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精选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精选

《社会分工论》是一本由[法] 埃米尔·涂尔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一):今天刚看完德文版中卢曼对涂尔干的评价,相当刻薄啊!

说实话,在国内学习时,哇塞,觉得涂尔干的论证很有条理,很有说服力。

今天刚看完卢曼对涂尔干的批评,简直光辉形象一下坍塌,卢曼这个人,写起文章来还特别喜欢反问,相当中的和刻薄。

详细的,等我有空翻译一下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二):整体性

2021 第二十八本 以集体情感来讨论法律的内在性质真的非常具有启发性,可以和哈特的承认规则联系在一起更进一步的讨论。 在宏观层面上,社会分工,有机调配,和谐共生。用生物学的观点建立这么一套简洁、和谐、自洽的社会学理论实在是太迷人了。 但是到了中观和微观层面,虽然引入了心理学生物学的观点,但是解释太粗糙。并且一些变化的内在极致也差太多:比如界限到底是如何被打破的?在集体意识下人的地位在哪里?社会分工后难道就没有一个更高的集体意识了吗?

并且核心是在于集体意识还是在于在于纽带的缺失?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构建的程度上,远不如韦伯精致。 其实这个层面的解释真的有效反而是在失范中,讨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工作的对立、工作的高低,在这个时候才引入了政府国家,因为需要调控。 涂尔干在努力维持自己体系的统一性,真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让我肃然起敬。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三):笔记

试图把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完全脱离出哲学的经验研究范围。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功能,带来了社会团结,也考察了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原因,主要是社会密度的增加和社会容量的增长;分工的反常形式,主要有失范,可以由政府或国家这样的社会器官来解决,强制性分工,可以由使社会公平来解决。 其中,与现代组织社会相适应的是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职业精细化,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这样形成的团结被涂尔干称之为有机团结,从而促进社会的凝聚。因此涂尔干认为,分工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凝聚着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 以上本书的主要观点,迄今为止也值得深究,虽然涂尔干在其学术生涯后期从宗教方面寻找社会凝聚和道德,但是本书中对于研究职业群体是如何分工、分工后是如何产生群体乃至社会凝聚力的研究,都具有很好的铺垫作用。对于本人观察研究分工中权力资本不平等造成分工后团体如何围绕一个共同目的而造成多方博弈的研究,有很好的启发。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推荐书目进行阅读。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四):关于社会的基本假设

该书对社会学学科具有开创意义,初读起来,对其中的观点,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是我对该书的一点看法:

涂尔干这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有许多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

首先,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是一独立存在的实体。社会优先于个人,个人的一切都是源于社会,并且在这个实体性的社会中才能表达,才是有意义,有效的。

其次,社会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是团结的,整合的。尽管整合的基础和形式可以变化,但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其必然是整合的。这也是后来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

第三,社会对人是有强制作用的。个人必然要受结构的约束。

第四,真正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变迁的是结构层次或社会集体层次的现象。

第五,在社会层次上研究,可以达到客观的科学程度。

可参看《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的“社会”实体主义,为社会学学科独立功不可没。并且,这种对于社会现象的违反常识的分析,其独到之处也令人惊叹。从而,也为社会学赢得了“科学”的声誉。

但是,对于社会实体的强调,总是令许多人难以接受,因此,很多人对于这种观点进行批判,如韦伯,哈耶克,波普尔。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五):伟大的思考

这本书的名气和其实际的价值比起来真的太小了。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自杀论的雏形,以及各种各样的,如果是涂尔干原创可以说是天才的范式。这并不是说涂尔干是完全正确的。

涂尔干并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他提出的以职业道德来整合社会今天看起来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今后也很难说这种情形会发生,每个人毕竟都受制于所处的时代。

甚至于在涂尔干的文本中其实隐含了答案,恢复性制裁和压制性制裁如果抛开社会分工所组成的有机社会和环节社会的对立,就会发现这些涂尔干天才般提出的概念是并存的。

今天社会意识仍以某种形式出现,可能并不是以个人效忠,而是以主义或纲领的形式,在其中社会分工一样发挥着作用。同样的,恢复性制裁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增加,压制性制裁也时有发生,酷刑的代替品,将人物化的监禁依然存在,只是社会的组成形式变了,变得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个体。

关于反常和失范其实大有可书,个人并非天生必须依赖于集体,我们看到有许多变换自己归属集体甚至完全脱离集体的例子,涂尔干在卢梭社会契约论上似乎更进一步,并非把契约作为发生这种结合的原因,不过仍能看到个人对于自我意志选择在失范状态时的作用。

这本书前后耽搁了一个月才读完,平心而论,这部作品确实具有不俗的魅力,天才的想象与读独到的视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