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的读后感大全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的读后感大全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是一本由[法] 阿兰·杜卡斯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出版的2019-1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读后感(一):“译后感”

转眼间这本书已经出版半年多了,看着它慢慢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作为译者真的十分开心。虽然国内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但阿兰杜卡斯其实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他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限于美食,更是涉及到了哲学。在翻译中反复思考琢磨一句话是常有的事,正是因此,译者—这个特殊的读者可能能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于我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惊喜,惊喜于作者竟能发现常见的现象背后存在的竟是如此的逻辑。

2018年在北京电影节上,《阿兰杜卡斯的追逐》这部电影被展出,从此国人又多了一个了解他的途径。其实电影也好,书也罢,我认为他带给我们最终的思考就是,不论我们是哪国人、吃的何种食物,我们都应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因为吃涉及了众多问题,并在不知不觉中在很多方面塑造着我们。

最后感谢热心而认真的读者指正,第193页第一句话应为“法国烹饪协会系由数位国际闻名的法国大厨根据1901年的法令所创立”,对此疏忽我深表歉意。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读后感(二):选择吃什么,是我们改变社会的微力

书写得一般,但理念是好的。

小时候我们吃自家种的大米、蔬菜,吃自家养的鱼和鸡,摘自家树上的水果,从不担心饮食安全问题。现在还偶尔怀念奶奶做的南瓜汤,熬的红薯糖,蒸的红薯丝饭。

现在虽然我们能吃到各地的蔬菜和水果,不用考虑季节、地域,只用考虑自己的钱包,但我们不知道它们产自哪里?谁种的?有没有打农药?也体会不了收获的喜悦,更体会不到种植的艰辛,所以我们把肚子塞得满满的,我们扔掉吃不完的食物。我们花99买个游戏皮肤,却嫌弃农民9块9一斤的米贵。我们买游戏皮肤,养富了加班的程序员,创造出更吸引人的游戏,毒害我们的孩子,而农民却因赚不到钱而放弃种植,去打工,我们的粮食生产交给了产业化的农场,我们失去了与大地的联结,与农民的联结,与食物的联结。

我们能做什么?在消费社会,我们有消费的选择,选择的背后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需要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的生态消费观念。选择产地和生产方式可追溯的食物,选择营养的食物,选择运输过程短的当地的食物,选择让自己沉浸到每一次愉悦的就餐中。这都是我们能做的!这种个体的选择汇聚成一股潮流时,就会改变供给端,从而改变我们整个饮食生态!一点一滴,从我做起。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读后感(三):《吃,是一种公民行为》:我们离“吃得好”还很远

在王祎慈所译的《吃,是一种公民行为》一书《序言》中,克里斯蒂安·勒古比首次提到阿兰·杜卡斯所说的“吃,是一种公民行为”,并直言阿兰·杜卡斯相信“美食既不是一项专属精英阶层的乐趣,也不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消遣”。之后,这句话贯穿全书,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强调。

与此同时,《序言》中也暗示读者,这虽然是三次荣获米其林三星(最高等级),世界最著名主厨的著作,但是并不意味着内容指向是“介绍美食”、“制作美食”、“品味美食”,而是从哲学与政治的角度思考美食。

事实上,从第一章“品尝世界”开始,阿兰·杜卡斯就告诉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在空难中幸存了下来,即便不真正相信上帝,但他也相信人,并认为他的幸存,是因为别人对他的救助和照料。于是,他认为既然自己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用被赋予的额外时间来做一些事情,是他应该表达的最基本敬意。

于是从“品尝生命”开始,阿兰·杜卡斯开始“品尝世界”,开始用味道革命对抗“动荡的时代”。正如他所说:“但若什么都不做一切只会更糟,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读到这句话时,你会不由的觉得,正在面对的这本书不是关于“吃”,而是关于“人生”。当然,你要是觉得这句话很“鸡汤”,或许也可勉强拉回到“吃”上。

怎么说呢?,阿兰·杜卡斯谈“味道革命”也好,谈“饮食转变”也罢,都不是基于自己的“名厨”身份在唱吆喝,而是基于每个人如何“吃得好”进行追问和反思。甚至从经验和科学层面提出吃得可口而健康是需要学习的。

以至于在第二章“吃意味着什么”中,为了解释“欲望来自缺乏”的理论,阿兰·杜卡斯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都请出来了。当然,此处提到的“欲望来自缺乏”的理论,主要是为强调孩子“品尝(认识)世界”的驱动力。阿兰·杜卡斯认为这是“一场伟大冒险的开端”。

而且在食物和人之间,阿兰·杜卡斯提出应该学会给自己,也给将要品尝的食物预备充足的时间。强调认真吃饭意味着精心选择自己的食物,吃不是为了“填满肚子”,而是将每一口食物都像第一口一样品尝,感受它的味道、口感和源头。

不夸张地说,面度这般“吃的态度”,多数人应该会“先感慨后羞愧”。因为在快节奏的当下,外卖已经成为上班族的首选,甚至也可以说是无奈之选。别说没办法精心选择、感受味道、追溯源头,就是“填满肚子”的时间也是极其短暂的。

按理说,生活节奏越快,工作奔波越苦,越应该“吃得好”才对。可事实上,不管挣得多挣得少,在吃的问题上,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不管贵的食物,还是便宜的食物,在“烹饪标准化”下,都是无法追根溯源的,即便包装说明写的“很清楚”。

于是在第三章“从自然到自然状态”中,阿兰·杜卡斯提到“优质食材的背后,生产者的故事”,也就是从本质出发,让人们知道“吃意味着什么”。就这还不算完,后面的章节更为专业,更为多元视角。

比如第四章“成为厨师?”、第五章“法国美食的国际影响力”、第六章“以其他方式养育世界”、结论“公民美食宣言”,都早已超出了哲学和政治学范畴,而是把生物学、人类学、人种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地缘政治,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都融合在一起进行发散性探讨。

也就是说“吃,是一种公民行为”归结到最后,阿兰·杜卡斯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得好”,即便我们很清楚世界上仍有不少人无法填饱肚子。换句话说,我们离“吃得好”还很远。只是我们重新审视阿兰·杜卡斯的“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的信念,总觉得只有相信我们终将能“吃得好”才能最终走向“吃得好”,否则在一切都被加速的现实下,不相信“吃得好”便意味着更加不可能“吃得好”。

对此,阿兰·杜卡斯在“人文主义美食普世宣言”中为人们开辟出可能性的方向。甚至还附上法国烹饪协会的“信条”。总之就是,食物不只是提供能量,更多是提供生活方式的存在。以至于读到最后,又再次归结到“吃,是一种公民行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