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魔术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魔术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魔术师》是一本由[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术师》读后感(一):写给编辑——感谢你们的用心,但是用错了地方

书还没看完,先不做评价。但是我必须要说一下这本书的装帧。 在拿到书的第一刻,我是高兴的,这本书的配色、封面设计、用纸都展示了编辑的用心之处,胶版纸、善良的配图,都非常好。 但是,我很气愤。因为编辑用心了,只用了一点。 他记得用胶版纸,卖四十块钱,也不记得做个腰封把大字报写在腰封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全部这样了封面上。或者说,封套就是个巨大的腰封,而书的硬纸内皮才是真正的封皮,而我必须把这个封皮像对待腰封一样扔掉。 我以前很不理解腰封的存在意义。现在,我懂了。腰封就是给编辑们写这本书多么多厉害的陈词滥调的地方,然后读者可以毫无负罪感地奖腰封随意处置,书皮依旧是纯净的只有书名、著者、译者的完整书皮。 而这本书,就好像买鞋时本应写在鞋盒上的这双鞋多么多么厉害用了多少新科技,通通写在了你美丽洁净的鞋面上,成为抹不去的污点。

《魔术师》读后感(二):圆满外表下的缺憾人生

本来在书出版后就参与了群岛读书的共读活动,奈何拖延症太严重,跟不上共读的进度,只好断断续续到现在才读完。

是因为托马斯曼才读这本书,一开始并不觉得精彩,但是渐入佳境的感觉,之后也对托宾的文学作品产生兴趣。这本书并不是传记,而是艺术创作的小说,整本书亦虚亦实的以隐秘又感性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托马斯曼。在他人眼里,托马斯曼一生名誉事业财富都齐全,家庭圆满,可是书中的托马斯曼始终有种种缺憾:不被父母兄弟姐妹偏爱的缺憾;身为同性恋却被裹挟着压抑自己欲望的缺憾;儿女不理解且多数继承了他的同性恋倾向(且肆无忌惮的挥霍感情)的缺憾;不被祖国人民认同,不被居住国家认同的缺憾……看似光辉的人生却总是身不由己……看到最后一章有些想哭的感觉,仿佛看到了苍老的躯壳中那个从未回到本初自我的灵魂,书中并没有写到曼的临终,也许到那时他回顾一生,闪光的会是那为数不多直指内心深处情感欲望的某些片段吗?

《魔术师》读后感(三):一个会说故事的人

继《大师》后,科尔姆·托宾,又出了一本非常棒的小说。 托宾的笔触,真的是没得说了。整本书,截取了托马斯·曼的生平片段,看似在写家族历史,却将时代洪流里的无奈,不知去往何处描写出来了。家族的关系,个人的隐晦情愫,在战乱年代里的立场,徘徊不定的谨慎,琢磨观察的心思,对于故土的归属理解,读来纷纷扑面而来,如同缓缓展开的影像。 托宾非常擅长写细腻的心理变化,而文中对于音乐,灵感,心理的交相辉映式的隐现,描写读来让我觉得特别过瘾。 托马斯·曼的作品我没有读过,不过这本书读完,我想我会去读托马斯的著作,这个心思细腻,孤僻的人。 对于战后结束,他返回家长的描写,也特别有意思,托马斯对于儿子克劳斯去世后的表现,同家乡的现状,同记忆里的时光与人物,那些追忆和想象的画面。我很喜欢这描写。 托宾,真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将魔术师的一生,讲述了出来,虽然只是截取片段,但读者已一同与他们在故事里了。

《魔术师》读后感(四):我来告知你真相,他日你不可否认已知悉

用小说的方式360度无死角的为我们建模了一个托马斯•曼,但直到最后,我感觉看懂了书中的多数人,却依旧没看懂托马斯,感觉看得越多他真实的样子反而越模糊,但也许这就是他这个人真正的样子,无法被定义无法被归类也很难在生活中或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找到相似的样本。 以往我会在一些伟大人物的生平介绍中看到这样的一些描写“在战争年代流亡国外”“跟某某政府寻求政治庇护”“被迫加入某某国籍”等,但我突然发现,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理解这些描写的真正意义,对当事人的意义,这些看似轻飘飘的词语对当事人来说是焦灼是抉择也是牺牲。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一件事是:1942年,一个年轻人辗转找到托马斯•曼,当托马斯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想让自己做些什么时,他没有说任何请求,他说很多人死了,希特勒计划杀死欧洲所有的犹太人,他说 “我们想要你们知道,那一日会到来。我们想要你们无法说出你们不知道”。

《魔术师》读后感(五):无法为人知的魔术师-四星

读此书之前对托马斯·曼一无所知,读罢一知半解,但请注意这不是一本传记,而是一本小说。因此本不应该对这本小说寄托传记的期望,但托宾的魔力是让你忘记这个事实。相比托宾的前作大师,魔术师叙述更为流畅(当然可能跟翻译有关),读起来能更快进入书中,并顺利进入到托马斯·曼的人生经历中,随着托宾的笔触体会托马斯·曼年少时的装模作样,青年时短暂的抑郁不得志,成年后志得意满。在二战之前,他的人生是圆满的,除了有外人称道的婚姻外,偶尔享受着与美少年/少男的鱼水之欢,其他时候能全心投入写作中,而他的作品也常常受到大众的赞誉。二战开始后,他的家族分崩离析,他和妻子以及其他亲人几经辗转,从德国到瑞士到美国最后又于瑞士终老,在此期间和不同的亲人之间上演着生离死别、政治立场几度摇摆,他也由志得意满转为满腹沉郁。

这本小说让我仿佛看到了托马斯·曼的一生,可是我依然不了解他,也不了解他作品的风格。而读罢大师,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詹姆斯·亨利怯弱自私但又亲切软和的别扭气质,他作品诡谲阴郁的风格。所以从感性的角度来说,我会更喜欢大师带给我的感觉,有一种精神上的靠近,尽管它会更难进入,流畅度稍显欠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