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锦集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锦集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是一本由[美] M·克莱因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一):膜拜

数分老师一上大学就推荐我们读这本书,我直到大三才把它买回来。好像是我的第一本科普书。学数学一回,好得看看这本书。书中包含了数学的发展,印象很深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无理数,康托关于无穷大小的比较。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二):数学不是天然的宝石,只是人工的

“数学不是天然的宝石,只是人工的”,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这本书对于深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很有帮助。

非欧几何的出现撼动了欧氏几何的绝对真理宝座,数学只是天才的想象和人为的选择。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三):幾乎就是外行者言

作者顯然對現代數學缺乏應有的瞭解,於是這些由於符合某種體制國家官方教義因而佔領其市場的胡言論語,就純屬一個笑話。由於作者缺乏足夠的現代數學修養,因而書中錯漏百出,笑話不斷。

特此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一個並不成功的應用數學工作者(不是研究者),轉行搞起了數學史,如此而已。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四):可以算是考古书了

这本书是在初中时候看的,大约就是十八年前的事情。对于一个喜欢数学的初中生来讲,内容真的很颠覆。就算是我的数学老师,一位六十多岁退休返聘老教师,看了也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直和我讨论书里的内容。书里其实没有太深奥的内容,主要还是在讲述数学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建立的。可能现在很多内容都过时了,但让我一直记着一个道理,没有一件事是能永恒不变的。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读后感(五):应用数学家眼里的数学

克莱因本人是个工程师,推崇的是那种直接从物理现实里提炼的数学模型和思想,对抽象之抽象有很大的不满

实际上,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娱乐,还是有娱乐性的应用工具,这就是应用数学和纯数学的不同观点区别之所在。而在20世纪里,它们之间分化程度加大到老死不相来往的地步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纯理论的应用前景的过分担忧是不必要的,但作者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