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摘抄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摘抄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是一本由[法]塞西尔·亚历克斯 著 / [法]查迪亚·卢埃斯拉蒂 绘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一):戏剧传奇莫里哀

每次看“孩子眼中的大人物”或者“孩子眼中的古文明”系列图书,我都会因为它新颖的形式、风趣的语言而赞叹不已。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一书同样如此。 视频网站主播伊内斯亲切地将莫里哀称为“莫莫”,在书中“分集”介绍莫里哀的人生历程。 因为莫里哀是戏剧大师,他用音乐和诗歌展示自己的思想,所以书中出现了大量的音乐符号,还有说唱歌词——伊内斯相信,如果莫里哀生活在现代,他会将说唱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生动形象的插画、简便易懂的字符、放大加粗的艺术字……这是“孩子眼中的大人物”或者“孩子眼中的古文明”系列图书都有的优点。 而在《孩子眼中的莫里哀》一书中,还出现了别出心裁的“快讯”——那些历史背景资料被画成活泼生动的插画,配上简易的文字,过去会被放在注释里被忽视的补充信息,就这样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本书诉说了莫里哀作品的魅力——仅仅阅读他的剧作或许感触不深,但是当他的作品被搬上舞台演绎,或许你会和伊内斯一样为他痴迷——看了他的作品的舞台视频后,伊内斯彻底为之疯狂。 就像这本书一样,文字内容即便精彩依然容易让人走神,而穿插着各种图画、符号、对话框、艺术字等元素的童书,无疑更吸引小读者。 当莫里哀的故事被这本书转化成短视频,我们既是读者,也是观众,在不同的篇章里流连忘返时,就像是在刷快节奏的短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留存。 说句题外话,在看这本书时,我也想起了当戏剧韭菜的日子,尤其是看到当时没钱不能进剧院,瞬间感慨学生优惠、公益演出和惠民票的重要意义,这些举措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戏剧,感受戏剧的美好。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二):这是为孩子写的莫里哀传记故事

他是法国重要的古典主义喜剧作家,他是走在时代前沿的说唱歌手,他是一个没有禁忌的幽默大师,他是一个笔风犀利的叛逆者,他深深影响了欧洲的戏剧艺术,他就是戏剧大师莫里埃。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巴黎一个宫廷内饰陈设商之家,莫里哀是他的艺名,正式启用是在1644年。

关于莫里哀这位伟大的古典喜剧作家,听过名字的人很多,看过他的代表作《伪君子》的人估计也不少,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伴随着他的戏剧作品浮浮沉沉,也算得上是如戏的人生了。

在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孩子眼里的莫里哀》一书中,作者塞西尔·亚历克斯以幽默风趣的文风讲述了莫里哀的一生,以及他在各个时期的经历和重要作品。

这本书是“孩子眼中的大人物”系列丛书的一本,该系列书籍均以科普视频的文字版呈现,由一个青少年儿童做视频主持人,在欢脱的氛围中一幕幕展现故事主人公的人生故事。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的视频分享者是伊内斯,她是莫里哀的忠实粉丝,她对莫里哀超级崇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莫里哀,她制作并上传了有关莫里哀的科普视频。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出生于富贵之家的莫里哀的童年是在众人的期待与呵护下度过的,我们还能了解到学生时期莫里哀就对喜剧有浓厚的兴趣。

莫里哀算是一个不愿继承家业并且创业成功的典范,虽然他的成功之路一开始比较坎坷,但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没有扼杀他的梦想,反而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有人评价莫里哀的作品“让人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他的语言太幽默,但揭露的人性又太深刻,于嬉笑间讽刺社会现实。

同样的,在这本写莫里哀的儿童故事版的传记作品里,他的每一种经历,也都能从他作品的人物里看到映射的影子。

也正因为如此,莫里哀的作品永不过时,他笔下的人物仿佛能穿越时空,活跃在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里。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三):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从接触有趣的大师开始发光

练琴,画画,写字,打球,很多家长周末都奔走在孩子的兴趣班,培训班之间。

对家长们来说,天赋和兴趣就像是深埋在自己孩子这座原矿中的宝藏,需要花钱费时去开采。

确实,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能早些发现孩子的特长对孩子的发展大有裨益。

你知道吗?发现孩子的特长有个性价比很高的妙招,那就是接触名人传记。

但是,在视频,电脑,媒体高度丰富的今天,孩子是不是有足够的兴趣读那么多的传记书呢?

推荐中译出版社的《孩子眼中的大人物》。

这套书和一般的儿童传记读物很不一样。它突破了传统书的形式。可以说,它是一页页展现在纸张上的媒体,就好像在看电视。作者用插画,人物对话,不同人物的讨论等等丰富的形式,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在看综艺节目一样。

一起来看看这本《孩子眼中的莫里哀》。

如果你接触过当下很多媒体和平台上那些鲁迅的段子,那你就知道有些作家骨子里的智慧,深刻和有趣,是跨时代的。

文字就是他们的魔术棒。莫里哀对于法国,就像是中国的鲁迅,或者英国的莎士比亚,尽管他们的出生时代,家庭背景,人物个性都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共通点就是,他们都是运用文学刻画人性的大师,他们笔下的人物就像活了一样,让人跟着他们喜怒哀乐。当我们用今天的舞台去呈现,我们能感到这些人就在我们边上。

法国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由一群有趣的才华横溢的法国人描述的法国戏剧大师,可以品出法国文学的原汁原味。

看莫里哀,让孩子觉得,观察生活,探究人性,是多么有趣的事。

莫里哀的戏剧大师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小时候的他是个幸运儿,父亲是皇家御用的挂毯大亨。他有着可以世袭的皇家头衔,体面尊贵的身份,和舒适精致的生活。但他依然需要勇气推翻家族早已为他铺好的成功之路,提出自己想走的路,并历经挫折,愈战愈勇。

而他的父亲,正是背后那个有胆量放手让孩子一搏的坚强后盾。从他父亲身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大师的家庭,是怎样在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理想之后,调整自己的计划,顺应孩子的成长,最终成为他们成功背后的助力的。

在这本书中,莫里哀的戏剧创作之路,本身就好像一场激情四射的舞台剧,充满了内心的激情,与外界的冲突,妥协和征服。

不用说孩子们,连我都看了第一部分就开始对他的作品大感兴趣,打算一睹为快。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四):好的父母,让孩子走得更高更远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看《孩子眼中的莫里哀》一书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和孩子的关注点,截然不同。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是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悭吝人》《伪君子》《太太学堂》等。

在他的一生中,发生的两件事,是令我感觉到非常意外的。

第一件事,就是莫里哀明明出生贵族世家,可以继承父亲的工作,既轻松,又高薪,而且还有社会地位。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份体制内的工作。

“宇宙的尽头,是体制。”

但莫里哀,却选择了抛弃这份体制内的工作,后来,莫里哀的父亲将这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交接给了莫里哀的一位兄弟。

毫无疑问,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老一辈的父母对孩子最直接的爱,就是给孩子,或者帮助孩子找到一份稳定的,能让孩子少受苦的工作。

莫里哀的父亲的做法,非常超前。

但也正是这样的,能够接受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的父母,才能够培养成天才。

毕竟,大部分的天才,是被父母的言语和想法给磨灭了的。

出生于16世纪的贵族的他,居然抛弃了铁饭碗,选择了成为一名演员。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做父母的,能支持自己的孩子抛弃铁饭碗,去追求一份没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呢?

莫里哀的父母做的第二件令我震惊的事情,是莫里哀因为负债而入狱,他的父亲却站了出来,告诉债主,如果莫里哀还不上债务了,这笔债务将由我承担。

莫里哀才能够出狱,然后继续自己的梦想。

经历了三年疫情,很多人都处于负债的状况。

可是,大部分的人,债务却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基本生活。很多人因为负债,心态已经崩了。

可是,很多人却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的负债情况。

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家人没有人能给自己解决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智慧徒增烦恼。

父母会用各种语言告诉我们:如果你当初听我的话,去xxx,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些事情了。

这是很多中国式家长的通病。

但是莫里哀的父亲不一样,这也是莫里哀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关键因素。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能够变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做法。所以,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不妨多去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是怎么做的吧。

总的来说,《孩子眼中的莫里哀》作为《孩子眼中的大人物》系列的书,非常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纵然书中的部分内容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是作为一本儿童读物,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爱看书的父母,自然也能培养出爱看书的孩子。

《孩子眼中的莫里哀》读后感(五):大作家也得亲自带剧团

《旧唐书·魏徵传》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这套《孩子眼中的……》,我们真的能时时刻刻感受到这些镜子的存在,只不过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仿佛与成年人的不太一样,即使是你很熟悉的历史和人物,你也会发现崭新的感觉。 这套书共分为8本,三本侧重于时代:希腊神话、罗马时代和埃及女王,五本侧重于人物:莫扎特、达·芬奇,莫里哀、爱因斯坦和女性科学家。 8本书每本书都真的设立了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作为一个频道的主播,然后从这个孩子的眼中口中去看世界。 这些孩子有的是出于一贯的爱好,愿意为自己的偶像打call,有的是因为旅游的缘故,被景点的辉煌所震撼,有的则是出于一个偶然,比如希腊神话的讲述者,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心仪的女孩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总之,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他们开辟了自己的频道,然后形成了一个系列。 这种设定很现代感,让读者们很有参与感,仿佛真的是在现实中订阅了某个频道,然后追更。 正因为所有的知识都以频道的形式出现,所以这些知识并不循规蹈矩,他们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年谱般的出现,不同的主播有不同的特点,他们会侧重于不同的方面,也让你看到历史的棱光。 丛书中插图和图表很多,插图可以让人更形象地感受历史,毕竟有些内容是我们凭文字 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的,图表则是我们俗称的干货,满满的都是精华和诚意。 下面我一本一本的来分享一下吧。 一、《希腊神话》。这一本,我很喜欢他的题材转入,播主是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无意中确定了这个主题,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班级,一个小小的话题,就已经吵得天昏地暗,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思维,可是,一片混乱,简直无法沟通。 于是播主在开篇的时候也利用了这个场景引入,起初的神话世界也是这样的一片混沌。和现实的紧密结合,就会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怕13)。希腊神话也仿佛不很遥远了。这种贴近感,正是这个频道的特点。 这个播主有点小八卦哦,比如他在一本正经为大家介绍完研究古希腊的学术参考书之后,就开始对古希腊原始神的生育问题,多了几句嘴。古希腊的原始神有时候甚至不靠其他人,自己都能生育,这一点是不是也蛮“神”的?(p16) 二、《罗马时代》。 这是一个把旅游和古文明结合在一起的频道。播主 被古罗马的遗迹所震撼,于是想带着大家一起去感受那尘封的历史。(p5) 播主很希望能够还原历史,所以他的切入点儿很有意思。比如, 他试图还原罗马建筑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他让大家感受到罗马建筑会大量使用柱子的元素,他用图示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三种主要的柱子,这三种柱子的特点,播主讲的非常简单而直接,正如他和表姐开玩笑般所说,知道了这些之后,就可以跟小伙伴们吹牛了。这一点非常大的打动我,一直以来我在教育我的小侄子的时候,都特别允许他去得瑟,学得了简单明了的知识以后,孩子们愿意去得瑟,至少说明了两点,首先这个知识他真的懂了,其次这个知识真的有趣。 这不就是一本科普性的书籍zui想达到的目的吗? 三、《埃及女王》。如果这些频道真的存在的话,我zui想订阅的可能就是这个了。 播主活泼而淘气,她总是能想到用特别的方法去展示常见的内容。比如说女王克娄的家族,她就用了一棵真的树去展示(p18),她把克娄的简历也画在了一张埃及特色的莎草纸上。 这册书的插画者是一个漫画家,所以这一册的插图特别有趣。 这一册还特设了一只小黑猫在里面串场,关键的时候让他出来充当自问自答中的问者,挑起下文。

四、《莫里哀》。按说这5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排都轮不到莫里哀打头,但是这是我的书评我做主。 在这个频道中,我看到了作家之外的莫里哀,过去我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莫里哀的作品,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原来剧作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得以展现,居然也是那么百转千折。 能不能够在黄金时间上映?正在上映的时候,剧院忽然被拆掉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p180) 这都是我以前从未想到的内容。 这个频道让我大开眼界,所以排在前面。

原来莫里哀和我们的关汉卿一样,都是参与了戏剧的各个方面。这让我加深了对于剧作家们的理解,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到底是与其他的文学样式不太一样。 五、《达·芬奇》。 这个播主非常擅长把所讲述的内容直观化。 比如这张图表(p42),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从早到晚不是在绘画,就是在更了解绘画的路上。这些,能让你看到所谓的天才,他的背后全部都是努力。 小朋友们需要这样的偶像。 六、《莫扎特》。 过去我可能更注重莫扎特的天才,这本书让我更关注 社会环境。 平庸的人太多,平庸的人把持着权路,侵占着资源,太多的人装模作样,人山人海中,天才也难脱颖而出(p75)。 七、《爱因斯坦》。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科学家,关键是他那个前瞻的思路,为后世的科学幻想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对论滋养了半个好莱坞,这,你能够想到吗?(p174) 由此,我想到了《生活大爆炸》,有一次谢尔顿吓唬他的宅男朋友们,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造出了一个虫洞,然后假装自己被虫洞收走。 八、女性科学家。 很欣赏这个播主的就是,她没有让这些女性科学家,以一种冰冷的工作机器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她的频道里,科学家们有血有肉。即使是神仙眷侣如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玛丽·居里,也曾因为地域的原因,对爱情迟疑过(p17)。 八本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妙的科学小世界。希望这个系列继续出下去,希望更多可爱的频道展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