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永不安宁的心读后感精选

永不安宁的心读后感精选

《永不安宁的心》是一本由〔奥〕茨威格著作,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不安宁的心》读后感(一):被我看成悬疑小说的情感短篇

太细腻了。难以相信男人会这么细腻地了解女人的心。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可如此了解女人,那么只要出手,女人肯定无处可逃,落入情网。

我本书被我每天在火车上阅读。每次都看一半,下次上车接着看。渐渐快看成悬疑小说了。说明这本书的情节,不光是细腻的,而且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不是庸俗的言情,而是对处于戏剧化的情节中的女性心理的深入刻划。

就这样阅读着,曾经有过的心情在书中慢慢呈现。永不安宁的心,来自男人笔下的女人的心。

《永不安宁的心》读后感(二):我成了"茨饭"

茨威格无须多言,看看这些“被翻译出版地最多的作家”,“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的名号,就足以对他的作品产生巨大的敬畏。无怪乎人们对茨威格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耿耿于怀,称这是诺贝尔的一大遗憾。

茨威格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不仅仅是过去,现在,更是无穷无尽的将来?看过他的书便可一目了然。“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高尔基如是说。茨威格的笔至始至终都饱蘸着情感,再现了人物的独特的内心世界。如同洞悉人类的灵魂般,却又给予包容一切的胸怀。而恰到好处的环境烘托,气氛渲染,还原了那段历史。客观的视角对于一部历史传记来说是如此地难能可贵。因此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这类历史特写,得到了广泛的高度品价。

而这本中篇小说集《永不安宁的心》,选取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从目录便可以略见一斑。尽管是虚构的小说,却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茨威格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寻找着危险的平衡点,而他是那样地驾轻就熟,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马来狂人”的内心独白,“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样一些被放大了的片段,尽管里面充满着疯狂的念头,却依旧被一种灵魂的直着和义无返顾深深打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装祯细腻,简洁大方。上面所说的推荐篇目,均由张玉书,这位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他本人有多种多样的学术头衔,暂不下表。举一个细节。Burning secret(英语翻译)这篇,有的翻译成《灼人的秘密》,也有《燃烧的秘密》,张教授翻译成《火烧火燎的秘密》。感觉四个音节的定语读来朗朗上口,其中两个火字更是采用反复的手法,加强了“秘密”的特别性。确实是不错的译本。不过翻译这种见仁见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论吧。

《永不安宁的心》读后感(三):最轻又最重的爱

“你要问我想念有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叶。”我查不到这句诗的来源,记得是高中时期某个班级的一次作文练习课的题目。这种感觉,这种最轻又最重的爱,可能拿来说茨威格的小说,是最适合不过了。

少年之爱是最轻的。它带着人类最懵懂,最本能的情感,又没有夹杂进生活的烦琐,也没有任何压力和困扰。可是少年之爱又是最重的。它美好,像一条通往原本隔绝的外部世界的道路,又像陡然间照亮一切的光芒。它那么稀少,转瞬即逝,像钻石,弥足珍贵。是的,如同一切的属于少年时代的爱情,它单纯、热烈、不计代价、不可重复。

茨威格的这本书,就是讲述着这样一个一个的故事,最轻的和最重的爱,以一种热烈而克制的语气讲述。如果不是看见扉页上作者那一张苍老的脸,你一定怀疑,他就是那个故事里单纯懵懂的少年。那么敏感、孤独、小心翼翼的一个少年,讲述一个故事属于他自己的故事。那些一再出现在你少年时代的情绪,他都知道。你已经忘记了,在他的故事里,他们却都记得。

我如此着迷于这些故事,以至于,每读完一篇,就急于把故事说给别人听。仿佛急于向他们讲述的,就是我自己的故事。那些奇妙的情绪,曾经如此隐秘的在我的少年时代发酵——我无法明白,它们是什么,或许是爱、欲望、世界、孤独、忧伤、敏感——是的,这些如今被人们所鄙夷的,酸溜溜的词汇,这些轻浮的毫无重量的词汇,它们留下了一个最美好的年代,一些最好的故事。或许打开每个人的少年时代,都藏着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无人知晓的故事。它们太轻了,以至于之后的年月,我们难以启齿。它们又太重,摇摇晃晃的沉入记忆的湖泊,被岁月的淤积覆盖。

是的,少年之爱太单纯了,或者说单薄,所以轻。轻的东西只有在这个时候,能够得到人们的原谅。好比永远不能大面积流行的校园民谣,却总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打动着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心。就好象清晨草地上的薄雾,谁会去责备它不够浓烈,不够厚重呢。是的,这样的故事,永远只能以一种轻的方法去讲述,爱,永远只能在爱里讲,到了生活里,故事就该停止。就好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永远不能认出她,否则就落入平庸的俗套。这些故事正是因为轻,才显得那么可爱。反而如果硬要它重起来,倒显得不伦不类。相较之下,一些流行的故事里,那种故做沉重的姿态,真是令人惋惜。仿佛豆蔻年华的少女,涂抹了不合时宜的浓妆,可能非要到了年长一些的时候,方才明白,如何才能把这样的故事讲好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