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读后感100字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读后感100字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是一本由[英]Peter Dainty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90,页数:75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读后感(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地向往

让我想到一句歌词: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地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

读的过程中,很多东西在现在的人看来,也是接收不了的,似乎我们都被“应该”所束缚住了。从小到大,我们听得从长辈话语中最多的词语莫过于“应该/不应该”

“你应该读小学了” “你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你应该去上这样那样的辅导班,才不至于学习拉后啊” “你不应该再玩游戏了,快去复习去” “你不应该在大学高中谈恋爱” “你应该找对象了” “你应该生孩子了”。

这些应该与不应该把我们束缚的舒舒坦坦的,似乎周围的所有人都习惯于这种应该与不应该中。所以当我第一时间看到女主人公为了嫁给king,一如反顾的与老公离婚,我内心其实还是生出了一股不应该的感觉,放现在这女主人公也该是被唾骂的一类人,这叫给前夫戴绿帽子。但是看到后来,king为了心中的自由也一如反顾的辞去king的荣耀,与女主人公过上了内心充实而快乐的生活时,前面那些不应该在死亡面前突然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人生在世,如果不能追随自己的内心生活,内心空壳的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但若有了追随的目标却不为之富于行动,这只能说让世俗的枷锁束缚住了行动的步伐,空有一腔热血却不富于行动,这与行尸走肉也没何不同。所以说,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生活,每时每刻都乐享其中,一辈子快快乐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生存还是很容易的,但是真要过出生活那就真的不容易了。

回想起自己在国外的半年,真正乐享其中的就是中间那一段时间,前面忙于适应文化差异,后期忙于学习语言,只有中间那一段时光乐享其中了,美好的回忆也在那时候定格。其实我应该一直是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个事情的性格,为什么把自己赋予应该像别人一样边工作边学习呢,这样的我并不快乐。倒不如给自己一些自由的步伐,追随自己的梦想并乐享其中,每天都要过得让自己充实的日子。足矣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读后感(二):24-7 一个国王的爱情

经常读翻译作品,有些译笔顺畅,有些就让人抓耳挠腮,总觉得原文更好。总想着我能读原文多好。想了就开始行动。

我的英文水平还是20年前中学时候学的那点。有几百个的词汇量吧,虽然常看原版电影,但是只能看字幕,听懂几个简单的句子或者单词。所以我挑外研社和牛津合作的书虫入手。

这套书是给儿子买的,几十种。他以前翻翻看看中文,等能看英文的时候又觉得英文简单,他在找原版书看,看得自己的英文成绩哗哗掉,因为囫囵吞枣只解大意不解用法吧。我不用操心成绩就随便看吧。

从入门级里随便一抽 竟然是这个《一个国王的爱情》讲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爱情。嘿,到这个年纪真不觉得这爱情有什么感动,不提后来的是非八卦,就象被粉饰的故事本身有什么课炫耀的?不爱江山爱美人。这江山有多少是他能掌控的。他退位后又少了多少待遇,两人还不是花着王室的钱秀爱情,求仁得仁,不要再贪图更多了。他还不是仗着身份,生于帝王家。不扯这个,我是为看英文来的。

这本书70多页,一半英文一半中文,词汇量在300到400之间。看起来很顺滑,不用看中文也都明白,就是我带着有色眼镜看不能投入其中,很多溢美之词啦,多么令人同情啊,为了伟大的爱情啊。吧丘吉尔和伊丽莎白女王都扯出来支持他们。我都有点不信,嘿嘿。不会读的主要是地名人名和年份数字和很多零的数字。至于短语用法忽略掉了。除此之外的生字只有两三个。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儿子还对我进行指导。纠正发音等,某人要我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然后记忆。这个也当耳旁风了。我还是不是学习的人啊。

书后的习题选对错的容易,要复述的就难多了,不知道怎么用英文组织自己的话。只能一个个蹦单词。我该继续跟它磕还是继续下一本呢?

注意到王冠和人群只差一个字母啊,crown crowd 有渊源没?人们拥戴的就能戴王冠?

《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读后感(三):人啊,听多了说对了,就忘了自己了吧。

这是我看牛津书虫系列的第一本双语小说,英语水平不高但也都看懂了,而且从中感受到西方文化中的爱情观,跟中国比较很不一样。而且我也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里面的国王是乔治六世,本书国王的弟弟从他哥哥那接手成为一个不结巴国王的过程,其中也有涉及),也有了以下的感想。 这是一个关于有着孤独童年而长大想放飞自我的国王爱上了一个有过两段婚姻的美国女人的故事。这样说好像有点奇怪,但按照中国人的道德观来说,这得顶住多大的压力呀?

首先对于亲情来说,打小拥有一切却唯独没有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在中国也不在小数,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被寄予着厚望,然而这些孩子快乐吗?他们长大后过着的生活呢?众人羡慕的对象,他们背后承受怎样的痛苦呢?什么是亲情?书中主人公温莎公爵(他也叫大卫,为了方便下文会用此名)的妈妈玛丽王后在他准备离开时对他说,“每个人都需要他的家庭,每个人都需要他的家园,今天你两样都失去了。”其实,对大卫来说,家就是他认为温暖的地方,但是王室里的家人,给了所有最好的一切,却唯独没有温暖,所以当他遇到华莉丝时,他才会这么义无反顾地选择她。而他也被落下了对国对家不负责任的骂名吧。

再说人吧,如果世界要把人分类,大概首先分为男和女吧,而这两者又有很多的不同的该承担的东西吧。 男孩子要勇敢,做什么事情都要担当,不能轻易掉眼泪,把什么都咽下去,男孩子一定要做大事,要给家里长脸... 女孩子要文静端庄矜持,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要有一份安稳工作,找一个老实丈夫,然后持家有道... 似乎生活里有很多人能知道未来,似乎很多人都知道"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不是说人人都不同吗?为什么非得要过这样的生活呢? 大卫是王室长子,他就得娶个匹配的贵族女子?做个好国王?文中的华莉丝结过两次婚,还在没离婚的时候搭上未来的国王,她就是一个放荡的坏女人?或许他真的不想承担责任,或许她就是那么水性杨花,但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开不开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怎么别人就管得那么宽呢?

最后说一下爱情吧,他们的爱情我并不追求,也已经过了那个看爱情小说会哭会笑的年纪了,也并不相信一见钟情或者是一眼定情的“神话故事”,但是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是不是互补呢?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旗鼓相当,同舟共济,那是不是就是神仙爱情呢?或者是两个都不一样,但是彼此迁就,那是不是也可以有爱在一起呢? 爱情有很多种,没有爱的结合,我看来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青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吸引自己的,为什么不选择单身呢?如果自己不一样,喜欢同性或者多性的人,为什么不勇敢表达呢? 我只是觉得,“爱情”这两个字分开的话是“爱”和“情”,你可以爱别人,也可以爱自己,可以爱很多人,心中有爱,行至以情,也不错。

人啊,说多了,听多了,就忘了自己了。管别人那么多呢,还不如听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不后悔来人间一趟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