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1000字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1000字

《北方人的巴赫》是一本由马慧元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1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一):破碎

作者文笔得到盛赞——给后来可能爱巴及马的人,不必来了:乐感不知如何,语感是不见踪影的,与田艺苗乐评还算成熟的语调相比差距明显,虽然后者写的也是散文。

缠绵情绪共鸣,对象飘渺无依,音乐本体成了他人的酒杯,那么只好来拼语言了。

陈村作序,一样不能恭维。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二):比音乐更动人

看这书比真听管风琴,真听巴赫,真听舒伯特还要感觉好。因为音乐的奥秒没有多年的熏陶是难以领会的,至少我还差气候。

....如今好像音乐越来越能感动我。对于老马,我的印象是跟冰天雪地结合在一起的。冰雪给人一个封闭的空间,外冷内热,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

曾经在论坛上搜索,后来在99小众上看见她,前阵子好像小众关门又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老马在抱怨出版社对她新书的不尊重。不管怎么样《管风琴手记》还是买了回来,等她象陈丹青那样书卖好了,下回做个更好的版本换吧。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三):因为她我真去听了场管风琴

慧元的文字细致温暖 像素描画上灰色细腻的阴影一样

难得见到能够喜欢管风琴 能够静下来听巴赫赋格对位的人

更难得见到一个身在异乡 真的为自己找到教堂里的管风琴去学习去揣摩巴赫音乐真意的人

她能够把这些感受虔诚的记录下来 就是最大的挑战

毕竟很多人在伟大的音乐面前 都是失语者

感谢她能够替我们说出一些心里的话

因为她 我真的去音乐厅听了一场管风琴

感觉震撼 灵魂被涤荡

终于明白了她书中的一些话

弹巴赫的人 尤其是用管风琴弹巴赫的人

定是内心平静而坚忍的人

他们背对着身后的一切 面对着身前一整面墙的林立风管

将自己的心敬畏得呈在神的面前

他们顶住眼前对位的寂寞

一遍一遍的练习

传达给身后的人们 来自于几百年前巴洛克时代的古风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四):一篇好的乐评

说来惭愧,我所知道的马慧元,仅是《北方人的巴赫》中的马慧元——一个耽于早期古典乐的作家,有时会把一支舞曲反复听上大半天,有一些乐理知识和演奏经历,却十分吝啬于透露古典音乐背后的秘密。

因为混豆瓣,读过和写过不少评论,常常深感一些评论知识之庞杂、文字之艰深。他们在书籍下专研行文、在电影下探讨运镜、在音乐下评说编曲技法。有时在翻开书本之前,我已先一步获得了大量信息,作家的经历、写作动机、结构技法的展示和对结局的二十种解读,无所不包。

相较之下,马慧元身为一介作家和学者,拿着给音乐专栏供稿的报酬,却鲜少提及作曲家的生平,也未结合创作年代细致地将音乐风格分门别类,更没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作品信息。相较于给读者提供有关古典乐曲的全面知识,她更热衷于展现自己的痴态。

她所描述的音乐体验,强烈而致幻,带着明显的个人意识。透过文字,我能看见一个有失体统的女人,开着巴赫的变奏曲,于斗室之中,起先是坐立不安,而后不禁开始狂舞,于是整个空间的光影都开始明灭变幻,读者的世界也从某个角落开始,隐隐地随之震颤。

我想,一篇好的乐评和评论,不在于它得到多少“这篇评论写得很好”,而在于“这一定是本好书/支好音乐/部好电影,我也得看看”。

《北方人的巴赫》已读过半,我对巴赫、舒伯特、勃拉姆斯几人的年代排位仍旧一筹莫展。但是,拿《博伊伦之歌》当《英国组曲》的前奏来听,我是不论如何都要试上一试的。*[注]

*注:“信不信由你。我听巴赫的《英国组曲》常常拿二十世纪的德国作曲家卡尔·沃尔夫的庞然大物《博伊伦之歌》当前奏。”——出自《博伊伦之歌——英国组曲》

《北方人的巴赫》读后感(五):凝滞不动的河水

马慧元的书以前读过一本,是《管风琴手记》,感觉还不错,读完她的书,我也尝试着听了些管风琴,也还有些不同的味道,对于马慧元或者网上的名字“管风琴”留意起来。读她的文章,能感觉到她的书是读得不少的,所以调遣起文字来,还颇有些得心应手;她的音乐当然也听了很多,还自小弹钢琴,现在又学会演奏管风琴,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自然比很多的乐评者要专业一些。

刚看完的这本《北方人的巴赫》是早就想看了,本想去卓越上订一本,却又缺书。前些日子听音乐会,去得早了些,就到了旁边的图书馆看会书,正好就看到了这本《北方人的巴赫》,翻了几页,就将它借来了回来,每晚临睡前看几章。看前面几篇文章时,心里仍暗有击节之叹,她的文字,她的感受,如同绚烂的音符,向你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让你沉浸于她的叙述的旋律之中,有着一种沉醉之感。

看书的后记,知道作者原是学机械的,赴美留学,又拿了一个电脑学位,现在干的就是与音乐毫无关系的IT行业。看她于网名下的那句话:目光呆滞的IT民工,就总想笑。未见过作者,甚至连照片也未看过,IT民工倒也罢了,目光呆滞一词,从这本书里可看不出。她的文字五彩缤纷,她的感觉亦是敏感得很,从书中所描写的行止,也很高雅,整个来说,是个小资味儿很足的女人。对于她的乐评,我最看重的是她非音乐专业人士,却又有着专业的经历,自己会弹琴(包括管风琴),且常常读谱,这是许多乐评人士很难达到的,对于音乐的理解,那自然会深刻一些。同时,她的想象力与文字调配能力,又是许多专业音乐人士所不具备,因此往往能跳出来,似专业的那么无味。何况,她的理工背景,让她具有很明晰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楚,这往往是许多女性作者所不具备的。

不过,慢慢地读下去,却又有些迟疑,她的文字,就如一条江河,到了洄流之处,满河的水,凝滞不动,真有点浓得化不开的感觉。看她的书,能感觉到作者对于音乐的欣赏不是很宽泛,也许长期听乐,大浪淘沙,人的口味会变得窄小,最后听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很多的作曲家及曲目,就直接忽略过去了。马慧元对于巴赫的喜好,自是不用说,因此从我所看的两本书,都是写巴赫的居多,而对于其他作曲家,相对就少了许多。当然,这样也有好处,能够对巴赫说星更透彻些。但另一方面,就让读者觉得有些重复。许多的曲子,都是反反复复地提到,过多的解说,只是随着作者的心绪,而附加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让人有了审美疲劳。

许多乐评人写的乐评,在分析音乐的内涵及技巧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且不少的都很精当,惜文字上少些魅力,同时也缺乏一些个人的感情色彩,看起来乐趣就少了些。马慧元的乐评,文字很华丽,感情亦很充沛,不过,太多的华丽词藻,让文字少了些灵动,过多的比喻堆砌,让读者深陷其中,而无法超脱出来,有一种让文字的海洋淹没的感觉。而太多的个人情绪,初读之时,让读者暗喜,甚而有知音之感。但读得多了,就觉得作者有将其喜恶强加于人的感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