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摘抄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摘抄

《幻梦中涌动的海》是一本由[澳]理查德·弗兰纳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一):活在幻梦中

《幻梦中涌动的海》这本书设计和翻译值得赞赏。书名本身就非常有诗意,没有像其他一些书一样使用另外一个成语或俗语,而是在直译的基础上融入了诗意。整本书的设计也非常典雅和简洁,为读者呈现了一种高质量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是布克奖得主理查德弗兰纳根的最新作品。我注意到,作者的父亲是一位澳大利亚军人,在被日军俘虏修筑泰缅公路后幸存返回。这个背景让我觉得作者的家族故事非常特殊和不平凡,这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

故事内容方面,这本书多多少少取材于世界上一些荒谬的现状。主人公在故事中面临了很多的困境,包括母亲的生病住院、弟弟的窝囊以及周围环境变得互联网化。他逐渐变得孤独和不愿面对现实,最终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整本书的段落划分很有自己的风格,讲述了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现实和想象之间的矛盾和挣扎。在现实非常残酷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无奈地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或者所谓的幻梦中。在某种程度上,幻梦成为了一种慰藉,给予我们一点点的安慰和希望。 本书是值得称道的作品,它的设计和翻译都非常出色。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故事情节,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对于现实和想象的思考和探索。这本书不仅能够带给我们悲伤和共鸣,也能够引发对于生活的深思和反思。如果您对于这类题材感兴趣,我会推荐您阅读这本书,它会给您带来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二):所有的生存不都是一场漫长的战斗

BOOK:《幻梦中涌动的海》

布克奖得主理查德 弗兰纳根最新作品,读起来非常的沉重,生活中的画面历历在目,

故事过度现实导致我看得很慢,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去面对即将要发生的事。

故事在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最后接受治疗的日子,儿女虽陪伴在身边却无力挽回母亲即将离去的局面。

而医院外,澳洲大火的新闻一直在不断的报导,令人窒息的烟雾,席卷着整个大地。

书里用词造句都非常的细腻,带有真实感,痛批了藏匿于亲子关系、兄妹关系、亲密关系中的空洞,

也在揭露现代人躲在虚无背后,假装心事安全,不愿清醒自知的生活方式。

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关系,不断的扩展到全球的事物灭绝上的探讨。

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无力感,又想为之在奋斗一次的决心。

这本书想我们能正视生命,正视那些正在走向灭绝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去珍惜并找到它的生存意义。

“所有的生存不都是一场漫长的战斗”,《幻梦中涌动的海》极具创造力,

也充满了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将要去往的那个世界的沉思。

《幻梦中涌动的海》在那些感到脆弱的时候,你能更好地感受这本小说所说的一切一切。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三):温柔毁灭

有那么多东西可以买卖,和它们一起被兜售的,是许多将不必要的东西变为必要甚至必不可少的理念。当这个热闹的舞台继续它的表演,其他的生活却面临中止,或变得过于荒诞、反常,不堪审视。——《幻梦中涌动的海》理查德·弗兰纳根 布克奖在我心中一度是矫情书籍大赏的代言,这回多亏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它挽回了颜面。这部用极致细腻的语言,痛批了藏匿于亲子关系、兄妹关系、亲密关系中空洞的小说,亦是在揭露现代人宁可躲在虚无背后,也不愿清醒自知的生活方式。书的原名:The living sea of waking dreams,是对那掩盖在蕾丝花边下破洞自我的最佳形容。 安娜,本书的主角,体现了当代人最典型的逃避姿态:在手机上滑动着的指头为她营造出充实的幻觉,随叫随到的情人制造出被关注的感受,为母亲消费的医疗费用给她带来良心的体验,不如自己的弟弟则明显衬托着自己非凡的人生。唯有安娜那拿不出手的儿子成了她荣耀的污点,也正是这块锋利的现实碎片割裂了她的幻象。 安娜也认识到,如今人们怎么用社交媒体改写现实以麻醉自己的问题,她也意识到了“当世界的本质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就会越来越需要关注那个没那么本质化的世界。”但是,又如何呢?她依然是其中一份子! 她并不是真的想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只是如此就能适时讲述普世价值;她的情人并不关心她是怎样的人,而她也同样无所谓对方是否在被虚无吞噬;只要用“不死”取代“活着”的概念,即使母亲身上插满管子,她就不必真的思考母亲的福祉;只要用个人满足取代爱的实质,她也不必面对不如自己的弟弟其实比自己更有良知,也不必承认儿子就是她麻木的象征。 正如作者所言:“每个人都必须相信他们自己的叙述——无论那是何种叙述——因为假如他们不再相信,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这棘手的现实本身。” 书中写安娜感慨自己或许不懂爱人。但什么叫懂得爱人?我觉得她这一说法就是误解。我们不可能懂得这么普遍的概念,因为你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说真的懂。但我们可以学会爱具体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母亲、父亲、你的至交、你爱慕的人,但都有“定语”,不会是泛泛之谈,而爱也不是坐在那里说的台词,而是通过交流、互动、理解、创造共同经验,相互提携,迈向共同目标才得以实现。这世上假冒爱的破玩意儿太多,说自己不懂爱人,就是给自己没有具体的爱还想得到爱找的遮羞布。 最后,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忽略”做的魔幻主义处理,他让人物身体的一部分逐渐消失,先是无名指,然后是膝盖,接着是一边胸部、这个手臂、面目……我更钦佩作者的魄力,他竟然给了他的主角残酷死亡的结局。想想也是,为什么不呢?因为正如罗曼罗兰说的: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他们早就死去。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四):在幻梦中逐渐消失的她

《幻梦中涌动的海》一部带有着淡淡悲伤的纯文学小说,用现实主义魔幻的方式描写了一位备受压力的中年妇女,是如何看着自己慢慢消散。

看着自己慢慢消散这个主题,其实相当于变形,而变形往往是对现实无法改变的事物进行内心的重新解构。主角安娜面对的是母亲的濒死挣扎,她害怕母亲去世,一次次拒绝着可能发生的现实。

于是,她看到自己的身体慢慢消失了。

从手指开始,她无法签字了。

然后膝盖,她无法行动。

她的母亲也在不断的抢救,用各种仪器维持着奄奄一息的生命。但实际上,她的母亲想要的只是死亡,她想要安宁。

安娜对此视而不见,她认为母亲活着才是意义。这近乎自私的爱与她内心的挣扎,执拗的期盼与现实的无情,撕裂了她的精神。

她开始疏远人群,疏远丈夫,只因为很少有人能看到她的残缺。再之后,变形从她的身上开始扩散到他人的世界。

对于无视她暗示的医生,安娜看到她没有耳朵。对于不听她话,反叛她的儿子,安娜看到他失去了五官。

而这一切,在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后变得更加严重。

缺失的另一层含义是迷失,当拒绝现实的真实后,自我迷失在想象的过度。安娜将自己困在自己的想象中,就像是书名那样,她沉浮在幻梦中涌动的海。

她知道儿子一直在偷钱,她看到自己家里的东西真的是在减少。但她对此却没有任何的举措,最多也只是试探和纵容。

因为她认为在自己内心深处,是亏欠儿子的。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绝接触外界,拒绝理解外界,期盼一切能和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

也因此,丈夫去世后,她办了场几乎和丈夫毫无关联的葬礼。用丈夫生前从未喜欢过的物件作为主题,邀请到的也都是与丈夫不熟悉的人。

也因此,在她母亲拼出让我走的话语时,她选择没有看到。也没有感觉到母亲的绝望与拒绝,自顾自的和她拥抱。

安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象中,自己的感动中。最终也在这其中离去。

在她走后,并没有人真的怀念她。她所惦记着,在乎的,提起她的时候不过一句,那个有精神障碍的女人。

这就是结局,残酷至极的解决。

《幻梦中涌动的海》是一本很好看的纯文学作品。如果喜欢纯文学的话,就千万别错过了。

《幻梦中涌动的海》读后感(五):思考人 、自然、生存的诸问题

2019年7月的时候,澳大利亚那场犹如末日浩劫般的森林大火,一直不停歇的,烧了半年多,大火或导致30亿动物死亡,燃烧面积达到了9300平方公里,又该有多少种植物变成了灰烬?你看到那些珍稀的动物,一个个如塑像一般的焦炭模样,你看那些化为劫灰的植物,这怎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惕呢。用作者的眼光看来,仿佛一切都好像沉沦于地狱一般,他说“一个世界正在消失,某种骇人的暴力正在回归,来做最后的清算”。这不是一个一个想象的恐怖景象。这是真实发生在澳大利亚的,让人触目惊心的活地狱一般的场景。恐怕每个有感性的人他都会生出这种骇人的危机感吧! 这本小说《幻梦中涌动的海》,正是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 弗兰纳根,在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过后,2021年出版的小说,作者通过对这般场景的思考和想象,创作出了这部富有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的作品,作者使用比较诗性化的语言,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家庭关系以及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重要议题。 小说的叙述方式是以变幻的场景式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呈现的,以非线性的方式展开,穿插其间的是各种着各种元素和场景。这些元素为故事增添了一层梦幻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边界。 小说开篇很简单,但也显得突兀,如果不往下读的话,一时还不好理解其意思,“她的手。安娜想,你无法说清这种消失是怎么开始的,以及它是否已经结束”。这个突然出现的有些奇幻时的场景描写,一下子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娜,。当她的母亲弗朗西生病了,并且病情开始急剧恶化,安娜和她的两个兄弟必须面对一个艰难的决定:是让母亲平静地结束生命,还是尽一切可能延续她的生命。而在这个过程中,安娜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部位逐渐消失。这很显然有它的象征意义,像澳大利亚的上火,让一切生灵与大地母亲断了联系,失去的生命之根,生命之原。这是惩戒性的天灾,还是不可原恕的人祸?作者在这里不仅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家庭之中的关系,它更引申到了人与整个和谐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安娜的消失象征着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疏远,以及我们如何能容忍自然被破坏而不采取行动的诘问。 书中富兰纳根以精致的笔触描绘了塔斯马尼亚的自然风光,通过比较人类的生老病死和自然的生死循环,以及两者的不同,思考了我们如何看待生命的终结和新生的问题。他用难以忽视的方式提醒我们,尽管我们可能会对生命的痛苦和结束感到恐惧,但这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这是一部充满了诗性的小说。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深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生命哲学的深思,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如何看待生命的结束,以及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地球。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反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