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簒命者读后感锦集

《簒命者》是一本由王迪菲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簒命者》读后感(一):《篡命者》

故事里到处都是问号,也到处都是出乎意料的答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把记忆和人格完整地从一个人身上剥离下来,放入另一具躯体,可能性极低。

人类的大脑记忆机制和电脑迥异,并不存在特定的部分对应特定的记忆。记忆和结构相关,存储在大脑的整体之中,篡改记忆意味着对大脑结构的彻底改变。这或许仍旧有某种数学意义上的可能,但在物理的世界里,具有极高的难度,甚至可能因为过于复杂而根本无法实现我把这篇小说的前作归入技术惊悚的类别。

这篇小说比它的前作更为复杂,展示了作者更为娴熟的叙事技巧,也比它的前作更好看。我想,大约王迪菲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科幻之路,在脑力激荡中,把鲜活的未来场景推送到读者面前。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簒命者》读后感(二):能看到中国科幻的努力

王迪菲是一位小说作家,他的作品《篡命者》讲述了两个主人公逃出游戏世界后落入新人手里的悬疑故事。这本小说的主题是拥有真正的自我。

人活在这个世上常常会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自己,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仿生人的存在,让人迷失,仿生人到底是不是人,他们的权利是什么。还有一部作品《田耕纪》在游戏中,获得的是否是真实,还是南柯一梦。

本书的文笔流畅,情节紧凑,气氛紧张。作者将数字生命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描绘得非常生动,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到数字生命的神秘和强大。同时,作者也通过本书探讨了人工智能、人类意识等深刻的哲学问题,让读者对数字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作者对科技的描绘非常真实。作者在小说中通过数字生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高科技的世界。同时,作者也将这些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让读者深刻思考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总的来说,《玩偶空间》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作者通过本书探讨了数字生命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读者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书的文笔流畅,情节紧凑,气氛紧张,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

《簒命者》读后感(三):为求永生,巨人陨落中

近期读了医学博士王迪菲的科幻作品,系其科幻系列“玩偶空间”的第二部《篡命者》。该系列第一部《最终身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架空世界,包含了:体感游戏、身灵分离、记忆存储等等科幻设定。

上一部结尾主角祁龙和铃木逃出反派亨德森设下的游戏世界后,危险依旧埋伏着。这一部由亨德森的绝症为故事的锚点,铺设开来。为了获得永生的可能,亨德森控制祁龙、铃木获得治疗的可能,同时诡计多端的他为了防止两人叛逃,展开更深一步的布局……《篡命者》的内容设定比第一部有更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一些关乎人性问题的探讨,也是蛮值得一提。

亨德森与派克的父子关系,复杂又纠缠。派克想脱离父亲的光环和控制,拼尽各种可能试图战胜父亲获得自我证明,但结局反转令人大感意外。

主角祁龙和铃木在这一部里,遭遇了更深度的控制和折磨,但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人物身上强韧的生命力。

得了绝症的亨德森,会在这部消失吗?

悬念满满,跌宕起伏。游戏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切换,不变的是人的自我意识、求生意志、无止尽的欲望,《篡命者》给了一个精彩的打板。

《簒命者》读后感(四):虚拟和真实之间

到什么时候,虚拟和真实的边界模糊,真实的生命与数字生命无异?

这恐怕是非常费解的难题,但在想像的世界里却不是这样,它可以变得很容易。比如《篡命者》这本科幻小说,就轻易地做到了。

在小说里,数字生命有了自由意志,他们想要逃离游戏世界,可偏偏又落到人类老板享德森手里。这一次不仅他们的灵魂,而且连同他们获得的身体也被锁定。

为了让享德森的邪恶计划破灭,他们挺而走险与享德森的搭档罗宾相互配合,为求一线生机就此一博。但享德森的力量太强大了,他们何曾是他的对手,这个连自己的儿子都能下狠手的人,看起来是不能被战胜的。

跨越了虚拟与真实的鸿沟,故事的可能性变得宽泛起来。当游戏中的角色成为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类,以及人类的意识可以在其他身体里活下来,这样脑洞大开的设定赚足了读者猎奇的心理动能。

穿梭在这样的时空里,很容易对眼下的世界生出游离的感受,正如书中角色祁龙的灵魂面对着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驾驶一辆陌生汽车时,发出的疑问:“我到底是谁?”

也如其他角色会问出的“你是谁?”

真实和表面的身份不停地被质问,真真假假之间控制和反制的迷惑,人类的选择像误入迷宫般莫测。

而这样的幻觉体验更加深了人性扑朔迷离的可能性,使读者沉陷其中沉浸体验科幻带来的超感观震撼。

《篡命者》让获得身躯的数字人命悬一线,生死存亡的挣扎中突显了人性的复杂莫测,以及对人类身份的重新思考,热爱科幻的读者可以一读。

《簒命者》读后感(五):《篡命者》:在游戏世界里重生

我很认同美国科幻作家戴蒙·耐特的说法:“科幻小说是少数人的大众文化”。它不同于现实,甚至着力于想象与现实截然相反的世界,它探索人类的极限,瞄准最新的尖端科技,甚至超越了伦理规则而最终指向人类的终极存在。

构成科幻小说内容的元素有很多,最迷人的在于已知与未知、魔法与科学、梦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当下与未来的种种矛盾纠结。

我最早接触到中国的科幻小说还是从读江波的《银河之心》开始的,江波的科幻小说具有科普性,他的作品很硬核,内容有很多都与最新的前沿科技息息相关,具有前瞻性的情节让人欲罢不能,他骨子里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直接体现在他的科幻作品里。他不仅有无限的想象力,而且他的审美有一种理性的“机器之美”,读者在他的文字间、故事中总能感受到作者的平淡与孤傲。

最近,我无意间看到王迪菲的《篡命者》,封底上赫然写着江波推荐,这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欲望。

我当时就猜想作者应该也是“专业人士”:王迪菲,硕博连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育学园病理生理学专业,主攻肿瘤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发表过多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

毫无疑问的是,王迪菲把自己颇有心得的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纳米材料,都熟练地体现到了小说中。

故事发生背景是在美国。主人公亨德森知道自己有脑癌晚期,活不过半年,于是便萌生了“夺舍”的想法。亨德森机关算计,打了一手好牌,他把所有人都送入虚拟游戏世界,在游戏中进行意识互换,命运的齿轮改变了当初的转动方向,最终亨德森的意识赋予在派克的躯壳上得以继续存活。

这个故事对于喜欢游戏的读者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其中的故事情节也跌宕起伏,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王迪菲的科幻小说笔法平实却不失严谨,读起来也是非常流畅。整个故事构思巧妙,人可以进到游戏里进行意识互换,对话清晰明了,性格鲜明,个性突出。

读者最后会产生对“存在”的新理解:“一旦决定主宰自己的命运即意味着否定自己的存在,而想要肯定自己的存在就得服从命运的安排。所以,存在就代表着不存在,拥有自由的意志即承认自身的不自由。”说到底,自由是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让欲望控制和掌控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