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小说的艺术》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捷)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页数:1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一):昆氏小说观

不管喜不喜欢昆德拉,每一位喜欢小说的读者都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对了解小说的发展史有一定帮助。如果您正准备动笔写点什么(像我,嘻嘻),那这是一本必读之书,毕竟在小说史上,昆德拉是一位无法忽视去的巨人吧。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二):昆德拉做的菜

昆德拉热衷于把小说写得像理论,这种嗜好就好比一个厨子热衷于把味道鲜明的家常菜烹成口味复杂的宫廷菜,让人吃了半天,吃很多次,觉得好吃,但是酸甜苦辣,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小说的艺术》这本书似乎调过来了,要把理论写得跟小说一样,把高深莫测的满汉全席做成简单明了的三菜一汤。昆德拉的小说带给我的是惊奇,昆德拉的理论却让我喜欢。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三):想让人举杯的小说的艺术

5个月前没看懂,丢回书架里,今早莫名醒来一个激灵,跑到书架上去找这本书来看,竟看得畅快淋漓… 既然是艺术,那必然不是通俗易懂的热闹文学,而是作者包含深意的利用艺术手段做输出的一种隐晦表达。它又是小说的艺术。小说没有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的或靓丽或抽象的外表让人暂且饱个眼福,小说如若在开头便使人绞尽脑汁,那便很难进行下去,那也便关上了欣赏其艺术性的大门。“欣赏”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就像有人把西游记当热闹看,有人把聊斋志异当小黄文看。欣赏,是阅者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很难说读者到底缺乏了哪种阅历或者理解技巧,便达不到与作者相见恨晚地握手的境界。但,一定是缺了些什么的。

在我这小评里,我可以直接告诉大家我想表达的就是阅历和深度思考使读者逐渐靠近作者。在没有读懂一件佳作的时候,请不要立即丢弃它,也不要妄自评判它。它只是一件作品,凝结了作者的经历和思考,不对你的胃,不是它的错,本来欣赏就有片面性,倒不如耐心等待某天你们的心灵相通,享受相见恨晚的激动心情。

而大部分的佳作小说,确实就如一件艺术作品一般,拥有精巧的构造,保藏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实践的凝结,那到底答案在哪里呢? 很可能读者卖力深挖小说的宝藏到底,也只会找到无数线索来帮助其和作者一起探索。

是的,一眼看到答案的东西,不折磨身心的东西,哪里还叫做艺术作品呢。和作者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岂不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四):小说的艺术

终:2017-8-19

不是特别看的懂的一本书。太多哲学类的思考了,翻译也有些问题吧。很多章节有点不知所云。我从没想过写小说,还能这么复杂。以前觉得作家自己应该只是写写写吧,而评论家才会去思考为什么“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种问题,但米兰昆德拉好像自己就在做这类的思考。不过很多地方让我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卡夫卡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也算是相当大的收获吧。

我原先认为的小说,其实只是故事。故事的重点是情节、人物。像狄更斯、奥斯汀,这类作者的小说看的都很轻松,哈利波特也是如此。它们虽然也包含着深刻的内含,但从形式上来说,这些都是传统的、经典的。就像美术作品,经典的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画的像真的一样,像拍照一样。

但是,慢慢出现一些作家不再满足于单纯用故事来探索人性和自我。他们开始做各种尝试,在结构上、文体上、文字、甚至内容(情节)上不断创新,让这些都变成一种探索、揭示的工具。比如布洛赫的一篇小说有5种文体,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报道、诗、论文。我之前看过的《2666》,其中有一整个篇章——最长的一个篇章,是很多刑事案件报告的汇集。我当时读的不厌其烦,现在想来或许用意也是如此吧。

我从本能上很抵触这种做法,就像抵触很多现代派艺术一样。简单而言,就是觉得“不好看”。然而,也的确有些“不好看”的画,会引起内心中强烈的共鸣,比如我的头像《呐喊》。所以,我想我之觉得“不好看”,更可能是我对它们了解太少,认识太浅薄。如果多了解一下,会感受到更多东西吧。

《小说的艺术》读后感(五):不快活的人看了一本不快活的书

没有看过作者的任何作品就看了这本书,但并没有觉得有多么不好意思,毕竟我只看了张爱玲施蛰存和洛滨孙漂流记,竟然就敢去看《文学中的城市》。事实上这本书远远比《文学中的城市》更容易理解得多,因为作者陶醉在一种极度的自恋和对欧洲小说、现代主义、卡夫卡的迷恋之中,主观的想象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何况他也只是个小说家,并不是像理查德那样的理论家。

更何况作者本身就是排斥理论了,在他的自说自话中,小说根本无法被定义被结构,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解构小说创作和审美理论的书,结果发现并不是。翻了几页刘恪的《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发现也都没有太多创作技巧的讲解,也是扑面而来的一种跟自我较劲的哲学味道。以至于我本来想着做几页读书笔记,但都看完了却也觉得没有太大必要。

从我自己来讲,很多作者的观点在我的经验里是能找到共鸣的,因为小说是自我的艺术,所以只能每天依靠哲学来梳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也就是和自己较劲。我平常也没少较劲,但这种较劲没有力度,有盲区,总习惯去粉饰自己。在我的内心深处虽然也有如作者一样的反叛和个人主义,但也总归是认定“现成真理”的不快活的人,我还不够勇敢,做不到超越自己,我始终认为人只能相对存在,没有了束缚当然也就没有了自由,因此我对于这本书是不确定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态度,阅读体验并不顺畅,但无可否认还是得到了某些启发。

我赞同也会期待去发现现存真理背后的诗,去发现我存在的可能性。这个方向对于我目前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无论是卡夫卡的荒诞式处理,还是围绕某个名词的存在式论证,都是从个人经验出发无视现存理论和意识形态而作的讽刺,这种讽刺之所以有力正因它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比如《我不是药神》,而是内部的,因存在而自然生成。作者显然对喜剧的喜爱胜过悲剧,他认为喜剧更彻底,它用讽刺的方式揭露了世界的虚无,因此让人无从把握。——当然我不过是在复述作者的话,这其中的理解我还需要慢慢体会。

作者还否认了大众传媒,感觉对传媒深恶痛绝,这我也感同身受,一直对于传媒拥有一种极为尴尬的情感,总觉得有一种让我无法踏实的奇怪感觉。但我仍不想把自己隐去自己,我接受我的作品被批评报道和定义,无论在别人看来它真实的价值几何,我对其初衷不变,它仍然是我对于自我的真诚探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