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1000字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1000字

《墨子閒詁(上下)》是一本由孙诒让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7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一):真心血,得之者少

战国时皇权没落的时代,所以儒墨同为显学。

之后,墨家思想不为统治者所容,加之修行者艰苦卓绝,后来就几近灭绝。

现在,墨家应该可以复兴了。况且,墨家很实用。

刚看完一点点,觉得作者真的很有才,很博学。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二):黄沙十万 劲风千里

一是用人观念,悟出“凡是人,皆可用”。1基本机能可用。耳目眼鼻舌身意,凡是具备基本的感官机能,都可以成为用人者的感官延伸。(如“孟尝君”用鸡鸣狗盗之徒)。2加工后可用。发挥“用人四条”的功效,凝聚心灵爆发的强力(如刘邦团队、刘秀团队)。3纳入组织,赏罚分明,黄土也可成高墙,何况是人。 二是知行观念。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改进物质世界。不改进物质世界,等于知而行的过程没走完,就成了半成品。所以墨子讲“学以行为本”。实践的阅历和前人的总结是学问之一体两面。 三是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为才能统一。做思想统一,一定要做到决策正确。向读书和阅历要正确。墨子团体,全是普通劳动者,一经统一思想,竟形成干预诸侯政治的势与力。 四是用高悬的理想感召人。是为引领。引领是统制的高级形态,作用于灵魂。对理想的描述做到三点。1现实延伸。将理想与切身联系。2称赞美好。越美好,劲头越大,“核心价值”是团体凝聚的“雪球内核”。3行动挂钩。给出奋斗目标,造成奋斗的激动心情,紧接着给出行动纲领,操作规则。尽人之力。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三):墨子很象个“愤青”

其实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墨子很象个“愤青”,对很多传统习惯的事物持批判态度,他的批判,在某些方面是可取的,例如说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等等,但细细看来,并不可行。

例如说墨子认为忠臣应该直谏,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只是在《史记》中,直谏的忠臣往往死的很惨,正义的观点谁都会说,关键是怎么说,说的不好,没有技巧,是要掉脑袋的。

再则,墨子说节用,节用是针对统治阶级的,节用当然好,但统治者爱听吗?听你两次是给你面子,听多了烦躁了,脑袋可是不保。

对于节葬,我很赞同,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似乎不可行。

兼爱,这个有点天方夜谭。

明鬼,这个有点雷人。

对于非命,我个人很喜欢,但墨子所批判的儒家的“任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孔子所说的“命”,是尽力之后,生命中仍不可掌握的部分,而墨子的“任命”,则是“听天由命”。

这本书读上半册,我比较失望,觉得他不过是个愤青而已,但下半册有大篇幅的守城功略,是具有实践性的,他的“非攻”是可实施的,这个让我很意外,但守城有苛刻的前提条件,小城人多,有地形优势,对于大国而言,这个也不实用。

总体来说,墨子很直接,也很反动,这种精神可嘉,但是可行性有待商榷。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四):【转】易敏:《墨子间诂》城守诸篇对王氏父子注释的取舍

【摘要】本文以《墨子间诂.备城门》等7篇为例,从对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考释的取舍中考察“间诂”的内容与结论,并从中探究相关的考释方法问题。孙诒让引用王注98次,有异议处13例,本文从三个角度分类举例分析,认为“实事求是,无徵不信”是孙诒让与王氏父子共同的考释精神,考释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就本文涉及的诸篇而言,王氏父子与孙诒让的校勘方法又各有侧重。

《墨子閒詁(上下)》读后感(五):【转】秦彦士:孙诒让《墨子间诂》校补示例(以《墨子·备城门》诸篇为例)

【摘要】《墨子》研究难度极大,而城守部分尤甚。即使孙诒让也感到这一点,并坦言《墨子间诂》存在失误。所幸有相关出土文物,使我们能对孙氏之误有所校补。此文即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现任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及比较文化,著有《墨子新论》、《墨子考论》、《墨子韵读考》、《明本<墨子>提要》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