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读后感1000字

《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是一本由张花氏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读后感(一):受教,家风的重要性

孝慈仁爱,济世齐民。

学行天下,文行忠信。

这是苏门家风

前些年看过一篇推文,大概写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对于子女起到的作用。而我也经常和身边的人说,择偶一定要买主看圈,一个家庭的呈现度,一定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影响。

家风家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或者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有人说,家不就是让人舒服的地方吗?为什么还要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呢。其实只有家族成员相信它、坚守它,通过这种相信、坚守,继续家族的成功就成为可能。

要我看,家风家教更是一种信仰。

三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zhu名的家族,以其深厚的家风家教传统而闻名。在这个家族中,父子之间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形成了独特的家风。

父子关系

在三苏家族中,父子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支持。

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父亲角色的发挥。

书中提到,父亲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教育方法

三苏家族的家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注重培养他们的du立性和自主性。书中提到,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du立思考、勇于尝试,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di一个课堂,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好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书中针对苏洵、苏轼、苏辙为核心,讲述了“三苏”的苏门家风传承,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初创-发展-强大-沉淀-回望。

家风的形成是一点一点,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的,而苏洵属于di二代形成家风的传人,其中程夫人的故事,也让我们佩服不已。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wei一一本关于家教家风的书籍,书中父子之间的情谊、兄弟之间的情谊,以及正派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从为人、为征、为学、为己等多方面阐述了苏门家风。

可谓受益匪浅。

《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读后感(二):读懂苏门家风就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苏洵给孩子取名字真的是太用心了!你也赶紧去问问父母,你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

为了两个儿子能够健康成长,苏轼的“轼”是车前的横木,苏辙的“辙”是车过后的痕迹。横木看似可有可无,痕迹更是默默无闻,但没有横木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没有痕迹,就没有办法判断车的方向是否正确。

“孝慈仁爱,济世齐民。学行天下,文行忠信。”简简单单十六个字,苏家门风家教,五代人的家风文化,流芳百世,印证了苏轼所说“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本书从爷爷苏序开篇,提到苏轼,便会自然而然想到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可见苏式三父子对整个苏门家教的重大贡献,第二和第三章重点突出他们的卓越贡献,并且后继有人:苏迈、苏过、苏符和苏籀,最后总结出苏门的家风家教,为后人所敬仰与学习。

苏序,耕读传家,以启山林,对当地学者的成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举起教育大旗的第一人;

苏涣精通法律,仁慈无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给苏轼苏辙兄弟指明了道路;

苏洵对苏轼兄弟的爱和培养,从其取名就能看出;

程夫人对苏轼兄弟的早教起着重要作用,在丈夫不同时期,对他的爱护和帮扶,支持与陪伴,把相夫教子诠释得淋漓尽致。

笔者对苏家门风的研究深入且广泛,史料考证,引用原文诗篇,程夫人的教子经验总结,还有现代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苏轼的积极心理,已经苏世家门间的有趣故事,看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诗文,是苏家的家风。诗文、书法,修辞,一门书香世家,世代沿袭传承。读完一遍,如沐春风。好的家风家教,如春风化雨,细小绵长,沁人心脾。

苏门家风,大事略表,让读者对苏家重大事件一目了然,读完整本书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脉络。

附录的内容,用苏轼的人生经历,科普古代的科举考试,一下子对科举制度有了清晰的理解。古往今来,考试都是选拔人才很好的衡量标准,现如今的高考亦是如此。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读完整本书,也更能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好的环境,好的榜样,好的引导,对人的身心发展颇为重要!现在的快餐文化,快节奏的生活,好像提到“家训家风”没有那

《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读后感(三):三苏对苏门的家风家教影响深远

“苏门家风家教的形成与发展,便如同一个纺锤体,中间硕大厚实的部分正是“三苏”——他们三人贡献了这个伟大家族家风家教的核心内容。”

我是东坡先生的粉,所以关于苏家的书也看了有一些,这本却又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

从之前的书中知道苏序的乐善好施、言传身教;苏洵的浴火重生、潜心学问;程夫人的识高虑远、教子有方;苏轼的豁达开朗、积极乐观;苏辙的临危不乱、沉静持重。

因为一门三苏惊天下,而且“唐宋八大家”中苏门就占了三位,所以似乎更多的执笔者会把关注点放在“三苏”和直接影响“三苏”的人身上。

作者作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深耕苏轼研究领域多年,著有对苏轼的研究著作多部。

在研究苏轼的20多年中,作者说“世界和我本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苏东坡研究领域又增加了很多新认识、新思考”。

本书中着重描述“三苏家风家教”,因为家风家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或者规范,家族成员相信并且坚守,而且极大程度上可以继续家族的成功。

作者将以三苏为核心的苏门家风传承分为五个阶段:初创——发展——强大——沉淀——回望,根据这样的顺序也构成了书中的五篇主要内容。

第一代 苏序

第二代 苏涣、苏洵、程夫人

第三代 苏轼、苏辙

第四代 苏迈、苏过

第五代 苏符、苏籀

以及篇六苏门以及附录七部分。

对于苏门家风的核心,作者给出这样十六个字:孝慈仁爱、济世齐民、学行天下、文行忠信。

这十六个字的“家风”也是从苏序那一辈,或许更早开始,就一代一代通过苏门人的身体力行传承下来。

作者提到研究苏东坡是建立在乐趣之上的,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也应了那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想,阅读也是同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