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良友忆旧》经典读后感有感

《良友忆旧》经典读后感有感

《良友忆旧》是一本由马国亮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良友忆旧》读后感(一):什么都好,就是贵

如题。

每次在精典书店的三联专柜,看了又看,翻了又翻。

然后在当当的暂寸栏里放了很久。

后来在埃塞尔和它之间,考虑良久。

最后还是买了。

哈哈。

《良友忆旧》读后感(二):圆了我的梦想

对于一直痴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的我来说,这样一本书真是再适合我也不过了。通过对那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画报的发展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当时的各方面的事情,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传奇人物等,让我由对当时的东方巴黎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借由这样一个载体,将我的灵魂带入到那个令人向往的浮华年代。

《良友忆旧》读后感(三):好书

早上在路上的时光,开始看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是觉得非常好,是一本很好看的书,装桢和文字都很美妙,值得一看。

补充:已经看完了这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特别是其中提到的,他们的杂志不诲淫诲盗,放在家里,全家老幼皆宜看(大概是这样的话)。

《良友》的这些编辑和让人尊敬,放眼现在的门户网站,哪里有一个门户能做到这样的?

《良友忆旧》读后感(四):在那个自由的上海滩美丽地绽放

国民党统治时期似乎都是在白色恐怖这下,但是在那个时代的上海,却存在过如此美丽绽放的杂志,让人追忆至今。

良友成为中国传媒史无法回避的一个篇章,就像当时的《申报》一样。良友所开创的画刊体裁早于美国的《生活》十年之久,读此书时,让我大大得为良友骄傲了一回。良友几经波折,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最终还是让人无法忘怀。当《生活》被迫停刊后,不知道良友的命运又会如何。在越来越商业化的今天,没有什么比收入更重要,几个铁杆的fans支撑不了一份刊物的生存,画刊一点一点在走向历史,走回属于她们的那个时代,那个全民会因阅读而停留的时代。

是遗憾,抑或是幸运?

《良友忆旧》读后感(五):良友传奇《良友忆旧》

良友传奇《良友忆旧》

从一看到这本书就喜欢上了,可是因为价格太贵就一直没买,一等就是快十年。几次在当当上脱销了有出现,都一直没有下单去买。却又一直沉淀在我的收藏夹中,而且折扣一直很高,所以就一次次错过,又一次次相遇,总是让人难以割舍,终于上周在老王的旧书店里面看到了一本,真是惊喜!真没想到老王还能收到这么好的精品,好不犹豫地拿下了,经管标价也挺吓人。

这么长时间了,几次都没下决心去买的书,其实对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因为慕《良友》的大名,来怀旧一把。不过打开来才发现,精彩的绝不仅仅是插图,其实插图印刷得并不精美,尤其是和定价相比有点脱钩。不过内容却出乎我的意料,写得真不错!看了半天才知道作者马国亮竟然就是《良友》的主编,怪不得讲起《良友》如数家珍。虽然马老先生并不是《良友》的创始人,但是加入进来的时间非常早,可以说《良友》走上轨道以后马先生就开始在《良友》工作了。《良友》第一代主编就是老板伍联德自己,后来聘请了大名鼎鼎的周瘦鹃来主编,可是并不是很理想,等到第三任主编梁得所时才把《良友》带入鼎盛,渐入佳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马国亮来到了《良友》。可是时间不长,梁得所自己出去单干,结果并未成功。于是马国亮就成为了《良友》的主编,一直做了十年,直到日本人占领上海,杂志迁到香港,最后解体。可以说《良友》最辉煌的日子就是马国亮在《良友》的十多年。所以马先生是《良友》的最佳见证人。

这本书里面的文字都不长,但是涉及到了《良友》的方方面面。《良友》是当年中国大型综合画报的首创,销量最大,而且全球发行,遍及海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良友》的定价很贵,大洋四角,相当于现在的几十块钱,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买得起的,所以都是在大城市发行。《良友》开大型彩色画报的先河,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职业摄影师。那时候还是黑白照片,然后在照相馆中人工上色,所以《良友》封面的美女,现在看着感觉都不太自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抗战以后《良友》几次复刊都没有坚持住,因为很快解放战争就开始了,失去了大陆这块销路,仅仅靠海外华人是无法支持这么大的一份画报的。所以《良友》的命运可想而知。不过十几年的《良友》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是照片,在那个年代非常稀少,所以直到现在《良友》仍然是我们了解民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