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100字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100字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是一本由川端康成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60元,页数:16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一):沉重的阅读

读他这三册书,是很久之前了

有些模糊了,但依然记得那时的沉重

阅读,有些轻松,有些沉重,有些欢乐,有些忧伤

而读他,如同清晨的雾霭,有些压抑,有些沉重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二):洞察情感奥秘的作家

说一说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在充分描写了“我”与艺妓产生爱恋的过程后,到结尾才写到两人在码头点破感情,于是“我”被爱情充满,上了船看见一船友铺好的席子,“我”便连道谢也没有便享受了。因为一切都是美好的了。我至今难以忘怀川端如此的神来之笔,他写了爱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他是洞察情感奥秘的作家。鲁迅是把美浇铸在理智中,川端则教会我们如何把体验投射在感觉中的外在事物上,使之人性化,这是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一个作家的原因。我常阅读川端是为了重获这种感觉。他也是一个把东方哲学背景成功渗透到作品中的优秀作家。(摘自作家北村评语)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三):细腻的雪粉和炊烟水汽

写书评其实想写自己,对我码字的感觉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川端康成和我爸,时隔多年才想起来,我爸在我小时候给我写的那些只言片语很有川端康成的感觉。

不必多写这几本书的内容,看完了川端康成,感觉就像葛优瘫着看宋画,嗯,更具体点,宋代册页。一种含蓄有韧性的东方美,人与自然,活动与风景,不知不觉就融合在一起。远山上飘过来的细腻的雪粉,雪粉应该是川端康成写的很多的一样东西。炊烟和水汽不太多,可能更多的出现在代入感的想象里。有时候觉得这些细腻没啥意义

飘着小雪的屋檐下,少年学生稚嫩的面皮,在推开门的瞬间被热气把脸上的绒毛烘得站立起来。眨眼睛的时候他抖了两下睫毛,看看店里的热茶壶在哪里。

石板路上,因为刚下过雨很湿滑,石板也变成了深色。少女小心的走着,一个趔趄,还好没有摔倒,少女一只手用长长的纸伞撑着地面,一只手拉着裙子,扭过头来,看左边小腿的后面有没有沾上泥点。只有干净的雨水弄了些浅浅的水点,她依然不太开心,轻轻的皱了皱眉头。

早上在被窝里就想这么学一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细腻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四):川端康成:捍卫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中的某些成分

川端康成的几本重要的小说都不长,并且大部分都是讲平凡人当中的纯洁而美好人和物,其实就是爱情,爱情是他小说里最重要的主题。通过这一主题,展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社会。但是即便是描写这样美好的事物也经常能从里面看到隐隐厌世的味道,如果你认真看的话总有一种深刻的孤独的情绪萦绕在角色们的身边,贯穿在所有的文字里。

也许小时候的遭遇影响了他一生对世界的态度,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家人相继离世,直到祖父去世后15岁的他彻底成为了孤儿。天要降大任于他,所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能这么解释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你可以想象得到要经历什么样通天彻地的蜕变,才用他的天赋和努力战胜所有,最后能走向诺贝尔的世界舞台,想来真的不可思议。

他总把笔端走向青春爱情小说,但是我们说起来的青春小说在他的笔下又显得太清汤寡水了,所有的故事发展都很平静,细密。偶尔让你震撼一下时你发现已经到小说的结尾了。如果你阅读的时候不够认真,很容易就错过里面的重要信息,他的转折都在平静的叙述当中,没有婉转缠绵,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太多修饰的词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过他的影响,但是很多人笔下都有过他的影子。

川端康成决定要成为小说家的时候只有14岁,中学二年级,恐怕大多数人那时候还在被青春期的燥热所困扰,到底要不要给隔壁班姑娘写情书呢?14岁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啊,为什么早早的就认定了当作家这份没有什么前途的职业呢?文字对你来说这样重要吗?也许伤感孤独只是伪装了他的外表,丰富的内心才是小说家的源泉。或许确实找不到比写小说更适合他的职业了。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6月14日,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上个月刚过完生日,73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工作室,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瑞典科学院的安达斯·艾斯特林在1968年给川端康成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说:尽管处在战后强烈的全盘美国化浪潮中,川端先生通过他的作品,以恬静的笔调呼吁:为了新的日本,必须捍卫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中的某些成分。

《川端康成小说经典(全三册)》读后感(五):说说《雪国》

雪国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盛名之作。

曾在网上看到连岳把沈从文比作中国的川端康成。两人同样是不显山露水,不动声色,就把一段男女之间的恋情娓娓道来。没有通常小说的一波三折,悬念多多,而靠的是用笔的清新、朴实,玩的是意境的悠远、灵空。

记得看这篇小说时,正是刚从北京回来无所事事的时候,心有些黯然,有些失落。一个人窝在阴凉室内的凉席上,外面是炎炎的夏日,有知了的嚣叫。拿起书来,只是一页一页地翻

岛村说,“能够真心去爱一个人的,只有女人才做的到。”无意间邂逅的艺妓驹子,是如此地迷恋着他,给他讲她的身世,她的理想和她的希望。我不知道两个人的相爱,是否都由一段美丽的邂逅而开始。女子很洁净,洁净到令人联想她的脚趾弯里也是干净的。正是五月的初夏,头顶是一片片的嫩绿。女子站在杉树林荫下,看着岛村说,“你笑得可真欢呀!”而岛村却还是独自笑个不停。两只从脚下飞起的黄色蝴蝶一上一下,翩翩起舞嬉戏着。一忽儿飞得比县界的山还高。随着黄色渐渐变白,也就越飞越远了……而站在那里的驹子,一抹杉林淡淡的暗绿映在她的脖颈上。

我想,在她的脸上也该是有一缕淡淡会心的微笑吧!驹子姑娘其实也明白这是一场徒劳的爱恋,“虽然你仰慕的男子心里十分喜欢你而当面却不会说,总使你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即使分别后,也还是那个样子。”但却还是义无返顾地迷恋于他。这也许就是宿命。一切都是徒劳的。驹子对着空寂的山峦,练就的一手铿锵有力的三弦琴,在岛村看来也是徒劳无益的,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驹子没有挣扎,没有哀求。

另一个女子—叶子。她有着优美的近乎悲戚的声音以及一双尖利而美丽的眼睛。他们在坟地偶遇。一列火车驶来。叶子喊“佐一郎,佐一郎!”一少年站在黑色火车门口,朝她挥着手中的帽子,也喊到“姐姐!”喊声透过隆隆的声响传来。火车过后,似乎一切都被这阵风刮跑了。显得格外地幽静,可以看见铁路那边的麦荞花,挂满在红色的茎上。而空气中叶子的声音似乎比车轮声留下了更长的余韵。岛村觉得,这是‘荡漾着纯洁爱情的回响。”这样的声音,美到极致便是悲哀。文中处处透着这样的哀愁。岛村问她,“你这样漂泊无着怎么行呢。”“哎哟,什么漂泊不漂泊的,管它呢!”叶子反驳似的笑了.透出的是对生活的无奈。这笑声清越得近乎悲戚,犹如京剧中的假声,让人心头为之一颤,似中一记黯然消魂掌,久久不能释怀。

叶子是岛村所神往的一个女子。拢共也才见过四、五面。每一次都给岛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一次,叶子像个木偶似的毫无反抗地,从着了火的二楼戏棚里跃下,在空中以水平的姿势摔下,却没有声响。是由于失去了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僵直的身体在空中变得柔软了,没有弯曲,直挺挺地。火光在她惨白的脸上摇曳着。驹子发了疯似的冲上去抱住叶子,像是抱着自己的牺牲与罪孽,疯一样叫着。

喧闹、拥挤的人群,岛村站在背后,回忆着一些瞬间往事。冷寂夜空中的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泻下来……

这就是雪国,有着优美的文字和意境,透着日本的纤细美,用着悲哀情调的象征性语言,来表现自然生命和人的宿命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