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旅行》读后感锦集

《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旅行》是一本由纪慈恩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旅行》读后感(一):死生亦大矣

在大众的印象中,似乎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

从古至今,这个影子好像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方。时至今日,随着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的影响,大家也开始愿意去触碰一下这个话题。

而作者关于这本书,是带着一种虔诚面对的心理去做的。很多事情,于人而言是无从挽回的。那么,能做的只有“弥补”。其实用“弥补”这词我觉得也不贴切,救赎?有时候用时方恨少。

更多的是,一个灵魂的自我救赎,和对另一个灵魂的救赎。是直面的那种勇气,以及无言的爱。

就我自己看来,关于讨论死亡以及临终的书籍慢慢多了起来。比如这本,比如《安乐死现场》、《学会告别》等等。平时没有刻意去关注,也不会去可以回避。

虽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死生亦大矣”。我们应该或说不得不去面对、接受、放下。给自己多一份从容吧。

《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旅行》读后感(二):所经历的都是人生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的意义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像本书说的还没有过完自己的人生怎么会知道其中的意义。

除了苦苦追求标杆般的意义,聚焦于当下经历带来的收获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经历的苦难,也可以试着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人生的精神财富。

正如《本杰明巴顿奇事》里传达的。''You can be as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swear,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无法逃避,那就坦然面对。

对于世界或者说事物的看法也同样应该建立在自己的经历之上。作者比起事先查找旅行攻略、评价,更愿意亲身去感受,避免被他人的观点影响,这样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纯粹的体验。不禁想到,自己在看任何影视剧之前以害怕踩雷为由查看评价并决定观看与否,是否也有失偏颇。或许跟随自己的本能反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说起来这些书评又何尝不是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的存在呢(笑)。

《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旅行》读后感(三):活好当下,体验精彩--生命最积极的态度

其实,看着名字是一本令我恐惧的书,我甚至不愿意家人看到我会读这样一本书,以免他们苛责我为什么会读这一本?我深刻的理解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的观点:“的确,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不是纯洁,而是污秽。使我们纯化的是考验,而考验是通过对立物达到的。”我一直也是在试图理解痛苦的基础上对幸福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知,有的时候也下意识的会去体验不同层次的痛苦 :

如《爆裂鼓手》中的追求卓越之痛

如《模仿者游戏》中的天才被误解、不被包容处理之痛

如《肖申克的救赎》、《理查朱维尔的哀歌》中的遭诬陷之痛、现实不适应之痛

如《地雷区》、《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人性扭曲之痛

如《我爱你》、《何以为家》中的贫穷、无奈之痛

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中的绝望之痛

如《归来》、《芳华》之中的时代悲哀之痛

如《风吹麦浪》中的理想、道路冲突后朋友、手足残杀之痛

如《因父之名》权力滥用之痛

如《灿烂人生》中描述的生活的无奈之痛

如《切腹》、《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中的被时代抛弃之痛

如《海边的曼彻斯特》、《超脱》中的不幸之痛

如《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中老师的不幸遭遇之痛

如《寻找千叶修》中的权力的任性傲慢下为了成就绝对的凄美之痛

如《乱》中兄弟反目、冤冤相报、自相残杀之痛

如《花火》悲惨的故事:有直接面对生活残酷的勇气 惨淡的凄美,凄美的绝望,悲剧的告别之痛

如《合伙人》、《东京奏鸣曲》中的中年失业,无助绝望下的生活之痛

如《世界末日》中的不公平之痛

如《晨光正好》中生活荒诞而美好逝去之痛

如《长安三万里》中裴将军之女才华的哀叹、李白的怀才不遇之痛...

真正开始阅读之后,发现这不是一本很沉重的书,反而是取了一个消极的名字,但更积极的去面对生命无常、重生的一本书。真真是不幸的,因为先天的疾病直接导致了她孤儿院不断迁移、病痛缠身而无缘人生很多美好体验、没能如愿地活到自己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目标18岁..但她又是幸运的,有一个领养了她的深爱着她的妈妈,在逝去后还能给妈妈力量,并且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也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逝去这一难以接受事实背后的力量,确实太强大了...

我们都在寻求生命的意义,目标驱动导致我们将生活变成了不再那么重要的过程,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意义这一个结果。但从生命本身来看,生命的全部却只有过程。所以,书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功利一点的去收获经历痛苦之后的那些智慧,如果你还是那么在意结果的话。但其实,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这过程才是你生命的全部。

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中的痛苦的别离后,才会惊醒,原来生命是那么短暂,很多美好稍瞬即逝,留下的都是遗憾。是的,所有的美好都要付出代价;成长也一样。只是有的代价我们永远无法估量...

从细腻的文字中能够感受到妈妈对真真那细腻、点点滴滴的爱,但书却选择了一种旁观者的心态,让我们不必去经历那浩瀚磅礴的悲痛,但也能从这些充满怜爱和温情的文字的中感受到作者那悲悯,确实,有几段,我是忍着才没有留下眼泪...

我很喜欢作者将这种痛苦能够坦然相处的乐观态度,也很钦佩她能够为真真完成她的遗愿清单。活在当下,体验精彩,才是人生最应该持有的态度。

感谢真真!向那个如此深爱你又将你的故事写出来的伟大的、乐观的妈妈致敬!

愿世界和平,人们能享受健康、平安和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