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苇间风读后感1000字

苇间风读后感1000字

《苇间风》是一本由(爱尔兰) 叶芝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苇间风》读后感(一):我有电子版

如题

找了好久才找到的

因为

political problem

这个书绝版了

所以很难找

本来在淘宝上是说好让店家复印一本寄过来

效果不好

所以我把电子版买了

自己找人制作了一本

一生难遇的好书

《苇间风》读后感(二):当你老了

最喜欢的还是这一篇这一段: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倩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那哀戚的脸上岁月的流痕。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苇间风》读后感(三):爱是浓浓的喜欢,喜欢,是浅浅的,爱

这是我生命里的挚爱。

在高三看完的诗集,很美,很心动。

英文版只是玩玩,可是中文版,当时是一字一句的抄写、背诵

后来,书还回去了,图书馆的,那是我还的最后一本,很不舍

后来,自己买了一本,也是叶芝的诗集,但是翻译的很烂,拿它压箱底了

我只喜欢这本,喜欢他的爱情,他的梦幻,他的性与迷幻

丽娜和天鹅,是吗?

二元还是一元的哲思,是这样吗?

一个傻子的笑容,是这样吗?

还有苹果花一样的女子,不娇弱不妩媚,有一种明媚的光辉,力量,还有其他,我说不清

都是记忆了,像那一年,低矮的天空,高楼上俯瞰,梅花朵朵,小桥流水人家

别说了,因为,只有记忆了

《苇间风》读后感(四):有些人永远也不会变老

仅对此书的序言写一些感想,纪念初次翻开书时明媚无限的黄昏。

《凯尔特的薄暮》里有一章叫不知疲倦者,表现了叶芝对纯粹的爱与恨的赞美。可是这样的品质究竟有多美?或是一本布满注解的诗集,或是一段至蒙娜丽莎的歌颂,或是凯瑟琳永远也不会变老的容颜。仙人们是永恒的,是不幸而快乐的花瓣,可是,我们凡人,生命仅仅是一瞬,莪相被女神带入不老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七百余年,回到人间后已时过境迁,竟抑郁而死,正如叶芝所说“真正的灵魂是不可能摆脱哀愁的。”可是贺连呢?那个“莫德 冈”呢?后来演员本人说她已青春不再,不会有往昔“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光辉了。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或许现实真是如此,所以演员对于那本诗集也没什么感触。

仔细想来,这种情形不和叶芝与莫德一模一样吗?面对这个怎么也看不清的世界,面对来去如飞的光阴,面对自己饱经风霜的面孔,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渺小的自己已随着仙人们化为永恒,有些人爱你青春的片影,以假意或者真心,可是唯有一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2017.4.30

《苇间风》读后感(五):书以外的一些话

看书架子,打算抽本书来读,发现有本书被我包了书皮,这是本什么书呢?看得出我对它的珍爱,否则我不会吃饱了撑着裹一层书皮上去,但确实,记不起书名了。

打开,花花绿绿的图案,上面印着长长短短的诗句,是叶芝的《苇间风》。里面夹着当时的收银条,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它跟了我三年了。

大四准备研究生考试的那一年,包里总是挎着它,专业书看累了就读几行,思绪会笃然飘得很远。

来上海最初的日子,在夜色笼罩的公车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将一字一句默默念着。

看到百货公司里化妆品广告的“Innisfree”,我想这个词对我意味,将永远都是“站在公路上/站在灰色的人行道上/任那浪花的歌拍打在我的深心”的小岛。

秋天,不经意落在脚边的枯叶,那是“眷恋我们的柔长的叶子,秋天已至”。

……

而我竟然把它遗忘在某个角落,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将那些美好的诗歌岁月尘封起来,我曾经那么珍爱过它,恨不得将每个字都嵌进心里头,一遍一遍读着那些令人欣喜不已的句子,最终竟连它的样子都无从辨认。

我们活着,也许就是为了不断认识,然后不断遗忘,以为这样叫做不断向前,以为我们的归宿在远处,人与书的情分,竟类似于人与人的际遇,书页中饱蘸着发黄的记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