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锦集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锦集

《荷尔德林传》是一本由[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一):为什么诗人多精神错乱

这个人我不认识。 读这本传记才知道原来是个德国诗人,后期精神错乱,去世接近一个世纪才出名。 让我们正式认识一下他。 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曾被世界遗忘了将近一个世纪。当过家庭教师,爱上雇主的妻子,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后期生活不能自理,被一位好心的木工收留。在此后几十年里,他时而清醒时而混乱,清醒时他便断断续续创作了一些诗歌。1843 年,荷尔德林在孤独、忧郁和穷困中死去。 虽然20世纪初荷尔德林的作品逐渐被发现并得到客观的评价,但反对的声音始终存在。还是有学者认为荷尔德林后期的作品是疯子式的呓语,没有艺术上的价值。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荷尔德林的名句,现在经常用来被描述诗歌的本质,因为得到了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引用和阐发,所以广为流传。 “诗意的栖居”出自荷尔德林著名诗歌《在柔媚的湛蓝中》 ……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二):荷尔德林的智性与激情

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的传记了,之前还读过他的《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作为著名传记作家,他的作品还包括《尼采思想传记》《海德格尔传》《歌德与席勒》等,自然还有这部《荷尔德林传:来吧,朋友!到广阔天地中去!》。

我最初接触荷尔德林,是因为这句话:“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除了“诗意地栖居”,其他的可以说所知不多了。他是又一个伟大的图书管理员,被公认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与叔本华一样,他又是生前声名不扬,死后巨大价值被重新发现的诗歌巨人;与尼采一样,他又是一个天才般的疯子,代表作有《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的这部《荷尔德林传》旁征博考,在融合和吸收大量历史资料和文字记录的基础上,以编年史的书写方式完整详细地还原了荷尔德林精彩纷呈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且详略有致、重点突出,既穿插了荷尔德林生命历程中的薄物细故,完善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哲学家、翻译家等的整体形象,又侧重讲述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呈现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成长与蜕变。

诗人、翻译家、哲学家、家庭教师、革命者……智性与激情犹如荷尔德林的双翼,支撑着他在这些相互扞格而又彼此融合的多种身份间穿梭自如,并游刃有余地抵御外界的风暴,守护心灵的平静。智性与激情也好比尼采所提出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在荷尔德林身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前者是阿波罗的法则,理性、冷静、克制、安宁,是荷尔德林在创作时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后者则是狄奥尼索斯的狂醉,斗志昂扬、放浪不羁,表现为荷尔德林的革命精神甚至走向疯狂的状态。

文学传记的使命,不是金身加冕的造神,而是刺破面纱的祛魅,让我们认识到丰碑的背后,是无数真实而琐碎的行动,正是这些点滴的行动,垒筑成了今日的高塔。荷尔德林亦是如此,作者通过这本书将这一诗歌史上的“克里斯玛”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讲述了他所经历的孤独与喧嚣、痛苦与荣耀,最大化复原了一幅生动逼真的荷尔德林形象。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三):荷尔德林与德国思辨实在论

赫尔德、歌德和谢林的泛神论思想强调的是生成。在他们看来,存在就是不断的生成,而斯宾诺莎则把生成看作静止的存在,是一向聚集在实体之内的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黑格尔继承了斯宾诺莎的本体论同一性。并不是静止,而是全部,一种总体主义。也就是不要把斯宾诺莎错误的理解成巴门尼德,而是要将斯宾诺莎理解成分总学(mereology)。在哲学和数理逻辑中,分总学研究部分和它们形成的总体。集合论建立在集合及其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上,而分总学强调实体之间的部分总体关系,从集合论的角度来看,这更接近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作为谓词逻辑在形式本体论中的应用,分总学已经以各种方式被探索,其中分总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黑格尔所有的零花钱几乎都用来买书,一周多次去公共的公爵图书馆,在那里自行涉猎众多学科的知识,把详细的摘录写在不同的草稿本上,分门别类的保存起来。黑格尔有一次醉醺醺的从酒馆回来,朋友们不得不将他藏起来以便逃过处罚。

起初哲学还没有在年轻的谢林心中激发兴趣的火花,更吸引他的是语文学、考古学和神话史。但他也翻开了雅可比讨论斯宾诺莎的那本书,这就是他后来成为哲学家的机缘。

论斯宾诺莎的学说

8.6

[德]雅可比 / 2022 / 商务印书馆

荷尔德林1791年读了雅可比,3年后拜访费希特。

燕尾服起初并没有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它在德国流行起来还得归功于歌德笔下的维特。《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经出版就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年轻人争相模仿书中维特的打扮,一时间蓝色燕尾服配黄色马甲成了青年中极为流行的服饰,甚至还有人模仿维特自杀。

普莱斯纳(Helmuth Plessner,1892-1985),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与马克斯·舍勒一起创建了哲学人类学。

荷尔德林选用了智性直观这一概念,尽管它在康德那里已经出现,但到了谢林那里才成为一个核心概念,而谢林可能也是受到了荷尔德林的启发。

在尝试着进行自我理解的时候,始终存在一个盲点。内部的“物自体”是自由的奥秘。哈曼欣赏康德的这一点,将不确定性、新信息与自由作为同义词,也相当于列维纳斯的女人《时间与他者》。

后世西方某些文艺作品中常以“阿卡狄亚”一词形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或世外桃源般的地区。

牵绊于群居的生活、夺走了人引以为傲的独立的,是爱,而不单是困顿和恐惧。荷尔德林在这点上非常接近列维纳斯用面对面批判海德格尔的肩并肩。

《面饼与葡萄酒》第三节,其结尾处狄奥尼索斯以将来之神的形象首次出场。之所以说他是将来之神,是因为他永远在路上,在其醺醉的随从们的陪同下,一路自东向西飞驰。狄奥尼索斯也是众人等候而未至的神。谢林与荷尔德林一起曾在神学院求学期间发现了狄奥尼索斯,后来在《启示哲学》中干脆称之为“降临节”之神,亦即一个具有来临这一特质的神。

尼采所谓的酒神精神其实是错误的理解,尼采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未来不确定之神。也就是梅亚苏在《有限性之后》里用超混沌(hyper-Chaos)想表达的:这不是一种赫拉克利特式的时间,因为它不是关于生成的永恒法则,而是关于一切法则可能的且无规律的永恒生成。

谢林曾将《马赛曲》译成德语。

尽管对革命失望透顶,但荷尔德林心下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1798年甚至还草创了一首献给拿破仑的颂歌。荷尔德林跟贝多芬很像。

荷尔德林对恩培多克勒的期望,华盛顿做到了。

荷尔德林13岁与谢林结识,18岁在图宾根神学院深造。20岁读康德,谢林15岁到了图宾根神学院。21岁读雅可比。24岁读费希特。25岁与谢林深入讨论哲学问题。26岁与苏赛特·贡塔德萌生爱恋。32岁苏赛特·贡塔德去世。34岁在维尔茨堡最后一次见到谢林。36岁得了病。58岁母亲去世。73岁去世。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四):“把宇宙当庙堂的诗人”

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一文中,对荷尔德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荷尔德林一生不幸,死后仍默默无闻,直到 20 世纪人们才发现他诗歌中的灿烂和光辉。和歌德一样,他是德国贡献出的世界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曾专门解说荷尔德林的诗歌。荷尔德林的诗,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灵魂颤抖。……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图宾根大学荷尔德林塔 Hölderlinturm

出于对荷尔德林诗歌的热爱和对其生平的好奇,于是我翻开了由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何俊博士翻译、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史作家、传记作家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所写的这本《荷尔德林传: 来吧,朋友!到广阔天地中去!》。

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先驱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olderlin,1770.3.20.~1843.6.7.),出生于内卡河畔劳芬一个高级中产阶层之家,其父为法学家。

不幸的是,荷尔德林在两岁和九岁时先后失去了生父和继父。

虽然其父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因母子关系处于紧张和对立的因素,荷尔德林并未从中获益~

荷尔德林于1788年10月1日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求学,与同处于施瓦本地区“体面者”圈子的谢林和黑格尔成为同窗舍友。

海德格尔曾盛赞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所以我们把他置于决断的关口上。”

荷尔德林在求学期间以及和两位后来成为德国哲学家的好友的友盟的激励之下,放弃了他母亲要求他成为乡村牧师的愿景,沉迷于诗歌、哲学、宗教等的研习生活。

作者:“一方面,读者在文学中寻找生活;反过来,文学也给读者规定好了生活样板。生活与文学之间的交汇蓬勃进行,而且是双向的。”

荷尔德林深受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席勒诗歌、康德思想等的影响,追寻自由节奏的颂歌体诗和超验主义的神性,亦如爱默生式的万物超灵论。

“对自己以及周遭环境的不满,驱使我进入了抽象世界。”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

读完本书后,发现荷尔德林和海子大致是同类人,二者皆曾囿于孤独、痛苦的人生困境,在诗歌中完成自我召唤……

本书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面、立体、纯粹的荷尔德林,引用材料、注释方式及参考文献详尽,令人读来意犹未尽!

《荷尔德林传》读后感(五):诗意地栖居,是神向人间的瞻望

荷尔德林传

9.1

[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 2023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杜宾根大学神学院毕业。作品有诗歌《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中文版传记首次出版,纪念荷尔德林逝世180周年。

其实本书的全部名称是《荷尔德林传:来吧,朋友,到广阔天地中去!》这几乎像宣言一般的书名差不多就定义了本书的基调:我们要接近和了解的是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一个神秘而近乎伟大的灵魂。

荷尔德林不仅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是“一个在哲学、宗教和诗歌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天才,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立足点的孤独者”。事实上,黑格尔、谢林和荷尔德林在神学院相识时曾豪言:“我们必须拥有一个新的神话。”他们做到了。德意志哲学观念论的创生就像一个哲学的神话,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而荷尔德林的孤独在于,他在这创神的过程中被神感召,他的诗性超越了哲思,他成为了神在人间的代言者。

荷尔德林更属于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一种英雄主义。

事实上,了解荷尔德林是困难的,他的诗意里面承载了人类精神中某种伟大宏阔的品质。同时,由于他生活在德国的一个特殊时代,要了解荷尔德林还应该了解黑格尔和谢林,以及席勒、歌德等等这些伟大的名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群体,很难仅仅从诗的角度去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几乎是成为全人类追求精神文明的生存状态素描。

正因如此,本书作者,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成为荷尔德林传的最合适人选。再也没有比他更了解以上所说的人物和历史时代的传记作家了。作为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史作家、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师从阿多诺学习哲学,并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我想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一定也曾沿着这些闪光的名字,探寻他们思想的起源,并逆洄时光的长河,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创世诸神的传说原点,探究荷尔德林在人性、神性、诗性与哲思交相辉映下的心灵,并透视到荷尔德林超越世俗的、被他自己视为“诗人的天职”的崇高性。

本书的叙述是沿着时间展开的,但是已经完全不是简单的岁月记录。作者在对大量的历史资料展开梳理的时候,更侧重的不仅仅是诗人的足迹,更在各种作品和书信文字里追寻到诗人思想的成长脉络,这也是我们在本书篇章里经常能看到一件经历叙述完成后,会引用诗人本人的追忆和作者找出的旁证,一起勾勒出事件在诗人的思想史上留下的印记。(不举例了全书如此)。

本书英文版是在荷尔德林传250周年诞辰前出版的,而2023年是荷尔德林逝世180周年。如此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能够读到如此丰富细腻又深刻宏大的传记,确实是非常感动。感谢作者和译者,通过本书可以更多层面的接触和体会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人生历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