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灵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心灵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心灵世界》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3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世界》读后感(一):意犹未尽

第一本看完的文艺理论(不知道算不算),感觉还是不错的,因为拿故事说事,不是通篇大段的论述,但感觉要说这本书弱就弱在这个地方了,可能因为是讲课的讲稿,不可能写得很严密很晦涩,但小说里面的一点核心的东西王安忆说得很少,大部分是在分析情节和人物,虽然不沉闷,很有趣,能见识很多伟大的著作深刻的思想,但王安忆本身的理论论述就比较淡了,寥寥几笔分析作品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令人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没说完的话,这是作为讲稿而不是出版文论的遗憾吧。

写“处女作”的一章写的很好,可能是唯一一章看过两遍的缘故,也可能是对里面介绍的两部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来的青年》和昆德拉的《玩笑》)感兴趣的缘故,分析得层层深入,有高低之分,很到位。

而对《百年孤独》的分析就似乎只是在剖析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对现代小说的内核认识得不是很透彻,看起来似乎王安忆只是主观感觉现代小说的发展并不能逃出现实世界的羁绊,因而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她是这样说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似乎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认为我们应该勇敢地掉转身去,寻找新的出路。(不过我仅仅是喜欢这种表达的方式,并不是说完全认同这句话)。王安忆说当然她相信百年孤独与拉美历史发展的关系很紧密并且书中很多细节都昭示着拉美历史的某些进程,但她分析小说心灵世界的理论要求她不去了解拉美历史的文明的发展而独立,单独地看待百年孤独这部作品,这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样应该很难触及到它所真正要说的是什么。王安忆既想突出自己的文艺观点,因而抛开著作背景,又想解释清楚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因而那一章的结论写得不够明晰,论述对比其他章节比较无力。不过也许她也不太明白这样一本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小说对现实的意义所在,而我也是不明白的,因此这一章就读得有些不明就里。

另一方面,本书对《复活》的重述和论述使我很惊喜也很有兴趣。以前不懂事读复活只觉得小说冗长,写了一些故事,一群人,批判了一些人和物,而并不能触及小说的核心,也就是“复活”的含义。王安忆的论述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这真是很棒很让人深思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大的国家机器的框架下不同人之间的生活,他们的日常表现,他们每个人对此所做的努力和抗争,以及目睹他们的救赎和自我救赎,即使是放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并深切思考自身在小说里的映照,再反观我们的生活。里面描绘的人性因真实而世代流传,没有人能够轻易跨越这之间的障碍而到达生活的彼岸,永远是要在海洋中心有过挣扎有过怀念才可以真正找到一个稳固不灭的价值体系和思考方式,因而小说在探讨的还有关活着的很本质的问题。我喜欢的作家颜歌曾经说,无聊的时候坐下来就会翻托尔斯泰,因为托老总是很疗伤。

总的来说,王安忆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至少她介绍了很多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并做了详细的描述,揭示了一些核心的问题。她对小说好坏之分所设的标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这样叹息道:我心里很难过,好和不好是那么清楚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可是很多人都不清楚。

《心灵世界》读后感(二):王安忆

8章12章写得极好,很久没有人会谈心灵人性,现在的文学已经被所谓的术语弄的乱七八糟,除了学术还是GP都不通的理论,支离破碎。

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的确是人性的升华,有时候,狭小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寓意,看似特殊其实大同。

还有心灵材料的分组,看得出作家内心的丰富,至少是用心去看待世界,无论水平起伏如何,至少有一点是对的,她在写作,不是表演写作。这比许多作家都强。

用心的人终究对得起自己。

另外,我爱比尔,写得真好。没想到她的思想会这么的尖锐。

还有小鲍庄是个太好的题材,但是一点点遗憾,如果可以笔力可以再用力些,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人物的命运会不会有别的变化呢?如果可以,再向前推一步也许效果更好。很期待。

还有,印度之行,有时间一定看看。东方西方哲学的确差距太大,包括生活方式,大家如同动物园的游客,彼此都以为对方是动物,却忘记了其实都是看客。

看客本是消遣,却成了某些边缘人士的理想,所以,人性感情复杂的情绪都来了,说不清的理想,所以其实没有所以,社会规范是一件事,人类情感是另一件事,有理想的人可能会去实践,现实的人跟随。本没有高下,所以硬要把大象装到瓶子里,真的是个大问题。载体装不下啊。。。。。。

书没读完,继续。王是个让人惊喜的作家,看来当代文学好的作家还是有的。

10.13

我爱比尔,还是想多说几句。

看了有的评论说什么女性东西方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有的认同有的还需商榷。

阿三是个时代问题,我甚至觉得只有60年代的人才会这么去看待援外事件,后面的代际应该不会这么去看外国文化,包括跨国爱情。不知道作者是否有跨国爱情的问题,但是,只要是爱情,如果真的是爱情,应该会计较。阿三的不计较和所谓的幽灵梦幻,在我看来就是浮华暂借问,说到底就是她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吗?

我想她应该是知道的。她对爱情或者说梦幻,想得太多,但是还是那个问题,看客只是看客,动物表演总有散场的一天,如果想继续,恐怕要学会面对现实。

有时候,演员不愿意离场,是留恋虚幻的梦境,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在现实里活不下去。

关于阿三劳改的问题,现在的确不是个问题,然后没有劳改的命运,她会怎样呢?会死于病痛?还是流言蜚语,这个现在也不是个问题。或者是从良服从现实。

有时候会觉得,生活的道路其实有很多,但也很少。

人的选择最终只有一个,梦想却那么得多!

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问题,常常让人迷惑。

好像现在越来越清楚了,阿三从迎合——迷失(包括马丁和比利时人等等,只记得马丁说过画画不是这样的,其实就直接的说出她的问题就是失去自我,每个人都有一个小世界,如果一味迎合,你的价值在哪里,这里仅仅说的艺术,我没说是世俗价值等等)——新生的可能(处女蛋是暖色调的,算是文章的温情,一直觉得王安忆是个温情的作家,我想只要是温情的作家,肯定没有受过彻骨的寒,所以温暖很好。)真正的阴郁应该是张爱玲或者苏童,调子就是阴冷的。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阿三没有铸好自己之前就遇到了比尔,所以比尔成了她的模子,其实这个无所谓,人终究会遇到自己的模子,后面的路怎么走是个问题,也许阿三走得很辛苦,但是最终她会找到她的原本,就是那个处女蛋。

《心灵世界》读后感(三):王安忆眼中的作家之心(总结及摘抄)

这本书是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的小说课讲稿集,共十三讲。第一讲谈小说是什么,第二讲谈处女作,第三讲到第十讲讲了八部小说,分别是《心灵史》《九月寓言》《巴黎圣母院》《复活》《约翰·克里斯朵夫》《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红楼梦》,总共两部中国现代小说,四部西方古典小说,一部拉美近代小说,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第十一讲小说的情节和语言,第十二讲心灵世界的建筑思想,第十三讲小说的感情问题。 对于小说这个概念,王安忆的观点在第一讲中就已经表露:小说是作家自己的心灵世界。第二讲强调了处女作处于发而未成阶段的特殊价值。然后是对八部比较成熟的作品的分析,这八部作品主题和构架方式各不相同,成熟程度也不一样,王安忆以此来阐述她的“小说是心灵世界”观点。在第十一讲中,王安忆谈论了小说使用的语言,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型的问题,她主要强调了经验性语言和抽象性语言的区别,即点明作家的理性力量所能起作用的空间。第十二讲中,王安忆列出九组主题不同的小说,每组内的小说在同一主题下形成深度渐进的样态。王安忆认为虽然小说是作家各自的心灵世界,无法进行好坏的比较,但是人的认识上仍然具有质量的高低之分。在最后一讲中,王安忆指出了作家的创作情感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感情到达小说需要理性的帮助。 这是一本关于小说的讲稿集,个人认为在帮助读者理解文学创作这个行为上,这本书的透彻远甚于文学理论或文学史教程。但同时这本讲稿集对读者在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上也有一定要求。读者起码对书中所提到的小说都有一个先前的了解,否则单看这本书,会容易在理解王安忆的观点时片面化或极端化。 下面摘录一些书中对我个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1、长久以来,我们以为真实,是我们的目的,尤其是在文学走过了一个相当长久的虚伪的道路以后,我们非常重视真实,真实是我们的理想。(p5) 2、事实上好小说都是好神话。(p7引自纳波科夫《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3、它是一个另外存在的,一个独立的,完全是由它自己来决定的,由它自己的规定、原则去推动、发展、构造的,而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人创造的,这个人可以说有相对的封闭性,他在他心灵的天地,心灵的制作场里把它慢慢构筑成功的。(p9) 4、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可说就是那堆“杂乱无章的东西”。(p12) 5、到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好神话”都消失了,它们被真实取代。(p13) 6、而我们也许会发现,在现代的文学中,作出更大贡献的往往是身处现实边缘的作家,比如犹太人、妇女、少数民族、同性恋倾向者、残疾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所处位置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缘故,他们比较自由一些,可以纵情他们的想象,背叛真实和自然。(p14) 7、(谈到张艺谋的电影处女作《红高粱》)那种热烈的程度就好像一个少年的初恋一样,完全没有现实的考虑,奋不顾身的,忘我的境地。 8、(谈到王蒙的处女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时候王蒙在文中表现出的一种少年人的心境是非常动人的。(p21) 9、我觉得处女作里表现的感情,根本不是我们后来所能表达的,后来爱情这个词已经被说滑了,随便就能出来,而且对爱情有很多解释,很多定义,写爱情可以写整整几本书,可以成篇成篇地去表达爱情,可是全都没有向处女作里面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他简直不敢去触动那话题,他不敢碰它,一碰就难过,这种忧伤是不可名状的,因为理性还没有来临。(p21) 10、(谈到米兰·昆德拉的处女作《玩笑》的主人公路德维克)在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国家里,知识分子都有种貌似精英的位置,好像是站在中心位置,而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站在边缘地带,不可能是主流性的,主流是由经济、政治、历史的规律来形成的,而知识分子则是独立的位置,在边缘的地方。(p27) 11、(米兰·昆德拉《玩笑》)这本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本书,作为一部小说,也许不像后来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具有清晰深刻的理性力量,而是带有强烈的摇摆性、不确定性。(p33) 12、(谈到张承志的《心灵史》)他描绘“我”是“久居信仰的边疆——北京城里的我”;“我偏僻地远在北京”,等等,都是将“我”描写成一个边缘人,然后如何走入信仰的中心——哲合忍耶。(p51) 13、《古船》和《九月寓言》比较,《古船》是用人物、情节、故事讲述历史,《九月寓言》却是用历史作材料创造了另一个世界。(p70) 14、《九月寓言》所描绘的一切都带有一种奇异的状态、但这些状态的细节却是我们所认识的具体现实的细节,只是到了这里,一切都改观了。(p71) 15、电影特别善于把名著平庸化、大众化,变成一种可使大家广泛接受的东西。(p73) 16、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东西,比草稿可靠,他说一张草稿,一个粗暴的人,一次发货就可将它毁掉,而一个建筑要毁掉它,必须要有一次社会革命。可是建筑还不足够牢靠。……那么现在有了一样东西,比建筑还要可靠地记载我们人类的记忆、经验、思想、情感,这就是印刷术。(p75) 17、(谈到《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和艾斯米拉达)他们两人的关系是非常神奇的,他们是神人,他们不可能有凡人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不可能像俗人一样地去相爱同居。但他们这两个神人,终于共同住在了巴黎圣母院。就像雨果所描写的圣母院:“尽管外面是千变万化,可是它的内心还是古典的。”他们两人就是圣母院古典的心。(p84-85) 18、左拉、巴尔扎克把这世界的皮都剥开来了,一层一层地暴露出这世界的真相。可雨果不这样,他告诉我们这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灵光照耀的世界,这是个永恒的世界。(p92) 19、雨果的材料相当庞大,他几乎是用了法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宗教革命,来作材料,不是一砖一瓦,而是大块大块的巨石,所筑成的宫殿便要宏伟得多了。(p9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