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100字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100字

《缘缘堂随笔》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元,页数: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一):天真的人说天真的话

苦难使人扭曲,也使人深刻。安逸使人和善,却终究肤浅。这本集子最精彩的是他写小孩子的篇章,虽然是童心主义,但自然真诚,是真懂得小孩子,可以给四星。其他则流于空邈的玄想,并不很好,最多也就个三星。同是写逝去的无奈,木心丢小碗的那个就写得比这里的细腻真切。这时的小丰才三十岁就感叹死亡迫近,你这不是宝二爷富贵闲人强说愁吗?总之,小丰您还嫩着呢,到辞缘缘堂,南颖访问记您才炉火纯青嘞!

先生说,幼稚的人就说幼稚的话。没错!真诚是作文的大前提,宝二爷总会走出大观园,阿张总要离开百草园,小丰终有一天告别缘缘堂。慢慢地将日子含蓄进自己的生命,人人都会瓜熟蒂落。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二):读小说一样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一书我购于2004年,当时读完后印象不是很深刻。因为年龄小难以体会这看似轻松的每篇散文背后的深度与力度。

时隔八年再次翻阅,发现纸张已泛黄,颇有历尽沧桑之感。

我对这本书还是很有感情的。书虽薄,内容却不少。譬如说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的话,不仅其文学的价值可以说是永恒的,而且对研究民国百姓生活,也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回一口气读完,发现本书篇目的编排很有意思,给我感觉像是在读小说一般过瘾。因其在感情内容上具备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要素。比如说,《翦网》一篇就摆出了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为全书基本内容奠定基调。接着《渐》、《自然》、《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东京某晚的事》、《忆儿时》等,每篇的感情都非常流畅清新,正如其题目一样,似乎故事在渐渐发展。到了《阿难》一篇,作者悼念死去的孩子,感情饱满深切,语言激动热烈,与之前的文章形成了强烈反差,可是又有前两篇《忆儿时》与《华瞻的日记》在内容上做铺垫,致使读来不觉突兀。此刻,“小说”进入了高潮。之后的《晨梦》、《艺术三昧》、《缘》、《大账簿》、《秋》都是“高潮”过后作者对人生对宇宙的冷静思考,属于结尾和尾声阶段了,让人读罢感慨颇多。(附录《告缘缘堂在天之灵》同样算名篇,不过我暂时不把它放在整篇“小说”结构中。)

另外,从这本书中我体会最深的,还包括作者对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尊重(文中很多思想都很有佛理),以及对自己孩子的热爱(更确切的说是对天真童心的向往)。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三):丰子恺的复杂与纯真

缘缘堂是丰子恺给自家屋子取的名字,本书为其随笔。夏丐尊和李叔同均为其老师,在这文字和内容中,也常现两位老师之遗风。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名为sophisticated innocence的东西,即看清世故后对真实和童趣的追求。这在信息时代更加不易,人们被各类外在刺激包围,注意力亦再难以回到更为本质的事情上去。

试看丰子恺如何评论上流社会的交际:

对虚伪的厌恶,几乎可以在所有顶级作家的作品中找到影子。亦不少世界名著专门探讨这个话题,比如《荒原狼》《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对人际的洞察中立地自守,实为不易。而小孩常常给我们这方面的正能量:

此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真朴活跃的元气,实在是成人心灵的食粮。很多时候,大人也从小孩身上学到很多。做父母之前的男女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将自己的孩子带入正途,但这也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不是吗?

罗杰斯说过,最高等的幸福是情感的自由流动。我不由得钦佩小孩,因为这在他们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直至其走出象牙塔,被成人世界彻底玷污。

成人喜欢套路,小孩则有话直说。可笑的是我们一边职责小孩“没有规矩”,又一边感叹人间险恶,不喜欢套路。在看《美丽心灵》时,纳什和他妻子约会时,说了一句话特别感动:

简单翻译一下:我很乐意与你继续浪漫的套路,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睡你。

没有比这更真诚浪漫的情话了。但在一个尚未达到sophisticated innocence阶段的人看来,这就是流氓。离了一点题,回到缘缘堂。

这种童趣要从子女中消逝的时候,丰子恺也感到惋惜。这是一种极其矛盾的惋惜,因为孩子长大本是父母一大幸事,仔细一想又觉悲伤。在发现姐姐长大后,丰子恺写道:

这本随笔取材广泛,随处体现生活的真趣与佛理。我只是摘取了复杂童真这一点,试举几例和大家分享。事实上,丰子恺描写人际间的微妙,佛与吃素的关系,何为美等等,都非常值得一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