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草莽艺人读后感锦集

草莽艺人读后感锦集

《草莽艺人》是一本由田川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莽艺人》读后感(一):意义未明

独立摄影师田川的图像文字集.作者寻访了黄河以北的一些民间地方戏剧团,记录下这些草莽艺人的生活状态.涉及瞽书,晋曲,皮影,线偶,梆子,二人转....

文字与图像等量齐观,且渗透作者的情感.不过,后记里说'出此书的目的,至今还没想明白'. 嘿嘿

《草莽艺人》读后感(二):看看吧

本来想说,这本书很矫情,抱着猎奇的心理,当然也可以说是高尚的好奇心,去访问这些艺人的生存状态,而不是欣赏那些古老而美好的戏。不过这样说来,我们都很矫情,关心自己超过关心别人。

其实田川还是很坦白的,没兴趣就是没兴趣,不懂就是不懂,也毫不在乎自己某些意见可能会被人嘲笑,不在乎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就像他说的,研究一下黔之驴是怎么被运过去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何况,他为我们记录了这些东西。

作为北方人,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曲艺里面长大的,也许自己觉得懂的多了,口味变了,其实那份牵挂,总是在那的。比如45页那张照片上对着镜头笑的小孩,实在让人觉得就是我们村。虽然我也像他这个幽州人一样抱怨家里的厕所,但这是不重要的。

28页是一张斜阳巷陌的照片。这四个字是没有形象的,但是当我在下午四点,坐在大沽路的公园里,夕阳正好只找到照片上眩目的那一片,我被打动了。

北昆,可能昆曲是这里面最“雅”的,至少就现在的状况来说。不过那个味道,提醒我们,所有中国的玩意,都是给我们这些农业社会长大的人预备的。

附:硬伤还是不少的,比如把灵宝划给山西,不过和田川一样心思的人,这个应该不重要。

《草莽艺人》读后感(三):待着的艺人

《草莽艺人》给你呈上实际上与艺术无关的照片和文字。公元2000年左右的瞽书、晋剧、木偶、梆子、皮影、昆曲,所谓正在时代的末端滑向历史中的艺术,正在由怎样的人来苦苦支撑?这一切完完全全植根于乡土的表演,被作者经历千辛万苦挖掘出来,台上台下的种种藏着这个民族古老的世俗。

书中散记一般的文字时而悲哀时而愉快,时而浮夸时而沉静,从浸泡于历史文明的平遥开始,四处寻找那些流落于各处的艺人,田川没有对自己艰辛努力的夸耀,没有表达得胜的成就,只是走访、拍照。黑白照片总让人以为这是几十年前的陈迹了,然而不,现在他们还在,跟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一边为了生存在尘世里滚打,一边怀着一个小小的爱好活得富足快乐。

这个对戏曲并不热爱的年轻人所记录的艺人生涯似乎更为确实。他跟随剧团下乡,厕所扑面而来的苍蝇群让他望而生畏,睡觉的地方破败冰冷让他辗转难眠。他听着每一个艺人向他口述祖历,从民国到解放后,到改革开放,艺人们起伏不定的一条条生存路线呈现于眼前,跳跃在梦中。并无那么多议论,这些艺人在他笔下就这样真实起来。

他们就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呈现着中国人固有的底色。尽管各不相同,却都在这个慢慢往前爬行的重型国家里——按作者的表述——待着。生活方式这样的词用在他们身上究竟有何不妥?想来,这样一个毫无生气的专业词汇大概没有能力体现中国人的世俗。中国人不生活,他们待着。这些草莽艺人生长在乡土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也全是中国的乡土。

我们习惯于听到艺人们说自己坚持自己那活计的理由,不论会让我们转而责备国人不去保护自己遗产的愚昧,还是让我们为他们的崇高而从心里流出敬佩和感谢,“如果我不做,这玩意儿就从这儿断了”这样的话总是会触碰到一个稍有点民族意识的人还不太僵硬的神经。可他们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他们真的爱自己所爱的东西。曾经的繁荣让他们怀念,如今的艰难让他们悲苦,可正是出于热爱才有你所无法理解的坚持。

想来想去,如果没有这本书,他们还会继续。有了这本书,他们依然继续。

然而何必要这许多想法?我们的世界想法太多了。

《草莽艺人》读后感(四):他们的江湖

那些走街串巷的江湖艺人们,曾把一个分裂的社会串联了起来。

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他们的视野比一般人更开阔。其实,他们也是农民,只是有些天生的喜好,或者是祖宗的传承,于是,便利用农闲时节闯荡江湖,和木匠、长工、麦客、力笨儿们差不多,他们同样口碑不佳。

在变迁的时代中,边缘群体要么会迅猛地发达起来,要么会彻底衰落。如今,能站上舞台的都叫艺术家了,要有科班出身,有师承,至少也得在城市里熏几年,所以,这些斩不断与泥土之间联系的乡间艺人们,只好一个个被挤出局。

抓点烂菜叶,放把挂面,这就是一顿饭,在狗都不愿当窝的地方,他们要忍过又一晚。他们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随着文明的衰落,他们成了牺牲品。田川将镜头对准这样的一群人,他的语言平静,甚至有一点欢喜,但隐含的那份感慨,令人喘不过气来。

对于降生在城市中的孩子们来说,许多东西是本来如此,比如汽车,比如高楼,比如柏油路,而对另外一些东西却是陌生的,比如森林,比如海绵一般柔软的、新翻过的土地,比如像尘埃一样多且不同的人们。

被不同环境格式化的心灵,所产生的悲悯完全不同,城市人会自怨自艾,将失恋看成是人生最大的传奇,而生活在土地间,则由于对时光已经麻木,对生而为人的整体命运,有一份苍凉,一份无奈,一份悲哀。

也许,不能比较两者谁更真实,谁更厚重。但,我们总能追问一句:难道动人的歌声不应源于内心的冲动吗?难道它不是真实的欢乐与悲哀的写照吗?当各种各样的技术绑架了这份真实,我们为什么而唱呢?难道我们要为了赞美,为了倾听的耳朵而生存?

只有来自大地的声音才最真实,只有像植物那样生长的艺术,才最动人。可为什么今天我们却背离了这一切?

因为,我们的现代性是植入的,它始终在外来的标准下生长,听什么,爱什么,做什么,看什么,已不再发自内心,而是始终关注着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当我们捧起一杯咖啡时,我们捧起的不是美味,而是姿态,而是寂寞。

如果美不是内生的,它就是肉麻,如果爱不是内生的,它就是残忍,如果真不是内生的,它就是虚伪。可问题是,在我们的传统中,除了厌倦之外,确实找不到一种批判的力量,可以约束现代性像肿瘤那样的恶性膨胀。

也许,只有悲情了,只有那种失去故乡的落寞了。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迎合了我们趣味,事实如此:当内心日渐干涸时,愤世妒俗也是一种滋润。

他们的江湖已经淡去,悲剧性的坚守意义何在?无非是消耗掉又一代不得不如此的人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