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精选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精选

《木民谷的冬天》是一本由托芙・扬松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1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一):木民谷

想读之后要在哪里找,求告诉我,我看过一些觉得很好看,我看的只是节选,一直想看全文,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已想读之后要怎么办?拜托大家了!!!!!!!!!!!!!!!!!!!!!!!!!!!!!!!!!!!!!!!!对不起,后面这些是为了凑字数的!!!!!!!!!!!!!!!!!!!!!!!!!!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二):掉进了寒冷的冬天中~

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翻来看~

"天空几乎是黑色的,可是纷纷扬扬的雪花却在月光下闪耀着亮蓝色."

开头的一席话,彻底把整个心拉进了冷调寂寞的山谷中~

姆明回到家,拉拉妈妈的耳朵~

这聚会让人不开心!

深夜里,轻声读出来给自己听~

蹩脚的南方普通话,让空气也感到一丝好笑~

于是让这飘浮着的寂静和炎热,有了些许的凉意~

虽然也很无奈的要等待漫长的冬季~

但,春天的大海就在他的脚底下...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三):灰色的木民谷冬天

木民谷系列中这是最让我心情沉重的一本。

这是同一个木民谷吗?是夏天里满是生气和梦幻的木民谷吗?当在《魔法师的帽子》里看到小木民进入长长的冬眠时,从来没有想到过木民谷的冬天是这样的灰色死寂。不由有些暗自庆幸,我看到的第一本木民谷是夏天,留给我美丽天真的印刻。虽然夏天即将过去,空气中有了淡淡忧伤的味道,但那才是夏天的味道啊。

忍不住去猜测杨松是不是在暮年写下这本书的,也许是在一定的特殊心境下。想到当年我宿舍窗口对着的那颗树。北方漫长的冬天里,不知道有多少次对着那些如尖刺一样的枯枝,在想,他总会变绿的。

嵌在窗框里那些枯枝的形状,仿佛依然历历在目。可直到我离开,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树。好像夏天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注意到窗外有一棵树。

相信那棵树总会变绿的,就象小木民重新进入冬眠时想,醒来就快到春天了。即使在这样灰色寒冷木民谷的冬天里,也要坚信这个。好像每一次压住泪水,比哭还难看的笑。

所以要坚持看完灰色冬天的木民谷。

ps.我还是偏好任溶溶的翻译,童真优美。不是说其他人不好,只是味道不一样。

《木民谷的冬天》读后感(四):芬兰的白夜

话说去年某个大风的下午,躲在图书馆的我如饥似渴地翻看一本关于北欧的书时,突然发现了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上拍的是某个艺术角落,背景是很大的一副黑白卡通画,这幅画上是一个戴着尖尖帽子的人的背影、以及中景处正撒腿逃跑的胖胖的家伙。

于是我的脑海在那万分之一秒里立即钩出了远在十几年前的回忆,在回忆当中,小学的我在一楼阴暗的图书室里发现过一本破破的书,没有封面,也没有开头,但是从中间读下去的几页就已经令我入迷。那之后就完全把它忘记了,可是直到遥远的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是个关于神奇帽子的故事,充满隐秘的气氛。而那,就是眼前的这幅画所讲述的故事。

立刻疯了一样回去查,终于找到了这个原来已经相当有名的童话故事,Mumin,木民谷。于是小时候看到的半截书,现在有了完整的结局。

回家一口气买了三本木民谷的书,然后一口气把它们看完了。

看完以后,无法名状的感受——既不是刚拿到书时的雀跃,也不是翻开它们时的欣喜,更不是阅读过程中的奇妙,而是混杂了极地阳光与北欧暗夜的综合体。

每本书的封底都有作者的简介,看着她酷似猴子的脸,我只觉得温暖,就好像北国的冬天阳光,淡淡的,却很久远。托芙杨松,这个可爱的奶奶1914年就出生了,可是她创作出来的整个木民谷的世界却像是今天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那般亲切。可见人性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善变。

《魔法师的帽子》是我一定要占有来圆满小时候未完旅程的一本,可能也是系列中最经典的一本。看说明里它的芬兰第一版是1948年的,至少在我买的三本当中最老。所有的主人公都出场,故事围绕着一个外来的陌生而诡异的帽子进行。蛋壳放进去就变成了小云朵,字典放进去就爬出来活动的字,沙子放进去就变成了水,海水放进去变成了树莓汁,蚁狮放进去变成了微型刺猬,一团有毒的粉红色植物变成了包围整座房子的野生树林——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这个帽子更有趣的东西吗?

但人物本身着墨并不多,而且框架也比较松,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熟悉的缘故。

《十一月的木民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要这一本,只是这个名字吗,还是豆瓣上一句留言“很忧伤”呢?事实上,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木民谷的主角们一面,但是却通过一群看似边缘的小配角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木民谷一家的存在。这是全篇最绝妙的地方了。

《木民谷的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和我买时的直觉一样。只有主角小木民矮子精贯穿始终,而它正是作者借用来代表正常人在不正常的时候遇到一个不正常世界。它的困惑和孤独,愤怒和惆怅,勇气和宽容,积极和不舍——却正好是我们内心苦涩甘甜的成长轨迹。

托芙杨松总是不忘提醒我们这是个北欧的世界,大家都要冬眠,大家都在期盼夏天,极夜的日子里大海都被冻住,太阳总是很吝惜它的光芒,天上常常出现梦幻般飘动的极光……而这个世界中的小小居民,也都是温和的性格,害羞、独立,甚至连大怪物格罗克也看起来很有“千与千寻”中无面男的那种忧伤。

书里有很多插图,有的是简笔画,有的是整幅的版画,都相当符合我心中的这个真实而奇异的世界格调——后来才意识到,这也是作者自己画的,因为我们的杨松奶奶还是个画家。

我想拥抱它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