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诗三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三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三百年》是一本由黄天骥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2022-3-1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三百年》读后感(一):学者的模样

有人认为,一部作品诞生之后就是独立的文本,与作者无关。说这话的人显然对高中诗词鉴赏题存在某些敌对情绪~当年应试时对诗词题的答案有时百般不解,也相信有不少道友有同感。《唐诗三百年》对我来说是一本解惑之书。 黄老是古典文学的通家,唐诗研习虽早,著作却成于耄耋之年。正如黄老推崇诗的那些名篇“看似平常却奇崛”,这本解诗之作也带有同样的气质,文风轻快,每篇文章读完口齿生香。书中涉及戏曲,摄影,雕塑等各类艺术乃至神经科学等,感到黄老的“潮范”,也觉察到体验经典还需要与时俱进。一代人有一代人新的视角,而经典常读常新。 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但不故作高深,也不推崇悬梁苦读,欢天喜地做学问,能走多远走多远,一个“生猛”且“淡定”的老教授,惹人喜爱~

《唐诗三百年》读后感(二):文章岂容易,佳句非偶得

唐诗,大概是大多数人的文学启蒙,从这里认识声律、意向、文字融合的美。自然,诗歌的传唱离不开当世和后世的辑录、考据者,清代蘅塘退士汇编《唐诗三百首》,选诗三百一十首,可算是大浪淘沙,遂成为后世最广为流传的唐诗启蒙读物。要知道,《全唐诗》选自约二千三百家的五万首诗,其中不乏应制诗等形大于质之作,远谈不上亲民。本书从已经广为传唱的诗三百中再优中再选优,对35首跨越千年的名篇进行详解,用最精炼的篇幅勾勒出唐诗的发展的脉络,是关于唐诗绝佳的科普,也从解析中体现出作者个人的文学审美。

作者黄天骥教授是诗词与戏曲研究的大家,也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深入浅出,引人进入中国古典诗词与戏曲的圣殿,领略文学之美。其专著《诗词创作发凡》从古体诗创作和现代文学比较的视角,详细介绍过诗词的声律、诗体、题材、意向的发展;开设课程诗词曲赏析,从来座无虚席,常有慕名而来听课的学子挤满教师的盛况,结集出版《黄天骥诗词曲十讲》,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诗词的门。而今这本《唐诗三百年》,像是35节公开课,介绍介绍逐句介绍每首诗的意蕴和技巧,按照成诗年代,由初唐到晚唐,勾勒出时代的盛衰以及身处其中文人的情感。

相比于描摹充分、长短句错落的宋词和竹筒倒豆般应声而出的元明清曲,多采用绝句和律诗的唐诗,是相当之精练的文体。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无限的情与景压缩在有限的文本中,因此对唐诗的赏析也应格外需要侧重于解读有限之言的无限之情和景。黄教授学通诗词曲的研究背景,令其讲唐诗格外通透,在解读年代背景、诗作者身份、处境、心理的基础上,力求使读者代入当时的环境与心境去理解诗是如何产生的。

一首不朽的诗歌背后,不仅有其艺术性、浪漫的一面——这一面是诗人对满目的景动了情,是灵感的闪现,更有技术性、理性的一面——这一面是诗人对技巧的运用,是推敲的结果,才能使得极其有限的尽量准确地传情达意。从诗三百中一窥古体诗的创作,并不都是诗人挥霍灵感的产物,“佳句天成”的传奇故事毕竟屈指可数,对创作技巧的解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体诗在创作时,诗人如何用最适合的文字捕捉最微妙的意境,让我们在品味唐诗的同时,多一个维度的理解。

《唐诗三百年》读后感(三):美学散步

近几年的阅读,大多为国外的文学、社科与哲学书籍,对国内书籍反而读得不多。当我们张口闭口卡夫卡、福克纳、博尔赫斯、波拉尼奥、卡尔维诺,或者字里行间总要扯上韦伯、涂尔干、施密特、福柯时,也许遗忘了我们还有《道德经》《论语》《尚书》《左传》以及老庄、孔孟等智慧先哲,还有唐诗宋词以及灿若群星的诗人词家。

所以在最近的读书中,我也在发生一个转向,就是多读读我们的古典文学,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多受古典文化的美学熏陶。

《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是黄天骥老师的著作。黄老师是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师从文史大家王季思先生和董每戡先生。1935年于广州出生,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黄老先生以古典戏曲、诗词和古典文学史研究著称于世,代表著作如《中国戏曲选》《元杂剧选》《元明清散曲精选》《元明词三百首》等。

如本书简介所说,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当代讲习唐诗者众,但深有会心者不多,通过唐诗而会通一个时代者更少。黄天骥教授半个多世纪专研古典文学,博考经籍,比较群言,覃思神会,多有独见,著述既成,无不受学界褒誉。其研唐诗虽早,但著作却成于今日,裁量诗意,观察世运,烛照文心,思虑之深,发明之多,表达之简洁明快,实属少见。

这部著作收录了黄老师三十五篇文章,每篇均是对经典唐诗的品读与鉴赏。但这种品读与鉴赏,又绝不同于中学试卷上的参考答案,而是在审视“唐诗”这个崇高客体时,又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两者相合,在冷冰冰的解读之外,还有充满温度的讲述。如评价王昌龄《出塞》一诗,从欣慰,到悲凉;从警觉,到错觉。一连串不同的情绪,在相互交织中曲折演进,把将军的形象和他复杂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又如评价王维《终南山》,在大山中,白云的时开始合,青霭的若有还无,旅人樵夫的隔空对话,衬托出山之空,山之静。这如图画般的空静形象,正是王维从“性情中来者也”,是他心中认为最美的理想境界。

读这本书的过程,犹如在进行一场愉悦的美学散步,带来十分美妙的阅读体验。看来,以后一定还要多读读唐诗宋词呀。

《唐诗三百年》读后感(四):读诗可用交互法,名诗读出新意来

《唐诗三百年》 当我打下“唐诗三百”4个字的时候,系统自动给我提供了下一个字:“首”。 的确,一说到唐诗,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唐诗三百首”5个字,大家读唐诗很容易就诗论诗,就诗人论诗人,《唐诗三百年》则跳出了这个固有的圈子,在写每一首诗的时候,把诗人的生平蕴含其中,在写每一个诗人的时候,也会和其他的诗人相比,这样的话表面看起来是这本书一首诗一首诗形成的一个个点儿,而实际上是有纵有横,这一个点儿一个点儿构成了鱼网状结构,网起了唐诗300年。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仅用了常见的赏析方法对一些著名的唐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更采用了交互的方法,调动自己的各种艺术欣赏手段,跳入到唐诗之中,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唐诗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他驰骋想象,把唐诗当做引子,去推断当时的生活当时的文坛当时的社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穿越进了唐诗的世界,往往能够别出心裁,写出新意来。 比如黄先生写的说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是唐诗中的名作,自古以来评价的人极多。

黄先生结合自身登临鹳雀楼的感受,找到了这首诗阅读的一个抓手,就是王之涣看景的角度,然后化身为一个风景片的导演,把这首诗的方向感调动起来,王先生认为第一句诗写的是诗人向西凝望,所以才能看到太阳紧贴山背,挨着山背西下的情景,而第二句,黄先生认为这一句里,有一个视线的横移,于是在他的解读下,我看到了王之涣的向东转身,看到了王之涣横向的一个俯瞰,天地人生,都在这一个转身中感受出来了。前两年我也曾到过鹳雀楼,也曾经在夕阳中观看过黄河,现在回想当时情景,觉得黄先生说的颇有道理。

这首从小就会背的诗,经先生一讲,仿佛又读出新的韵味来了。 紧接着黄先生又调动了画家的眼光,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选材布局,鹳雀楼周围景物虽多,王之涣却只选择了“尽”,也就是太阳下山时的情景,“入”,也就是想象中黄河汇入大海时的情景,融入自己对时间空间的种种想象和感触,经先生这么一写,诗人王之涣立刻活了起来,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眼光从望高的“尽”到望远的“入”,角度的变化。 这首诗从小到大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但是对于诗人站立方位的变化,看景角度的变化,眼睛从高到远的这样的一种变化,我以前从未感受过。 书中的其他篇章也颇有令人耳目一新之角度,读黄先生的这本书时时有震撼之感。 先生切入角度之奇,研究内容之新,令人感慨。 正如姚荣在本书序中所评价的,“这又不仅仅是一本文学赏析性质的著作,它更是一本别出新意的研究专著。”

《唐诗三百年》读后感(五):走进唐诗三百年,解读唐代诗歌的魅力

提起唐诗,相信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口小儿,人人都能吟上一首。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唐诗对古今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清乾隆年间,孙洙在编选《唐诗三百首》时曾作序说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这句话足以证明唐诗在文化艺术中所起到重要作用。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黄天骥在其最新著作《唐诗三百年》中称:熟读唐诗,理解唐诗,或者懂一点唐诗,也能让你洗涤灵魂,提升修养,优化气质,成为具有审美情趣的人,而有别于三大四粗的笨驴和三姑六婆之类的角色。

只是唐诗虽多,但真正能了解诗中内涵的人却很少,大多是只观其表而不知其意。作者将在本书中截取《唐诗三百首》中为人熟知的古体诗、绝诗和律诗,辅以一些未被蘅塘居士选入,在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诗篇,对唐代诗人的生存背景、诗歌创作的状态以及诗风的变化发展,鉴析诗人灵魂深处的律动及创作巧思。

作者根据唐代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将唐代诗坛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极具代表性的诗人、作品出现,我们将通过每个时期的诗作所呈现出的诗文意境,来窥视不同年代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

唐代最为知名的诗人非李白、杜甫、王维三大诗人莫属,故作者对三人存有偏爱之心,各在书中选入两首诗作进行解析,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收入一首。例如骆宾王的诗我们最熟悉的是《咏鹅》,而作者选入的是他的另一首在狱中创作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其实在唐代,写“咏蝉”的人还有虞世南和晚唐的李商隐,但二人咏蝉、写蝉,都是看到蝉的形象,而骆宾王则是在狱中咏蝉,是借由蝉声“看”到蝉的形象,由此展开想象,并以此构思蝉意。

从这首诗的构思、创作技巧、选材等等不难看出,唐代诗人作诗时所崇尚的意境之美,通过一系列场景、声音或者是感悟,引发一连串的想象,通过以形喻人的方法实现对此时此景的隐喻。

诵其诗,知其人,感其世,思其气象,不亦说乎!作者在本书中共选取了唐诗系列35篇佳作编撰成册,旨在通过对唐诗的一番诠释,让读者在历史、文化、艺术中窥见唐诗三百年不一样的面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