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门口的那条路作文600字

家门口的那条路作文6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家门口的那条路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路,那么不起眼却又那么伟大,路人行人慌慌张张,谈笑风生,可真正正眼望过脚底下的路?

我这家门口的那条土洼路,不起眼也不受人待见。可是我却特别喜欢它,14年来,它比谁的陪伴都来的长久,珍藏了属于我儿时的脚印。

那时我就是一个野生野长的丫头,那时候爷爷带着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每逢下过雨,门前的土洼路的土就格外温润,我便光着脚在土里玩,捏小人,爷爷怕我扎到脚,我又闹,索性给我“绑”回去。

别忘了我是个野丫头,他哪能困住我爬窗户,身高不够椅子来垫,就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反正我是数不清了。

又是一次下雨,这次爷爷竟跟我一起玩泥巴、捏小人,把泥巴抹对方脸,这种你追我打的日子少了,那时候真觉得他就是个小孩。

后来我去了乡镇,那没有村上的空气新鲜,也没有家门口的土洼路,我那颗放野的心也逐渐收了。

过了阵子,村委会一直打电话给父亲让爷爷同意修了门前的土连路,爷爷不肯我也不肯,因为那珍藏了我与爷爷的回忆。

后来爷爷病倒了,我马不停息地回家看他,他那个老头,一直念叨着路没修吧,还不停地安慰我:“爷爷没事,咱还去捏小人。”随着一声声的念叨,他也走了,父亲同意了修门前的土洼路。

我时常望着家门前的水泥路望的出神。我怀念,我热爱收着儿时回忆的土洼路,眼泪就像儿时的雨“下”的那么大。

要是我再硬气一点就好了,土洼路就还在,要是我再勇气一点把爱说出口就不会这么遗憾了。

第二篇

我和爷爷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已过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距”之年,腿脚很不便,整个人都很瘦小,却仍十分有精神,我搀着他走在家门口的一条路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许多店门口都插着国旗,在风下舒展卷起阵阵红色波浪。这时,一个客人推店门而入,不小心碰掉了挂在门上的旗子,爷爷不说话,却开始带着我向店门口移去。

“爷爷,我去捡吧。”我看出了爷爷的意图,却被他笑呵呵的回绝,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面旗,一步一步缓慢地向门口移去。

他俯下身,伴随而来的是一声沉闷的“嘿咻”,他用枯槁的手捡起旗子,轻掸去尘土,又颤颤巍巍地展开插在了店门口,看了好一阵,才转过头来喊我离开。

我撇了撇嘴,至于吗?要是我捡,这会儿说不定我们都到家了,我有些不屑。

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悠悠开口:“当年我刚回丹阳,这条路还是泥泞的,一下雨就成了一摊泥浆,人都难以下脚。”

我当然知道当年指的是什么——爷爷起码已讲过数十遍了,他17岁当兵,18岁入党,在将近40岁时才从部队回到丹阳。

我转头看向爷爷,不解话中意。此时,爷爷的目光却带着笑意,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这目光一直延伸到道路尽头,仿佛穿透了岁月。恍惚间,我好像看见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海军,——我的爷爷。

我还是不太懂爷爷这目光。

晚上爸爸开车带我回家,再次经过这条路,我谈起白天发生的事,爸爸沉默了良久,摸着在方向盘上来回摩擦,半晌,他开口:“我回丹阳时才十四、十五岁,比你爷爷晚个几年,但我也从小在部队长大,那时这条路早不是当年那般泥泞,在那开了个理发店,在这儿,好像有个澡堂”,他伸手指了指,仿佛这些店仍历历在目,我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相同的目光,那目光中仿若跳动着一颗心脏,鲜活明亮。

我反复品味着,几日后,我又来到了这条路。

左手边有餐馆,商店,服装店,右手边有超市,五颜六色的招牌,构成一幅明丽的图画,而那些疾驰而过的汽车时刻提醒着我此刻的热闹。

恍惚间,我看见当年的爷爷费力地将脚从泥泞中挣脱,看见14岁的爸爸在路上奔跑,我看见两旁楼房平地起,看见自行车汽车与我擦肩而过,我仿佛站在时间之上,见证此地的变迁,像给一幅单调的图画上色,拭去历史的尘埃,我感受着这里,但又恨不能完全领会,温和的风吹散历史的风尘,又带我回到过去。

这条路刻着小小丹阳发展的过程,却又不只是丹阳,是每个人,每条路,每个城市,是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我能想象此刻我的神情目光柔和又澄澈,这目光穿透百年历史的雾雨,平静的注视着时代的变迁。百年之前党在上海,悄无声息的召开中共一大。百年之后,党带领着中国变得富强繁荣,岁月变迁,绵绵爱国情,拳拳赤子心却永不改变!

我转头注视着爷爷先前望过的红旗,眼眶温热,心中掀起一场海啸。

第三篇

老人姓张,用一把麦秸扫帚,扫了六号路十二年。

某年七月,正值酷暑,我放假回乡,想起邻乡儿时交往了多年的好友小翠,欲去探望一番,于是我便一路顺着家门口的那条路,向邻乡走去。边走着,心里便感到这路变了好多,一眼望去,柏油铺成的公路之上,八行道边,一条洁白的同锻带般的安全线直系向天边,“这路造得可真好!”我由衷地感叹道。

须臾在这黑白蓝三色的单调视野中赫然出现了一抹红色,复行数步后,方见是一顶红帽!我立马知道了,是张爷爷!我一路小跑,那老人也觉察到了动静,停下扫帚,一见是我,我们像久别了多年的故友,我俩便聊开了,看着那顶陈旧的帽子,我也不禁陷入了回忆。

四岁的我被外婆抱着,那是我第一次在路边见到张爷爷,他那时的样子己然在我的记忆中模糊的不成样子,只知道他是个清瘦而高的老头。那时的路是泥泞路,各种“暗礁”频频让视力不好的张爷爷摔跟头,邻里间几次传出“张老头又把膝盖摔伤了的闲话”,我当时便想,”嘿,真是个怪老头儿。”儿时的我时常抱着瓜,坐在路旁凸出来的石块上,望着张爷爷从路的那头一直扫到这头,有时被石块绊一下,踉跄几步后,又接着扫起来。说实说,我真的挺感激与敬佩张爷爷的,因为他,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始终是一尘不染。当时的我,因为年幼,也只是纯粹的好奇心罢了。

“唰一唰—”麦秸扫帚的声音总是断断续续,肯定是因为泥泞路不好扫吧。夏日里的蝉鸣声响起,又将陷入回忆的我拉回现实,我望着张爷爷帽沿下的汗水在太阳下反着光,他同我聊着,道:“一年前修了新路,我老人家也不用被石头绊了,哈哈……”他的笑声很明朗,我也不禁笑了,望着眼前这个老人,我只有心酸。

路变了,老人是高兴的,扫公路的老人坚守了十二年,曾听隔壁陈婆说:“他说呀,他只想还大家一个干净!”语简意丰,扫公路并不是他的使命,可他却仿佛生来如此,也许眼前的他只是看上去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头,但坚守了十二年不变的他,早已在另一个境界了。

感谢你,张爷爷,是你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的共同的一片净土,感谢你,门前的路,你的改变方便了更多的人。进步的时代,不变的人心。

一人,一路,孤独又落寞,平凡却又伟大。编织了时光,惊鸿了岁月,湿了我的眼。人会消逝,路却永在。

也许,多年后的多年,当后人们再次回到故土,踏上这条六号公路时,他们就会想起:“曾经有一个老人,姓张,用一把麦秸扫帚,扫了六号路许多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