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摘抄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摘抄

《傅聪:望七了!》是一本由傅敏(编)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一):还是访谈好看

这本书非常好看。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他在香港做的访问,内地的访问仿佛都跟音乐没有大关系,更多的是集中在家书上面。特别是看第一篇访问的时候,简直叫人觉得难过。

台湾的访问太专业了,我对音乐又是门外汉。但是我想如果是学音乐的人看这两个访问会受益匪浅的。我想对每个人来说,他练习音乐的过程跟我们学校自己的专业的过程都一样。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二):值得聆听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上过傅聪的大师课,他说傅聪上课时是全神贯注用灵魂歌唱的——情之所至唱出黑白琴键下的音符,无人介意嗓音优美与否,大概因为那是他对人生感知最通透彻底的体现。而书中最华彩的部分便是傅聪几年来的大师班讲课录。课堂上他总说自己技术不高,毫不吝啬称赞学生基本功好。但他同样坚信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力——我的朋友告诉我,傅聪在课堂上十分坚持己见,如此自信是来源于他对音乐的热情。看傅聪如痴如醉地诉说着肖邦莫扎特贝多芬,说他们的幽默狂喜、他们的哀伤忧愁,音乐的表情和生命力顿然浮现纸上,同样让人无可置疑傅聪的天才。傅聪说:一般人总是太平凡,无法理解天才。那么,去看看书中前一部分大师访谈中些许采访者的表现,你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三):不能自已

《傅雷家书》陪我度过了高中时感情上的困难期,而后我就转投李敖门下了。

大学里的忙碌读不下几本书,毕业前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望七了》,一见中意,不忍释手。半夜借着小夜灯的亮,眼眶溢着泪。不知道为什么,它自己往外跑。我想,这很难得。

傅聪也是一个真诚的人,近七十年的社会风浪磨砺着他赤子的激情,即使到了望七的年龄,也难以磨平胸中千壑。常常是话音未落,马上就否定刚才的话。这是内心敏感的特征,年近七十,傅聪还是傅聪。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四):不推荐买,推荐读

书的内容以近年的几次访谈为主,以前的一些资料为辅。第一篇访谈不甚成功,主持人对音乐及美学缺少起码的常识。最精彩的当属台湾的两位采访者,真正是音乐爱好者,谈出了真东西。

访谈内容多有重复,以前的资料更无必要。但是傅聪近年的音乐观点很好,应重新提炼整理,单独成文。这样不浪费读者时间,也更集中、系统一些。

编这本书的理念很成功。傅聪终于从傅雷中走出来,成为人格独立的,有自己独到、成熟见解的艺术家。另外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对原则的坚持也令人肃然起敬。

特别推荐给爱好音乐的人读。傅聪对于音乐的解读与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东西方古典文学、哲学结合之深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本书中,他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其清楚、细致地表述出来,这是《与傅聪谈音乐》中,那个年轻的傅聪没有做到的。

《傅聪:望七了!》读后感(五):从傅雷家书到这本

可以说前者是我对艺术喜爱的启蒙(另有美学散步一书),所以尽管我后来离开了傅雷的世界,对傅聪后来的观点也不竟全部苟同--尤其是他谈到关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境界问题。而这本书因为作者而冲动买下,随即后悔

然而几天前重读一遍,却象股票般有所反弹---关于健康的才是古典的,这个是从傅雷家书一脉相承下来的。是傅聪对傅雷精神的传承。而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傅雷对于室内乐的理解,和重视--他说到中国文化尤其缺乏对音乐的立体认识,而且太忽略室内乐!!这是我与曾认为专注于浪漫派“歧途” 的傅雷的深深共鸣。而非他点评指点古典音乐世界里其他的如对莫扎特钢协的泛泛品论。而他的大力呼喊和浸淫于音乐品论和文化中所体现的责任心也浮现于字里行间之中。

但仍然觉得对此书,最为FANS泛泛读读则可,还是可以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