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

《战争与和平》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0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战争与和平》读后

俄国的宏大历史在我们看来有些遥远,塑造的人物也难以感知真实性,几位主角还是太理想了,现实里有这样的理想的人吗?不知道。

可贵的是,托尔斯泰在叙述历史故事,穿插具体情节的时候,讲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话语。这些智慧的总结,才是一个与书中所述历史无太多关联的人读来最大的收获。

1,p123 当我们没有恋爱时,我们等于是在睡觉。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但是你一旦爱上了,你就成了上帝,就像创世第一天那么纯洁…… 2,p229 讲述实情是很困难的,青年人很少办得到。 3,p340 共济会七项美德: 一、谦虚,保守本会的秘密。 二、服从本会的上级。 三、品行端正。 四、爱人类。 五、勇敢。 六、慷慨。 七、爱死亡。 4,p363 我知道生活中只有只有两种真正的不幸:悔恨和生病;只有一种幸福,那就是没有这两种坏事。 5,p444 伯格根据妻子来推论,以为所有的女人都是软弱的,愚蠢的。薇拉根据自己的丈夫一个人来推论,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以为只有他们富于理智,其实,他们什么也不懂,骄傲自大,自私自利。 6,p462 就我们的道德属性来说,我们不能既无所事事,又心安理得。 7,p510 他感到他具有…那种不幸的能力:看得见也相信真和善的可能性,又能十分清楚地看见生活中的罪恶和谎言,这使他难以认真地参与生活。 8,p623 真正战胜病魔的是青春。她的悲哀开始被日常生活的印像冲淡,不再那么痛苦地压在她心头,逐渐成为过去。 9,p987 人是为了幸福而创造的,幸福就在他自身,在满足人类自然的需求中,一切不幸并非由于贫乏,而是由于过剩...没有一种情况,人处在其中能够既幸福又完全自由;也没有一种情况,既不幸,又不自由。 10,p1001 纯粹的完全的悲哀,正如纯粹的完全的快乐一样,是不可能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人类的罪恶之源只有两个 ———— 游手好闲和迷信,善行也只有两种 ———— 活动和智慧。”

“只有傻子和不务正业的人才生病呢,老弟。你知道我:我从早忙到晚,生活有节制,所以我很健康。”

“正如长期不与男性接触,过着单身生活的女人们常有的那种情形,阿纳托利的出现,使尼古拉安德列维奇公爵家的三个女性同样地感觉到,在这之前,她们的生活简直不是生活。她们的思维,感觉,观察能力立刻提高了十倍。她们直到现在为止好像在黑暗中度过的生活,突然被一缕充满新意的光线照亮了。”

“按照那条不成文法,为了飞黄腾达,所需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工作,不是勇敢,不是恒心,只需要巧妙地应付那些因你的服务能给你奖赏的人就行了。”

“只有在世俗生活的忧虑不安中,我们才能实现我们那三个主要目的:(一)自我认知 -——— 因为人只有借助比较才能知道自己。(二)自我完善,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办得到。(三)主要德行的达成 ———— 爱死亡。只有人生的无常能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空虚,才能发展我们对死和对再生的自然爱好。”

“普佛尔氏一个不可救药的,墨守成规达到殉道程度的,极端自信的人,只有德国人才能这样,因为只有德国人根据一种抽象的思想 ———— 科学,即虚构的完美无瑕的真理知识,才能那么自信。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他本人在智力和肉体两方面无论对于男人,还是女人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英国人自信的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所以,作为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也知道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毫无疑问都是最好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容易激动,很容易忘掉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真正可以知道。”

“一个好统帅不仅不需要天才和任何特殊的品质,正相反,他应该没有人类那些美好的,最高尚的品质————爱,诗意,柔情,以及哲学的求知的怀疑精神。他应当是视野不广的,坚信他所做的事非常重要的(否则他就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只有那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统帅。”

“在太平无事的年月里,每个行政长官都觉得,只是由于他的努力,他管辖下的人民才得以安居,这种自己不可或缺的意识是对每个行政长官的劳动和努力的主要报酬。当历史的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时候,作为统治者的行政长官乘着他那破旧的小船,用蒿杆搭在人民的大船上,随之飘动,他必然会认为是由于他的努力大船才能航行。但是一旦暴风雨来临,海上波涛汹涌,大船靠自身强大的动力继续航行,这时就不会产生错觉了。因为蒿杆够不着行进中的大船,于是,突然间,行政长官由主宰者和力量的源泉变成微不足道的,无用的和软弱无力的人了。

“财富,权利和生命 —— 人们那么努力建造和珍惜的一切,假如还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只是因为可以得到把它们全部抛弃的快乐。”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第十二夜:《战争与和平》

微信公众号: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如果把世界名著分到一个班,俄罗斯名著一定是那几位身穿最大号校服壮得像俄罗斯棕熊一样的大块头,《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戈医生》、《生活与命运》、《战争与和平》.....随便哪一本,读起来都十分考验臂力。可能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不像自由奔放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俄罗斯文学都遵循写实主义传统,很老实,很规矩。

列 夫.托尔斯泰(1829-1910)出生在俄罗斯世袭大贵族地主家庭,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标准富二代。不同于游手好闲花天酒地的贵族子弟,托尔斯泰热 爱阅读,年轻时深受法国启蒙思潮的影响,反对沙皇专制,同情底层穷苦人民,在18岁时,就辍学回到自己的庄园,为农奴的孩子们兴办学校,致力于改善农奴的 生活,尽管解放农奴这条路并未获得成功,但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渴求解决社会矛盾的种子。

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地主,生活却十分简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作上,并且亲自耕田,缝补衣物,拒绝奢侈享乐的贵族生活方式。托尔斯泰乐于结识农民,在他看来,农民的觉醒才是社会进步的希望。

在 晚年时,托尔斯泰越来越纠结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与信仰观念之间的矛盾,在经过挣扎斗争之后,托尔斯泰毅然决然抛下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庄园财产,于1910年十 月离家出走,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幸的是,11月就因感染肺炎而逝世了,依其遗嘱:死后葬在故乡,不设墓碑及十字架。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写了整整六年,这本书被文学界誉为史诗级的巨著,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如果说契诃夫的小说长于细节,雨果亦或是金庸的小说长于情节,那么托尔斯泰的小说则是好在布局。

这 部130万字的鸿篇巨著以十九世纪初的俄法战争为背景,像社会百科全书一样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以及私人生活:从战争到和平,从底层农民到 贵族老爷,从刚直不阿的正派青年到放浪不羁的花花公子,从婴儿呱呱坠地到老人临终时气若游丝,从少女情窦初开到诱拐良家妇女......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托尔斯泰写不到的,读这本书确实可谓是“见天地,见众生”。托尔斯泰不愧是大师,颇有文艺复兴人的气概,布局高瞻远瞩,下笔大开 大合,情节包罗万象。陈丹青十分喜欢这本书,年轻时曾把这大部头反复读了好多遍(也不排除在那个年代确实没啥书让人读)。

说完优点,再说一些我觉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吧。

第 一,书中的人物形象比较单薄,主人公们的人设从未变过。好人几乎一味的好,比如青年贵族比埃尔和安德烈,可以说这两个人物是托尔斯泰的自我投射:比埃尔性 格耿直,为人诚善,不过行动力不够强,有着“小布尔乔亚”软弱的一面,安德烈性格内敛,意志坚定,投身沙场,后来英勇牺牲。女主角娜塔莎的性格也是从头到 尾没怎么变过,敢爱敢恨,朝气蓬勃,单纯得有点傻里傻气。坏人也是一味的坏,比如英俊的阿纳托尔是个花花公子,美艳的艾伦是个荡妇,其实他们也 不算是大恶之人,无非是好色一点,自私一点,空虚一点,爱贪图享乐一点而已嘛......与同时期的欧洲文学相比,比如《悲惨世界》里的人物,冉阿让和沙 威警长更像是真实的人,他们不只代表了简单的善或者恶,在他们的身上,读者更能感受到人性的挣扎,相比之下《战争与和平》确实相形失色不少。

第二,托尔斯泰在书里夹带了太多道德说教,在快截稿的时候他还嫌不太过瘾,最后又抒发了好几十页哲思,读起来很考验耐心。

托尔斯泰中年以后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本书脱离群众生活,是“老爷式的游戏”,这与他后期的思想转变有很大关系,不过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伟大作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

读战争与和平想到的 有很多作品,我看完后被命令写下感受,交给老师。但是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困在我心中激荡的感情必须诉诸笔端,我没有办法将它们憋在心里,是它们自己流了出来。我的想法没有逻辑,想到哪写到哪。 我记得伍尔夫说她不喜欢夏洛蒂勃朗特,因为有太多私人的感情在里面,这影响了小说的美,然而我却恰恰偏爱这一类作者,比如托尔斯泰。他对生活的看法对宗教的看法他的农民改革教育改革哲学思想无一不直接体现在作品中。读托尔斯泰的作品,我常常为其中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的精神深深震撼,仿佛走进了真的有上帝降临的大教堂,听到各种人间听不见的声音和人间看不见的画面。当我读到他对库图佐夫的描写,读到他对皮埃尔俘虏过程中那个圆圆的同伴的乐观和死亡时,我没有办法不与他产生共鸣,没有办法去顾及这“美不美”。我更认同王蒙说的,“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我被打动了,这不文学对于我来说就是美的,好的,值得我去爱的。托尔斯泰是如此悲悯,如此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和事。读他的作品,我常有去了解宗教、甚至皈依基督教的冲动。 有人说安娜卡列尼娜不如战争与和平。其实不然,我认为在刻画人物上安娜胜过战争。战争与和平可以借助广阔的法俄战争、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来一展宏图,让人觉得手中的书展现了一个务必宽广的物质世界。然而对于其中人物的性格,我认为本书所放的注意力不如安娜,对安德烈公爵和艾伦、娜塔莎的刻画稍显薄弱,而试图让一些配角立体的做法我觉得也是苍白的,比多洛霍夫这个赌徒、花花公子对母亲和妹妹的爱,当他在和皮埃尔决斗后对尼古拉表白时,我并没有觉得感动,只觉得莫名其妙和突兀。估计是因为篇幅和主体所限吧。比较立体的人物反而是皮埃尔和玛利亚公爵小姐。而安娜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细致的、更显现出托翁的悲悯和博爱,安娜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同情,那本书里没有坏人,没有彻头彻尾不可救药的坏人,不存在像战争里艾伦这样的角色(皮埃尔对艾伦的评价:您走到哪里,罪恶就跟到哪里!) 说道艾伦,我认为托尔斯泰写完后,看着自己创造出来的被父母当工具使的艾伦,心里也许充满了不甘与愧疚,自己竟然因为篇幅和主题所限把她描写成这样一个丑陋的人,于是他创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而列文是皮埃尔、安德烈和尼古拉的广延,更是托尔斯泰的具象化,托尔斯泰在书外面干活,他们四个在书里干同样的活。吉娣是娜塔莎的广延,不过吉娣的形象仍然较为扁平,我更愿意将她理解为安娜的对照。还有我想到,托尔斯泰对索尼娅这个人物的处理不可以说是不残忍,带着一种我不能理解的无奈的现实,这个一直为他人牺牲的人竟然得不到他人自发的爱。于是我又不自觉地想到了罪与罚的索尼娅,这两个人物名字一样,性格在我看来也是相似的,索尼娅为了家庭去出卖身体,为了男主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去。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爱而不是怜悯这种为他人牺牲的人的,在罪与罚结尾索尼娅在劳改场上走过的时候,她俨然成了劳改犯们心中的圣母,他给予了索尼娅很多的爱去补偿她。 我喜欢的一句话:从我们第一次在包谷恰罗沃见面好像过去不久,可是人世沧桑!我们大家都遇到了不幸,然而我愿付出重大代价,挽回那段时光……不过挽不回来了。尼古拉对玛利亚的这句话,让我想起“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也许人世间的感慨和感情都或多或少是相通的吧。 谈谈娜塔莎和安德烈。如果娜塔莎就这样按部就班地等了公爵一年,嫁给他,恐怕她的命运也会像原来的公爵夫人一样。她太小了,安德烈对于她来说就是太老了,安德烈想要做“一个完人”(皮埃尔的话),这甚至让我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和卡列宁这样的老夫少妻。他们只会幸福短短一瞬,随后便各活各的,安德烈从此甚至痛恨女人,通过自己失败的选妻子的经验觉得所有的女人都是一路货色,娜塔莎成为安娜卡列尼娜,或者一个非常不快活的女人。但是安德烈公爵的受伤让两个人的感情升华了,一方面对于安德烈公爵来说失去生命是可怕的悲惨的,对于娜塔莎来说失去爱人是可怕的悲惨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感情来说这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安德烈公爵不再为娜塔莎的青春、腰肢、胳膊和歌声所迷惑。(再想想他求婚成功后听到娜塔莎对他表白后的反应吧——他内心的激情消失了,他觉得不神秘了,他心里只留下了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他们站在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安德烈对娜塔莎一无所知,只知道她年轻漂亮,娜塔莎对安德烈也一无所知,只知道她爱他,为什么爱呢?因为他英俊、有智慧,最重要的是在舞会上和她跳了舞。他怎么有智慧呢?因为她父亲都尊重这个聪明人。但是显而易见,娜塔莎根本没有了解安德烈内心的哲思,他聪明这一想法是因为尊敬的父亲尊敬他而得出的。这能构成美好的婚姻吗?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互通的吗?我不信,反正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他通过死亡看到了娜塔莎的灵魂,他不是嘴上说说地爱上了这个人的心灵。娜塔莎经过这一番历练,安德烈公爵于她而言不再是神秘、可怕的,她爱他不是因为他言谈举止的温柔之处等等表面的东西,而是他的心灵。 还有,我觉得娜塔莎、安娜卡列尼娜和玛丝洛娃这三个女性是不断深入的,托尔斯泰越来越把女人当人。皮埃尔说娜塔莎是个天仙,而娜塔莎除了被阿纳托利迷惑之外,其他种种时刻我认为神性多于人性,她轻飘飘地美丽着。安娜卡列尼娜虽美到让曾经的花花公子追求她一年,但她要生活,像男人一样要生活,要爱,要挣脱枷锁。我没有看完复活,不能对玛丝洛娃多说什么,但是我看了一半也知道了结局,即使是这样我也佩服托尔斯泰对人物命运的安排。 我看到本书的尾声,我觉得我认为娜塔莎的神性多于人性的观点在这里有些立不住脚了,这大概是因为托尔斯泰在写这个时候的她(包括这个时候的吉娣)都以自己的生活和妻子做了参照物,因此才如此真实可亲。 谈完了“非战斗人员”,我想说说战争,这是书的另一半。我觉得托尔斯泰的战争观可以用这句话来概况——“一切伟大的都是朴素的”。我每次读到托尔斯泰对伟人的戏谑和对士兵的感情(法国俘虏来了,士兵们给他们吃粥,让他们烤火,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子等等)都会觉得托尔斯泰和马克思恩格斯可以坐下来喝喝茶什么的。托尔斯泰坚持反法战争是人民战争,坚持认为伟人无法主导历史,历史的决定者永远都是人民。库图佐夫为什么胜利,因为他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库图佐夫打仗不为了军旗和荣誉,他为了赶跑法国人,他爱的是俄国。 我还想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托尔斯泰认为没有什么比士兵的生命更重要,这些那些战术这个那个迂回之所以不能做到是因为我们的士兵是人,他们很冷很饿没有靴子穿,他们走不快,更不可能按照作战计划那样这个点到这个位置。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去为贵族军官们谱写颂歌,他看到了上层将军们的庸俗愚蠢,却也赞扬坚持自己理念的德国军事家,好几次我都要出于惯性地对这个人嗤之以鼻了,安德烈公爵却代替托尔斯泰开始怜悯他,我不禁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汗颜。托尔斯泰才不相信伟人主导历史,伟人的举动反而是被人民和命运裹挟前进的,他甚至说,当库图佐夫的使命结束——法国人被赶跑之后——于是他就死了。 我特别喜欢库图佐夫,我觉得他特别有静静的顿河里格里高利的感觉,他也有“一颗活生生的心灵。”他给斯塔尔夫人写信,每天看法国小说,不想听你讲话的时候就冷笑闭目甚至睡着,也喜欢漂亮女人,希望安德烈不要去盲目牺牲不要去送死,他爱这个世界,也爱生活,怜悯人,即使是那些比他年轻很多但因为他失势嘲讽他的人。 我也想到了我们的父辈。里面汤姆西林扮演的弟弟对比他年轻的小弟说,战争中越怕死的人获得越久(好像是吧,具体的话我忘了),深以为然。战争没什么英雄主义可言,反抗侵略者的战争就是要付出代价赶跑他们,士兵们冒着被炸死打死饿死病死冻死的危险去赶,像静静的顿河里那样,打到最后士兵们不在乎什么荣誉不荣誉(除非荣誉能给他们钱或者类似这样实打实的好处),他们只在乎打完仗回家种地、赡养父母、陪老婆孩子,这就是战争对于他们的意义。而可怜的、年轻的别佳!杰尼索夫抱着他的尸体像狗一样痛哭的别佳!看到这里我也哭的不能自已。他太年轻了,太容易被浪漫的思想裹挟了,他太想建功立业了,他根本不知道死是多么容易,于是他死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五):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

读战争与和平想到的 有很多作品,我看完后被命令写下感受,交给老师。但是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困在我心中激荡的感情必须诉诸笔端,我没有办法将它们憋在心里,是它们自己流了出来。我的想法没有逻辑,想到哪写到哪。 我记得伍尔夫说她不喜欢夏洛蒂勃朗特,因为有太多私人的感情在里面,这影响了小说的美,然而我却恰恰偏爱这一类作者,比如托尔斯泰。他对生活的看法对宗教的看法他的农民改革教育改革哲学思想无一不直接体现在作品中。读托尔斯泰的作品,我常常为其中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的精神深深震撼,仿佛走进了真的有上帝降临的大教堂,听到各种人间听不见的声音和人间看不见的画面。当我读到他对库图佐夫的描写,读到他对皮埃尔俘虏过程中那个圆圆的同伴的乐观和死亡时,我没有办法不与他产生共鸣,没有办法去顾及这“美不美”。我更认同王蒙说的,“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我被打动了,这不文学对于我来说就是美的,好的,值得我去爱的。托尔斯泰是如此悲悯,如此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和事。读他的作品,我常有去了解宗教、甚至皈依基督教的冲动。 有人说安娜卡列尼娜不如战争与和平。其实不然,我认为在刻画人物上安娜胜过战争。战争与和平可以借助广阔的法俄战争、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来一展宏图,让人觉得手中的书展现了一个务必宽广的物质世界。然而对于其中人物的性格,我认为本书所放的注意力不如安娜,对安德烈公爵和艾伦、娜塔莎的刻画稍显薄弱,而试图让一些配角立体的做法我觉得也是苍白的,比多洛霍夫这个赌徒、花花公子对母亲和妹妹的爱,当他在和皮埃尔决斗后对尼古拉表白时,我并没有觉得感动,只觉得莫名其妙和突兀。估计是因为篇幅和主体所限吧。比较立体的人物反而是皮埃尔和玛利亚公爵小姐。而安娜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细致的、更显现出托翁的悲悯和博爱,安娜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同情,那本书里没有坏人,没有彻头彻尾不可救药的坏人,不存在像战争里艾伦这样的角色(皮埃尔对艾伦的评价:您走到哪里,罪恶就跟到哪里!) 说道艾伦,我认为托尔斯泰写完后,看着自己创造出来的被父母当工具使的艾伦,心里也许充满了不甘与愧疚,自己竟然因为篇幅和主题所限把她描写成这样一个丑陋的人,于是他创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而列文是皮埃尔、安德烈和尼古拉的广延,更是托尔斯泰的具象化,托尔斯泰在书外面干活,他们四个在书里干同样的活。吉娣是娜塔莎的广延,不过吉娣的形象仍然较为扁平,我更愿意将她理解为安娜的对照。还有我想到,托尔斯泰对索尼娅这个人物的处理不可以说是不残忍,带着一种我不能理解的无奈的现实,这个一直为他人牺牲的人竟然得不到他人自发的爱。于是我又不自觉地想到了罪与罚的索尼娅,这两个人物名字一样,性格在我看来也是相似的,索尼娅为了家庭去出卖身体,为了男主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去。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爱而不是怜悯这种为他人牺牲的人的,在罪与罚结尾索尼娅在劳改场上走过的时候,她俨然成了劳改犯们心中的圣母,他给予了索尼娅很多的爱去补偿她。 我喜欢的一句话:从我们第一次在包谷恰罗沃见面好像过去不久,可是人世沧桑!我们大家都遇到了不幸,然而我愿付出重大代价,挽回那段时光……不过挽不回来了。尼古拉对玛利亚的这句话,让我想起“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也许人世间的感慨和感情都或多或少是相通的吧。 谈谈娜塔莎和安德烈。如果娜塔莎就这样按部就班地等了公爵一年,嫁给他,恐怕她的命运也会像原来的公爵夫人一样。她太小了,安德烈对于她来说就是太老了,安德烈想要做“一个完人”(皮埃尔的话),这甚至让我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和卡列宁这样的老夫少妻。他们只会幸福短短一瞬,随后便各活各的,安德烈从此甚至痛恨女人,通过自己失败的选妻子的经验觉得所有的女人都是一路货色,娜塔莎成为安娜卡列尼娜,或者一个非常不快活的女人。但是安德烈公爵的受伤让两个人的感情升华了,一方面对于安德烈公爵来说失去生命是可怕的悲惨的,对于娜塔莎来说失去爱人是可怕的悲惨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感情来说这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安德烈公爵不再为娜塔莎的青春、腰肢、胳膊和歌声所迷惑。(再想想他求婚成功后听到娜塔莎对他表白后的反应吧——他内心的激情消失了,他觉得不神秘了,他心里只留下了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他们站在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安德烈对娜塔莎一无所知,只知道她年轻漂亮,娜塔莎对安德烈也一无所知,只知道她爱他,为什么爱呢?因为他英俊、有智慧,最重要的是在舞会上和她跳了舞。他怎么有智慧呢?因为她父亲都尊重这个聪明人。但是显而易见,娜塔莎根本没有了解安德烈内心的哲思,他聪明这一想法是因为尊敬的父亲尊敬他而得出的。这能构成美好的婚姻吗?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互通的吗?我不信,反正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他通过死亡看到了娜塔莎的灵魂,他不是嘴上说说地爱上了这个人的心灵。娜塔莎经过这一番历练,安德烈公爵于她而言不再是神秘、可怕的,她爱他不是因为他言谈举止的温柔之处等等表面的东西,而是他的心灵。 还有,我觉得娜塔莎、安娜卡列尼娜和玛丝洛娃这三个女性是不断深入的,托尔斯泰越来越把女人当人。皮埃尔说娜塔莎是个天仙,而娜塔莎除了被阿纳托利迷惑之外,其他种种时刻我认为神性多于人性,她轻飘飘地美丽着。安娜卡列尼娜虽美到让曾经的花花公子追求她一年,但她要生活,像男人一样要生活,要爱,要挣脱枷锁。我没有看完复活,不能对玛丝洛娃多说什么,但是我看了一半也知道了结局,即使是这样我也佩服托尔斯泰对人物命运的安排。 我看到本书的尾声,我觉得我认为娜塔莎的神性多于人性的观点在这里有些立不住脚了,这大概是因为托尔斯泰在写这个时候的她(包括这个时候的吉娣)都以自己的生活和妻子做了参照物,因此才如此真实可亲。或许正如尼古拉所说,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娜塔莎的美不再是少女轻盈的美,而是母亲那种母性的、壮硕的、健美的、丰满的美,里面有一种满足、有一种平静。 谈完了“非战斗人员”,我想说说战争,这是书的另一半。我觉得托尔斯泰的战争观可以用这句话来概况——“一切伟大的都是朴素的”。我每次读到托尔斯泰对伟人的戏谑和对士兵的感情(法国俘虏来了,士兵们给他们吃粥,让他们烤火,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子等等)都会觉得托尔斯泰和马克思恩格斯可以坐下来喝喝茶什么的。托尔斯泰坚持反法战争是人民战争,坚持认为伟人无法主导历史,历史的决定者永远都是人民。库图佐夫为什么胜利,因为他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库图佐夫打仗不为了军旗和荣誉,他为了赶跑法国人,他爱的是俄国。 我还想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托尔斯泰认为没有什么比士兵的生命更重要,这些那些战术这个那个迂回之所以不能做到是因为我们的士兵是人,他们很冷很饿没有靴子穿,他们走不快,更不可能按照作战计划那样这个点到这个位置。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去为贵族军官们谱写颂歌,他看到了上层将军们的庸俗愚蠢,却也赞扬坚持自己理念的德国军事家,好几次我都要出于惯性地对这个人嗤之以鼻了,安德烈公爵却代替托尔斯泰开始怜悯他,我不禁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汗颜。托尔斯泰才不相信伟人主导历史,伟人的举动反而是被人民和命运裹挟前进的,他甚至说,当库图佐夫的使命结束——法国人被赶跑之后——于是他就死了。 我特别喜欢库图佐夫,我觉得他特别有静静的顿河里格里高利的感觉,他也有“一颗活生生的心灵。”他给斯塔尔夫人写信,每天看法国小说,不想听你讲话的时候就冷笑闭目甚至睡着,也喜欢漂亮女人,希望安德烈不要去盲目牺牲不要去送死,他爱这个世界,也爱生活,怜悯人,即使是那些比他年轻很多但因为他失势嘲讽他的人。 我也想到了我们的父辈。里面汤姆西林扮演的弟弟对比他年轻的小弟说,战争中越怕死的人获得越久(好像是吧,具体的话我忘了),深以为然。战争没什么英雄主义可言,反抗侵略者的战争就是要付出代价赶跑他们,士兵们冒着被炸死打死饿死病死冻死的危险去赶,像静静的顿河里那样,打到最后士兵们不在乎什么荣誉不荣誉(除非荣誉能给他们钱或者类似这样实打实的好处),他们只在乎打完仗回家种地、赡养父母、陪老婆孩子,这就是战争对于他们的意义。而可怜的、年轻的别佳!杰尼索夫抱着他的尸体像狗一样痛哭的别佳!看到这里我也哭的不能自已。他太年轻了,太容易被浪漫的思想裹挟了,他太想建功立业了,他根本不知道死是多么容易,于是他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