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又得浮生一日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又得浮生一日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又得浮生一日闲》是一本由丰子恺、季羡林、汪曾祺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2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又得浮生一日闲》读后感(一):大多数人是蚂蚁,蜜蜂,少数人是人

梁实秋如是说。 作者:丰子恺 季羡林 汪曾祺等著 打工人常说难得浮生一日闲,偶然偷的半日闲。何为闲?书中梁老有一说,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谓,是免于蚂蚁/蜜蜂般的工作之谓。 好比一个家庭,总有人把房屋整理的窗明几净,饭菜备的味香可口,才能换来另一人的岁月静好。一人的忙碌换来一人的清闲。 又如,总有人像蚂蚁/蜜蜂一样辛勤的劳作,然后才有少数的上层社会人士,才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这倒是梁老所不喜闻乐见的。 “人类蕞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享受人的生活。”很赞同梁老的话,所以很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有固定的工作,有热爱的生活。在人间烟火处待春暖花开,静待花开。 不自觉地回想去年之时,乃是我人生的阴暗时刻。我在为自己的工作焦头烂额,没有闲暇的生活,人生只剩下工作这回事,偏偏工作却依旧很糟糕,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而现在,我重拾了自己的生活。读书,写作,养个宠物,养些植物,去户外探春寻秋。让我意外的是,减少了工作在生命的占比,工作却更加游刃有余起来。 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吧,因为读书,我更爱生活了,生活真是可爱,你对她越好,她也对你越好。我认识到了原来生活不是日复一日,而是春祺夏安。

正如书中的徐志摩说,你要发现自己的真,你得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而我们这一辈子,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放下周遭的喧嚣,你才会发现自己,理解自己,释放自己。 自然总是很公平的,心中的叫嚣,躁动,急切,不安,自然总能平息这一切的突兀的情感。叶子是树的三千烦恼丝,风一动,吹落大半,好叫树知道,烦恼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句断舍离便是了。

心闲下了,自然能学着放松地去工作,热情地去生活,得一日又一日的闲暇

《又得浮生一日闲》读后感(二):在烟雾袅袅,在浮生清欢

为人生偷一日“闲”,无论山海迷惘还是豁然开朗,愿我们都能在随遇之处,采集到难以忘怀的美妙感知。

《又得浮生一日闲》这本散文集精选丰子恺、季羡林、汪曾祺、梁实秋、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等十几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写作大师优 秀散文作品, 意在给我们的生活增味,消除迷惘,从此豁然开朗。

满目山河远:丰子恺的《山水间的生活》虽然清净,但偶有寂寞之感;戴望舒在《山居杂缀》中同样居住在岑峦的山岚中,却乐于这里的“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看见天上乌青青,康桥水盈盈,思乡之情几乎撼动晚钟的黄昏……

光阴诗卷里:作家都爱书卷,鲁迅在《随便翻翻》里讲述自己看书的喜好,也建议人们什么书都要看一点,但也要学会带着思想去读,认得好书,辩识糟粕;老舍也在《读书》里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和读书趣事,诙谐的语言甚是可爱。

除却群山无故人:郁达夫《送仿吾的行》中对好友的惜别之情,只恨临行前的夜里星移得太快;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难得的从外人视角观察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印象中“执笔斗士”形象大不同的,生活中的真实的鲁迅,还记录了他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所言所行。

此心安处是吾乡:闲情总在,从未消泯,生活惊奇,万物可爱。郁达夫在《寂寞的春朝》中闲来无事闲庭信步边要写诗;林徽因《一片阳光》犹如春日的暖阳般温暖着读者的心灵,她感受到的那片清婉可喜的阳光,竟然能通过文字,照到了我的身上。

这本书读罢就有种浑身疏散,伸了个懒腰般惬意。放松,读书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又得浮生一日闲》读后感(三):又得浮生一日闲,人间至味是清欢

暖冬的午后,迎着暖暖的太阳,就着一壶好茶,品名家散文佳作,真真是舒适惬意的很呐。

《又得浮生一日闲》,不宠无惊过一生,这本书收录了丰子恺、汪曾祺、季羡林、徐志摩、梁实秋、林徽因等文学大家的精品散文,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朗读者的盛赞。

文学大家们对山河湖水、自然风光和生活逸事的描写,给无聊嘈杂的日子带来了些许宁静和愉悦。在他们的笔尖流转下,让平庸的日常充满了生之乐趣的体验。

本书分为满目山河远、光阴诗卷里、除却群山无故人、此心安处是吾乡四个章节。

〈满目山河远〉收录了文学大家们关于山河湖水的散文,如丰子恺——山水间的生活,主要是描写山水间的生活与城市里的生活两者的区别。无论是山水间还是大城市,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喜欢一件事物就得兼爱它的阴暗两面。还有周作人的水乡怀旧,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梁实秋的山等等。

〈光阴诗卷里〉是文学大家们对关于读书这件事的心得。如鲁迅的随便翻翻,老舍的读书,周作人的读书经验,朱自清的买书,梁实秋的读书苦?读书乐?季羡林的天下第①好事还是读书,汪曾祺的读廉价的书。每一篇散文都是他们对读书的独到见解,对于学习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心得感悟。

〈除却群山无故人〉是文学大家们对自己好友的回忆,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梁实秋的关于徐志摩,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等等。

〈此心安处是吾乡〉收录了郁达夫的寂寞的春潮,萧红的孤独的生活,林徽因的一片阳光,梁实秋的寂寞,汪曾祺的无事此静坐等等,讲述的都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又得浮生一日闲》让我们放慢脚步,暂时抛却尘世的浮躁和烦恼,静下心来读一读名家的散文,感受那份自在和澄净。

又得浮生一日闲

评价人数不足

丰子恺、季羡林、汪曾祺 / 2023 / 光明日报出版社

《又得浮生一日闲》读后感(四):冬日暖心强推散文集二

闲情总在,从未消泯

生活惊奇,万物可爱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总要有些闲情逸致才对得起每日和时间赛跑的自己,封面那慵懒的猫咪真的很惬意舒适啊,那几杆竹平淡了炎炎的心火,一盏香茗才配得上窗外的皑皑白雪,偷得浮生一日闲。

精选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等名16位文学大家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为“满目山河远”“光阴诗卷里”“除却群山无故人”“此心安处是吾乡”四个主题。

大师不愧是大师,于友人在火车上谈及山水间的生活,于生活中便得出了精粹的总结。上海虽热闹,实在寂寞,山中虽冷静,实在热闹。上海是骚扰的寂寞,山中是清静的热闹。凡事皆有两面,先生认为明暗是一体,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在这首再别康桥中看见年轻浪漫的诗人,他的散文也美如他的诗一样,语近却美化了意境,他把灵性全在一条河上的康桥观察得细致,写得极美,写出了它的灵动。他说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读大师们的散文,看他们笔下的山川湖海那些自然的美景与生活中的小乐趣,感受那份自在与澄净,让平凡的日子充满生之乐趣,多一些俗世的温暖,为人生偷得一日闲,无论山海迷惘或是豁然开朗,都能得到幸福与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