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茨威格文集》的读后感大全

《茨威格文集》的读后感大全

《茨威格文集》是一本由[奥] 茨威格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页数:1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茨威格文集》读后感(一):理智与情感

学期作业,本应该从理智与情感方面来写,分析的实在太不到位,也怪当时脑子便秘。

-------------------------------------------------------------------------------------------------------------------------------

这学期读了很多茨威格的作品,深刻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笔触细腻,情感丰富的作家。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马来狂人》,通篇充满狂热、不安、焦躁的激情碰撞,一位仿佛害了马来病一样竭力追逐的医生形象跃然纸上。

《马来狂人》讲述了一个德国医生在亚洲热带国家苦熬日子,长期无趣、闷热的生活使他极度压抑。此时一位美丽的少妇请求他为她堕胎,医生却被欲望打倒提出了过分要求,被少妇断然拒绝。他对少妇穷追不舍,期望能表达悔意并为她解决问题。这位高傲的少妇找到一中国老妪为她堕胎,不幸流血而亡。医生为保全她的名誉和棺木一起坠入海中。

首先我想谈谈医生的人物形象。他是个乐于助人、善良的好人,尽管不得以来到印度,却也怀抱着“做一个传播人道和文明的传教士”梦想,最美好的时刻是帮助了一个哭哭啼啼被蛇咬的小伙子,也愿意驱车一小时治疗高烧的病人。他为用知识拯救别人感到“莫大的乐趣”。同时这位医生又充满了人性的弱点。感情用事挪用公款导致自己前途尽失,殖民国家处处高人一等的待遇使他心高气傲,遇到这位冷若冰霜的倔强少妇便想“作为一个男人来煞这股傲气”,私欲在长期的寂寞和无聊中占了上风。他确实有部分符合人们心中救死扶伤的“圣人”形象,但白衣背后他也只是个被思乡和欲望困扰的普通人。医生醒悟过来后,对于失去医德趁人之危的愧疚、无能为力看着少妇送命的痛悔、对她爱恨交织的疯狂等种种感情烧尽一切理智,用生命来弥补这不可挽回的过错。

我们很难把医生定义为传统的好人或坏人,但至少可以说他本质不坏,他乐于助人,却也有猥琐不堪的想法。人类是如此的复杂,有时善良友爱,有时贪婪自私。有邪恶的念头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这些恶念。尽管同样拥有着进食、交配、争斗的基本欲望,相对于动物而言人却能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位博主种太阳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一个四周无人的下午,初中的他站在暗恋女生未锁的房门前,本想挡住骚扰她的混混,却涌起了玷污她的想法,在拿卫生纸的过程中突然感到害怕,恍然醒悟马上停止。我并不认同这位博主在文章中表述的“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观点,只想单纯谈谈这件事。恶念总会有占领大脑的时候,而心中的道德底线就是敲醒自己、遏制邪念的警钟。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一生都在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想法中摇摆,首先影响我们的是法律,对于违法后果的害怕杜绝了大部分极坏的念头。然而法律只是避免人们坠入最黑暗深渊的防护网,那些小恶念和中恶念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人们平日的自我道德约束。而社会良好的风气也正是来源于人们的“为善去恶”。

不过尽管我们处处强调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恶念,人也会有被恶念打败做下错事的时候,如同医生或是《O伯爵夫人》中的F伯爵那样。但他们都表现了对恶念后果的勇敢承担。医生疯狂地穷追不舍,F伯爵痛哭流涕下跪忏悔。我们应当谴责他们做下坏事,可他们的赎罪的诚意也值得肯定。

《马来狂人》情感激烈纠结,人物描写生动,阅读的时候恨不得自己也出去跑两圈。虽说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医生的狂热、极端、结局的不可挽回让整个故事更加精彩。除此之外,《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也非常有意趣,这个年纪的我们还没有完全忘记作为孩子的感受,却也开始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希望之后我也能多读优秀的德语文学!

《茨威格文集》读后感(二):柏拉图式的爱——读《感情的混乱》

数月前开始读的《茨威格文集(全三卷)》可能会是我2017年读过最好的小说。在这个快餐消费的时代,茨威格这样的作者不可再现,足以让人仰望。他认真近乎苛刻地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从掀起到落下,每一次高潮,每一次低谷,甚至浪潮之间的每一朵小浪花,他都能毫不遗漏的呈现出来。但又不让读者觉得琐碎和烦闷,因为一切在他的铺陈下都是顺理成章,毫不突兀的,同时又带有对人性至深的悲悯。读茨威格,我常常会不自觉的加快阅读速度,心跳加快,血液奔涌,因为有一种逐浪的迫切感推着我们不断赶上人物的情感心路。

卷二是中篇小说集。第一篇《感情的混乱》以前未曾听说过,读过之后惊觉在二十世纪初叶,这样的同性精神之恋的体裁实在太前卫了。与茨威格差不多同时代的计算机之父图灵就是因同性恋被处死的。这是一个同性恋爱上异性恋,异性恋受到爱的震动,精神上得到升华的故事。异性恋并没有被掰弯,然而整个人生与精神境界就此不同。发乎于性的吸引(单方面),止乎于精神的惺惺相惜。啊呀,真是够混乱的,我说清了吗?

小说主人公主人公“我”是一个有些才华,却曾放浪形骸的 年轻人。直到他遇到一位同样才华横溢的中年教授,似乎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决心在学术上做出些成绩。教授起初对他颇为欣赏和照顾,经常邀请“我”去他家畅谈。然而随着两人距离越走越近,教授却时常莫名其妙对“我”翻脸,泼冷水,让这个“捧着一颗向阳心”的年轻人瞬间遭遇冰火两重天。年轻人单纯美好,完全无法琢磨这一切背后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内心无比痛苦挣扎,甚至自责。因为他太在意教授了。教授夫人,一位年轻,同样揣着秘密的女性,不忍看这个俊美的年轻人这么痛苦,同时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在她的透露下,“我”模糊猜出了教授反复无常的心结所在。最后,不辞而别外出旅行额教授回到家中,郑重地找来“我”,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与不伦之爱。茨威格用了一种第三者转述的方式,让“我”引出教授因为同性恋,多年来的痛苦经历。这无疑是个精神层次不俗的人,却苦于难以启齿难以曝光的同性恋身份,一直挣扎在痛苦之中。当精神上的天使主导的时候,他是魅力四射的教授,学术水平与人格魅力比翼齐飞,身旁簇拥着无数年轻才俊,他们用渴求知识与崇拜的眼神仰望他,渴望走近他,就如同主人公“我”一样;然而肉体的恶魔在这种环境下不断被刺激、被养大,内心的理性与道德简直无法控制恶魔不冲出牢狱,在这种挣扎斗阵到达顶点的时候,教授就不辞而别,到异乡肮脏黑暗的街巷、酒馆把这肉体的恶魔倾泻而出,然后带着一次比一次更加颓唐的心情回到现实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眼中的教授反复无常,无法捉摸的原因。当他觉察自己要冲破感情的牢笼时,他就会变得冷酷不近人情,其实那是一种极其残酷的自我抑制。

“我”在得知这一切原委后,既没有感到反感恶心也没有被掰成同性恋,反而是一种感动。毋庸置疑,他确实是对教授有感情的,渴望亲近、渴望交流,但这更多是精神尚贤的驱动。

其实,我觉得这一切似曾相识。在柏拉图的会饮集中,古希腊盛行的“男风”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肉体的一种借口,总之柏拉图说的很高尚。他说,一个有阅历的成熟男士有义务培养造就一个年轻的男孩,这是一种“分娩”——用自己的智慧人格培育出更加高贵的智慧人格。古希腊的男人乐于挑选优秀的男孩来栽培。但柏拉图也提到,做父亲的却是千方百计提防别的男人把自己的儿子带走。可见也没那么高尚。

茨威格的确是独特的作家,人性的猎者,乐此不疲的精神分析者,作家中的弗洛伊德。他的文集非常值得一看。

《茨威格文集》读后感(三):同情,并非只有一种

警醒于自己近日愈发沉迷于囫囵吞枣的消遣性阅读,不知不觉中已坠入昔日最为鄙视的好大喜功浅尝辄止的掉书袋式的肤浅境地,在三省吾身后决定放弃日渐走偏的对速度和数量的过分追求,重新找回慢读一本大部头的乐趣。

因为自己的内心有所焦灼而找到了茨威格的这本同名的《心灵的焦灼》,但此焦灼却非彼焦灼。本书又名同情杀人,主干讲述了主人公少尉霍夫米勒偶然认识了贵族封 ·开的女儿艾迪特之后的故事。艾迪特是个下肢瘫痪的残疾姑娘 。霍夫米勒对她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多次前去探望艾迪特,谁料这姑娘竟将同情误解为爱情因此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本书便围绕这同情的产生 、发展 、变化以及这同情带来的后果展开叙事、发展冲突 、刻画人物 。

作者借小说中与主人公形成对比人物的康多尔大夫之口,说出了他自己对于同情的基本观点 :“同情恰好有两种 。一种同情怯懦感伤 ,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 。看到别人的不幸 ,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 ,以免受到感动 ,陷入难堪的境地 。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 ,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 ,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 。它毫无感伤的色彩 ,但富有积极的精神 。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 。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 ,直到力量耗尽 ,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前者对应书中主人公对艾迪特的同情,它感性犹豫,没有深谋远虑,勇于一时却难堪重任。而后者对应康多尔对患者,对盲妻的同情,它目标清醒,持久弥坚,付出时便已决定不计牺牲负责到底。这段话作为小说的题眼,既点明了本书的主旨,也表现了作者贬霍扬康的论调。通过情节的推进,作者借霍的遭遇指出对主人公以及像主人公一样草率给予同情的人们的指责,告诫他们:同情,并不能只停留在一时的冲动施舍,除了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在付出同情之时做好负责到底的牺牲精神。因为被同情者并非没有思想的猫狗,只会消极地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没有自己的情感活动。

但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却有些有失公允,将责任全部推到同情的施动方,而将被施动者的过错撇得一干二净。书中的被同情者艾迪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虽身体病弱,却个性刚烈,最初她自卑于自己的残障,还能清醒地意识到主人公对自己不过是同情,然而,随着对霍爱意的加深和周围人的宠溺以及世界大战的大背景,主人公的优柔寡断而可悲得丧失了自知之明和对这份同情的正确认知,将同情混淆为爱情,并将接受治疗作为对他人的爱意释放而非自己的求生意愿,这才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悲剧。艾迪特固然可怜,但就像不能因她的残障而剥夺她爱人的权利一样,我们也同样不能剥夺霍夫米勒作为男人拒绝一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为人所爱的激情的权利。

也许有人会说霍夫米勒对于艾迪特还是有爱的只是他当时没有意识到。但根据斯多伯格的三因素理论,爱情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者共建,而很显然霍对于艾只有友谊式的亲密和不得已的承诺,双方关系中的激情几乎完全来自于艾的一时冲动,故我并不认为两人之间存在着真正的爱情,正如我认为这场悲剧并非由草率同情的主人公一人造成一样。这一时兴起的同情,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主人公性格的迟疑不决,没有持之以恒。

为了显示出自己对同情正确含义的理解,作者刻画了康多尔大夫这一副线人物,并将他为了将同情坚持到底发扬光大而放弃教授之女迎娶行将失明的女病人的义举与主人公被迫与艾迪特订婚并弃婚的行为进行了对比,以说明只有做好牺牲自己负责到底准备的同情才是真正的同情。然而这真正的同情真的只是付出和牺牲而没有收获和回报吗?未必吧。表面上看来康多尔是牺牲了自己晋升讲师的前程,而娶盲妻过苦日,但对于他自己而言,这一同情恰恰就是守护了自身的做人准则,也满足了自己的一颗圣父心。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像我最近在看的一部叫做This is us 的美剧中所表现的,丧失自己新生三胞胎中老三的父亲,收养了因巧合出现在医院的弃婴,这同情固然积极持久,但这并非只是养父对养子的单向付出,它也同时满足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家庭的期盼,弥补了逝去的三胞胎而带来的空洞。

故而,笔者认为本书列举的两种同情,其实都是真正的同情。只不过第二种在形式上更加高尚,更难做到,可能得心灵高尚如特蕾莎修女一般才能始终践行,但第一种所代表的见到弱者时的一时施舍,才是我等寻常小民的日常之物,若只因担心无法负责到底持之以恒便索性贬低和放弃这一同情,只等着屈指可数的几个真圣人来普度众生,只怕这世界也离哀鸿遍野不远矣,毕竟在历史的洪流里,英雄只是标杆和少数,群众才是基石和趋势。

《茨威格文集》读后感(四):茨威格笔下的爱情

最近一直在看茨威格的书,这次看的是张玉书翻译的《茨威格文集:全3卷》,看完第一卷,写一些短故事的笔记。

1. 当我们回忆初恋时,多半在回忆那种只是奉献而非交易的爱情,回忆这样的爱情就像回忆一种命运,一种使人想重新再经历一次的命运。

《普拉特尔的夏天》——一名社交名媛偶然遇见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她借由这个青年对她的迷恋重温了一次纯粹爱情。

2. 不能独处的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得到滋养,只有在热闹的生活中才能变的生机勃勃,孤独只会让她垮下去,变为影子。

《贵妇失宠》——失宠的贵妇从王宫到了偏远庄园,失去的不仅是地位,还有没完没了的舞会,崇拜她的男人,羡慕她的女人。失去人群的追捧,她的生命变的毫无生机。只有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她才能活下去,庄园沉闷的生活只能吸干她的精气,最后她选择死亡来逃离独处的空虚。

3. 我们被所穿的衣服代表,它决定了我们的阶级,政治立场。

看完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十字胸章》,让人无限唏嘘。剥开穿着的皮衣,我们什么也不是,是友是敌,全依赖一身衣服,军装代表着阵营,比语言和肤色更能表征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尤其在战乱时期更是如此。悲剧因此诞生。他最看重的十字胸章,却被认为是从法国战士抢来的!

4. 爱情不分年龄,不管在哪个年纪,遇见爱情都一样的忐忑不安。

《夏日小故事》——50岁的大叔想要逗一下20岁的小姑娘,于是每天写情书,可是小姑娘却误以为这情书是另一个小伙写的,两人甫一见面就各种迸发各种火花。此时的大叔开始慌张,他喜欢姑娘却不敢承认,又害怕姑娘和小伙在一起……因为爱情,一个人变的幼稚,这份幼稚本生却是爱情美好的一部分。

5. 如果命运没有给你的,就不去幻想得到,不然只会失去更多。

《家庭女教师》——家庭女教师和学生的堂哥发生关系,她以为是爱情,惴惴不安又怀揣期待,她将一种肉体的关系升华为一种长久的感情,可是堂哥只是借用她的肉体让假期生活不那么无聊。得知自己怀孕后,堂哥没有想过承担,而她被迫离开家教的家。《欢乐颂》里刘涛对蒋欣说,王柏川才是最适合她的,那些张王李赵总不可能是她的菜。灰姑娘如果想成为公主,最不该觊觎的是王子,因为这样只会成为王子的一枚玩具棋子。

6. 炽烈的感情得到过一次就不会想要第二次,但凡太热烈,结束都太痛苦。

《夜色朦胧》——男主少年时同时经历爱与被爱,两种感情强烈交织出现,可惜女主是两个不同的人,他得到的太早,还没能力接受,颤抖不已的双手惊慌失措的后缩。后来遇见很多人,却再也没有爱过。

7. 即将中年的女人在风花雪月与妻子母亲的角色中进行抉择,如果一对夫妻没有感情,没有爱,这种中年危机会更明显。

《火烧火燎的秘密》——一边是孩子,一边是情人,在欲望与道德之间,她犹豫不决,没有爱的丈夫已经不再考虑,儿子是唯一的顾虑,就在她要动摇的时候,儿子生硬的将她从没有结局的艳遇边缘拉回来。鸡毛蒜皮的人生,诱惑那么多,没有原则,没有爱,处处都是陷阱。

8. 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浪子,你还好吗。

《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二战时期当了的逃兵,一心想回俄罗斯,却被各种因素限制,最后自己走入大海,生命终结在远离故乡的海里。动乱年代,何处是家。回不去的故乡,呆不了的远方。

9.因为对不起,所以用生命守护对你的承诺。

《马来狂人》——诺言,戏剧,讽刺。医生出于自己的目的拒绝了贵妇的流产请求,最后贵妇因为随意找人流产而死,她临终遗嘱就是保守她怀孕的秘密。他拒绝过的东西,最后又用生命来维护。

10. 压抑的欲望

《女人和大地》——饥渴的少女和干燥的大地,被压抑的姑娘和被压抑的性。在一个雨夜,当他在姑娘的唇边痛饮整个世界的干渴和郁闷后,他和她都从这种欲望中清醒过来。

14. 收藏家是幸福的。

《看不见的珍藏》——因为战争引起的物价飞涨以及货币贬值导致民不聊生,为了解决温饱,盲人收藏家的家人偷偷变卖了了盲人视为生命的版画,可惜一幅无价的版画最终换来的也不过是几顿饭而已。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此时的收藏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收藏家对版画的热爱反讽战争的残酷,盲人收藏家摸索着空白的纸页却以为摸着一辈子收藏的版画,这种残忍的欺骗都因战争而起。

15. 生命中偶尔的癫狂恰恰是因为平日的生活太中规中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我们做了一件事,有违人伦,有违道德,我们不敢和任何人说起,有时候一些秘密会被带进坟墓,有时候遇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们会将不能说出的秘密对某一个人诉说,当秘密被说出的那一刻,于我们自己而言已经是一种解脱。有一个人让你放心的诉说,本身何其难的,不仅要对方同意你的价值观,还要对方守口如瓶。

《茨威格文集》读后感(五):火烧火燎的秘密—古装戏和时装戏

该评论只针对《火烧火燎的秘密》一篇,不是全书评价。

茨威格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稍微爱好一点文学的都知道。一个小说家以一个短篇作品安身立命,也是少见的。短篇小说固然很能体现一个创作者的写作功力,但很难淋漓展现作者真正的才华。

所幸茨威格不止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更大格局的作品,而且经得起更挑剔的目光,《火烧火燎的秘密》即是这样一部作品。

不知道原文标题是怎样的,但总觉得“火烧火燎”这个词来得很诡异,结合整个故事情节,又似乎是那么回事儿。一个介于童年和青春期的男孩,窥视了成年人不可告人的秘密,心里既明白,又似乎并不明白,那可不是火烧火燎的感觉嘛!

故事的本身,是一个婚外情的故事,欧美情感类文艺片偏爱的题材。一个本是比较通俗大众化的故事题材,要想讲述得别出心裁,必须得在形式上下一番功夫。茨威格剑走偏锋,选择通过一个十二岁小男孩的视角来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大胆又传神。

一般的作者,很少会选择一个十二岁小男孩的视角去讲一个成人故事,因为讲成人故事的作者不是十二岁小男孩,而十二岁小男孩的心理和成人不同,很难把握。每个人都经历过十二岁,但很少有人能够在今后的岁月里,能仔细回忆起十二岁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而茨威格能够做到这点,并且描绘得那么惟妙惟肖,丝丝入扣,他人只有叹服的份。

关于十二岁的心理状态,在作品中茨威格有很传神的概括,就是孩子即将从母亲身体里分离出去,成为单独个体的时刻。在那之前,小孩虽然已经从母亲身体里分娩,完成生理学上的分离,但在心理上,孩子始终还是和母亲一体的。在孩子的世界里,母亲是最大的依靠,不管在外面多么胡闹,最后总要回到母亲的怀里。而有一天,孩子终于发现,自己不能再回到母亲的怀里了,自己要独自面对整个世界,这是艰难的成长时刻。

关于母亲的形象,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和茨威格是同时代各自领域的天才,茨威格从文学角度去发现描绘女性心理,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去发现女性被压抑的情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还是一个女性被严重压迫的男权社会。男性作为社会规则的制订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发泄自己的情欲;而大量女性,囿于当时的道德准则,只能无限压抑自己不被尊重和重视的情欲,并最终爆发普遍性的癔症,还哭笑不得得促进了精神分析学的大发展。

作品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饱受压抑的女性。自己的丈夫一方面四处沾花惹草,一方面对妻子冷漠,漠视妻子的性需求和性权利,使妻子处于常年孤独寂寞的情感状态。这使另一个四处沾花惹草的男性,男爵有了可趁之机。故事虽然是讲婚外情,但并没有渲染这段感情多么正义,他们可能是炽烈的,但不是什么天地可鉴的挚爱,只是受欲望驱使的寂寞。茨威格笔下的恋情,许多就是这种寂寞的产物,但也并非不是爱,爱的本质很可能就是这么不神圣的东西。

可惜儿子忽然从中做梗,化身为道德义务的代言人,阻止母亲情感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几次都几乎要癔症发作了,还好故事的主题不是精神分析,不然一定会发作的。

关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忠诚关心,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看法。在今天的中国的小孩眼中,是受不了妈妈爱上除自己以外的别人的;但他们能够容忍爸爸在自己还是胎儿的时候出轨(此处并不想要映射谁,只是表明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

在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二十世纪女权的大发展,使女性获得了和男性差不多的性权利,摆脱了原有的不公平束缚,像茨威格故事中这样的困境,已经少见,也一举治好了普遍的癔症爆发。

所以,《火烧火燎的秘密》这样故事在西方已经只能算古装戏,不穿古装没法演;但在中国是可以拍成时装戏的,大量类似的情节正在上演,所以这个故事特别适合中国人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