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樱桃青衣》读后感精选

《樱桃青衣》读后感精选

《樱桃青衣》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樱桃青衣》读后感(一):不如流星雨解毒片

无论文字还是情节,如果猎奇的期待视野~

每次翻李碧华的书,我都对文字和情节报以猎艳的心态~~

一定要最妖媚的那个,最古怪的,最浓烈的,最冷光的,最艳的,

有点bt,是伐?

《樱桃青衣》读后感(二):她的故事世界

她的文笔辛辣老道。只字片语间,讲古往今来的奇女子,诉世间女子的痴情事。

她对人性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恶的那面。人性的软弱、虚伪、贪婪、欺诈,在她的笔下开了花,结出了果。集结成了故事。

她的文字很简洁,却处处透着华丽。

她的故事诡异,却总能从中领会到她的狡黠和恶作剧。

《樱桃青衣》读后感(三):关于樱桃青衣

先看了李碧华的鬼魅系列电影,才看的怪谈小说。感觉电影和小说不仅人物形象完全符合,连气质都高度一致。都是缓缓的,淡淡的,幽幽怨怨的感觉。

李碧华的鬼故事,和我以前看过的鬼故事相比,想象并不离奇,虽然嗜血,但嗜的是“雅”血。只是幽美,并不凶猛。如《潮州巷》,父亲背叛母亲,母亲把父亲杀死放进卤汁里,这种结局从一开始就能猜到;如《素卿》,一个女子在车厢里晕倒后遇到了前世的爱人,几乎没有情节;《樱桃青衣》改编自唐人小说,内容是我们熟悉的黄粱一梦;再如《墨镜》《勾魂使者》《凌迟》,如果没有李碧华的文笔,不过是地摊上最俗烂的一类灵异小说。

这些故事,对喜好重口味的人来说,不够出人意料也不够spicy。看电影的时候我便是这么想的。但我还是挺喜欢,所以找来书看了,文字比电影更有味。应该说李碧华的鬼片是鬼片里的文艺片吧,情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气氛和心境。

我还喜欢书中呈现的香港市井气息,还有对话、文字中流露出的粤语的韵律感,都很有意思。

又是一个女作家,细腻,感性,但并不深刻。美是美,很美,流水一样的美,总有点儿小气。

《樱桃青衣》读后感(四):喜欢她妖冶的文字

喜欢上李碧华,很偶然。

尽管在读她的文字之前就已经看过了《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却从来不知道,剧本都是出自李碧华之手。

直到有一天,我素来欣赏的小寒姐姐在blog里面写到最近捧在手边读的一本《生死桥》,让她每夜以泪洗面,我才真正接触到了李碧华。

小寒姐姐说,每读一次《生死桥》,她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于是我便买了第一本李碧华的书——《生死桥》。

《樱桃青衣》是我第二次购李碧华的书时买来的,同时还买了《女巫词典》。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读她的书是长篇小说,亦或者是我本人对小说的兴趣浓于散文,《女巫词典》着实让我失望,而《樱桃青衣》却得到我的偏爱。

就是喜欢她妖冶的文字。

读李碧华的小说,周围总氤氲着一股神秘、诡异的氛围,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股血腥的气味。她总是透过冷冷的笔锋,魅惑的语言,穿插时空的丰富想象,将温情撕裂,揉进背叛、现实、残酷和无奈,呈现出妖艳华丽却阴沉的画面,来描述爱情、友情和亲情。

有时候,似乎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有足够的说服力,才有足够的穿透力,才有足够的张力,足以说出我们心底那些微妙的细小的无可言状的莫名愁绪。

《樱桃青衣》读后感(五):我看潮州巷

至爱这篇,独立作一文。

“我”的爸爸在内地包了二奶,自我七岁那年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祖传的卤水鹅卤汁由祖父传给我爸,现在归我妈所有。

那口乌黑油亮的陈卤像是聚集了所有人间精华,享有全港最鲜美的美誉。

母亲只闭门睡了三天,自后咬紧牙关独揽大局,仍对外称“我们还没正式离婚”。

直到我遇到适合结婚的对象,母亲将一小桶卤汁作为嫁妆。

“妈妈,人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你有,我也有。不要紧,除了它在午夜发出不解的哀鸣,世上没有人揭得开四十七岁的卤汁之谜。电视台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太天真了。

我们是深谋远虑旗鼓相当的母女。同病相怜,为势所逼—也不知被男人,抑或被女人所逼,我们永远一阵线。

因为我们留着同样的血。

吃着相同的肉。”

李碧华是阴狠的,她不动声色,轻描淡写叙述一个寻常故事,暗地里却藏着一把匕首,直捣心窝。

击破了那些虚浮美好的事实后,却叫人看得酣畅淋漓直拍手叫好。

我看李碧华我爱李碧华,不是为了那份毒舌冷漠,只为看清现实。

幻灭后是重生,凤凰涅槃。

末了,母亲作为一个寻常女人:

“——在那一刻,我知道,她仍是深爱着爸爸的。

她不过是用腥甜、阴沉而凶猛的恨来掩饰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