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毁约》读后感精选

《毁约》读后感精选

《毁约》是一本由理查德·卡伦伯格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页数:3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毁约》读后感(一):最大的压力

很欣赏作者在前言和文章的结尾写下的感悟,大意是:最哈佛商学院,最大的压力并非是《力争上游》中所描述的来自学业的压力,而是当你怀着追求正义与公平的理想走进法学院,却在一年之后无比向往律师事务所时自身的巨大的矛盾。

怀着要改变社会不公的理想走进法学院,毕业之后又一个个趋之若鹜地加入律所,让这个世界更加地不公平,即使很多也都忍受着良心的拷问与谴责,but so what?

不要去很烂俗地问作者:那你认为该怎么办?作者只是告诉你了一些事实,一些观点,真正的角色还要自己做出。最起码,有了这本书做铺垫,那些梦想着走进哈佛法学院的学生不会再那么地理想主义,受到的打击也不会那么大了吧!

《毁约》读后感(二):周而复始

最近总是闷闷不乐,觉得无事可干。课一下子少了下来,原本忙碌的节奏突然消失无踪,剩下的除了无聊还是无聊。

不是没想过找些有意义的事干,可是总是满脑子茫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能做些什么?

原本被埋藏起来的焦躁不安又悄悄地涌现了出来,从眼里看出去,天空也似乎变得乌云密布。

然而,我并不是唯一如此,徘徊在对理想的憧憬与对现实的失落中的人。书中的主人公也曾经面对了这一问题。

曾经满怀信心,准备为改善社会问题大展拳脚的作者,在经过哈佛法学院的学习后,也渐渐消沉起来,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填平的鸿沟而苦恼茫然不已。

他发现自己竟也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偏离了初衷,成为了蝇营狗苟大军中的一员,为着获得更多金钱而放弃那颗热忱的心。对此,他并非没有争取过,然而结果却是那么让人失望,他甚至有过一点自暴自弃的想法。

当然,如果作者一直任凭自己这样下去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一本书。他在这一命运的关口,终于还是找回了自己,重归轨道。

而我想说的并非只是这些。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人或许都以为只有自己在经历着艰难的过程,而别人都是顺顺当当,一帆风顺的。于是乎自暴自弃的有之,茫然无措的也有之。而事实上,每一代人、每一届人都或多或少经历着同样的问题,就算是文中的作者,就读了这世上数一数二的名校哈佛,也都不可避免地碰上了这一发生在你我身上的问题。不同的只是,每个人应对的方法,以及应对的态度。

我和你都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你要面临的、我也不能避免。别人能过的坎,我想我也总会过去的。

《毁约》读后感(三):今天你毁约了吗?

过年期间只看了一本书,虽然时间还是有的,但心理的松弛已经让我除了玩乐外作不了其他事情了。幸好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

《毁约——哈佛法学院亲历记》【美】理查德.卡伦伯格 著,胡正勇,林正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印数只有区区5000本,比湖南省一年的法学院毕业生还要少得多。

几年之前,粗读过另外一本哈佛法学院亲历记,那是一本乏味的书,讲的是国内某男生通过如何如何艰苦卓绝的努力考入哈佛法学院,并且高分毕业,赢得外国人对中国人尊敬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老套,而且不能引起我们的广泛思考,而《毁约》则不然。

这本书最主要的篇幅用于剖析法学院学生的价值取向怎样从服务公众转向谋取高薪。我读大一的时候,从上第一堂法理课就立志为弱势群体谋福利,并且将此写进了后来被烧掉的日记本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当年的想法相当幼稚,并且在我认识的所有法律学人中,没有一个人向我公开过类似的想法。也许仅仅是他们不愿意表达出来?这本书告诉我,在哈佛法学院,超过75%的新生开始就是立志于公众服务的:帮助弱势群体,或者是从政。但是步入高年级后,尤其在一年级暑假实习过后,绝大部分的人都把目标锁定在待遇优厚的名牌律师事务所了。只是在这个时候,“变节”的大多数人都还有“良心不安”这种美德,而随着毕业越来越临近,所有人都从身边其他人的选择里找到自己行为的依据。于是没有人再为自己放弃大众渴望高薪的转变而耿耿於怀了。虽然律师事务所的诱惑如今之大,哈佛法学院的金字招牌又能够确保它的绝大部分学子能如愿以偿的在其间谋得一席之地,但至少教授们对这个现象仍然是忧心忡忡的:所有人都拜金去了,谁来服务大众呢?不管口是心非与否,他们总是在用口头,文字,和具体措施鼓励学生抵抗高薪的诱惑。这一点我在大学期间完全没有感受到,在那里,能进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就是NB,至少也应该到大公司大单位作法务工作。服务弱势群体?有心无力,没有渠道,也不受鼓励。而从政,并非中国法学学子可以期望的目标,完全没有任何渠道。

在书中,我看到在美国法律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分裂”现象。也就是,虽然在名牌律师事务所拿着高薪,服务大众之心却没有泯灭,总是想找机会能抚平自己良心上的不安。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白天拿高薪为富人打官司,晚上免费,甚至自己贴钱为穷人谋福利。这样大范围的“人格分裂”,至少在我身边是完全感受不到的。诗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的现象我估计和美国的法律人在律师事务所干几年之后的所得,就能供他们平凡的生活许多年有关。否则的话,答案就会很让人灰心丧气了,因为我所有同学毕业后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人有过这方面的不安。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作者对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几乎可以用深恶痛绝来形容,他觉得这样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更渴望我们称之为“填鸭”的传统教学方法。这和我们的感受是截然相反的,只能说,两种方法各有其弊端。也许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作不同的选择。

这并不是两国法学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法学教育曾经是中国高校的热门,不管什么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统统开设了法学课程,而围绕法学硕士博士点的申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法学界的学者,为首的还得冠以精英的头衔,他们在法学界,教育界,高检高法的人脉相当厚实。于是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以游击队的方式帮助一些边缘院校申报硕士博士点。一旦成功,拿到不菲的报酬之后,他们又马上换地方,根本没有安下心来教书育人的心思。在我的母校湘潭大学,这个游击队来自西南政法大学,队长是颇富传奇色彩的博导:邱兴隆。

功利至上的指导思想贯穿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始终,我进法学院第一次新生大会,法学院院长对我们进行鼓动的中心思想就是:法律从业者,将是永不没落的贵族。当时我们的确听的热血沸腾,但很多年过后回想起来,这是一次社会责任缺位的鼓动。正如《毁约》一书最后一段所写:每当充满理想的法学院学生最后变成冷酷的律师时,他也就撕毁了社会与法律所订立的契约。

人生而要与这个社会以及道德良心订立很多自然契约,但贪婪却逼使人一生都在不断的毁约,也许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今天你毁约了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