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自有诗意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自有诗意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自有诗意》是一本由宗白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自有诗意》读后感(一):心美,万物皆美

审美,是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当我们在欣赏国内外大师的艺术绘画、雕塑、书法作品时,眼中只知这一幅幅的佳作名品看上去非常的美,非常的养眼,令人觉得顺眼舒适,然而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艺术上、精神上的美。对于美,外行人只能是如此肤浅。所以,了解或懂一点美学对于欣赏美、发掘美、创造美很重要。

《人生自有诗意》读后感(二):打开美学的正确姿势

美是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感官。无论年龄、无论种族,都对外界的事物存有向往之心。这也是古语所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以正确的姿势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

中国现在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的宗白华,在《人生自有诗意:宗白华美学精选集》中,分“美学散步”“艺术漫谈”“美话人生”三个章节,涉及美学原理、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等众多类别,对“美从何处寻”、“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宗白华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他说: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的内心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你就会像一面镜子,像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在内心留下印记,引发思索和共鸣。

《人生自有诗意》读后感(三):美学入门读物---评《人生自有诗意-宗白华美学精选集》

宗白华(1897-1986),被誉为“荣冠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有幸能够读到大师的精选文集开启美的启迪,不失为一件幸事。

一直认为自己对美的欣赏总是处于混沌之中,平时个人的品味深受周边朋友的挖苦,自己所喜欢的似乎总无法找到知音获得共鸣。

就拿新房装修这件事来看,本人的审美似乎就是各种元素的大乱炖,最后装修出来的房子也没有什么风格可言,尽管每件家具都是自己看中的,喜欢的,但是组合在一起怎么看都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接触艺术是在学校里上过美术课,目前的文化课中对于艺术和美的教育都是仅仅浮于表面的欣赏,忽略了重要的基础,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升华,若是脱离了文化氛围单看艺术作品是没办法深刻理解作品内在美的。

如果不是专修艺术的人,在学校的美术课程结束后基本就告别了美学。

每个人对于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爱好倾向,本人就偏向于喜欢毛笔字的书写与绘画,由衷的佩服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虽然向往之,但是直到而立之年都还在书法的门外晃荡,没有机会走进书法殿堂之中。

今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能够有机会看到这本书,跟着宗白华大师一同走进中国美学的世界中,从中国千年的文化起源开始领略自己民族美学的起源及发展,真正的接触自己民族的美学的实质。

能够从混沌初开的境界中,找到指路的灯,不可谓不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一种人生境界的提升。

欣赏艺术和分析作品境界要从作者身处的民族文化角度来看,创作理念是根基于民族基本哲学的一种升华。抛开文化背景的创作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方向和依附。

这位大师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美学。

他的理念是让人们接触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美感,虽然前人思想的确是有着很大的价值,但是拿他人的头脑来代替自己的思想是他极力反对现象。

我们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自己看的更远,先生在1919年发表的文章中就大赞实验主义的科学态度,提倡用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新青年,从观察研究中发现世界,探索世界,这个观点直到今天都有着重要意义。

很多人都愿意以批评当代教育来彰显自己的智慧,但是对于现状却无可奈何,我深觉大师的理念其实就很有深远意义。

我们怎样去自动的研究。怎样去自动的思想呢?

我们自动研究要有方法和途径,就是科学方法的活动研究,这种活动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动的观察,自动的归纳。

《人生自有诗意》读后感(四):学习美学,从寻找美开始

文/初晓

最初知道宗白华这个名字,是从朋友的口中得知,她给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美学散步》。关于《美学散步》这本书,最开始我也只是随意的翻了翻,但是看过之后着实让我受益,它从寻找美开始,讲述有关美学的知识。初读这本书,有些许不明白之处,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当我陆续读了朱光潜、朱良志等人有关美学的书籍,如今再次翻开这本书,体会竟然完全不一样。

如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生自有诗意》一书,精选了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美学文章,其中最为有名的文章便是《美从何处寻》,其次有《中国艺术三境界》《美学与艺术略谈》等篇目也让我受益良多。《人生自有诗意》一书主要分为“美学散步”“艺术漫谈”“美话人生”三个章节,这些章节内容涉及很多类别的知识,其中较多的是美学原理、艺术,西方美学等。

本书除了书中所选择篇目十分经典之外,吸引人之处便是书中40副艺术名作,宗先生六首著名诗篇。这些艺术名作与诗篇为《人生自有诗意》艺术增添了美感,似乎从本书之中,就能够感受到美。

关于美学,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美。那么,美究竟从何处才能寻找到?看宗白华先生《美从何处寻》一文中的小诗,“啊,诗从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歌中,无处不存在美,而诗本身又来自于大自然本身。如此而言,美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

然而,这不过是美的表层,美真正得内涵更为深刻。若是仔细发现,会发现美无时无刻不在,存在于心灵深处,存在于形形色色的艺术之中。艺术的美是含蓄的,是需要用心是体味的。而在寻找美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内心变得宁静了,这似乎是归于大自然的宁静,是真正的宁静。

或许,寻找美才是打开文学大门的钥匙。若是走进这扇大门,便会发现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因此,在宗白华先生《人生自有诗意》一书中,他谈及了很多关于艺术的内容。很多人或许会误会艺术与美学这两者的概念。关于这一点,宗白华先生在书中有详细的说明:“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由此看来,艺术正是美学研究的对象。这就是说,若是寻找美,研究美,很大程度上要从艺术说起。

在《中国艺术三境界》中,宗白华先生重点论述了艺术的前两重境界,分别是:写实的境界,传神的境界,至于所艺术第三重境界,妙语的境界,很遗憾,缺失了。这或许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美学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不同人的眼睛里看到的不一样,感触的也就不一样。但若是带着美学的眼光去看世界,或许能够看到更多美吧!

作为一本美学入门级的读物,宗白华《人生自有诗意》最合适不过。分析其中缘由,那就是因为他的分析经典,能够轻松的将人领进美学的大门。若是喜欢美学,喜欢寻找美,那不妨来读一读《人生自有诗意》!

《人生自有诗意》读后感(五):懂得“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是一篇洋葱回答,其特点是以正经的知乎问答方式写作读书心得,如有雷同,那抄袭的人也是瞎了眼了。)

谢邀。

回答问题前,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分别要告诉你。

还是先说坏消息吧,坏消息是:这问题你问我,你真是瞎了氪金狗眼了,我一抠脚大汉哪里知道什么是“美”?

不过,好消息也有。最近刚读了一本书,宗白华先生的《人生自有诗意》,恰好是美学相关著作,让我受益匪浅,本着不能让你白被我坑的心态,我决定,跟你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人生自有诗意》,作者宗白华(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华。江苏常熟人,祖籍浙江义乌。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宗老的著述有许多,这本《人生自有诗意》可能是里面最薄的一本,却并不是浅薄的一本,作为一本很棒的美学入门书籍,它很好的向我们解释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美学是什么?

那位说了,你跑题了,题主问你的是“懂得“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扯那么远干什么?非也,不知“美学”,焉知如何“懂得美”?本着看问题必须透过本质的道理,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知道下(这个问题之后的两个问题,道理一样)。

“美学”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门研究美的学问,它一方面讲创造,一方面讲欣赏,创造和欣赏是相通的,创造是为了给别人欣赏,起码是为了自己欣赏。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办法欣赏。

那么,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美”又从哪里来呢?

答案是:从客观世界来。

当然,我知道这个答案是不能让唯心论者服气的,但倘若我们认真思考一番,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的确只有从客观条件里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我们才能够真正发现美。

我们的心,是没有办法“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或者是在感觉、情绪、思维里找到美的,我们所有的对美的感知,都是通过客观的对象和存在,我们只有见过它,方才能分析它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这也是中国古人所谓的“移我情”。

这里顺带多说一句,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把这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必要条件。

如是这般,紧接着一个问题就又来了——美怎么研究呢?

它在美学的教科书里吗?当然。

但它也在中国的古籍里,宗老在传编写中国美术史的时候,就从一些古籍里面收集资料。

这里的古籍,当然是涵盖范围巨大的,不仅包括中国古代的文论,画论,乐论,也包括一些文人笔记和艺人的心得,虽然它们当中有些是专业论述,有些却只有只言片语,拼凑起来,精深的美学见解却也显现了。前者如《文心雕龙》等,后者如《世说新语》等,都是研究美学时候不该错过的好参考。

此外,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关系也是值得研究的。毕竟,在中国,美学思想是总结了的艺术实践,回过头来又会影响艺术的发展。而在西方,美学是大哲学史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史的内容。

最后,也是你最初的问题——懂得“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我们搞懂了什么是“美学”,“美学”中的“美”从哪里来?怎样研究“美”,这个问题似乎就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答案库了,于宗老而言,他的回答一种,是能使得小青年们对很多事豁然开朗。

在宗老看来,“现在”的中国有许多青年,实际上处于一种可能注意的状态,就是对于旧学术就是想就心跳,都已经失去了信仰,而新学术新思想新信条还没有获得,新界上突然产生了一种空虚思想情绪都没有着落,行为举措没有标准,不知该如何是好,这就是普通所谓的青年的烦闷。

注意宗老的年代,他的“现在”,可是许久以前了,但即便如此,似乎隔阂感仍然不大,由此可见,烦闷青年的烦闷,总是相同的,不以时间的意志为转变。

那么,怎么办呢?解决这个问题,宗老给出的方案是——要拥有唯美的眼光,把世界上社会上的各种形象,唯美的,错的可恶的龌龊的,都当作一种艺术品来看待。

我们时常进行艺术观察,同艺术接近,我们就会渐渐的得到一种超小己的艺术人生观。这种艺术人生观就是把人生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会使得它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

我们坚持了唯美的艺术人生观,消极的方面可以减小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而积极的方面就可以替社会倡导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

现在,你知道在我眼里“懂得“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啦?

我敢打赌,上文有很多解读你是没有看过瘾的,SO?

SO,欢迎你也打开宗老的这本著作,毕竟在其中,你能收获到更多,也能更好的与“美”共同成长。

祝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