开始yy的和老婆离婚为什么儿子跟自己的那个桥段,儿子的失而复得,加上马锐最后说了句:“你是爸爸,我是儿子,别的想是什么都不成,咱们谁也别强迫自个—从今以后!”马林生终于恢复正常。马林生一直围绕儿子在转,无可厚非,他的爱很无私,但也爱的很无力,他的几次改变都与儿子有关,甚至儿子照顾他的机会更多,马锐还会为他考虑,我忍不住要说一句:“马林生你是谁的爹?”

父亲很单纯,而马锐不单纯,马林生的自私是对儿子的,儿子的自私只是图的不想那么多管教。马林生很滑稽,现实中如果存在这样离谱的父子关系必然让人心悸,综合一看总觉得李刚那样的爹也比马林生强不少。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四):《我是你爸爸》读后感

前三分之一没大意思,后面渐入佳境。总体来讲,在王朔的作品里不算最出挑的,不如《无人喝彩》《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跟《看上去很美》水平差不多吧。《无人喝彩》好像不怎么出名,但我特别喜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好像特别出名,但我没觉得有那么好。

扯远了。

就说这本《我是你爸爸》,儿子早熟,老子幼稚,二人的对话和互动往往模糊掉年龄差距,这就造成了很好的“笑果”,让人忍俊不禁。

书中的爸爸有很多不称职的地方,时常打骂孩子,还振振有词,说是孩子太犟,不打不听话;单纯作为一个男人来讲也有很多缺点,抽烟喝酒耍贫嘴儿,见个美女能意淫半年。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却很难讨厌他,因为他就跟你我一样,虽有诸多缺点,但爱国爱家,有责任感,对待工作也算认真,业务能力满过得去。

儿子就更加可爱了,人小鬼大,少年老成,小小年纪说话一套一套的,颇有点哲学家的意思(就是随他爸贫了点),没点儿知识储备还真不是他的对手;虽成长在单亲家庭,但性格并不阴郁,甚至主动给他爸介绍对象。唯一跟大人不同的是,毕竟受年龄所限,身板儿还不结实,抵不住小流氓的揍,挨了欺负。

这本书跟作者的其他很多书一样,基调是轻松搞笑的,但也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涉及亲子、教育、暴力等等方面,值得深思。例如,儿子在外面挨了小流氓的打,父亲觉得那些人丧心病狂,最好不要再惹他们,免得再遭报复,于是决定不找他们理论,只是带儿子去了医院(说实话,读到这里时,我觉得父亲的决定是理性而正确的),可是没想到,这样反而让那群小流氓认为他们好欺负,气焰更加嚣张。那么,这种事情究竟该如何处理呢?少年之间的暴力行为屡见不鲜,却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惩戒,这着实令人心焦。

说到这里想起个题外话。我曾经在台湾的街头见到过一幕,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打了别的小朋友,他的妈妈暴怒,拉着儿子大声训斥:“为什么打人?他不会痛吗?他的妈妈要是知道他被打了,心难道不会痛吗?”甚至气得哭了出来,绝不是装样子的。

我觉得我们很需要这样的父母。从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仅不能挨欺负,更不能欺负别人。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五):论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冤家父子》根据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影片通过描述父亲马林生和儿子马车之间的点滴生活,表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父亲与子女间复杂的关系。

父亲到底在家庭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爸爸

从电影和小说我们都可以看出,马林生一直想在儿子面前树立起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对儿子吆来喝去,希望儿子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指导的路走下去,有的时候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父亲要保持对儿子一如既往的控制欲。在儿子成长期间,儿子要求独立,希望有自己的抽屉,并上上锁,想保有自己的隐私。而父亲一直觉得儿子应该听自己的,在自己的面前应该是透明的,不能有任何隐私。于是想方设法的要把儿子的抽屉打开。

哥们

在一心想树立自己的权威的同时,父亲也想寻求和儿子关系的改善,想和儿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马林生让儿子管他叫“老马”,和儿子及小伙伴打扑克,极力想和儿子融为一体,但难以受到儿子的接纳。毕竟儿子需要自己的空间,也需要父亲保持做父亲的体面。

儿子

马林生有他性格懦弱的一面,当儿子渐渐长大,脱离了他的控制,他也知道自己再也控制不了儿子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下降了。儿子有了自己的活动圈子,有同学,有朋友。而他过的是孤独的生活,有的只是儿子,因此他对儿子更加依赖,他经常装病,希望儿子晚上能不出去,留下来和自己在家。吃儿子给做的面条。他希望自己得到儿子的关心,有的时候真的不希望自己是爸爸,而是儿子。

西方社会中父亲的角色

文化观念上的不同使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在中西方的家庭中各有差异,一般来说,西方家庭里的父亲会给子女更大的空间,更少的干涉子女的生活,只是在子女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提供作为父母应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父亲更像是一个导师,一个朋友,一个能给予家庭经济支持的人。父亲对孩子的干涉和依赖要远远少于中方家庭。

父亲的形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家庭缺少父亲这个角色。父亲角色的缺少或多或少的让家庭不够健全,使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缺少些什么。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懂得孩子心理发展并能正确倡导孩子成长的父亲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身为人父的人要多多以适当的能被孩子接受的方式关心孩子,倡导孩子成长。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全。也更有利于父亲和子女共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