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精选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精选

《济南的冬天》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一):敬老舍

看完隔了一天来写点儿什么。

不得不说老舍是个很厉害的人,文字功底自然不是盖的,描写什么脑袋里立马能跟着出现对应的画面,而且每个人的都应该不一样。还有各种情怀,大学的时候去青岛找基友玩,在沙滩上迷路半天,全是人啊。我也不想的。后来基友去济南工作了,可是因为一系列变故估计没机会像之前那样再去游玩济南了,就让济南留在课文描述里的样子吧。

但是时代变迁,有些思想终究是不能苟同的,原谅我用这个词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二):人民艺术家

书是在微信阅读上看的,也许与纸质版会不同。

一个老舍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到过的城与经历的四季;第二章写遇到的人与他们相处的事;第三章写生活的琐事与经历的故事;第四章是写从事着的文艺工作。

最感兴趣的还是前三章,但他所写的一切,当然离不开第四部分——他所从事的文艺工作的深厚功底和令人羡艳的天赋。他的文字总是平实却又无法反驳地细腻,细腻到看他的文字似乎那座城、那些景、那些人就在眼前。他的文章并不常带着浓烈的感情,可是那份讽刺或者幽默或者感伤或者幸福却统统不因文章的平淡而减弱,每个字似乎都在呼吸,每个字都活着,就像我们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间,容易被忽视,却又各自鲜活。

特别喜欢看老舍先生的文字的大多都是喜欢他的那份带着点辛辣的幽默吧~虽然并不慷慨激昂,但他针砭时弊、调侃讽刺起来又总是一针见血,语言又风趣幽默,有时真让我觉得像个“段子手”(当然是很高级别的“段子手”)。例如在《考而不死是为神》里吐槽考试制度:“这样考下去,你把各样功课都吐个不大离,好了,你可以现原形了;睡上一天一夜,醒来一切茫然,代数历史化学诸般武艺通通忘掉,你这才想起“妹妹我爱你”。这是种蛇脱皮的工作,旧皮脱尽才能自由;不然,你这条蛇不曾得到文凭,就是你爱妹妹,妹妹也不爱你,准的”;“说回来,考试制度还是最好的制度。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放胆活下去吧,这已明明告诉你,你是十世童男转身。”就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说了~

老舍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抑或我们自己。多是有些大小毛病、小缺点,抑或有点“阶级局限性”的小市民,小农民,有些人有些事不免也是我们不耻或鄙夷不屑的,但却没办法否认他们就是普罗大众的缩影,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你我他”,就是普通百姓的样子。

又因为他的文字平时幽默,读的过程也很轻松,不仅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情,奇妙地还能平复一下因各种压力而焦躁不安的情绪。所谓“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大概就应该是如此的吧!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三):《济南的冬天》部分书摘+感想

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泉。--《吊济南》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的冬天》

当初语文课上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现在读来倒真是细致宁静。

在今日的文化里,相片的重要性几乎胜过了音乐,图画与雕刻等等。...

还是先说家庭吧。比如你的屋中挂着名家的字画,还有些古玩,雅是雅了,可是第一你就得防贼,门上加双锁,窗上加铁栅,连这样,夜间有个风声草动,你还得咳嗽几声;设若是明火,进来十几位蒙面的好汉,大概你连咳嗽也不敢了。这何苦呢?相片就没这种危险,谁也不会把你父亲的相偷去当他的爸爸,这不是实话么?

有相片就有话说,不至于宾主对愣着。

“这是大少爷吧?”

“可不是!上美国读书去了。”

“进来有信吧?”

打这儿,就由大少爷谈到美国,又由美国谈回来,碰巧了就二反投唐再谈回美国去,话是越说越多,而且可以指点着相片而谈,有诗为证:句句是真,交情乃厚。

最好是有一二相片本子。提到大少爷,马上拿出本子来:

“这是他满月时候照的,他生在福州,那是先严正在福州做官。”话又远去了,足够写三四本书的。假若没有这可宝贵的本子,你怎好意思突忽其来的说:先严在福州做过官?而使朋友吓一跳,当是你的脑子有毛病。

遇上两位话不投缘,而屡有冲突起来的危险的客人,相片本子--顶好是有两本--真是无价之宝。一看两位的眼神不对,你应当很自然的一人递给一本。...

赶到朋友多的时候,你只有一张嘴,无论如何也应酬不过来,相片本子可以替你招待客人。找那不爱说话的,和那顶爱说话的,把本子送过去;那位一声不出的可以不至死板板的坐在那里,那位包办说话的也不好再转着弯儿接四面八方的话。把这两极端安置好,你便可以从容对付那些中庸的客人了。这笔茶点果子都更有效。...

...打开一本相册,你可以有许多带着感情的话。...对于兄弟儿女,都能起这种柔善的感情:“看,这是当年的老六,多么体面,谁能想到他会...” 你虽然依旧恨着老六,可是看着当年的照片,你到底想要原谅他。看着相片说些富有感情的话,你自己痛快,别人听着也够味儿。...----《相片》

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很丢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为离家几天的意思,暑避了与否到不在话下。...手中更富裕的,讲究到外国来。这更少与避暑有关。巴黎夏天比伦敦热得多,而巴黎走走究竟体面不小。花几个钱,长些见识,受点热也还值得。可是咱么这儿所说的人们,在未走以前已经决定好自己的文化比别国高,而回来之后只为增高在亲友中的身份--“刚由巴黎回来;那群法国人!”

...自然也有很阔气的,真是去避暑;可是这样的人大概在哪里也不见得感到热,有钱呀。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不能使鬼做冰淇淋吗?这总而言之,都有点装着玩。外国人装蒜,中国人要是不学,便算不了摩登。...

大家去,独自去,都不好;最好是不去。一动不如一静,心静自然凉。况且一切应用的东西都在手底下;凉席,竹枕,蒲扇,烟卷,万应锭,小二的乳瓶......要什么伸手即得,这就是个乐子。渴了有绿豆汤,饿了有烧饼,闷了念书或作两句诗。早早的起来,晚晚的睡,到了晌午再补上一大觉;有风便荫凉下坐着,没风则勤扇着,暑也可以避了。----《避暑》

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我永远没想到过: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

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

...各处的小宅,不管是什么材料盖成的,一律叫作“不会草堂”--在抗战中,开会开够了,所以永远“不会”。

那时候,飞机一定很方便,我想四季搬家也许不止于受多大苦处的。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的飞行。 ----《“住”的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